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2021-06-05 发布

【初中物理精品课件PPT】中考复习策略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中考复习策略 复习是三维目标的再一次提升 , 不只是知识的总结和操练。 那种认为知识目标是 硬目标 ,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是 软目标 ,从而忽略后二目标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应当在复习过程中,将三维目标的呈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体现学生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复习的内容、方法与形式上,应尽可能关注学生的兴趣,做到使学生“ 爱复习 ”。 一、研究 《 新课程标准 》 ,落实教学目 标,建构知识网络 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三、关注“热点”和“盲点” 四、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详细制定复习 计划 一、研究 《 新课程标准 》 ,落实教学目标,建构知识网络 《 新课程标准 》 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试题命制的主要依据。只有认真地对 《 新课程标准 》 进行仔细地研究,才能了解对知识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才能使复习有方向、有目的,才能把握住复习的全面性、深度性。 “ 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是新课程提出的课堂教学目标,也必然是中考复习和考试的基本内容。因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好这些目标。 ( 一 ) 三维目标的落实 “知识和技能” 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概念和规律则是物理教学的 重中之重 。 在新课标理念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所谓“ 鱼 ”与“ 渔 ”的关系。 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教育都是极其重要的。 对比 归纳 类比 模型 转换 等效替代 控制变量 理想思维 例 :(08 山东临沂 ) 李智和周慧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在下图中的 M 、 N 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导体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镍铬合金丝 L S B 锰铜合金丝 L S C 镍铬合金丝 2L S D 镍铬合金丝 L 2S ( 1 )他们应选择编号为 ________ 、 _________ 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 2 )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 M 、 N 两点间,闭合开关, 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电阻值 ___________, 同时周慧发现第一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与以上 (2) 中判断电阻大小 方法 相同的是 ( ) A. 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种状态 B. 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碰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C. 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D. 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探究过程 :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分析现象与数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 例:小芳同学观察到许多 建筑物的截面多是 V 形或 U 形 , 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 提出问题 ]: 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 [ 猜想与假设 ]: 猜想一 : 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 猜想二 : 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 于是小芳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 选取了纸条、细绳、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 , 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 . [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 ⑴ 选取材料和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若干。 ⑵将一张纸条折成 V 形,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在两端火柴盒里逐渐增加数量 ______ 的火柴棒 , 直到纸条被压弯为止 , 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的根数 . ⑶ 将纸条分别折成 U 形、圆弧形 , 重复步骤⑵ . ⑷ 更换纸条 , 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 . [ 分析与论证 ]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写出一条既可 ) 。 [ 交流与合作 ] ⑴ 生产生活或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 , 如巨大的桥梁中多次使用 U 形钢材 , 请你举出一个用 V 形或圆弧形的实例 _____________. ⑵ 若要验证猜想二 , 实验中应使所选的物体 ______ 和 _______ 相同 . 例 :(07 年湖北省黄冈市 ) 下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 B .剥核桃壳的核桃钳 C .钩鱼者手中的鱼杆 D .撬钉子的钉锤 A B C D 问题的拓展与延伸 ─迁移与应用创新 (二)结合课本、紧扣课本,建构知识体系 将物理知识与技能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 例: ( 08 年陕西省中考) 第 24 、 25 题(课外小实验) 第 6 题 ( 雪灾 ) 、第 23 题(动车组)、 第 25 题(废弃钢材)、 第 27 题(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题等 在复习过程中要再现知识点、联系各知识点,但不是简单的重复知识,而是在学完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块知识后的再现,是在一定高度上的再现、是在一定知识层次上的再现。 在复习过程中要围绕考点,突出“重点”,譬如:重要知识点中“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能量”、“内能”等;重点实验中的“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 要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 例: ( 2007 年绵阳市)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需要 _______ ,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_ (选填:相同的、不同的)。 设法纠正学生从生活经验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 抽象的概念和规律,要引导学生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设法纠正学生从生活经验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 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 整理和比较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例如: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 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分析: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是: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看出应选( B ) 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 。 例: ( 08 年陕西第 29 题)写出下列四幅图所研究的物理规律。 要分析和研究新、旧教材(应参看省内所使用的各版本教材)在知识点、信息点编排上的差异。 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强化自我反思,突出自主纠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兴趣、调整心态、把握节奏 三、关注“热点”和“盲点” 最新科技发展 时事新闻 问题情景 估测能力 探究过程 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四、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详细制定复习计划 第一轮:单元复习阶段 紧扣“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第二轮:专题板块复习阶段 针对重点、难点、薄弱环节 第三轮:综合能力的强化训练 加强模拟、提高能力 第四轮:回归课本、通读教材 例: ( 07 年陕西第 32 题) 2007 年 4 月 18 日“和谐号”动车组开始在西安与宝鸡之间运行,与传统列车比较,国产动车组在设计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 …… ( 08 年陕西第 23 题) 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地铁二号线全长 26.4km ,设计最高速度 80km/h ,平均速度 35km/h 。若列车以平均速度运行全程,所需时间为 min 。列车在进出站过程中,其运动状态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例 ( 07 年陕西) 如图是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奖牌,冠军奖牌是银质镀金,亚军奖牌是银质,第三名奖牌为铜质。三种奖牌各部分的体积、形状相同,那么三种奖牌中的金属质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_ _ 。若银牌中银的质量为 160g ,则铜牌中铜的质量大约是 ___g 。 ( 08 年陕西)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抗震抢险中的许多场面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罐在烈日的曝晒下发生爆炸,将液化石油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其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水的啤酒瓶,如图所示。 例 : ( 08 辽宁沈阳市)如图所示的图片展示的是运动健将比赛时的三个场景。请你参照示例再提出两个与此 不同的力学问题并解答。 示例:问题:篮球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怎样转化的? 解答:篮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问题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