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4.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 解析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 一、选择题(50分)‎ ‎1.《新五代史》云,“弱唐者诸侯(藩镇)也,唐既弱矣而久之不亡者,诸侯(藩镇)维之也。”这表明 A.藩镇威胁了中央政权 B.藩镇巩固了中央王朝 C.地方制度影响中央政权 D.中央集权削弱导致唐朝灭亡 ‎2.钱穆评价三省六部制说:“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唐代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执政长官 A.导致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 B.调整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C.标志着内外朝制度形成 D.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 ‎3.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 A.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 B.对人身自由的绝对尊重 C.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 D.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 ‎4.如表为清朝不同时期汉族与满族的总督、巡抚人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度 总督 巡抚 满族 汉族 满族 汉族 ‎1837年 ‎7‎ ‎3‎ ‎8‎ ‎12‎ ‎1864年 ‎3‎ ‎7‎ ‎0‎ ‎15‎ A.国内民族矛盾的缓和 B.洋务运动的迅速开展 C.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D.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 ‎5.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主要法律文件统计表(部分)。这些法律文件 A.表明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B.凸显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可以印证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轨迹 D.主导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6.在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罗明纳兹起草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认为中国革命性质是“不断革命论”,革命形势是“不断高涨”,革命方针是“全国总暴动”。这一决议 A.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B.高估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C.增加了革命失败的风险 D.加速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7.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将工农兵苏维埃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权形式”。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将口号由“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A.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 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中共建国思想趋向成熟 ‎8.下表是对1944年抗日战争中相关历史事件的记载。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正面 战场 像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败,国民党损失兵力约五六十万人,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使6000万人民沦于日寇铁蹄之下 敌后 战场 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共作战两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2万余人,俘获日伪军3万余人 A.不同的立场记载的史实有出入 B.抗战路线的不同影响了战局 C.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了战争策略 D.国民党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 ‎9.1945年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有学者指出这个通常被称为“双十协定”的文件并不具有“协定”的性质,其实称“会谈纪要”更为准确,这是因为 A.国共双方都缺乏诚意 B.国共实力悬殊地位不平等 C.美苏暗中支持国民党 D.解放区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10.马克思说:“他们还在梦想用试验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去央求资产阶级放软心肠,解囊施舍……所以,他们就愤怒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马克思意在强调 A.资产阶级的残暴性 B.阶级调和的必要性 C.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的阶段性 ‎11.“新政府赢得了公认的大力支持,因为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撤销了所有对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的限制,废除了歧视种族或宗教团体的法律,但是在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新政府却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这个“新政府”是 A.沙皇政府 B.彼得堡苏维埃 C.临时政府 D.苏维埃政府 ‎12.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13.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A.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国际社会创造两岸关系和解机会 C.两岸关系缓和有利于中国 D.“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14.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这表明我国外交 A.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 B.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 C.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D.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 ‎15.下表是部分国家与中国建交的时间,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奥地利 ‎1971年5月28日 比利时 ‎1971年10月25日 日本 ‎1972年9月29日 联邦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 C.中苏关系正常化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16.大国交战函数:P=(1—F)(1—C),意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C)均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成正相关关系。据此,下列历史推断或结论合理的是 A.两极格局中争霸大国正面交战的可能性较低 B.大国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一定导致热战 C.国家力量对比均衡就可以彻底避免战争发生 D.多极化趋势加强使得美俄对决的可能性增大 ‎17.1964年1月27日。中国《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中法两国建交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则简短的建交公报被西方媒体称作“炸破冷战坚冰的外交核弹”。这一外交核爆 A.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C.体现中法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D.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 ‎18.从出土的画像石内容看,“汉代的耕作,以二牛抬杠最为典型,应用最为普遍。当然,有时也用一牛一马抬杠耦耕,但这只不过是二牛抬杠的一个变种而已”。这表明汉代 A.铁犁工具已经成熟 B.畜力普遍用于生产 C.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D.农业实行精耕细作 ‎19.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超过十亩以上者,则需倍之。明朝初期的这条政府规定 A.有利于为手工工场提供原料 B.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C.促进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D.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0.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21.下面是战国时期魏国所铸的启封(开封)令戈的图片。戈之内正背两面有铭文,正面刻三行十二字“一年启封令廱(雍),工师金,冶者”;背面刻二字“启封”。据此可知,该器物 A.由官营作坊所生产 B.是主人从市场购得 C.锻造工艺十分先进 D.普遍用于农业生产 ‎22.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等。可见唐都长安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督 B.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 C.城市的政治功能逐渐减弱 D.城市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 ‎23.据《宋史》记载,官员许骧的父亲先为商人,“尝拥高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然后教子业儒应科举。这反映出当时 A.士人经商蔚然成风 B.商人阶层重义轻利 C.朝廷放弃抑商政策 D.商人社会地位不高 ‎24.有学者说,新航路的开辟不但“极大地增加了欧洲民族关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的知识,并且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考察提供了大量事实”。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刺激了欧洲殖民掠夺的欲望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C.加速了各个文明中心的交融 D.增强了欧洲人征服自然的信心 ‎25.在英国亨利八世(1509-1547年)末年的枢密院,19名成员中仅有6名拥有贵族头衔,其余13名均来自新兴阶级。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大国争霸 D.工业革命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材料一 ‎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概括材料一中所体现的国际局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局势产生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有哪些积极影响。(6分)‎ ‎27.阅读下面材料(12分)‎ ‎ ‎ ‎ ‎ 阅读图,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体现。(4分)‎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8分)‎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2021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二、非选择题(50分)‎ ‎26、(20分)‎ ‎(1)概括材料一中所体现的国际局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局势产生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有哪些积极影响。(6分)‎ ‎27. (12分)‎ 阅读图,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8.(18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体现。(4分)‎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8分)‎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2021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26.(1)局势:东欧依靠苏联,西欧依靠美国的局势(2);影响:两大阵营的对峙造成了欧洲长期分裂,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4)‎ ‎(2)变化:西欧、日本在外交事务上独立性、自主性增强;(2)原因:1、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和西欧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逐渐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2、两极格局中出现了多极化趋势。3、美国的相对衰弱(6)‎ ‎(3)影响:世界局势得以相对缓和,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6)‎ ‎27.信息: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 说明: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信息:1400~1800年间,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 说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8.(1)经济方面: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政治方面: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4)‎ ‎(2)经济:指商品经济。(2)‎ 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6)‎ ‎(3)论证: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经济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模式,陷于停滞状态。(6)‎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C ‎6.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1927年11月”可知,发生在“八七会议”后,八七会议的局限是滋长了“左倾”情绪;据材料中国革命性质是“不断革命论”,革命形势是“不断高涨”,革命方针是“全国总暴动”等信息可知,这是“左倾情绪”,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它增加了革命失败的风险,C正确;据材料内容可以判断,当时还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没有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的社会矛盾,B错误;这一决议会给革命带来危机,因此不会加速革命高潮的到来,D错误。‎ ‎7.D ‎【解析】‎ ‎【详解】‎ 中国共产党将建立的政权由工农兵苏维埃到“人民共和国”再到“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所要建立国家的思想不断发展完善,日趋成熟,故D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各党派”,排除A;1927到1936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排除B;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8.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正面战场”是战败,而敌后战场反攻并取得胜利,究其原因是抗战路线的不同影响了战局,B正确;据材料看不出记载的史实有出入,A错误;据材料没有看到日本调整了战争策略,C与材料无关;国民党没有放弃正面战场抗战,D错误。‎ ‎【点睛】‎ 抗日战争的2条路线是: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抗战。‎ ‎9.D ‎【解析】‎ ‎【详解】‎ 在重庆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战后和平,构建联合民主政府,作出了一些让步,因而不能说明国共双方都缺乏诚意,故A项错误;重庆谈判时国共实力存在一定悬殊,但这并不是“双十协定”称“会谈纪要”的原因,故B项错误;美苏对重庆谈判双方均持支持态度,故C项错误;在“双十协定”中对核心问题解放区的合法问题没有达成共识,因而不能称之为协定,故D项正确。‎ ‎10.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他们还在梦想用试验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去央求资产阶级放软心肠,解囊施舍……所以”等信息可知,这是空想社会主义企图与资产阶级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马克思提出应该与资产阶级斗争,不是妥协,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资产阶级的残暴性,A错误;据上分析马克思提出应该与资产阶级斗争,不是妥协,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人运动的阶段性,D错误。‎ ‎11.C ‎【解析】‎ ‎【详解】‎ 根据“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在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新政府却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新政府”是俄国二月革命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没有满足民众退出战争和分给农民土地的要求,故C正确;AB不符合“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 ‎,排除;苏维埃政府代表民众的利益,应该满足民众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的要求,D不符合题意,排除。‎ ‎12.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边区参议会的“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措施有利于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巩固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并且边区参议会的建设经验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有意的借鉴,故D选项正确;直接民主指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的重合,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材料内容“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说明参议会不是直接民主,故A选项错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9月已经建立,故B选项错误;边区参议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巩固统一战线,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时期还没有完全实现人民的当家做主,故C选项错误。‎ ‎13.D ‎【解析】‎ ‎“其(台湾)‘邦交国’仅剩20个”可知当今世界上承认台湾的国家已经不多了,大多数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的合法政府,故选D;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4.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外交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故C正确;新时期我国实现不结盟政策,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5.B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及所学知识,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为摆脱内外困境,调整了对华政策,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到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推动了日本、联邦德国与中国建交。可见,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部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这是关键因素。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但不是导致日本、联邦德国与中国建交的关键因素,只是一个重要因素,排除;C项,从表中不难看出,20世纪70年代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联系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对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中国迎来了与西方国家建交的高潮。所以导致题干中情形出现的关键因素是中美关系的缓和。“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苏争霸就白热化了,且中苏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恶化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缓和,排除;D项,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主要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材料中时间阶段不符,排除。‎ ‎【点睛】‎ 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 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 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16.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多极端与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明显与战争的可能性密切相关,结合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特征可知,在战后的两极格局之中,多极化趋势不断的发展,两极格局下正面对抗的可能性明显下降,故A项正确;B 项说法过于绝对,大国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不一定会导致热战,故错误;国家力量对比均衡也不可能彻底避免战争发生,故C项说法错误;多极化趋势加强使得美俄对决的可能性在减少,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P=(1—F)(1—C)”,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排除。‎ ‎17.C ‎【解析】‎ ‎【详解】‎ ‎1964年处于美苏两极格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冲破了美苏大国的限制,体现了中法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故C正确;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无关,排除B;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6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系所学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史实分析解答。‎ ‎18.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汉代的耕作,以二牛抬杠最为典型,应用最为普遍”可知,C正确;材料说的是牛耕,没有体现耕犁的材质,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耕作技术使用牛耕,没有涉及其他生产领域,B以偏概全,B错误;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材料强调的是牛耕技术的发展演变,D错误。‎ ‎【点睛】‎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9.D ‎【解析】‎ ‎【详解】‎ 材料中的“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说明明朝政府规定农民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必须种植用于纺织的经济作物,这一政策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答案为D项。这些经济作物是为了服务于家庭手工业,和手工工场无关,和官营手工业无关,排除A、B项;这一政策和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无关,排除C项。‎ ‎20.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建立,因此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联系所学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分析解答。‎ ‎21.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一年启封令廱(雍),工师金,冶者”;背面刻二字“启封”等信息可知,所铸的启封(开封)令戈上有铸造者的名字,这是战国官营手工业的制度“物勒工名”,即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的制度,A正确;据上分析,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面向市场,B错误;材料中的图片和信息,不能看出锻造工艺如何,C错误;据所学可知“戈”是一种兵器,不是生产工具,D不符。‎ ‎【点睛】‎ 青铜戈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因此古代称之勾兵。战国魏安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时启封设“令”,名廱,是启封戈的监造者,“工师”名金,“冶者”则是启封戈的直接铸造者。此戈为战国时期魏国安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由启封令督造的。‎ ‎22.D ‎【解析】‎ ‎【详解】‎ 材料中“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可以看出,有各种各样的行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贸易,这说明商品销售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AB项,依据所学可知,唐代市与坊是分开的,有时间的严格限制,政府严格监管,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的政治功能,而且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23.D ‎【解析】‎ ‎【详解】‎ 根据“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教子业儒应科举”说明宋朝时期,商人社会地位不高,所以非常重视后代“业儒应科举”,步入仕途,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员许骧的父亲先为商人和教子业儒应科举,无法体现“士人经商蔚然成风”,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重义轻利”,排除B;宋朝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教子业儒应科举”,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分析解答。‎ ‎24.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极大地增加了欧洲民族关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的知识,并且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考察提供了大量事实”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孤立的局面,世界联系加强,从而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考察提供了大量事实,B正确;据材料“增加了欧洲民族关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的知识,并且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考察提供了大量事实”的信息可知,没有涉及殖民掠夺,A错误;材料只说“欧洲民族关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的知识”,没有涉及各个文明中心的交融,C错误;据材料只是“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考察提供了大量事实”可知,没有涉及增强欧洲人的征服自然信心;且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人文主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 ‎25.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1509~1547年”可知此时正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其中“价格革命”中封建主日益衰落,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因此A正确;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不符,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国际关系,C错误;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 ‎【点睛】‎ 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7.(1)原因:交通发达;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乡村草市、集市的影响;江南人口增多,人们观念变革;丝、棉、茶等国际贸易的推动。‎ 特点:历时长、发展兴盛、数量众多;服务于附近的农民及本镇居民;市场主要是传统农产品与手工业品;政府加强行政管理。‎ ‎(2)变化: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成为英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转运贸易中心;巨商富集,手工业发达;高级消费品与奢侈品、资金和技术密集产品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地位增强。‎ 影响:促进英国国内市场统一和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技术与市场条件;促进城市发展(扩大城市经济职能);推动自由主义思想形成。(每,即可满分)‎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市镇通常有米店、布店、百货店、竹木店、……还有榨油坊、铁匠铺和浴堂、成衣铺等”等信息可知,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据材料“明中叶起,丝、棉市场大开,收益较粮食生产更高,于是家家栽桑养蚕缫丝,户户植棉纺纱织布,机杼声日夜响彻乡间,甚至镇上、县城里的居民家庭也参与进来”等信息可知,丝、棉、茶等国际贸易的推动;人们观念变革;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市镇多建立在交通发达地区。特点:据材料“江南市镇起源于宋,发达于明清”可知,历时长、发展兴盛、数量众多;据材料“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一层”可知,服务于附近的农民及本镇居民;据材料“市镇通常有米店、布店、百货店、竹木店、……还有榨油坊、铁匠铺和浴堂、成衣铺等”等信息可知,服务于附近的农民及本镇居民;据材料“政府的军事派出所、税务分所也设置于镇,大的繁荣市镇甚至派出通判、县丞坐镇”等信息可知,政府加强行政管理。‎ ‎(2)变化:据材料“17世纪贸易约占全国贸易量80%的纽卡斯尔有一半的生活用煤运到伦敦,1580年至1640年,自东北三郡运往伦敦的谷物增长了14倍”等信息可知,伦敦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据材料“16、17世纪,伦敦出口呢绒至少占全国70%,出口谷物量也居第一位。伦敦进口的商品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工业所需原材料等。1700年,伦敦约占全国总进口的80%,这些货物从伦敦再送发到各地,有不少商品是从伦敦进口后经过加工再度出口”等信息可知,成为英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转运贸易中心;据材料“17世纪中期伦敦商人普利面向全国各地商人批发呢绒……海外贸易商人以伦敦为基地”信息可知,巨商富集;据材料“伦敦进口的商品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工业所需原材料等”等信息可知,高级消费品与奢侈品多;结合所学可知,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地位增强。‎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伦敦的发展变化,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技术与市场条件;据材料“17世纪中期伦敦商人普利面向全国各地商人批发呢绒。16、17世纪,伦敦出口呢绒至少占全国70%,出口谷物量也居第一位。”等信息可知,促进英国国内市场统一和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扩大城市经济职能;结合所学可知,伦敦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自由主义思想形成。‎ ‎28.(1)特点:货币地租逐步普及;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主要目的是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商品生产呈现多元化趋势;总体上仍受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限制,规模效应有限;依附传统自然经济,影响有限。‎ ‎(2)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代议制的确立;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人口的增长和城镇的发展;圈地运动的进行;农业投资的加大;新技术的应用;专业组织的推动。‎ 影响:推动了农村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阶级结构;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本。‎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明清时期)农民的农产品要先出售,取得货币来交租,剩余货币用于购买铁用具、食盐等资料”等信息可知,货币地租逐步普及;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主要目的是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据材料“农业中的商品生产逐步发展,城郊园圃业、林业、牧业、渔业商品化的程度较高,农业领域的商品生产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等信息可知,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商品生产呈现多元化趋势;据材料“但由于抑商政策和土贡政策的冲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只能依附于小农经济和地主田庄经济,难以独立发展,不占主导地位” 等信息可知,总体上仍受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限制,规模效应有限;据材料“市场需求对农业商品化影响不大。农业依旧是传统农业” 等信息可知,依附传统自然经济,影响有限。‎ ‎(2)原因:据材料“上层建筑的巨大作用,在英国改造农业方面得到了典型表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代议制的确立;据材料“乔治三世在位时期(1760-1820年)国会颁布圈地法令3000个以上,英国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基本确立”等信息可知,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圈地运动的进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基本确立;据材料“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对商品粮的巨大需求”‎ 等信息可知,人口的增长和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对商品粮的巨大需求;农业投资的加大;据材料“播种机、打谷机和收割机应运而生”等信息可知,新技术的应用;据材料“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成立了农业委员会、皇家农业协会等”信息可知,专业组织的推动。‎ 影响:据材料“乔治三世在位时期(1760-1820年)国会颁布圈地法令3000个以上,英国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基本确立”等信息可知,推动了农村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据材料“农村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层”等信息可知,改变了农村的阶级结构;据材料“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对商品粮的巨大需求”等信息可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本等。‎ ‎【点睛】‎ 圈地运动的影响:1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变化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2、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量增加3、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圈地运动造就了大批的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29.(1)特点:颁布“贱商”令;但对商人实行低商税率;建立了使商人免于中间人剥削的塌房制度;平抑物价;建立起系统的市场管理法。‎ 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税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保证市场流通。‎ ‎(2)积极作用: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客观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简化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的弊端;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经济条件: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财政困难,出现财政危机;商品经济活跃。‎ ‎(3)颁布“贱商”令,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税收;对商人的一系列有利于商业的措施,是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保证市场流通。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征银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解析】‎ ‎【详解】‎ ‎(1)特点:据材料“农民之家,许穿纳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穿布。”等信息可知,颁布“贱商”令;据材料“制定了‘三十而取一’的低商税率”信息可知,商税低;据材料“建立了便利商人的塌房制度,以保管商货,使商人免受官私中间人的剥削”等信息可知,建立了便利商人的塌房制度;据材料“平抑物价;建立起较为全面系统的市场管理法。”等信息可知,平抑物价;建立起系统的市场管理法。目的:据所学可知 颁布“贱商”令,提高农民地位,是为保护小农经济,稳定国家财政税收;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因此对商人的一系列有利于商业的措施,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2)积极作用:据材料“张居正为首辅时推行一条鞭法,将赋役折算成白银征收,为了交纳银两,农民、手工业者须将大量农产品、手工业品投放市场,换取银两”等信息可知,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由于力役折银,农民可以比较自由地高开土地”信息可知,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客观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据所学可知,简化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的弊端;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经济条件: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税沉重;政府财政困难,出现财政危机;商品经济活跃。‎ ‎(3)据材料颁布“贱商”令,目的是稳定小农,保障国家税收;对商人的一系列有利于商业的措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保证市场流通。一条鞭法,赋役征银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两极格局。依据图片信息可得出当时出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其中东欧依靠苏联,西欧依靠美国。结合所学可知,两大阵营的对峙造成了长期分裂,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 ‎(2)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依据材料“‎ 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可得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在外交事务上独立性、自主性增强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从日本和西欧经济的发展,逐渐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在两极格局中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等方面分析回答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结合所学从世界局势相对缓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等角度分析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产生的积极影响。‎ ‎32.(1)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力量: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崛起 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 ‎【详解】‎ ‎(1)原因:考生可从政治、思想文化和国家利益角度作答,如根据材料“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苏联成为二战后的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竞争关系;根据材料“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故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2)力量:概括材料时间“197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亚非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改革开放的中国不断强大;影响:资本主义形成美日欧“三足鼎力”的局面;不结盟运动冲击着两极格局中;中国的崛起等使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3)特点:概括材料“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后,只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欧洲、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印度、巴西等国的崛起,使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解析】‎ ‎【详解】‎ ‎(1)表现:根据材料“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经济方面: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在政治方面: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 ‎(2)新型经济:根据材料“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的是商品经济。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新型经济”泛起“微澜”,可从城市经济功能、商品交易时空限制、新型货币、海外贸易等多角度切入分析即可。‎ ‎(3)论证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经济的新经济因素发展程度、政治的政府政策以及思想科学文化的重伦理轻技术的角度切入分析。‎ ‎34.示例1:论题:行为体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化 阐述: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二战后,欧洲普遍衰落,美苏势力膨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转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总之,行为体实力的对比变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或组织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进而影响着国际体系的变动。‎ 示例2:论题:国际规范是构成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共同要素 阐述:二战后期,为重新规划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定《联合国宪章》,成立联合国,确立了雅尔塔体系,维护了国际政治秩序;二战后,美国主导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维护了世界经济秩序。‎ 总之,国际规范的制定有助于形成国际体系,维护国际秩序。‎ 示例3:论题:行为体的外交政策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阐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成为导致国际秩序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总之,行为体基于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并作出相应制度安排,会对国际秩序产生重要影响。‎ ‎(其他论题如: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国际秩序的变化;国际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维护国际秩序等也可。)‎ ‎【解析】‎ ‎【详解】‎ 从材料图表信息“国际体系由行为体、国际格局、国际规范三个因素组成,行为体的变化会影响着国际体系”选定行为体的变化是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美国实行霸权主义所获得不同结果进行分析。‎ ‎35.结论示例: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经历三次演变:古代货币由杂乱到统一;商业的发展促成了纸币的出现;外来银元源于中外贸易。等等。‎ ‎【解析】‎ ‎【详解】‎ 首先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例如可根据材料“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以铜钱为主”、“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概括论点: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形成了铜币时期,纸币时期和白银货币时期或古代货币经历了杂乱到统一的发展过程。其次根据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论述观点。现就第一种观点论述如下:春秋以后,铜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出现,宋元明三个时期,政府都发行过纸币。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中国货币体系进入白银时代。其它观点可仿照上例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36.评分原则:主题提炼、作品介绍、史实说明、逻辑 档次 要求 第一档 主题提炼恰当,作品介绍准确,有两个正确的史实支撑,逻辑严密 第二档 主题提炼较恰当,作品介绍较准确,有较清晰的史实支撑,逻辑合理 第三档 主题提炼基本符合题意,作品介绍一般,有史实支撑,有逻辑顺序 第四档 主题提炼不恰当,作品介绍不准确,没有史实支撑,逻辑不清晰 参考示例:中国古代瓷器享誉世界《群神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画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瓷器生产领先于世界。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巨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中国古代瓷器,不但集工艺、美学、商贸之大成,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打破疆域、沟通世界、推动文明交流的一种文化符号。‎ 其他参考主题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盛行 ‎(2)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 ‎【详解】‎ 本题是个开放型的题目。首先,根据材料和图片提炼一个主题,比如,材料“《群神宴》。画面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瓷器享誉世界”。其次,根据题目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群神宴》为代表的瓷器来源、特点、历史意义等三个角度来作答。‎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信息从“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或者“1400~1800年间,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等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近现代世界科学成就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等归纳论证,并说明结论即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