• 958.04 KB
  • 2021-06-17 发布

导学案合集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

  • 1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 邓稼先 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 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 ‎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 一、 ‎ 导入新课:‎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 113‎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 选聘pìn     无垠yín    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 ‎ 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二: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2.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三、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 ‎2.请用“我发现……词语(句子、段落)写得好,它好在……”的句式赏析文中的美点。‎ ‎ 四、拓展提升 ‎ 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 113‎ 科学家的资料,仿照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写一段话礼赞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 ‎ ‎【2002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 黄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两弹”元勋──邓稼先:‎ 第二课时 ‎ ‎【预习导学】‎ ‎1.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说说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1) (2) (3) ‎ ‎(4) (5) (6)‎ ‎【合作探究】‎ ‎2.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3.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 ‎4.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5.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拓展提升】‎ ‎6.课文第五部分中引用了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显示了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用300字左右的文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与联想,描绘邓稼先工作的环境。 ‎ ‎ 7.读下列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杨振宁和周润发同机抵达上海机场。周润发一下飞机,就被无数的歌迷影迷团团围住,拍照、送鲜花、请求签名……热闹非凡。一位工作人员对身边的青年说:“杨振宁也在这架飞机上!”有青年问了一句:“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 第三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完成文后问题 ‎(1)这部分的标题“我不能走”,如果改为“他忠于职守”好不好?为什么? ‎ 113‎ 作者引用他和邓稼先在昆明读大学时一起背诵过的《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不知稼先在……手有没有颤抖”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友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五四时代的歌曲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2.阅读老舍的《我的母亲》,完成文后问题 我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望是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坐了半个月的摊,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以至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桥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下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这篇文章写了哪三件事?各用一句话概括。‎ ‎(2)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顺序记叙的。‎ ‎(3)老舍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试根据示例,用一两句话简析下面的话。‎ 示例:“她愣住了”,写出母亲听说儿子还须辞母返校时感到突然,爱子情深。‎ ‎[甲]“母亲笑了”,写出母亲 ‎ ‎ ‎[乙]“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写出母亲 ‎[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写出母亲 113‎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邓稼先》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1、(1) 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2) 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3) 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5) 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6) 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先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3、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4、——他们都是本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都是本国的功臣。——但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爱出风头,令人难堪;而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说明“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5、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113‎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案 ‎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3、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读准下面加横线字的字音。  钻探(       )    地壳(     )弥高(     ) 无暇(    )淋漓(   )(   )   漂白(     )硕果(   )校补(   ) 赫然(   ) 迭起(   )   臧克家(   )  诗兴不作(   ) 锲而不舍(   ) 炯炯目光(   ) 目不窥园(   )  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 迥乎不同(   ) 气冲斗牛(   )  2、解释下面词语的含义。  ‎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气冲斗牛:                   群蚁排衙:‎ ‎3、搜集资料,了解闻一多先生。    ‎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 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 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革命家: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 ‎ 二、整体感知 ‎ 113‎ ‎4.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 ‎5、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用课文原话回答)  ‎ 三、合作探究,赏析形象   6、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7、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 ‎8、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  ‎ 四、达标检测 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uāi) 微 ( hè ) 然 (qiè)  而不舍  (wù) 穷年 ‎(lì) 尽心血(qián) 心贯注(jióng) 乎不同 慷(kǎi) 淋漓 ‎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1)诗兴不作:  (7)迥乎不同:‎ ‎(2)锲而不舍:  (8)一反既往:‎ ‎(3)群蚁排衙:  (9)潜心贯注:‎ ‎(4)兀兀穷年:  (10)气冲斗牛:‎ ‎(5)弥高: (11)目不窥园(    )‎ ‎(6)无暇:  ‎ ‎11、散文常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表明作者的见解,这篇散文也是如此。文中的议论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前(A),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后(B),还有的放在叙述的中间;它们的作用或提示下文(a),或过渡衔接(b),或归纳总结(c)。请指出下面几处议论的位置和作用。  (1)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  (3)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    )  (4)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  )  ‎ 113‎ ‎12、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13、阅读课文“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用不超过20字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 ‎(2)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意思是:‎ ‎(3)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是一处        描写,表现出                                       。‎ ‎(4)怎样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话的意思?‎ ‎(5)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             。‎ ‎(6)选文的最后一段在表达上属于        。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部分答案:‎ ‎4、答案: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用了7、8、9三个自然段承上启下。使前后两部分联系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6、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 ‎7、(1)语言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再如:“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3)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 8、答案: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 ‎10、(1)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113‎ ‎(2)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3)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 ‎(4)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5)更高。弥:更加。‎ ‎(6)没有空闲的时间。暇:空闲。 (7)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8)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 (9)全身心、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 ‎(10)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11)形容学习、研究专心致志。窥:从小孔或缝隙处看。‎ ‎12、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出必行 言必行,行必果等。‎ ‎3回忆鲁迅先生 学案 113‎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 2.学习本文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 2.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依据导学案,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熟记重点词语。‎ ‎2.完成预习自测题。‎ ‎3.限时20分钟完成。‎ ‎【知识链接】‎ ‎1.创作背景 ‎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名篇佳作。在零零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 由于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跟回忆对象鲁迅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 ‎ 2.关于萧红 原名张遒(qiú)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 3.关于鲁迅 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文章 和 ,请说说自己对鲁迅本人及他的作品的了解。 ‎ ‎ [ 预习案 ]‎ ‎ 第一课时 一、预习自测:‎ ‎1.阅读“知识链接”,勾画出重点内容。‎ ‎2.阅读课本全文,勾画重难点和疑点。‎ ‎3.填空:从文题《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 的散文。‎ ‎4.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虔( )诚 紊( )乱 肋( )膜 噢( )的一声 ‎ 抽屉( ) 解剖( ) 遭殃( ) 踌躇 ( )( ) ‎ 喘( )着 窘( )迫 鉴( )赏 阖( )一阖眼睛 ‎5.标出文中其它你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面)‎ 二、自主学习: ‎ ‎1.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并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113‎ ‎ ‎ ‎2.全文所写生活片段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从中能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或:请举例分析本文细节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 ‎-------------------------------------------------------------------------------------- ‎ ‎-------------------------------------------------------------------------------------- ‎ ‎ [ 探究案 ]‎ 一、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 把全文划分为若干小节,标注小节序号,并以小标题(最好四字)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及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概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阅读能力测试的重要内容) ‎ 例: 内容范围 小标题    性格特点   内容范围  小标题   性格特点  ‎ 第一小节 笑声明朗   乐观爽朗   ‎ 第二小节 走路轻捷   干练敏捷   ‎ 第三小节 鉴赏服饰   博学睿智   ‎ ‎ ‎ ‎ ‎ ‎ ‎ ‎ ‎ ‎ ‎ ‎ ‎ ‎ ‎ ‎ [ 训练案 ]‎ ‎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是 ,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 、 ,等,她被    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 ‎2.鲁迅,原名 ,又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在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笔名“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   、    、    ;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    ;杂文集   、    、     等。 ‎ 第二课时 ‎ 一、知识回顾:  ‎ ‎ 作者及鲁迅的相关相关文学常识回顾 。 ‎ ‎ ‎ 二、自主学习:  请用几个较精练的句子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113‎ 例:青年的良师益友,         ,          ,         。‎ ‎ [ 探究案]‎ ‎ 一、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默读结尾一段,思考:这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 ‎ ‎ ‎ ‎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认为?试分组讨论并回答。‎ ‎ ‎ ‎ ‎ ‎3.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为什么?‎ ‎ ‎ ‎ ‎ ‎ ‎ 二、拓展提升:‎ ‎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 ‎ ‎ ‎ ‎ ‎ ‎ ‎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 ‎[训练案]‎ ‎1.本文以记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说说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 ‎ ‎ ‎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 ‎ ‎ ‎ ‎③“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请说说这些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 ‎ ‎ ‎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词句品味.积累”‎ 补充材料:识记——鲁迅名言 113‎ 诗句 ‎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8.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 ‎ ‎9、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言论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6.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 ‎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8.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 的微笑! ‎ ‎9.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11.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12.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 113‎ ‎4孙权劝学 导学案 ‎ 目标:‎ ‎1、检查学生对本课重点词语及语句掌握情况。‎ ‎2、进一步理解及深化孙权劝学的意义。-‎ 一。 指导。‎ 二、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此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文作者,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 。‎ ‎(二)、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4、但当涉猎( ) 5、见往事耳( )‎ ‎6、蒙乃始就学( )‎ ‎7、及鲁肃过寻阳( )( )‎ ‎8、卿今者才略( )‎ ‎9、即更刮目相待( )( ) ‎ ‎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三)、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 “耶”,语气词 ‎(四)、古今异义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113‎ ‎(五)、一词多义 ‎1、乃、 蒙乃就学 ( )、乃悟前狼假。( )‎ ‎2、当、:当涂掌事( ); :但当涉猎。( ) ‎ ‎3、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 自以为大有所益( )‎ ‎4、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并自为其名( )‎ ‎5、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余闻之也久( )‎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蒙乃始就学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七)、阅读比较,阅读《伤仲永》与《孙权劝学》两文在内容上,写法上异同 内容上不同点是:-------------------------------------------------------------------------------‎ ‎-------------------------------------------------------------------------------------------------------内容-相同点是:-------------------------------------------------------------------------------------------------------‎ 写法上不同点是:---------------------------------------------------------------------------------‎ ‎(八)、写一写 113‎ ‎1、有关劝学和勤奋学习的名言。‎ ‎2、有关勤学的成语 ‎(七)、成语积累 ‎①.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②.“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 ‎(九)、内容及写法理解 ‎1、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采用---------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2、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议论”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了--------描写的手法来证明。‎ ‎3、人物形象:‎ 答案: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 吕蒙—吴国名将,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鲁肃——吴国谋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4、启示 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5《黄河颂》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13‎ 1、 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 ‎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 学习方法:自我感知,读、议、说,展示成果。‎ 导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法提示:预习课文,独立完成,各组上黑板展示,并讲解。比一比,谁书写工整,讲得出色 ‎1、作者及写作背景 ‎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澎湃(   ) 狂澜(  ) 屏障(  ) 一泻万丈(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摇篮: 屏障:‎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各组分别朗读课文,看谁朗读的最好,选一名代表展示。)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 ‎①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的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 ‎②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1.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113‎ ‎2.《黄河颂》中的黄河并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黄河,而且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可查阅两个词在字典中的解释)‎ ‎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铁臂”,是什么意思?(发挥你的想象)‎ 五、个性化备课 ‎ ‎ 六、教学反思 ‎《黄河颂》专项练习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泻(    )   澎湃(        )   哺育(    ) 构筑(    ) zhuó(   )   流山diān(     ) 气pò(     )   狂lán(   ) 二、黄河颂是著名诗人________为配合音乐家_________创作的大型名族交响乐______________而写的组诗中的第二部。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诗人从那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3.“啊!黄河!”在文中多次出现,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5.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 113‎ ‎ 参考答案:一、略 二、光未然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三、1、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万丈狂澜;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历史贡献:文化摇篮,英雄辈出,民族屏障。2、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字的距离较近,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3、三次反复出现,将歌词部分清楚地分为养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三个层次。4、比成摇篮是因为黄河石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成屏障,侧重葱黄核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5、激起中华儿女建设强盛祖国的豪情。‎ ‎6 《最后一课》导学案 113‎ ‎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热爱并努力掌握好自己祖国语言的主题。‎ ‎2.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资料链接】‎ 作者与作品:‎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 ‎【自主学习】‎ 听读课文,扫通阅读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诧异( ) 懊悔( )   惩罚( )     祈祷( )  ‎ 郝叟( ) 宛转( ) 哽咽( ) 戒尺( ) ‎ 捂( )   膝头( ) 赚( )     钥匙( )   藤( )    挟( ) 皱( ) 踱来踱去( )‎ ‎2、释词 征发:                 祈祷:‎ 思量:           诧异:‎ 喧闹:         惨白:‎ 懊悔:                 哽咽:‎ ‎3.整体感知课文:‎ ‎①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 ‎②小说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据此,将小说可以分为四部分。‎ ‎【合作探究】‎ ‎“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交流展示】‎ ‎1.请一个小组展示“给加点字注音”。‎ ‎2. 请一个小组展示词语释义。‎ ‎3. 请一个小组展示小说四个部分的划分。‎ ‎4. 请一个小组展示“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 ‎【点评小结】‎ 小说情节梳理的方法。‎ ‎【测评达标】‎ ‎1.检测对作家的记忆情况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自主学习】‎ 113‎ ‎1.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文字,看看哪些分别是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的文字,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什么。‎ ‎【合作探究】‎ ‎1: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他发生变化的原因。‎ ‎2.品味下列语句,体会韩麦尔先生的情感。(可以将任务分到小组,合作完成)‎ ‎(1)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 ‎(2)“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3)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 ‎ ‎(4)“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5)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既不转身也不回头 。为什么?‎ ‎(6)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他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7)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交流展示】‎ ‎1. 请一个小组展示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弗朗士的文字的情况(成员分好工,可两人说有关小弗朗士的描写文字。另两人说描写韩麦尔先生的文字)。‎ ‎2. 请一个小组谈谈: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他发生变化的原因。‎ ‎3.请两个小组展示他们对(1)-(7)这些语句的品味和理解。‎ ‎【点评小结】‎ 描写人物有哪些方法。‎ 113‎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1. 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填写表格。‎ ‎(气氛、学生、老师三方面)‎ 平  时 今  天 气  氛 学  生 老  师 ‎2.从文中找出其他环境描写的文字。‎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 ‎ ‎(2)“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交流展示】‎ ‎1. 请一个小组展示“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的表格填写情况。‎ ‎2. 请一个小组展示他们寻找其他环境描写的文字的文字。‎ ‎3. 请一个小组谈谈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点评小结】‎ 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测评达标】‎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完成下列练习。‎ ‎1.“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3‎ ‎3.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课文结尾这段话,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113‎ 导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感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树立学好本领将来报答故乡养育之恩的决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丰富深沉的语义2.了解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按感悟、联想、思考的步骤学习课文2.重视品味、学习和借鉴作者的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激情导入:‎ ‎“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一声声歌唱,凝聚了人们对土地的多少深情厚意!土地,母亲般亲切的名字,每每唤起你,就像母亲用那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用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我们一样;土地,你用你宽阔的胸怀养育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奋斗,对土地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会忘记,当年走投无路漂泊谋生的农人身怀的“家乡土”;人们不会忘记,蛰居海外的侨裔床头上珍藏的“乡井土”;人们不会忘记,“寸金桥”上的民众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岁月悠悠,能冲淡许多记忆,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的深沉与悲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土地的誓言》,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二、介绍背景及作者:‎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端木蕻良(1912-1996),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 三、订正字音:‎ 端木蕻良     炽痛     胸膛    喷涌     泛滥      白桦林      嗥鸣 ‎ ‎  山涧     斑斓      碾        丰饶       污秽      谰语     怪诞  ‎ 113‎ ‎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镐头 ‎ 四、尝试有感情地朗诵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要求:1、标出你有疑问的字词和语句。 2、标出你喜欢和深受感动的语 五、整体感知:‎ ‎ 1、主要内容:‎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 ‎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 ‎ 本文的结构内容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果简单。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婉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2、结构特点:‎ 思考: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结构相同: 。‎ 内容相同: 。‎ 内容上的不同点: 。‎ 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 ‎1、 ‎ ‎ 2、 ‎ ‎3、 ‎ ‎4、 ‎ 类似句子可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 ‎ 六、 布置作业:背诵文中你认为写的好的句段。‎ 第二课时 ‎ 一、问题讨论:‎ ‎1、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 ‎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113‎ ‎ ‎ ‎  ‎ 小组讨论: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 ‎ ‎ ‎ 1. 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 ‎3.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 ‎ ‎ ‎4 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 ‎ ‎ ‎5.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 ‎ ‎ 二、归纳主旨:‎ ‎ ‎ 三、拓展延伸:‎ 交流学完本文后的感想?写一篇歌颂家乡的短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对家乡描写赞美)。‎ 四 、课堂小结:‎ 113‎ 今天我们学习了《土地的誓言》,我们要热爱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因为土地以宽厚似海的胸怀哺养着华夏儿女,土地以丰腴肥厚的身躯滋养着炎黄子孙!我要为土地吟一首诗,那就是土地之诗;我要为土地谱一曲歌,那就是土地之歌。请允许我轻轻地拨动琴弦,为你歌唱“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练》二三四。‎ 教后反思:‎ ‎ ‎ ‎8木兰诗 导学案 ‎ 教学目标 ‎ 113‎ 知识目标: ‎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  ‎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情感目标  ‎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113‎ 一、导人新课::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二、明确目标  ‎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  2.通过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三、整体感知   l.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2.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一3段) 。  ‎ 第二部分(第4段) 。   第三部分(5一6段) 。  ‎ 第四部分(第7段) 。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背景介绍   关于《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从诗中的地名看,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有关。而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2.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   3.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2)从第一段春,木兰的身份是什么? ‎ ‎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    ‎ ‎ ‎ (4) 113‎ 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    ‎ (4) 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 (5) 思考: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    ‎ ‎   教师范读第一部分,并指导学生背诵。   4.分析第二部分。   高度概括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这段只有六句,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战中、战后。   (l)读课文。找出哪句写途中,哪句写战中,哪句写战后?    ‎ (2) 我们重点欣赏写“战”中的两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朔气传金拆”意为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风凛烈,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想一下,她在想什么呢?     木兰又在做什么呢?‎ (3) 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 ‎ ‎ 五、布置作业 : 1.想像一下,木兰在战场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她会怎样处理? 2.为什么把战争过程写得如此简略? 板书设计 ‎ ‎ 木兰诗 ‎ 113‎ ‎   一、(l一3)替父从军   详    二、(4)十年征战   略 第二课时 ‎ 一、明确目标  ‎ ‎1.体会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及感情。  2.学习根据想像扩写文章。 二、整体感知 ‎ ‎ 读文章的第四、五、六段,看各写了什么内容? ‎ ‎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为何略写征战中木兰的英勇?    ‎ ‎   2.分析第三部分。   (1)在这部分有一个疑点: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 ‎ (2) 从“爷娘闻女来”到“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到家,受到热烈欢迎。显出女郎面目后,令战友们惊惶。这段首先用三组复叠句式极力铺写木兰抵家时家人欢腾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形象非常生动。   (3)作者省略了木兰回家后亲人相聚、畅叙别情的热烈场面,你能否根据课文内容,  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 ‎ ‎ 113‎ ‎  (4)当然,这里边最高兴的当属木兰,下面几个排比句,从描写她急于回到日常生活  的行动中显出其初到家时的狂喜心情,共同形成一种大团圆的热闹欢乐的气氛:“开我东阀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①为何不先脱战袍,后开门窗? ‎ ‎    ‎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又反映了木兰的什么心理?    ‎ ‎   ③这几句木兰还原“本来面目”与哪个地方照应? ‎ 1. 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 2. ‎《木兰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 ‎ 四、总结、扩展 :《木兰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为了塑造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广阔的生活场面进行描写。从时间上说,前后长达十多年;从地域上说,涉及家庭、乡里、战场和朝廷。对这样丰实的生活内容,作者以“木兰是女郎”为准则进行了精心剪裁,使全诗繁简得当。千百年来,《木兰诗》一直被人们传诵着,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五、布置作业 ‎ ‎ 1.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 ‎ 木兰诗             1. 母问女答      表明缘由   毅然代父从军                  排比铺陈     匆忙购置    急切准备出征 ‎ 113‎ ‎            2. 反复烘托       思亲情切    奔驰遥远征途            3. 夸张对偶   烘托互渗    长期激战凯旋            4. 夸张衬托     功成身退   不慕荣华富贵                排比铺陈   亲欢伴惊  喜剧高潮结束             5. 双兔为喻    风趣亲切   赞美谨慎机警 教后反思:‎ ‎ ‎ ‎ ‎ ‎9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1‎ ‎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 掳( lǔ)去  震悚( sǒng ) 惶(huáng )急   疮( chuāng )疤   ‎ ‎ 诘( jié)问    惧惮(dàn  ) 霹雳{pī lì } ‎ ‎ 惶急:恐惧着急。‎ ‎  诘问:追问、责问。‎ 113‎ ‎  惧惮:惧怕。惮,害怕。‎ ‎  渴慕:迫切地羡慕。‎ ‎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出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 ‎  烦琐:繁杂琐碎。 ‎ ‎  疮疤:疮口表面所结的痂。‎ ‎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  情有可原:这种情况有可以原谅之处。‎ ‎  深不可测:深度大,难以测量。形容深奥难以理解。 ‎ ‎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名,说出。‎ ‎(二)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二、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 ‎2通过阅读,准确把握阿长这个人物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情。‎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 :‎ 二、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工整的书写在下面。勾画出文中能够体现长妈妈是--------的一个人的相关语句。‎ ‎ ‎ ‎ ‎ ‎2、再读课文,看看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么安排?‎ 围绕长妈妈写了:① ② ‎ ‎③ _________________ ④ ⑤ ________________‎ ‎⑥ ‎ 113‎ 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习课文 ‎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  ‎ 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1) ‎ ‎(2) ‎ ‎(3) ‎ 四、小结 五:作业 ‎1 常规作业,巩固字词 ‎2识记词语解释 六、课堂检测 ‎(一)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  lǔ( )去  震 sǒng(  ) huáng(  )急    chuāng ( )疤   ‎ ‎(二)词语解释:‎ ‎(1) 惶急:‎ ‎(2) 毫不相干: ‎ ‎(3 ) 惧惮:‎ ‎(三)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    (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这   (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   (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   (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 ‎(四)“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 ‎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 113‎ 二、2、① 她 喜欢 “切切察察”的毛病, ② 写了她的睡相, ‎ ‎③ 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 ④ 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⑤ 写了她给我讲 “长毛”的故事,⑥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 重点写了: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三、1、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2、是一个连真正的名字也没有,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的劳动妇女。‎ ‎3、她多事。切切察察不拘小节,麻烦规矩多,愚昧,无知,似有阿Q精神。‎ 课堂测试:‎ (一)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掳 悚 惶 疮 ‎ ‎(二)词语解释:‎ ‎(1) 惶急:恐惧着急。 ‎ ‎(2)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 ‎(3)惧惮:惧怕。惮,害怕。‎ ‎(四)(B)‎ ‎6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2‎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 ‎ ‎  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长妈妈,作者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请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长妈妈的事件或细节,并说说这些事件或细节体现了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情。‎ ‎ ‎ ‎ ‎ ‎ ‎ ‎ ‎ 一、 研习课文:‎ ‎1、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社会地位? ‎ ‎ ‎ ‎ ‎ ‎2.作者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 ‎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 ‎ 113‎ ‎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这些描写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 四、合作探究:‎ ‎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 ‎ ‎ ‎ ‎ 五、小结:‎ 六、作业布置:‎ 七、课堂测试:‎ ‎(一)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   jié()问    惧dàn(  ) pī lì(  )‎ ‎(二)词语解释:‎ ‎(1) 烦琐:‎ ‎(2) 毫不相干:(3)  情有可原:‎ ‎(三)思考: ‎ 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这些描写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 ‎ ‎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 二:1.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 ‎ ‎——长妈妈地位低下 ‎2.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好) ‎ ‎——长妈妈是一个粗人。‎ ‎3.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 ‎——长妈喜欢饶舌多事。‎ ‎4.长妈妈“逼”着我吃福桔 ‎——长妈妈有着太多的繁文缛节 ‎5.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 ‎——长妈妈是无知而又淳朴的。 ‎ ‎6.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 113‎ ‎——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的好人。‎ 三:1、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 ‎2、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 ‎ ‎3、(1)元旦道恭喜、吃福橘  ‎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 ……真诚和善良 ‎ ‎4、“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感到长妈妈的伟大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无知、淳朴 四: 教师举例: ‎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课堂测试:‎ (一)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诘 惮 霹雳 ‎(二)词语解释:‎ ‎(1) 烦琐: 繁杂琐碎。‎ ‎(2)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3)  情有可原:这种情况有可以原谅之处 ‎(三)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感到长妈妈的伟大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无知、淳朴 ‎ ‎6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3‎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 ‎ 二、研习课文:‎ ‎(一)再读第18----28自然段。  ‎ ‎1、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请复述买书的起因。 ‎ 经过、结果。 ‎ ‎ ‎ 113‎ ‎ ‎ ‎ ‎ ‎ ‎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 ‎ ‎ ‎ ‎3. 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 ‎ ‎ ‎ ‎4. 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用的是一种叙述语言。为什么不详写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留下想象的空间),你认为她是怎样买到这本书的?‎ ‎ ‎ ‎ 5.这件事可以表现长妈妈的什么特点?‎ ‎ ‎ 三、合作探究 ‎1、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请举例。‎ ‎ ‎ ‎ ‎ ‎ ‎ ‎ ‎ ‎2、 再看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 ‎ ‎ ‎ ‎ ‎ ‎ ‎ ‎ ‎ ‎3、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113‎ ‎ ‎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用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 参考答案(第三课时)‎ 一、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 二、(一)1、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 ‎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她又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4、提示 :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摊书店,操了多少心等。‎ ‎5、对孩子心思观察细致,关心孩子,热心帮孩子解决疑难。乐于助人 ‎ 三、合作探究 ‎1、A、 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 113‎ 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的“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对比、映衬法: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2、“实在不大佩服”、“最讨厌”、“无法可想”(3-5)→“非常麻烦”(6-12)→“空前的敬意”、“淡薄起来”、“完全消失”(13-18)→“新的敬意”(19-31)‎ 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得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使得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欲扬先抑-----抑扬法技巧的一种。指利用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性来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法,多用于表现正面人物和作者要加以肯定和赞扬的事物,也用于烘托气氛。先给读者以假象,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时候揭示真相,使读者突然醒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 ‎3、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 ‎10 《老王》学案 ‎ ‎ 教师寄语: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学习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113‎ ‎2、揣摩语言,领会作者与主人公老王的思想感情。‎ ‎3、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学习重难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联系身边的人,学会关注、关爱他人。‎ 资料连接:‎ 走进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江苏无锡人。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等,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走近老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快速阅读文本,学会利用圈点批划法捕捉主要信息,完成以下两题。‎ ‎1、识记字词 ‎ 伛(   )身    攥(   )着     惶(   )恐     塌(  )败   愧怍(    )‎ ‎ 取缔(   )   滞(   )笨     眼翳(   )    骷髅(      )(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 ‎ 合作释疑—评说老王(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3、分析人物: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老王形象的语段,谈谈你心目中的老王。建议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      的人,从     看出”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换看法,互相补充。‎ ‎                                                                     ‎ ‎4、面对老王的境况,作为作家的杨绛是怎么做的?从作者身上你有哪些做人的收获?       ‎ ‎                                                                           思想共鸣—怀念老王(教师寄语: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共鸣!)‎ ‎5、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作为他生前的作家朋友的“你”,难道不想从行动上为他做点什么吗?(提示:“你”可以为老王写墓志铭、悼词、纪念文章等,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触!注意言简意骇!!!)‎ ‎ ‎ 迁移延伸—关注“老王”(教师寄语: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6、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能谈谈身边最感人的故事吗?你将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 ‎ 品味语言:‎ 113‎ ‎7、杨绛的文学语言看似平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请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 ‎(1)、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 ‎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 学习小结:‎ ‎8、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 达标检测 ‎9、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10、文中有一个词语“        ”能概括老王一生的命运,这个词语就是“文眼”,理解课文抓住文眼,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1、仿写句子:‎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乞        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    ‎ 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1)、考考你的判断:“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仔细揣摩,你能给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么? ‎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113‎ ‎(3)、今天看来一个稍微有点地位的人与乞丐握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文章的描写给人以真实之感,为什么?‎ ‎ ‎ ‎(4)、“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础是什么?‎ ‎ ‎ ‎(5)、“这也是恩惠啊”中“这”指的是什么?‎ ‎ ‎ ‎(6)、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 ‎ ‎ ‎ ‎ 附:达标检测题的参考答案:‎ ‎9、散文  彼此交往  逻辑  时间  善   苦   10、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1、就为他人送去光亮   就为他人送去清凉   就为他人送去荫庇   就为他人送去甘露  12、(1)、①红肿  ②战栗  ③冰冷(2)、兄弟  恩惠(3)、我和老人有着相同的遭遇,都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情,一种理解,一种关爱。他们之间的对话尤能反映这种真情。(4)、彼此都是能理解对方的人。(5)、“我”的言行所体现的同情心。(6)、老人对“我”的充分理解。得到了坚持生活信念的力量。‎ ‎ ‎ ‎11 台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 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 113‎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读熟课文,划出词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凹(    )  凼(     )   门槛(    )   涎(    )水   揩(     ) ‎ ‎  黏( )性  尴尬(       )   撬(     )   烦躁( )硌(   ) 你认为自己需要掌握的其他字音、字形: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揩:             尴尬: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3、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⑴导语设计:‎ ‎⑵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检查预习情况 3.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用5——1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后,试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教师提示学生 要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不同的写法。 举例: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4.精读美文,合作探究: ⑴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 ‎⑵ 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 ⑶.在父亲的努力下, 新屋造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 ⑷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 ‎ 5.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比较《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    ‎ 三、小结: 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他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教育着我们。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以至于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以至于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可在我们跌倒时,父亲教会我们怎样站立;在我们遇到困难时,鼓励我们勇敢的去面对。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关注我们平凡的父亲,也关注那些与父亲一样平凡的人们。 四、布置作业 ,实践演练。 ‎ 113‎ 文中“父亲”是一位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他和我们许许多多的父亲一样,向着美好的生活不断的追求着,他坚韧顽强的品质怎能不让我们感动?他怎能不使我们想起家里的父亲?现在就让我们提起笔来,也来写写我们自己的父亲吧!‎ 课堂检测: 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尴尬: 微不足道: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⑵ 在父亲的努力下, 新屋造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3)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 ‎ ‎ ‎《台阶》参考答案 4⑴.在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我”家的台阶只有三级,容易进水,也表明在家乡没有地位,被人看不起。“父亲”渴望自己的家在乡里有地位,所以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⑵.捡砖、拾瓦、砍柴、存角票、编草鞋、踏黄泥。 ⑶他感到不自在,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⑷“父亲”是一位很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5. 同: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异:《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课堂检测:(答案)‎ ⑴. 在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我”家的台阶只有三级,容易进水,也表明在家乡没有地位,被人看不起。“父亲”渴望自己的家在乡里有地位,所以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⑵. 他感到不自在,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⑶. ‎“父亲”是一位很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 113‎ ‎《卖油翁》导学案 ‎ ‎ ‎【学习目标】 ‎ ‎1.熟练的朗读课文。 ‎ ‎2.积累文言词语。 ‎ ‎3.把握人物形象。 ‎ ‎4.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 ‎【导学过程】 ‎ 113‎ 一、自主学习。 ‎ ‎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 ‎ ‎2、资料连接: ‎ ‎①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 ‎②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 ‎③这是一篇人物故事,文中描写了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言行),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 ‎3、积累字词: ‎ ‎(1)注音: ‎ 咨(zī) 矜(jīn) 圃(pǔ)  睨(nì) 矢(shǐ) ‎ 颔(hàn) 忿(fèn) 酌(zhuó) 覆(fù) 杓(sháo) ‎ ‎(2)解释字词: ‎ 善: 擅长 矜: 夸耀 尝: 曾经 释: 放下 睨: 斜着眼睛看 ‎ 去: 离开 颔: 点头 汝: 你 知: 懂得 精: 精湛 ‎ 但: 只是 安: 怎么 轻: 轻视 酌: 倒油 置: 放 ‎ 覆: 盖 徐: 慢慢地 沥: 注入 因: 接着 惟: 只 遣: 打发 ‎ ‎(3)通假字: ‎ ‎①但手熟尔: 尔 通 耳 , 罢了 ‎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 通 勺 , 勺子 ‎ ‎(4)一词多义: ‎ A、射:①陈康肃公善射( 射箭 ) ②吾射不亦精乎( 射箭的本领 ) ‎ B、以:①公亦以此自矜(凭借) ②以我酌油知之(凭借) ‎ ‎③以杓酌油沥之(用 ) ④以钱覆其口(用 ) ‎ C、尔:①尔安敢轻吾射( 你 ) ②无他,但手熟尔( 罢了 ) ‎ D、而:①释担而立(表顺承) ②久而不去( 表修饰,地) ‎ ‎③而钱不湿(表转折,但) ④笑而遣之(表修饰,着 ) ‎ E、之:①睨之(代陈尧咨射箭) ②颔之(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的情况) ‎ ‎③酌油知之(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④酌油沥之(代葫芦)⑤笑而遣之(代卖油翁) ‎ ‎(5)词类活用: ‎ ‎①尔安敢轻吾射: 轻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解释为 轻视 ‎ ‎②吾射不亦精乎: 射 : 动词活用为名词 ,解释为 射箭的本领 ‎ ‎③但微颔之: 颔 :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解释为 点头 ‎ ‎4、句子翻译: ‎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译:卖油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 113‎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 译: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 ‎③无他,但手熟尔。 ‎ 译: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 二、“合作”交流。 ‎ ‎1、原文填空: ‎ ‎(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但微颔之。 ‎ ‎(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_颔之_。 ‎ ‎(4)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①当世无双 ②十中八九 ‎ ‎(5)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_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 尔安敢轻吾射?。 ‎ ‎(6)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无他,但手熟尔;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 ‎ 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 ‎(7)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失十中九八,但唯颔之。 ‎ ‎2、文章理解: ‎ ‎(1)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 答:态度变化:反感→忿然(恼怒)→佩服认输 ‎ 变化原因: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 ‎ ‎(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请找出相关语句。 ‎ 描写方法 陈尧咨卖油翁 ‎ 神态 自矜、忿然、笑 睨之 ‎ 语言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 动作 善射、笑而遣之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乃取……沥之 ‎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 ‎ 答:文章主要写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 ‎ 陈尧咨:是一个自命不凡、不可一世、骄横无礼的狂者形象。 ‎ 卖油翁:是一个沉着自信、不动声色、技艺高超、谦逊朴实的智者形象。 ‎ ‎(4)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 答: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 三、“探究”拓展。 ‎ ‎1、找出三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 ‎①百步穿杨②百发百中③百无一失 ‎ ‎2、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 启示: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我们现在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 ‎ ‎3、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②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③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113‎ ‎⑤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⑥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 ‎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 ‎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四、拓展延伸。 ‎ 据说陈尧咨把卖油翁打发之后,自己一个人在菜园子里踱来踱去,他在想些什么?他又会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小短文。‎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 ‎ 教学重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 教学难点:‎ 113‎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 教学方法:阅读 讲授 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 ‎ 教学过程: ‎ 教学 步骤 教 学 内 容 ‎ 学生活动 ‎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 让学生开始审视自我 ‎ ‎ 新课学习 一、 叶圣陶其人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二、 作者介绍 ‎ ‎ 通过多媒体了解作者及文章主人公生平 ‎ 了解作者及文章主人公有助于文章理解 ‎ 113‎ ‎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 一、 初读课文 ‎ 自由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 搀和: ‎ 东四八条: ‎ 冗长: ‎ 著作等身: ‎ 沾溉: ‎ 高文典册: ‎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二、 分析课文 ‎ ‎ 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 1、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 ‎ ‎ ‎ ‎ 2、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 ‎ ‎ 3、 ‎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 ‎ ‎ 4、 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 ‎ ‎ ‎5、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结合注释讨论并汇报 ‎ 分组讨论汇报 ‎ 加强基础知识锻炼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 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 113‎ ‎ ‎ 五、本文写作特点 ‎ ‎ ‎ ‎ ‎ ‎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 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 1、 表现于本文中的作者的情感,是平淡的还是浓烈的?试加以分析。 ‎ ‎2、通过网络或其他传媒方式了解叶圣陶与张中行的文学作品。 ‎ ‎ ‎ 113‎ 课堂小结 ‎ ‎ 作业布置 课后 反思 德育 ‎ ‎ ‎ 板书设计: ‎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 ‎ 张中行 ‎ ‎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 ‎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 第三部分(第3-6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 第四部分(第7-10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 第五部分(第11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 ‎ ‎14《驿路梨花》导学案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内容。‎ ‎3.本文的写作特点。‎ ‎4.本文的中心。‎ 113‎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记叙的顺序。‎ 学习难点:景物描写在写人叙事过程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一、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朗读2遍,疏通字词障碍;默读2遍,对文章的基本情节有所了解。‎ ‎ 2.将生字、解词整理在预习笔记本(即活页本)上。‎ 二、预习检测:‎ ‎1.填写文学常识:‎ ‎《驿路梨花》作者是 ,他是 代作家,作品有《 》、《 》、《 》等。 ‎ 背景资料:《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当时,我经历了“文革”7年牢狱之灾后,出狱已近两年。那是5月间的一个下午,我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宋诗选》,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我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特异人事,那都是我长久难以忘怀的美好生活。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床抓过纸笔来写作。情之所钟,使我的思绪完全进入了诗情画意的梨花林,以及那些朴实的哈尼族、瑶族人当中,也就写得很快,一个下午就完成了这篇《驿路梨花》。我这篇对善良、朴实、美好歌颂的《驿路梨花》,也是让人们用过去与“文革”对比,以鞭笞丑恶。‎ ‎2.给加点字注音:‎ 驿路( ) 露宿( ) 竹蔑( ) 喷( )香 撵( )走 麂子( )恍惚( ) 修葺( ) 着( )想 折( )损 菌( )子 ‎ ‎3.解词:‎ ‎(1)陡峭: (2)修葺: 葺, ‎ ‎(3)恍惚: (4)修长: 修, ‎ 三、整体感知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出现顺序 人 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的目的 时间 113‎ ‎1‎ ‎2‎ ‎3‎ ‎4‎ ‎5‎ ‎(二)依据表格内容,分别概括出这五件事:‎ ‎1. ‎ ‎2. ‎ ‎3. ‎ ‎4. ‎ ‎5. ‎ ‎(三)理出文章思路:‎ ‎( )小茅屋---投宿小茅屋---( )---( )小茅屋---( ) ‎ 文中的这些情节是由什么串连起来的呢?‎ 知识点:‎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四)如果按照小茅屋的建造和照看来叙述,文章中的几件事该如何安排呢?‎ 知识点:‎ 113‎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 全文从整体上按照时间的先后记述了“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这是 的记叙顺序。在“我们”投宿在小屋的所见所闻当中,通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奇遇小屋的过程以及关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传说;又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揭示了小屋的来历和小屋主人是谁的谜底,这两段内容是 的记叙顺序。‎ 合作交流 一、景物描写 ‎1.勾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 ‎2.交流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 二、悬念设置 知识点:‎ 关于“悬念”‎ 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 ‎ 找出文中的3处悬念。‎ ‎ ‎ 三、揣摩语言 步骤:1.划出关键词。‎ 113‎ ‎ 2.找出陈述对象。‎ ‎3.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一)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 ‎(二)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激的话。‎ ‎(三)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质疑探究 本文哪些地方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驿路梨花》导学案答案 自主学习 二、预习检测答案略 三、整体感知 ‎(一)填表 出现顺序 人 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的目的 时间 ‎1‎ ‎“我”和老余 修葺小茅屋、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为群众着想 十多年后的某天早上 ‎2‎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来 方便后来人 同上,及前一天晚上 ‎3‎ 梨花妹妹 常来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姐姐接的班 几年前,姐姐出嫁后 ‎4‎ 解放军 砍树割草盖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十多年前路过时 ‎5‎ 梨花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 解放军盖小茅屋后至她出嫁前 ‎(二)概括事件:‎ 113‎ 略 ‎(三)理出文章思路:‎ 发现小茅屋---投宿小茅屋---遇见瑶族老人,听他讲述---修葺小茅屋---听梨花妹妹讲述小茅屋的来历 ‎ 文中的这些情节是由什么串连起来的呢?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 ‎(四)解放军砍树割草,盖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妹妹常来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专门送粮食来;“我”和老余投宿、修葺小茅屋。 ‎ 全文从整体上按照时间的先后记述了“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这是 顺叙 的记叙顺序。在“我们”投宿在小屋的所见所闻当中,通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奇遇小屋的过程以及关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传说;又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揭示了小屋的来历和小屋主人是谁的谜底,这两段内容是 插叙 的记叙顺序。 ‎ 合作交流 一、景物描写 ‎1)开头连用三个动词“挨”“延伸”“消失”,描写山势,紧接着又用“陡峭、茂密”,由近及远,写出了山之高,之大,之多,山的险峻。着意渲染我和老余找不到住处的着急心情。这些都为后文写发现小茅屋做铺垫。 ‎ ‎2)第四段,文章中第一次出现梨花,实写 a) 写出了梨花林的优美、柔和、舒适和清幽的环境特点,把读者引入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 b) 烘托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得到安慰时的心情;‎ c) 为下文投诉小茅屋做铺垫;‎ ‎3)第27段,我梦在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第二次写梨花,虚写 a) 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梨花林之美,‎ b) 用自然美,衬托人物美;‎ c) 为后文是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埋下伏笔。‎ ‎4)第37段,结尾处在写梨花,实写 内容上:实写梨花,点题点人物,借花喻人,比喻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比喻雷锋精神 结构上:照应题目,深化中心 二、悬念设置 悬念一:第4段,下文老余的话,情绪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疑问:有了梨花就会有地方住宿,可是屋里漆黑,没灯也没人,这是什么人的屋子呢? ‎ 悬念二:第三部分 瑶族老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悬念产生:究竟谁是小屋的主人呢?‎ 悬念三;29、30段,当我们争着感谢小姑娘时,遭到拒绝,产生疑问,解放军为什么要盖这个小茅屋呢?进而点明文章主旨: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叔叔教我们这样做的。‎ 三、揣摩语言 答案见教参 ‎ 质疑探究 标题“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 ‎ 113‎ 结尾引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表达了对梨花姑娘的赞美之情,称颂梨花姑娘的精神也就是雷锋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 ‎15.最苦与最乐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13‎ ‎(一)了解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 ‎(二)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动机。‎ ‎(三)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下来,让我们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二、作者作品介绍(画面呈现作者、作品背景资料)。(约2分钟)‎ 梁启超,字 ,号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著有《 》。‎ 三、配画课文朗读,预习指导。‎ ‎ ⒈根据朗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契( )约 ②揽( ) ③悲天悯( )人 ‎ ⒉根据朗读,填空:‎ ‎①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 ‎ ⒊学生讨论,并完成下列练习:‎ ‎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 ‎ 对事的责任: ‎ 对自己的责任: ‎ ‎ ② 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 。‎ 113‎ ‎③用文中语句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 。‎ ‎④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 。‎ ‎⒋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①失意 ②悲天悯人 ‎③如释重负 ④无入而不自得 ‎①不得志 ‎ ‎②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③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 ‎④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四、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整体理解(设计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插入画面)。(约23分钟)‎ ‎(当场明确目标,先给10分钟独立思考解答后,再给5分钟进行学生讨论,接下来教师再用8分钟进行讲解。)‎ ‎⒌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 ‎ ‎ ⒍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 ‎⒎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本文的论据是否具备这两种类型,请举例说明。‎ ‎ ‎ ‎⒏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 ‎⒐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提示:留意表明文意过渡、转折的标志性词语或语句,如“翻过来看”、“然则”等。‎ ‎ 五、课外作业,根据下列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作答:‎ ‎(第二课时,课堂上讲评归纳)‎ ‎⒔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⒕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可查资料)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a、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113‎ b、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c、曾子:任重而道远 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e、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谈谈对人生的看法。‎ a、做一事,专一事。每事勤,事事成。‎ b、对自己信心,对别人尽心。对事情用心,对朋友诚心。对亲情关心,对生命真心。‎ c、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 您虽不能逃避 第二课时 一、对课文重点语段的赏析。(约15分钟)‎ ‎(①让学生先熟读课文第3、4段,约5分钟;②再放幻灯片,约3分钟;③教师加以分析讲述,约4分钟;④再放幻灯片,约3分钟。)‎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赏析: ‎ 二、知识归纳和复习、练习。(约20分钟)‎ ‎(10、11题教师先归纳后,放幻灯片,约4分钟)‎ ‎⒑本文的中心论点: 。‎ ‎⒒‎ 113‎ 观点明确、脉络清晰、论证严密可谓本文的一大特色,足见议论文写作中,理清思路周全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至关重要。‎ ‎⒓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本题教师先放幻灯片,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约7分钟,教师检查学生基本完成后,再放幻灯片,参考答案,教师需就学生较困惑的问题进行引导约4分钟)‎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⑴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 ‎ ‎⑵请从这两段中找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 ‎ ‎ 道理论据: ‎ ‎⑶文中划横线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 。‎ ‎⑷“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 。‎ ‎⑸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 。‎ ‎⑹你认为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 。‎ 二、知识拓展与能力迁移。(约15分钟)‎ ‎(第一课时后,可先作为作业形式布置学生课外搜集相关材料,此时进行交流,幻灯的内容作为参考,不是唯一答案。)‎ 113‎ ‎⒔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 。‎ ‎⒕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可查资料)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a、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字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b、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字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 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c、曾子:任重而道远 字义;任务繁重,而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父母终身为子女付出的那份“无私的爱”……‎ 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字义:我每天用下面三件事情来反省自己:‎ ‎①为别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②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呢?③老师所教的课业,有没有认真复习呢?‎ 举例:桃园三结义、一诺千金……‎ e、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字义:在天下人都尚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觉得快乐之后,才觉得快乐。‎ 举例:大禹治水、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 ‎(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谈谈对人生的看法。‎ a、做一事,专一事。每事勤,事事成。‎ b、对自己信心,对别人尽心。对事情用心,对朋友诚心。对亲情关心,对生命真心。‎ c、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 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113‎ 四、课外作业 ‎(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外完成,教师另找时间或下一课时进行讲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⑴—⑺题。‎ 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①人类进化、社会进步到现在的程度,靠的是奋斗;人类文明要取得更大的发展,仍然要靠奋斗,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拼搏,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我们要再创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更需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②奋斗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精神境界。奋斗需要立志高远,需要真才实学,需要真抓实干。人生百年,是为自己的名利而忙碌,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奋斗?答案很清楚。为自己着想而苦心经营,其行为卑琐,境界低下;为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其生命绚丽,境界高尚。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凡事要奋斗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现在最需要强调的是,要树立正确的奋斗观,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奋斗才是有价值,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才能有勇气和能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 ‎③我们高兴地看到,有无数同志正以这样的奋斗观,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们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畏艰辛,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前不久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年轻的副院长袁家军,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大学毕业后,走上了为祖国航天事业服务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谁都知道,我国的航天基地几乎都在贫困荒凉、气候恶劣的地区。十多年间,袁家军边工作、边学习,读完了硕士学位,又在攻读博士学位。是重要的是,他为我国宇宙飞船“神舟号”的发射成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许,像袁家军这样的人在物质生活上并不那么富足,但谁能说他们的艰苦奋斗没有获得丰厚的回报呢?他们人生的意义真实而伟大。‎ ‎④‎ 113‎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艰苦奋斗的观念淡薄,他们无所事事,饱食终日;庸庸碌碌,不思进取,荒废了大好年华。更有一些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把奋斗只局限在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范围内,丝毫不把祖国和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人民尊敬的,这样的人生也不会是有价值的人生。‎ ‎⑤21世纪,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始终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实践要求我们,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选文有改动)‎ ‎⑴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狭隘( ) ②恶劣( )‎ ‎⑵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章第③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⑷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样的奋斗观”指的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 ‎⑸为什么说像袁家军这样的人“人生的意义真实而伟大”?‎ ‎⑹文章第③段中“丰厚的回报”指的是什么?请根据你的理想,简要回答。‎ ‎⑺仿照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奋斗需要……需要……需要……”的句式,在“友谊”“理解”“创新”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代替“奋斗”写一句话。(不可照抄原句内容)‎ 答案⑴① ài,② liè。‎ ‎⑵大力宏扬奋斗精神。‎ ‎⑶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 ‎⑷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之中。‎ ‎⑸因为他们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畏艰辛,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并在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⑹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重大的贡献,获得国家人民的肯定和尊重。‎ ‎⑺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内容合理,句式相仿即可。‎ 113‎ 教后反思:‎ ‎ ‎ ‎ ‎ ‎ 16《短文两篇》 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背诵默写,理解提升。‎ ‎2、合作探究,托物言志。‎ ‎3、联系生活,提高情趣。‎ ‎●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陋室铭》 导学案 ‎●教学设计:‎ 113‎ 一、陋室图景,交流引读。‎ ‎1、陋室展示:出示一幅陋室,让同学们观看思考。‎ ‎2、交流引读:同学们,我们看了这幅陋室图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刘禹锡是怎样看待陋室的。(板书课题及作者)‎ 刘禹锡(772—840),唐代 。字 ,洛阳人。曾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多次被贬。有《刘梦得文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①教师示范诵读铭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并找出韵脚,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③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6句): 。‎ 第二层(中8句):写 。‎ 第三层(后4句): 。‎ 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 ‎♂谁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 ”‎ ‎♂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 。‎ ‎♂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 。‎ ‎ 。‎ ‎♂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呢?‎ ‎ 。‎ 四、赏析拓展,互动释疑。‎ ‎1、赏析拓展:赏析刘禹锡的另一首诗《乌衣巷》,请你联系刘禹锡的背景来谈谈读过此诗后的感受。‎ 113‎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示:乌衣巷地处金陵南门朱雀桥附近,为东晋王导、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 教师点拨:夕阳斜矣,暮气逼人,在这种冷情调中,野草撒野地开花,似乎在以鲜丽的颜色和蓬勃的生机,反讽着世事的变迁。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着曾经繁华盖世的这片地方,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疏,荒草没径了。诗人一点灵感,借一只燕子阅尽世事沧桑。它奇思独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飞翔,把王谢巨族聚居之处,及唐朝已变成平常百姓杂居之处,进行了双时空的叠印,从而对如此名门望族的烟消云散发出了充满命运感和废墟感的深长叹息。‎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2、课外延伸:‎ ‎①背诵默写课文。‎ ‎②表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文,在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请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注意收集,把它们抄写在本子上,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些诗文写得最精彩 板书设计:‎ 113‎ 陋室铭 刘禹锡 景:优美的自然环境 “上”、“入”——以静为动 ‎ 德馨 友:学问渊博的来客 主人:具有高雅脱俗的情怀 “陋室不陋”的原因 趣:恬然自适的生活 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托物言志 借陋室以言志,表现自己不贪恋荣华富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 导学案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通过对“托物言志”写作方法的学习,理解荷的精神内涵。‎ 113‎ 一、 预习检测。‎ ‎   1、关于《爱莲说》。‎ ‎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是宋朝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爱莲说》是一篇状物抒情、寓哲理于暗喻之中的名文。作者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婉曲地批评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历久传诵不衰。‎ ‎2、关于周敦颐。‎ ‎3、给下列字注音 蕃(  ) 濯(   ) 涟(  ) 亵(  ) 噫(   ) 鲜(   )‎ ‎4.解释下列词语 蕃(   ) 濯(    ) 妖(    ) 蔓(  ) 益(  )   ‎ ‎ 植(   )  亵( ) 谓(   )   鲜 (   ) 君子(   ) ‎ ‎ 宜(    )    清涟(   )   亭亭(     )‎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 ‎ (3)陶后鲜有闻。               ‎ ‎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 二、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1、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2、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 ‎“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               ‎ ‎“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               ‎ ‎“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                  ‎ ‎“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                  ‎ 113‎ ‎“香远益清”比喻君子                  ‎ ‎“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            ‎ ‎3、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4、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5、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 ‎6、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 知识拓展。‎ 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四、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陶后鲜有闻  鲜:       ③亭亭净植   植:      ④濯清涟而不妖濯: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五、板书设计                  ‎ 爱莲说        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气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113‎ 菊花牡丹          对比烘托 ‎ ‎ ‎17 紫藤萝瀑布 导学案 学习目标:  ‎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 113‎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 )   伶仃( )  盘虬卧龙( )   ‎ ‎ 仙露琼浆( )  酒酿( ) ‎ 整体感知:  ‎ ‎1、  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 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 2、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 113‎ 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 ‎ ‎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思考:这两段有什么人生哲理? ‎ ‎ ‎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 ‎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113‎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 ‎  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  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  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  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  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113‎ 课后记: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楚本文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18一棵小桃树 导学案 113‎ 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重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重难点) 2. 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重难点) 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重点) 导语设计 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 命运。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 出现的生字词。 ‎ 113‎ ‎(1)识记下列汉字。 伫 孱 嵬 懊 丧 执 著 矜 持 (2)理解下列词语。 伫立 孱 踏青 垂垂暮老 楚楚 2. 简介作者。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 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 》《 》等。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目标导学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 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 目标导学三 :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 读不懂呢。‎ ‎ 。 ‎ 113‎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 2.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 目标导学四 :把握手法,拓展探究。 1. 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 “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 ‎ 。 2. 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 3.教师总结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 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教学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对作家进行介绍 ,教师做适当补充。 可采用指名朗读、分组朗读等形式,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113‎ 可先在组内完成,再进行交流。 【学法指导】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答题模式:运 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象,表现了……性格特征(心理、感情),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纤纤”“黄黄的”“瘦瘦的”“单薄”——弱小者 “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教学反思 ‎19 外国诗两首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背诵两首诗。 ‎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像,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 二、学习重点 ‎1.反复诵读,感悟两首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113‎ ‎2.品味两首诗隽永的语言。 ‎ 三、学习难点 理解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 ‎ ‎ 第一课时 一、 预习 ‎1.背诵《假如生话欺骗了你》‎ ‎2.了解诗人普希金 ‎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检测 ‎1.背诵诗歌,了解诗人。‎ ‎2.字词检测 怀恋( ) 疲倦( ) 醇厚( ) 诅咒( )‎ (一) 小组探究 ‎ 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2.有的版本把这一诗句译为“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你认为哪一句译文更好?‎ ‎ ‎ (二) 再次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诗中感情。‎ 三、当堂检测 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题,写一首小诗。‎ ‎ 第二课时 一、预习 ‎ 1.背诵《未选择的路》‎ ‎ ‎ ‎ 2.诗中的“路“有何含义?‎ 113‎ 二、课堂展示 ‎ (一)预习检测 ‎ 在检测学生背诵时注意学生感情地把握。‎ ‎ (二)小组探究 ‎1. 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 ‎ ‎2.诗中的“路”、“荒草”、“足迹”、“落叶”等象征什么呢?‎ ‎ ‎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三、当堂检测 美文欣赏,体会象征这一表现手法。‎ ‎20 古代诗歌五首 导学案 1.登幽州台歌 ‎ 导学目标: 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 113‎ 导语: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一、文学常识: 1.这是一首古诗,很少格律限制,形式自由灵活。 2.陈子昂:字 ,唐代 。 二、读:断句,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背景 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陈子昂提出的正确主张武攸宜都不予理睬,结果兵败,但武攸宜不思悔改,反而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陈子昂身上。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幽州台上,吊古伤今,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 四、赏析 1.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 1. 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 ‎3.登临:诗人登到高处叫“登临”,临,面对。登到高处面对开阔的景物,人的心胸会为之一变,于是便有了许多联想和想象,抒发出来,写下来,就是诗文。陈子昂登临幽州台,面对无限的时空,不免产生一种孤寂悲凉之感,再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便产生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苦心情。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5.这首诗看起来比交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 渴望。 6.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 的陈子昂。 7.写作特色: 板书 ‎2. 望岳 3.登飞来峰 导入新课 清人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是相通的。细细品读山水,我们可以读出自然界的绚丽多彩,读出山与水的性情,更读出一种追求人性至高境界的胸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古诗,感受诗中山水的绚丽,感受诗人的情怀 ‎《望岳》‎ 一、齐读诗歌 113‎ 二、解题,了解泰山。‎ 学生先介绍。‎ 泰山——属五岳之首,主峰海拔1524米,春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常常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有古语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望岳》这个“岳”指的是“泰山”。五岳: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东岳泰山 中岳嵩山 视频了解“泰山”‎ 三、自主学习《望岳》‎ ‎1、学习方法介绍:‎ 查资料:正确地利用资料而不依赖于资料,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小组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人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 个人学习:深入思考,使人睿智。‎ 阅读书上简评:简评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运用好书本上的资源。‎ 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古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在读中感悟。‎ ‎2、经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随学生的回答确定内容,用追问思考的形式探究诗句的内涵和蕴含的情感。‎ 板书设计:‎ 远望 青未了 广阔 近望 神秀 高大 凝望 云、鸟 ‎ 愿望 众山小 ‎ 四、鉴赏诗歌 ‎1、写景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表现景物的特点?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 ‎ ‎ ‎2、小组合作,选择一句写景的诗句进行赏析。‎ ‎①、②句: ‎ ‎③、④句: ‎ ‎ ‎ 113‎ 泰山的特点: ‎ ‎⑤、⑥句: 。‎ 点面结合 3、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说一说,尾联如何表现泰山的雄伟的,有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胸气魄?‎ ‎ ‎ ‎4、“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中“胸”显然皆作者自己之心胸。我们再读一读诗歌,看看在你的眼前将会出现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 ‎5、我们了解到的杜甫是忧国忧民的,他的感情总是很深沉郁结,但是在这首诗歌中我们却感受到了别样的杜甫。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介绍写这首诗的背景。‎ 背景介绍: 。‎ ‎6、《望岳》被喻为写泰山诗歌的绝唱。以后很多人来过泰山、写过泰山,但无人能比。明代有位诗人写到:齐鲁至今青未了,题诗谁比杜陵人。杜陵人是谁?‎ ‎7、齐背诵《望岳》。‎ 登飞来峰 一、过渡引入 读杜甫的《望岳》,我们感觉到的不仅是对泰山美景的赞扬,更是作者勇攀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看看这首诗的情韵。‎ 齐读诗歌。‎ 二、解题,了解飞来峰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县城东武县(现在山东诸城)飞来,故名---飞来峰。‎ 三、自主学习《登飞来峰》‎ 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提到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等飞来峰》。‎ 四、展示学习成果 经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随学生的回答确定内容,用追问思考的形式探究诗句的内涵和蕴含的情感。‎ 113‎ ‎1、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 用诗中原句回答 ‎ ‎ ‎ ‎ 2、诗人有没有看到“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 的奇妙景象?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 ‎ ‎3、作者处在飞来峰的高塔之上,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用原句回答 ‎ ‎ 。 ‎ ‎4、在现代,“浮云”是一个很流行的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 ‎ ‎5、在这首诗中,“浮云”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呢? ‎ ‎ ‎6、把保守势力说成是“浮云”,并且不畏,这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精神?‎ ‎ ‎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8、诵读整首诗歌 (师: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同样,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安石的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雄心壮志,请同学们一起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比较异同 一、两首诗同是登高之作,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异同?‎ ‎ ‎ 二、读了这两首诗,你还能想到哪些表达雄心壮志的诗句?‎ ‎ ‎ 113‎ 三、结束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和杜甫那豪迈的气势在这两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也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板书设计:‎ 远望 青未了 广阔 近望 神秀 高大 凝望 豪迈 ‎ 愿望 勇攀高峰,俯视万物。 ‎ ‎4.游山西村 教学目的:‎ 1、 体味诗歌的内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 ‎1、导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 (朝代)诗人。字 ,号 ‎ 113‎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宜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镜湖的三山乡。“山西村”即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3、《游山西村》赏析 ‎ 这是一首 (体裁)诗。‎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 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浑,酒水混浊,指酒的质量不好。古人饮米酒,需要滤去酒酿(酒糟),方为清酒。未经过滤的则为浊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 对 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 第三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13‎ 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情感。‎ ‎5.己亥杂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呈现目标 三、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 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四、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 , 代人,近代 家、 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 》。‎ 五、朗读全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六、理解诗句 ‎ ‎①句: 。 ‎ ‎②句: 。 ‎ ‎③④两句: 。‎ 七、理解赏析 ‎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113‎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练习册。‎ 教后反思:‎ ‎ ‎ ‎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 ‎ 教师寄语: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是十分高尚的!‎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 ‎2、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3、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 一 、基础知识 113‎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储(    )存   怏(   )怏不乐   贮(    )藏  毛骨悚(   )然 鲁莽(  )   白雪皑(    )皑    羸(     )弱   踉(    )踉跄跄 ‎2、找出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订正 A、吞市 畏缩不前 风餐露宿(    )B、销蚀 语元沦次 夜不成眠(    )‎ 二、理解探究 ‎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2、在文章中,作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三、合作释疑 ‎1、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2、茨威格并未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为什么?‎ 四、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是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 113‎ 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是指什么事?‎ ‎2、画横线句子中讲“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该如何理解?表现了斯科特怎样的感情?‎ ‎3、为什么斯科特五人到达极点时,“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4、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五、拓展迁移 ‎ 所谓“南极大陆的物质平衡”,说通俗了,就是研究大陆冰盖的增减。至于冰盖的增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可用一喜一悲来概括。‎ ‎ 先说喜。现在不仅中国,而且全球都缺淡水。而总量为2700万立方千米的南极冰盖,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27%。有人估算,这可够全人类用上7500年。这样一说,冰盖还是越大越好。那么南极冰盖每年增加多少呢?有材料称称,每年10厘米左右。冰盖的“收入”来自降水,主要是降雪。但南极大陆太大,面积约是中国的1.5倍,降雪极不均衡。在南极内陆,降水量简直比撒哈拉大沙漠还惨!南极大陆其实是全球最为干旱的大陆,号称“白色沙漠”。所以它的降水到底有多少,如何分布,必须把握准确。‎ ‎ 再说悲。有人大胆设想过,南极冰盖一旦全部融化,情景如何,有两说:一说是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空60米,一说是60至90米。其实,不管哪位说对了,都不得了。那将意味着包括纽约、伦敦等著名城市要沦为“水晶城”。全球陆地面积将缩小2000万平方公里。冰盖的“支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表面蒸发,二是底部消融,三是冰山崩溃,四是快速冰流(即是快速崩溃)。‎ ‎1.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结构方式是   ,本文的说明方法有      。‎ ‎3.二、三段中有两个词分别与首段中的“增”“减”相照应并构成比喻,这两个词是 ‎ ‎4.第二段中称南极大陆为“白色沙漠”,其原因是什么?‎ ‎5.结合课文《伟大的悲剧》和课外阅读中的两篇文章,谈谈人类对南极考察或开发的前景将会如何?‎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chǔ   yàng   zhù   sǒng  mǎng  ái  léi  liàng ‎2、噬  无   伦 理解探究 ‎1、(1)无私、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13‎ ‎(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慨。以他的绝命书为证。‎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奥茨勇于走向死神。‎ ‎(4)无私的爱。斯科特的日记即是证明。‎ ‎2、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3、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合作释疑 ‎1、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课内精读 ‎1、南极点竟在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 ‎2、温度低,所以水分都凝固成冰了,空气中水蒸气少,自然就干燥了... “国旗”乃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乃斯科特内心感觉,表现了斯科特的无奈和沮丧。‎ ‎3、他们虽然到达南极点,但已不是成功的英雄,因而心情沮丧,便觉得“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4、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追求,虽是对手,但又彼此尊敬。‎ 五、拓展延伸 ‎1. 南极大陆冰盖的增减与我们的关系。‎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先概括后具体,结构方式是先总后分,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作诠释(答对任意四种均可)       3.二、三段中有两个词分别与首段中的“增”、“减”相照应并构成比喻,这两个词是收入和支出。      4.南极大陆是全球最为干旱的地方,以长年被冰雪覆盖。‎ ‎5.略 ‎22《太空一日》导学案 113‎ 导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式,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3.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探险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在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课文写他自己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又能感知作者怎样的精神情操呢? 探究生趣 第一步,浏览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横线划出重要信息,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炽热( ): 释然( ): ‎ 113‎ 幅度( ): 急剧( ): 抖动( ): 共振( ): 敏感( ): 五脏六腑( ): 耐人寻味( ): 预定( ): 一目了然( ): 轮廓( ): ‎ 辨别( ) 期待( ): 俯瞰( ): 分辨( ): 呈现( ): 视野( ): 验证( ): 确凿( ): 纯净( ): 轨道( ): 本末倒置( ): ‎ 113‎ 倒悬( ): 错觉( ): 模拟( ): 遨游( ): 鉴于( ): 严谨( ): 惊心动魄( ): 稠密( ): 摩擦( ): 瞬间( ): 呼啸( ): 裂缝( ): 故障( ): 屏息凝神( ): 无虞( ): 寂静无声: 隐约( ): 模糊( ): 二、指导学生根据小标题梳理重要信息: 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文中的重要信息,然后抽代表交流梳理成果: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探险精神与科学精神。 ‎ 113‎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探究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 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 。 4.“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 5.“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探究: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 明确: 。 2.“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明确: 。 ‎ 113‎ 三、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探究: 1.“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 2.“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 明确: 。 四、阅读课文第四部分,然后探究: 1.“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另有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 明确: 。 2.“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这段过程”指的是什么? 明确: 。 3.“外面来人了”,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 五、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 113‎ 明确: 。 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 ‎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2.模仿《太空一日》的写法,写一篇表现自己探险经历的文章,要求脉络思楚,语言简明。 总结固趣 本文写作者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员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再辅以小标题的方式使全文思路清晰而各有侧重,于平实的记叙中既让我们了解太空一日为人所不知的细节,也让我们有惊心动魄之处,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 113‎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飞船起飞的过程及作者的感受,小标题就吸引眼球,“意外出现了”,不仅让“作者几乎难以承受”,让“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也让读者为之揪心。 “我看到了什么”,既写见到了什么,也写没有见到了长城,表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神秘的敲击声”写出了船行过程中的未解之谜。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写出回归过程的惊险。 作者的叙述虽然平实,但写出了鲜为人知的内容,又写出了自己细致的观察、真切的体验,据有很强的可读性。 布置作业: 1.预习《带上她的眼睛》,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2.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 。 ‎ ‎23.带上她的眼睛 导学案 113‎ 导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法,提取文章主要信息,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3.理解文中人物的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法,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刘慈欣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一边在山西省阳泉市的娘子关发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13本小说集。他连续数年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2013年,更是以37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成为第一位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科幻作家。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中国的科幻小说并不发达,但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 113‎ 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可以说,这比一个精确的定义更能概括科幻小说的特质。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科幻小说有软科幻与硬科幻之分。软科幻小说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 探究生趣 第一步,浏览课文。 方法指导:浏览,粗略地看一遍。浏览一般是略观大意,它与精读相辅相成。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抓住小说的特点迅速把握基本内容,了解小说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序号标出意义段,并标注段意,用波浪线标出表现“她”心理的文字,用着重号标出“我”对“她”‎ 113‎ 的印象的文字。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豪爽( ): 。 阴沉( ): 人迹罕至( ): 。 延伸( ) 。 覆盖( ): 。 吝啬( ): 。 浮躁( ): 。 变幻( ): 。 气势磅薄( ): 。 旋律( ): 。 陶醉( ): 。 时隐时现( ): 。 笼罩( ): 。 凝固( ): 。 全息( ): 。 炽热( ): 。 压抑( ): 。 折磨( ): 。 天涯海角( ): 。 ‎ 113‎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小说的一般结构方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理解小说结构要从理解情节入手。 1.作者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 。 2.请同学们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段(小标题前的部分): 。 第二段(草原): 。 第三段(落日六号): 。 第四段(透明地球): 。 3.本文的结构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明确: 。 总结固趣: 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2.本节课按教学目标来检查,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应怎样弥补?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 113‎ ‎1.深入理解课文,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2.理解文中人物的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刘慈欣擅长使用“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在作品中无限加快叙事的步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作者的思维,并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将未来发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历史感。 科幻作家何夕评价说:刘慈欣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看我们能够否感知作者的特色,读出我们自己的体会: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眼睛的主人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 2.“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狱还稍差些”,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 二、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眼睛”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让“我”带着去? ‎ 113‎ 明确: 。 2.“我对眼前的景色大发感叹,但从她的眼睛中,我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抽泣声。”我为什么大发感叹?她为什么抽泣? 明确: 。 3.作者在本部分对比描写了“我”与“她”对草原的感受不同,我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她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 。 三、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 “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种子”指: 。 作用: 。 2.本部分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关于“落日六号”与“她”的信息 明确:关于“落日六号”的信息: 。 关于“她”的信息: 。 四、朗读课文第四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我“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 五、你对本文有怎样的思考与质疑?‎ ‎ ‎ 113‎ 六、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 。 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 ‎ 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一、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课堂探究: 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二、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 113‎ 明确: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运用伏笔的地方,并找出文中照应的文字: 伏笔:“ ” 照应: 。 伏笔:“ ” 照应:“ ”,“ ” 伏笔:“ ” 照应:“ ” 2.仿照《带上她的眼睛》写法,写一篇科幻小说,要求做到想象合理,至少在一处运用伏笔,语言简明。 总结固趣 本文写的是人类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的故事。 作者讲故事的技巧非常高明,他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这种操控有情节的: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外又在意中。有人物的:故事中的女生最初给人的感觉是娇小、楚楚可怜,让读者产生同情和怜惜的柔情;随着故事的发展,她无理而任性,让读者觉得讨厌;而最终她的牺牲精神又让读者感佩。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善于通过我与“她”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 113‎ 布置作业: 1.预习《河中石兽》,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2.课外阅读林慈欣的《三体》。 ‎ ‎24 河中石兽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 113‎ 作者简介: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 ‎ 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 ‎ 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 河干( ) 圮( )于河 募( )金重修 棹( )数小舟 曳( )铁钯( ) ‎ 木柿( ) 湮( )没 啮( )沙 溯( ) 欤( )‎ ‎2、本文作者 ,字 ,是 朝的 、 家。‎ ‎3、本文选自《 》 一书,这是一部 小说,全书主要记述 ,其中也有不少 。 ‎ ‎4、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 ‎5、解释下列加点字 ‎ 山门圮于河 二石兽沉焉 棹数小舟 ‎ 曳铁把 是非木柿 湮于沙上 ‎ 不亦颠乎 啮沙为坎穴 反溯流逆上 可据理臆断 ‎ ‎6、翻译下列句子 山门圮于河 译: ‎ 求石兽于水中 译: ‎ 二石兽并沉焉 译: ‎ 尔辈不能究物理。译: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 ‎ 求之下流 译: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 ‎ ‎ ‎ ‎7、翻译全文 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 113‎ ‎2、他们在争论什么话题呢?起因是什么?‎ ‎3、这些人为寻找石兽分别提出了哪几种可能性?理由是什么?‎ 人物 寻找的位置 ‎ 理 由 寺 僧 讲 学 家 老 河 兵 ‎4、这三个人的理由好像都合理,可是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5、文中两次写到了笑:“讲学家闻之笑曰”、“老河兵闻之又笑曰”,这两次“笑”各有什么含义?‎ ‎ 一讲学家闻之 ( )笑曰 一老河兵闻之又( )笑曰 ‎6、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给我们讲一个什么道理呢?怎样理解这句话?‎ 结论: ‎ 理解: ‎ ‎ ‎ ‎7、从这群个性鲜明的人物身上你收获了什么?请你任选一个人物,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你的感悟。‎ ‎8、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 , ‎ 而要 。 ‎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