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1.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教学案:第1编专题一 特色透练1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www.ks5u.com 特色透练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环境是什么?审美是什么?‎ ‎②环境必然与人相关,是人的环境。强调环境的属人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将环境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开来,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更关注自然本身。其次,它将环境与资源区分开来。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生活,而资源于人的意义主要是生产。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然而是不同的价值。它们都是人所需要的,二者在不矛盾的情况下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环境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③看环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自然维度,主要考察自然具不具有宜人性。只有宜人的自然才是人的环境。在自然维度中,最为重要的是生态。生态是否良好关系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在人看来,有利于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生态,反之就是不好的生态。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这样造就的环境就是生态文明环境。看环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文明维度。文明是人类的创造,它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就有与环境相关的创造。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是上面说到的有利于人与生态共生的活动。此外,还有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这些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的质量。‎ ‎④审美是什么?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赞同的,那就是愉快。我们可以将具有审美性质的愉快概括成“乐”。人有三种生存方式:谋生、荣生和乐生。谋生,为自然人生;荣生,为社会人生;乐生,则为审美人生。乐生,有物质性的乐,也有精神性的乐。对于审美来说精神性的乐更为重要。精神性的乐有高低之别,审美无疑是品位高尚的精神性的乐。乐生,体现在环境审美中,则为“乐居”。“居”当然首先是住下来,但不局限于此,广义的居是生活。环境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环境的审美。环境审美的本质即为“乐居”。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就是“乐居”。‎ ‎⑤‎ 那么,何为环境美学?简要地说,它是研究人在环境中乐居的学科。环境美学属于偏重于人文方向的研究。从人文方向研究环境,主要有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环境美学,环境审美是这三个学科的尖端。说是尖端,不是说它最高深,而是说环境审美是在环境哲学的指导下、在环境伦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环境哲学提出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环境伦理学提出人与动植物共生友好,都是环境审美的重要内涵。环境美学使人们的审美关注从原初的人自身扩展到人之外的世界,从艺术扩展到生活,从自然扩展到无限。审美视界的扩大,必然带来审美内涵的深化。‎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2018年9月25日《人民日报》07版)‎ Ⅰ 梳理文脉 细览文本结构图,补出空白之处的内容。‎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强调环境的属人性非常必要,环境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乐居之地。‎ B.生态文明环境可以通过人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朝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而取得。‎ C.就审美而言,精神性的乐更重要,因此,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精神之乐即为“乐居”。‎ D.环境美学是研究人在环境中乐居的学科,因为它使审美视界得以扩大,所以带来了审美内涵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A.曲解文意,“环境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乐居之地”错,原文第②段是“安居之地”。B.以偏概全,原文第③段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这样造就的环境就是生态文明环境”‎ ‎,它强调了两个方面,选项只涉及自身的发展这一个方面。C.以偏概全,“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精神之乐即为‘乐居’”错,原文第④段中,对“乐居”的定义是“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先总体提出环境美学的两个重要问题,再分别阐释这两个问题,最后总结何为环境美学。‎ B.文章论证看环境的两个维度是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的,由生态到文明,逻辑清晰。‎ C.文章最后两段都采用了设问的手法,详细地阐释了审美和环境美学两个概念。‎ D.文章对环境审美的论述采用了从大到小的方式,即先论述审美,再由审美的具体内涵进一步论述到环境的审美。‎ 答案 B 解析 “采用递进的方式”错,应该是并列的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环境与资源的价值对人类都很重要,但两者发生矛盾时,环境的价值更重要。‎ B.不利于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生态是不好的生态,这种生态属性不能称之为人的环境。‎ C.人有三种生存方式,各有特性,而乐居属于乐生的一种表现形式。‎ D.以环境哲学为指导,以环境伦理为基础,环境美学会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答案 A 解析 “环境的价值更重要”错,原文第②段是“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并没有明确哪种价值更重要。‎ Ⅲ 读写结合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曾经出现在古人眼中的景象还有多少尚存?坐在开着空气净化器的屋子里,我们羡慕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向往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想象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灵动。‎ 是谁将古典美景变成了古典之殇?是人类,是物欲束缚了的人心。在激烈追求逐年增长的GDP的现代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忽视甚至牺牲生态环境的现象,出现了先主动污染后被动治理的局面,将经济与环境对立。其实不然,经济和环境可以做到双赢,就像习近平主席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埋下一颗“爱”的种子,“美”的种子,尊重自然、欣赏自然、珍视自然,在林田湖草、花石树虫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书法“文化缺失”论的逻辑指向 ‎①伴随改革开放以来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这当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当代书法文化内涵缺失有所担忧的论调。学者们在文章中不同程度地对当代书家传统文化修养的缺失、当代书作文化价值的弱化、当代书法展览中的文化失语症等现象提出了批评。若具体分析,当代书法“文化缺失”论的指向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作者的文化身份;二是作品的文字内容。‎ ‎②首先,学者对当代书法缺乏文化内涵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书写者文化身份的不认同。我们知道,传统书法家的构成是以文人为主体的,而时至今日,书法家的构成是比较多元的,既有专业化、职业化的书法工作者,也有在政界、学界、商界从事各类工作的书法创作者,他们与传统文人的知识结构相比较,对古文字的学习与使用,对古文经典的记忆与理解,对古典文学的创作与欣赏,都是令人远逊古人之处。正因如此,众多学者提出书家要多读书,增加古文与古诗词的学习与创作,这自然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也应明确,读书多是不可能直接带来书法境界提高的,否则,当代最有成就的书家应该是著作等身的文史哲专家了。‎ ‎③“文化缺失”批评对当代书法的文化价值提出疑问的另一个方向集中于书写的文字内容方面。当代书法文字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缺失主要体现在展览书法中的文字硬伤与内容抄录现象。有专家指出,包括“国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获奖提名和获奖作品都难逃作品硬伤和扣分的厄运,在57位获奖提名的作者中有41位因作品有硬伤被扣分。而在文化考试中找枪手作诗,或作诗平仄押韵不能合律的又不在少数。‎ ‎④‎ 文字硬伤包括错别字的出现、繁简体的混乱、多音多义字的误用等方面,无论历史原因如何,在书法展览中出现都是不应被容忍的。而关于书法抄写古诗词还是自作诗词的难题,同样困扰着当代书坛。早期的被我们现代人当作书法作品的书迹则基本是用以记录、传播文字内容的实用书写。宋元之际,文人遣兴的书写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书家在作品中抄录前人名篇或自作诗词的现象才日益普遍,“诗书一体”的理念才逐渐为人所接受。即便如此,是否书写自作诗词,并不能成为一件书法作品是否成功的必然依据。有能力的作者当然可以写自作诗。如果技法水平高,自作诗词则是锦上添花;如果创作能力低,即便内容是自作的,也不过是抄录记载的普通书写。‎ ‎⑤脱离了实际使用功能的毛笔书写对应着丧失了语言环境的文言诗词,当代书法“写什么”的确是个很费思量的问题。有鉴于此,书坛出现了“情境书法”“阅读书法”“居室书法”等倡导,其目的就是用以规避展厅书法带来的审美疲劳,凸显书法的实用和欣赏的群众基础,回归书斋式可赏可读的书法创作模式。‎ ‎(摘编自王晓亮《“文化缺失”批评语境下 当代书法高效教育的担当》)‎ Ⅰ 梳理文脉 细览文本结构图,补出空白之处的内容。‎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改革开放以来,书法事业虽能蓬勃发展,但是当代书法的文化内涵缺失,文化价值弱化。‎ B.要改变当代书家文化修养缺失的现状,就应当倡导多读优秀的古典文化作品,并学习和创作。‎ C.在书法展览中,文字硬伤是指出现错别字、繁简体混乱、多音多义字误用等现象。‎ D.当前已经找到了规避展厅书法带来的审美疲劳的有效方法:“情境书法”“阅读书法”“居室书法”等。‎ 答案 D 解析 曲解文意,“当前已经找到了……有效方法”错,原文末段是“书坛出现了‘情境书法’‘阅读书法’‘居室书法’等倡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首先转述了学者们针对当代书法文化缺失的批评,他们认为文化缺失表现为两个基本维度。‎ B.文章第②段论证了学者对书写者文化身份的不认同,很大程度上确立了他们对当代书法缺失文化内涵的判断。‎ C.文章第③段列举具体事例,证明了当代书法的文化缺失在展览中的文字硬伤和内容抄录上的体现。‎ D.为了论述当代书法“文化缺失”论,文章先论述背景,接着分析“文化缺失”论的两个基本维度,思路清晰。‎ 答案 A 解析 “他们认为……”张冠李戴,从原文首段末句“若具体分析……”看,应是作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当代书法作者,都是有深厚文化修养的饱学之士,就一定会带来书法意境的提高。‎ B.如果将书法作者书写自作诗词,作为评判书法作品成功的依据,将促进书法界诗词的繁荣。‎ C.文人遣兴的书写意识从宋元时期逐渐深入人心,“诗书一体”的理念才为人接受。‎ D.用毛笔书写丧失语言环境的文言诗词的书法作品,可以规避书法带来的审美疲劳。‎ 答案 C 解析 A项,“就一定会带来书法意境的提高”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②段末句“读书多是不可能直接带来书法境界提高的”;B项错误,可以从第④段“是否书写自作诗词,并不能成为一件书法作品是否成功的必然依据”‎ 可以看出;D项,属于胡乱联系,由第⑤段可知,当代书法“写什么”还是一个“很费思量”的问题,还在探讨新的书写方法。‎ Ⅲ 读写结合 传承书法艺术 让书法艺术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是书法教育的重要课题。‎ 书到深处见文化,书到极致见修养。写字看起来是一种简单的个人书写行为,从本质上看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启迪一种精神。书法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练字本身,而是体现于对人们智能的开启,对精神世界的提升,对人生境界的塑造,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书法中的横平竖直、上覆下载、均匀布白等,无不体现了中国的儒家哲学、中庸之道、为人之道。所谓“不偏不倚”“文质彬彬”,都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非常有益。但是目前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阶段书法被严重忽略,加上手机、电脑的普及,更使人们远离书写,造成了汉字书写的缺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怎么可以缺少汉字文化的复兴,又怎么可以缺少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是靠书写汉字传承至今的,当代书法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写方法、书法技法、结字规律,更要厚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根基。中国书法必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之一,我们必须用心传承。‎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雕梁画栋,水墨丹青,这些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的元素如何幻化成服装,成为现代人竞相拥抱的时尚符号?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神秘而幻化万端的吉祥图案可以变得时尚吗?央视日前开播的一档名为《时尚大师》的节目里,一位年轻设计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位年轻而时尚的新生代设计师在自己设计的卫衣、T恤和手包里,不仅运用了龙生九子中的螭吻和椒图这两个神兽元素,还加入了我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等模块。整个设计呈现的效果是简洁、舒服、时尚,恰到好处。尤其是受到门上衔环的椒图神兽的启发,她将手包的提手设计成环状并让椒图“咬”住,创意满分,韵味十足,以至于现场的专业观察团成员纷纷询问手包的价格,以强烈的购买冲动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 ‎②‎ 长久以来,提起时尚,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新潮、前卫,以至于好像只有前卫到有些异类或者让人看不懂才能称之为时尚。然而这种关于时尚的定义显然失之偏颇。中国服装设计师张庆辉对时尚有一番阐述。在他看来,时尚的意义在于打破界域。无论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还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都传递出创新的勇气和文化自信。时尚应该代表着文化自信和自我态度的表达。‎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当我们厘清了时尚的概念,再回头讨论时尚和传统文化能否结合这个话题时,答案就显而易见了。那些表面看起来并不相关的内容,完全可以和谐共存。一方面,几千年来熠熠生辉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可以跳出严肃、古老等固有印象,依托时尚的载体、借助开放的视野和灵动的设计活在当代;另一方面,时尚若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支撑,必然不能成为经典,相反,时尚产业如果能充分表现传统文化意象,就可以得到传统文化源源不断的滋养。可以说,时尚根植于传统文化,而我国独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独特的韵味则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更多新鲜元素,给业内人士带来更多灵感,让时尚充满更多可能。尤其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进行自信重塑的阶段,我国的时尚产业发展可谓时机大好。‎ ‎④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让传统文化注入时尚产业,需要业内人士抱以虔诚的文化敬畏态度,系统地梳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绚丽多彩的苗绣、历史悠久的夏布等散落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时尚元素;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也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设计灵感。2018年12月9日一则名为《故宫口红,真的真的来了!》的文章在朋友圈迅速发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报道,这六款口红膏体的颜色均来自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红色国宝器物。雍容华贵、高端大气的故宫口红一时成为时尚界的新宠。这几款具有中国风神韵的限定版口红传承发扬了东方美学,传递出了真正的东方时尚。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的时尚活力;也通过人们对东方时尚审美的追求传递出了其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魅力。‎ ‎⑤当然,传统文化与时尚产业的融合不能“为了融而融”。融合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何以时尚的方式活在当代、活在日常是业内人士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⑥‎ 时尚和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业内人士找到恰当的契合点,以一种舒服自在的形式设计表达,还要顺应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毕竟,只有走进了生活,让人们觉得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摆在家中也可以是一件很酷很潮很时髦的事,传统文化和时尚的融合才算恰如其分,才能深入人心,用时尚的方式打通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才算成功。‎ ‎(摘编自《传统文化需要用“时尚”语言表达》,‎ ‎《经济参考报》2018年4月20日)‎ Ⅰ 梳理文脉 细览文本结构图,补出空白之处的内容。‎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久以来关于时尚的定义有认识上的偏颇,原因在于时尚没有打破界域。‎ B.在设计作品时将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有创意,有韵味,作品才有可能深受喜爱。‎ C.我国独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独特的韵味为我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D.要让传统文化在时尚产业中发挥作用,需要业内人士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强加因果。原文第②段是说“中国服装设计师张庆辉对时尚有一番阐述。在他看来,时尚的意义在于打破界域”,可见“时尚的意义在于打破界域”只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张庆辉的个人看法,产生认识上的偏颇的原因文中并未提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以一位设计师的作品深受喜爱的事实,说明传统的吉祥图案也可以变得时尚。‎ B.文章第③‎ 段从两个方面论述时尚和传统文化不仅不相悖,而且还可以和谐共存。‎ C.文章运用摆事实、讲道理、作对比等多种论证方式论证时尚和传统文化可以结合的观点。‎ D.文章行文思路清晰,主要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文章运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但并未运用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久以来,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时尚就是新潮、前卫,传统文化就等同于严肃、古老。‎ B.只要我国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为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契机。‎ C.传统文化依托时尚的载体活在当代,时尚依赖传统文化的支撑成为经典,二者相辅相成。‎ D.要使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只能通过业内人士去深入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活在日常。‎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由原文第②段首句“长久以来,提起时尚,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新潮、前卫”可知,这只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并不能说人们都习惯性地这样认为,而且第③段提到人们只是对传统文化有“严肃、古老”等固有印象,二者不能等同。B项,“只要……就……”说法绝对。第③段末句说“尤其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进行自信重塑的阶段,我国的时尚产业发展可谓时机大好”,可见其句子关系不能等同于条件句“只要……就……”。D项,文化与时尚融合是多方面的,由末段可知,选项中的“通过业内人士去深入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活在日常”只是使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的一个方面。‎ Ⅲ 读写结合 传统文化需要时尚表达 长久以来,提起时尚,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新潮、前卫。其实时尚,可以让生活丰富,让生命有趣,也可以唤醒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 当下社会,“时尚”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运用科技手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而衍生的事物就是“时尚”,如《国家宝藏》,故宫博物院联合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举办一次特展——每个博物馆只选出一件宝藏入驻特展。各地博物馆名贵的器物通过电视媒介展示它的前世今生,因节目集记录片式的拍摄手段、综艺的表现方式、传统文化的具体展示以及各种要素于一身,使节目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象,形成了新时尚。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可以完美结合。传统文化借助于现代科技更加广泛地走进大众视野,让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反过来,现代科技又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使现代科技打上中华民族的烙印。这便是时尚的体现。‎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构建社会新风正气、匡正世道人心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普通群众全面深入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然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 ‎②毋庸讳言,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内容广泛,思想深邃,可谓博大精深,并且不同领域文化之间以及同一领域文化内部一直处于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就中华文化整体而言,从大的方面讲是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但仔细考察,先秦时期墨家、法家等其他思想也融入其中。就单一儒家文化而言,先秦时期的儒学在千年演变过程中,吸收佛老思想,不断被先哲圣贤结合时代特点阐发注释,先后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汉学等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众多学派,产生众多思想观点。可见,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有一定的难度。‎ ‎③‎ 其次,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群众阅读传统文化的载体——经典文献,已感到困难重重,以至于难以直面传统文化,难以直达古人心灵,难以领略经典的风采和思想的玄妙。当代普通群众阅读经典文献,一是靠白话文翻译,然而一些古文所蕴含的词义和哲理很难用现代白话精准体现,在文白转换之间,经典中的一些精微之处往往被翻译得平淡无味;二是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当代人的解读,这种解读难免会融入个人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如果不能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严守原典这条“红线”,就容易过度阐释议论甚至戏谑影射,把“经”念歪了。‎ ‎④再次,传统经典文献本身的书写体例无疑也增加了理解难度。无论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道家的《道德经》,抑或其他诸子百家著作,其体例多为语录体或散文体,很多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分散于全书的不同篇章,缺少完整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阅读起来似有雾里看花之感。比如,“仁”是《论语》的核心概念,出现了一百多次。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孔子对“仁”的含义回答不尽一致。如不进一步深入研究,仅阅读文本很难弄清“仁”的具体内涵。‎ ‎⑤清代学者彭端淑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普通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于学习是基本规律,但更要善于学习,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不能同于专家学者的专业研究,否则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会望而却步,拒之于千里之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摘编自郝英明《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Ⅰ 梳理文脉 细览文本结构图,补出空白之处的内容。‎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背诵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不是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所在的途径。‎ B.普通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易事,因为它博大精深。‎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领域文化间及同一领域文化内部处于动态的发展融合过程。‎ D.普通群众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就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张落到实处。‎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根据原文第①段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可知,文章并没有否定“背诵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中的作用。B项,以偏概全,由原文第②段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是原因之一。D项,表述绝对,由末段可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不一定“就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张落到实处”,它只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引用顾炎武《日知录》中的话,意在引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B.文章所谈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专家的作用,有准确的写作指向。‎ C.文章以“仁”为例证,是为了证明经典文献书写体例增加了读者理解难度的说法。‎ D.文章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清晰地阐明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义的困难所在。‎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着眼于专家的作用”错。除第④段外,文章通篇谈到“普通群众”,可见文章所谈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普通群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中。‎ B.要正确解读经典,必须严守原典这条“红线”,不能过度阐释议论甚至戏谑影射。‎ C.语录体的体例使《论语》缺少完整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增加了理解难度。‎ D.普通群众如果不遵循自身特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将会被传统文化拒于千里之外。‎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偷换概念。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中的“普通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望而却步,拒之于千里之外”可知,是普通群众拒传统文化于千里之外,而非被传统文化拒于千里之外。‎ Ⅲ 读写结合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首先,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丰富。它主要以儒、释、道文化为主流组成,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各种具体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等。但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比如靠吃人血馒头来治病的药方,吃完药,将药渣倒到马路上的怪象,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街头麻衣神相的虔诚,这些属于糟粕,我们应予以剔除。‎ 其次,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焕发蓬勃生机。“传统”并不意味着供奉。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要想破解“自豪远超认知”的局面,传统文化需要更加亲近生活。例如《中国诗词大会》《传唱经典》《见字如面》等文化节目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渠道,扎扎实实为传统文化“圈粉”。‎ 我们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不少老年人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文化养老日益盛行,老年大学因此“一座难求”。虽然很多老年大学都想方设法增加课程、扩大招生,但仍难满足老年人热情高涨的“求学”需求。‎ ‎②比起适龄儿童“入学难”‎ ‎,老年人想要进入老年大学继续学习无疑更难,因为“僧多粥少”的矛盾更为突出。资料显示,国内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机构已经超过7万所,有800万老年人正在进行学习。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4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数量的17%。两相对比可以得知,在相关教育机构学习的老年人,仅占老年人口数量的3%,老年大学“入学难”由此可见一斑。‎ ‎③尽管以“大学”为名,老年大学与普通大学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其中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更体现在学历文凭上。实际上,老年大学之所以受到追捧,并不是老年人想要如年轻人一样获取更高学历,而是老年人想要通过学习提高技能、扩大交往,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对老年人来说,兼具学习与社交功能的老年大学,无疑是满足精神赡养需求的绝佳选择。因此,老年大学“入学难”的另一方面是一些老年大学的学生迟迟不肯“毕业”。例如,郑州一位九旬老人已经上了28年老年大学,从建校开始持续至今,决心做一个“永不毕业”的学生。‎ ‎④老年大学普遍收费不高,鲜明的公益性是老年大学备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从扩大老年人“入学率”的角度打量,老年大学应该设置一定的毕业年限,但从实际操作层面却很难付诸实践,一方面是因为能够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场所还太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当一部分老年大学都是企事业单位自主开设。‎ ‎⑤北京、济南等地相继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不约而同提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要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促进老年教育与相关产业联动。面对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状,“社会化”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面向社会办学,意味着企事业单位老年大学敞开校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意味着民办老年大学可以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在发展老年教育的基础上,有必要不断丰富文化养老的形式和载体,如果老年人能有更多“老有所乐”的去处,自然能大大缓解老年大学的压力——老年大学应成为培训文化技能的基地,而不应成为享受文化生活的“避难所”。‎ ‎⑥为了满足老年教育需求,今后5年之内,我国计划将目前3%的老年人学习人数提高到20%,由此意味着,至少有5000多万老年人将在老年大学或教育机构里学习。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关乎千万老年人的福祉,而且体现着文化养老的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步子不妨再大一点。‎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03月01日11版)‎ Ⅰ 梳理文脉 细览文本结构图,补出空白之处的内容。‎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观念的转变,是老年大学需求增加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B.国内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机构虽已经超过7万所,但与老年人口总数相比,相关办学机构数目依然很少。‎ C.老年大学的学员更看重老年大学能给他们带来的晚年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变,而不是一纸毕业证书。‎ D.老年大学公益性质明显,很多老年大学都是企事业单位自主开设,社会化办学力量应尽快加入进来。‎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重要客观原因之一”错,由原文第①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不少老年人不再单纯满足于……”可知,养老观念的转变,是“老年大学”需求增加的主观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首先提出问题,在文化养老日益盛行的背景下,凸显老年大学“入学难”的问题。‎ B.文章接着分析问题,从老年人入学心理、老年大学办学主体单一等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C.文章把老年大学的“入学难”“毕业难”与“适龄儿童”‎ 入学难和普通高校看重学历进行了对比论证。‎ D.文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应鼓励社会化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文化养老。‎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适龄儿童入学难”与“老年大学入学难”不是对比论证。“适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在这里起衬托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现象的产生,需要老年大学采取扩大招生、增加课程来解决。‎ B.老年人人口基数庞大,老年大学数量相对较少,造成了老年大学入学率很低的现状。‎ C.因为老年大学给老年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社交环境,所以老年大学的学员迟迟不肯毕业。‎ D.不断丰富文化养老的形式和载体,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去”,能缓解老年大学的压力。‎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由原文第①段“虽然很多老年大学都想方设法增加课程、扩大招生,但仍难满足……‘求学’需求”可知,“扩大招生、增加课程”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并不能解决相关问题。B项,以偏概全。由原文第③段“老年大学‘入学难’的另一方面是一些老年大学的学生迟迟不肯‘毕业’”可知,造成了老年大学入学率低的原因还包括一些老年人迟迟不肯毕业,过度占用了资源。C项,以偏概全。老年大学的学员迟迟不肯毕业,在原文第③段中应该有两个因素,原文说老年大学兼具“学习与社交功能”。‎ Ⅲ 读写结合 关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人过四十不学艺”早已成为历史,“活到老学到老”是当下老年人的普遍心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不少老年人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文化养老日益盛行,老年大学因此“一座难求”‎ ‎。从更大视野来看,老年大学的供不应求只是一个缩影。透过它,我们能够感受到老年人群体的精神追求之强烈。‎ 老年人的事,是家事也是国事。当我们每天谈论“空巢青年”、都市白领的时候,切莫忽视了老年人这个常常在网络空间失语的群体。带孩子、做家务不是晚年生活的全部,相关部门必须多做加法,以老年大学等机构丰盈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老年人享受平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令人欣慰的是,新年伊始,北京、济南等地相继发布相关《意见》,不约而同提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期盼类似措施能够出台得更多更快一些,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充实快乐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