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1-06-04 发布

化学(选修)卷·2018届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6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化学(选修)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16 Na-23 S-32 Ca-40‎ 选择题(40分)【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化学与人类生活、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煤气化或液化以获得清洁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使用新型高效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C.寻找适宜条件,使合成氨的反应中,氮气和氢气完全转化为氨气 D.硅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产物无污染,有望成为新型能源 ‎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为 B.34Se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4‎ C.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Br D.氮原子轨道表示式为 ‎3.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①>②>③>④‎ C.电负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4.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O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C.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致 D.水是良好的溶剂, HCl、CH4等气体都易溶于水。‎ ‎5.为解决能源危机,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即“乙醇汽油”),以代替一部分汽油。乙醇在气缸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l)+O2(g)=CO2(g)+H2O(l) △H1=-683.4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断裂化学键会放出热量 B.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乙醇的燃烧热为683.4 kJ/mol D.反应C2H5OH(l)+O2(g)=CO2(g)+H2O(g)的△H2>-683.4 kJ/mol ‎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xC(g)+2D(g),在‎2L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2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的转化率均是20% B.x = 8‎ C.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3.2mol D.平衡时气体压强比原来减小 ‎7.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2Y(g)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消耗2n mol Y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在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适当加热(假设溶液中各组分不挥发) B.加入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 C.加入少量的0.5 mol·L-1的硫酸 D.加入少量NaOH固体 ‎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氯水光照后黄绿色逐渐变浅 B.工业合成SO3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C.工业上合成氨采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10.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 ② ③ ④‎ A.装置①用于测定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 ‎ B.装置②用于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S>C>Si ‎ C.装置③用盐酸溶液滴定NaOH溶液 D.装置④用于测定中和热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a-b)/t1 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12.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Q t4‎ t5‎ t3‎ t2‎ t1‎ t0‎ v v(逆)‎ v(正)‎ v(逆)‎ v(正)‎ t v(逆)‎ v(正)‎ t6‎ ‎1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3时降低了温度 ‎ ‎ C.t5时升高了温度 D.X的转化率在t4~t5时间内一定最低 ‎14.已知: CH4(g)+H2O(g)=CO(g)+3H2(g) △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 △H=+247.4 kJ·mol-1‎ 则反应CH4(g)+2H2O(g) =CO2(g) +4H2(g) 的△H为 A.+288.6kJ·mol-1 B.—288.6 kJ·mol-1‎ C.+165.0 kJ·mol-1 D.—165.0 kJ·mol-1‎ ‎15.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SiF4(g)和H2O(g)发生如下反应: SiF4(g)+2H2O(g) SiO2(s)+4HF(g) ΔH=+148.9kJ·mol-1。‎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表中t2>t1)所示。‎ 反应时间/min n(SiF4)/mol n(H2O)/mol ‎0‎ ‎1.20‎ ‎2.40‎ t1‎ ‎0.80‎ a t2‎ b ‎1.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0~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F)=0.80/t1mol·L-1·min-1‎ B.一定条件下,当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从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SiO2,此时v(正) >v(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可通过升高温度使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为3.5 ‎ 非选择题 (共80分)‎ ‎16.(17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 g·L-1。某兴趣小组用图(a)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的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a)‎ ‎ ‎ ‎(b)‎ ‎(1)仪器A的名称是 ▲ ,水通入A的进口为 ▲ 。‎ ‎(2)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的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b)中的 ▲ ;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 ▲ ;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 ▲ (①=10 mL,②=40 mL,③<10 mL,④>40 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 ▲ 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             ▲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17.(12分)(1)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 NH4++NH2-已知液氨比纯水更难电离,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 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 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 = C(NH4+) = C(NH2-)‎ 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 = C(NH2-)‎ ‎(2)已知在液氨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双氧水(H2O2)和水都是极弱的电解质,但H2O2 比H2O更显酸性。‎ a.若把H2O2 看成是二元酸,请写出它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 ;‎ b.鉴于H2O2显弱酸性,它能同强碱作用形成正盐,在一定条件下也形成酸式盐。请写出 H2O2和NaOH作用形成酸式盐的离子方程式 ‎ ▲ ;‎ ‎(4)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 若在‎100℃‎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l的H2SO4溶液b L混合,若所得溶液为中性,则a∶b= ▲ ;‎ ‎(5)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M1/M2]表示,如:T[H2SO4/NaOH]=‎0.04 g·mL-1表示:每毫升某标准硫酸溶液恰好中和‎0.04 g NaOH。‎ 已知某标准盐酸对CaO的滴定度T[HCl/CaO]=‎0.0056 g·mL-1‎ ‎, 则该盐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  ‎18.(12分)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⑴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⑵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 ▲ ,C的元素名称为 ▲ 。‎ ‎⑶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 ▲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 ‎⑷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有且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 ‎ ▲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 ‎⑸元素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有 ‎    ▲ (写化学式),该物质中A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 ‎19.(12分)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⑴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 和Mn(NO3)2 溶液中加入Na2CO3 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①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 。‎ ②CO32- 的空间构型是 ▲ (用文字描述)。‎ ‎⑵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 被氧化为CO2,HCHO 被氧化为CO2 和H2O。‎ ① 根据等电子体原理,CO 分子的结构式为 ▲ 。‎ ② CO2分子中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 ③ 1 mol HCHO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 。‎ ‎⑶向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生成[Cu (OH)4 ]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 。‎ ‎20.(13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 + ‎3C(s)=2Fe(s) + 3CO(g) ΔH 1=+489.0 kJ·mol-1,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 ‎ ‎(2)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 ‎0‎ Ⅰ Ⅱ CO2(g) +3H2(g)CH3OH(g) +H2O(g) ‎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见图10。 ‎ t/min ‎①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 KⅠ ▲ KⅡ(填“>”或“=”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甲 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2、3molH2‎ 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 ‎ ▲ 。‎ ‎(3)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见图11。在0~15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I、II和II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填序号)。‎ ‎(4)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见图12。‎ ‎①乙酸的生成速率主要取决于温度影响的范围是 ▲ 。‎ ‎②Cu2Al2O4可溶于稀硝酸,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 ▲ 。‎ ‎21.(14分)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⑴ ‎“造合成气”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 CO(g)+3H2(g);△H>0‎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欲提高CH4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充入He气 D、增大水蒸气浓度 E、使用催化剂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⑵“转化一氧化碳”发生的方程式是H2O(g) +CO(g) 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若该反应在‎400℃‎时进行,起始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2O和CO,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CO和CO2的浓度比为1∶3,此时v(正) ▲ v(逆)(填“>”、“=”或“<”)。 ‎ ‎⑶已知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现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能保持恒容,B能保持恒压。相同温度下向容器A、B中分别充入1molN2和3molH2,且起始体积相同,使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 ① 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A) ▲ t(B),N2的转化率:a(A) ▲ a (B) (填>、=、<)。‎ ② 达到平衡后,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则B中的化学平衡向 ▲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A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⑷当甲烷合成氨气的转化率为60%时,以3.0×‎108 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 ▲ L 氨气。(假设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化学(选修)期中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B D C B D C A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12‎ ‎13‎ ‎14‎ ‎15‎ C BD AC C BD ‎16.(17分) (1)冷凝管或冷凝器 b ‎ ‎(2)SO2+H2O2===H2SO4 ‎ ‎(3)③ 酚酞 ④ ‎ ‎(4)0.24‎ ‎(5)原因: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除第5小题3分外,其余每空2分)‎ ‎17.(12分)(每空2分)‎ ‎(1)C ‎ ‎(2) 2NH3+2Na =2NaNH2+ H2↑【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3) H2O2 H+ + HO2 _ HO2 _ H+ + O22-‎ H2O2+OH- = HO2 _ +H2O ‎(4) 1∶1‎ ‎(5) ‎0.008 g·mL-1‎ ‎18.(12分)‎ ‎(1)N (1分) ‎ ‎(2)Cl(1分) 钾(1分)‎ ‎(3)Fe(1分)  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2分)‎ ‎(4)Cu(1分) 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分)‎ ‎⑸NCl3(1分)  SP3(2分)‎ ‎19.‎ ‎(每空2分)‎ ‎20.(13分)(1)Fe2O3(s)+ 3CO(g)=2Fe(s)+ 3CO2(g)(2分) △H =-28.5 kJ·mol-1(1分)‎ ‎(2)①>(2分)    ②0.4<c≤1(2分)‎ ‎(3)II>III>I(2分)‎ ‎(4)①300℃~‎400℃‎(2分)‎ ‎②3Cu2Al2O4+32H++2NO3-= 6Cu2++ 6Al3++2NO↑+16 H2O(2分)‎ ‎21.(14分)‎ ‎(1)B D (选对1个得1分,只要选错得0分) ‎ ‎(2)> ‎ ‎(3)①﹥ < ② 逆 不变 ‎(4)4.8×108 (每空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