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8.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教案 (新版)沪科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理解熔化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理解凝固的含义.‎ ‎5.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难点】‎ ‎1.对熔化的理解.‎ ‎2.对凝固的理解及晶体与非晶体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3.晶体、非晶体熔化与凝固图像的区别.‎ ‎【教具准备】‎ 学生实验,六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试管两支、石蜡、冰、火柴、坐标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 教师演示蜡烛“流泪”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生:熔化.‎ 6‎ 师 教师播放炼钢厂炼钢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生:熔化、凝固.‎ 师 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9-14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定、规律,以及晶体、非晶体的不同点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 熔化 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师 举例说明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 生:冰冻的黄河解冻;固态的铁、锡等金属丝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是熔化,我们把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等,这些都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我们把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冰在什么情况下由固体变为液体?‎ ‎(2)冰在熔化过程中与其他固体(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相同吗?‎ 学生提出假设与猜想:(1)在熔化过程中物质温度应该不断上升;(2)每一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应该不同.‎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论证.(为了让学生发挥团结协作且更好地完成探究实验,教师将整个班级的同学分成6个科学研究组,每个小组推举一个小组长)‎ 组长组织讨论:(1)怎样设计实验,实验中需要哪些实验装置?‎ ‎(2)怎样组装这些实验装置,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实验过程中如何分工使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组讨论并汇总,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讲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①先调整石棉网的高度,再调整铁夹高度,使温度计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实验时为了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③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④实验过程中分工要求一人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搅拌,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记录,一人照顾仪器.‎ 6‎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冰与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实验参照示例,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并讲解)‎ 实验探究冰与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实验参照示例)‎ A.设计并进行试验:‎ ‎①我们利用冰和石蜡进行实验研究.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分别盛有冰和石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可以使试管均匀受热.‎ ‎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注意观察冰和石蜡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③待被测物质的温度升到‎40℃‎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再过3min后,停止加热.‎ ‎④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将测温时间和测得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 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所测温度,将所有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标在方格纸上,然后再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冰与石蜡熔化的两个图像.‎ 6‎ 提示: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冰受热均匀,注意采取以下措施:(1)试管应选择较细的,从而增大冰的受热面积;(2)冰不宜过多;(3)加热应缓慢,使试管内外温差保持在‎2℃‎~‎3℃‎.‎ B.分析论证:‎ ‎①从描绘出的图像容易看出,冰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如AB段图像,此过程中冰仍是固态);当温度达到‎48℃‎时,冰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冰的温度保持不变(如BC段图像,此过程中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当冰完全熔化完后,温度继续上升(如CD段图像,此时冰处于液态).‎ ‎②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由图像可以看出,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如石蜡熔化图像中AB段所示).‎ C.探究归纳:‎ ‎①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②不同物质的熔化情况不一样,有些物质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③有些物质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所测数据描绘冰、石蜡熔化图像.‎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①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收热量;②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需要吸收热量.‎ 三、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讨论,解答下列问题:‎ 师 什么是熔点?能不能用锡锅熔化铁?‎ 生:物理学中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锡的熔点是‎232℃‎,低于铁的熔点‎1525℃‎,故不能用锡锅熔化铁.‎ 师 观察下列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晶体熔化时,____热,温度____;非晶体熔化时,____热,温度____.‎ ‎(2)常见的晶体有冰、钻石、水晶以及各种金属;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塑料、沥青、石蜡.‎ ‎(3)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①晶体____固定的熔点,非晶体____熔点.‎ ‎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③非晶体熔化时由硬逐渐变软,最后变成液体,晶体没有由硬变软的过程,而是在固定的温度下熔化为液体.‎ 6‎ 生:(1)吸保持不变吸不断升高 ‎(3)①有无②保持不变不断升高 ‎ 凝固 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师 什么是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有怎样的关系?‎ 生: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师 晶体和非晶体溶液的凝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致冻坏?‎ 生: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降得太低,从而避免菜被冻坏.‎ 师 ‎48℃‎的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 生:‎48℃‎既是海波的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 ‎【课堂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5作业1234.‎ ‎2.请同学们完成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 ‎【课后作业答案】‎ ‎1.因为高山上终年气温低,大多数时,其气温在‎0℃‎以下,低于雪的熔点,故终年雪不化.‎ ‎2.C ‎3.C4.晶体80吸热 6‎ ‎1.本节课通过对冰和石蜡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有三个易错点要让学生理解:①处于熔点温度的晶体,有哪几种存在的状态;②溶化和熔化、融化的区别;③物质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放热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3.对于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具体展开,为学生留下了继续探究的空间,教学中可采用实验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