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00 KB
- 2021-06-04 发布
1
明概念 辩是非
一、“相吸”不一定“相异”
概念辨析 带电体是指带电荷的物体,其性质是对轻小物体有吸引力。自然界只有
两种 电荷:被丝 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记忆口诀“拨乱反正”,取谐
音:玻璃棒带正电荷,对应记忆:橡胶棒带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荷叫做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 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若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与带电体不同的异种电荷;
若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与带电体相同的同种电荷。所以,根据
“吸引”不能判断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根据“排斥”可以判断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例 1 有 A、B、C 三个轻小物体,为判断三个物体带电情况,将三个物体分别互相靠
近,发现 AB 相互吸引,BC 相互排斥,AC 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 带异种电荷 B.B、C 带同种电荷
C.A、C 带异种电荷 D.A、B、C 均带电
解析 A、B、C 三个轻小物体,BC 相互 排斥说明两个物体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AB
相互吸引,说明 A 不带 电或带与 B 不同的电荷;AC 间吸引,说明 A 不带电或带与 C 不同
的电荷。所以,BC 带同种电荷,A 不带电或带与 BC 不同的电荷。
答案 B。
二、“得”不为“正”,“失”不为“负”
概念辨析 在摩擦起电现 象中,“得”不为“正”,“失”不为“负”。 当两个物
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
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所以,带上负电并不是失去电子, 而是得到了电子;带上正
电不是得到电子,而是失去电子。
例 2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 )
A.失去一些电子 B.得到一些电子
C.失去一些原子核 D.得到一些原子核
解析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 电子,由于电子带负电,
所以橡胶棒带负电。
答案 B。
三、电池不一定是电源
概念辨析 电路就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电源是提供电能 的装置,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在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装置
叫用电器,用电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能。有一种充电电池,如手机电池,对
外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电源;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用电
器。
例 3 如图所示,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此时手机
2
电池是( )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用电器
解析 给电池充电,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答案 D。
相关文档
- 初中军训心得体会2021-06-04 15:53:265页
- 2020年最新初中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2021-06-04 15:37:348页
- 人教初中化学中考个考点真题练习资2021-06-04 15:36:0820页
- 初中班级德育工作总结(通用)2021-06-04 15:32:434页
- 2020初中班主任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2021-06-04 15:31:313页
- 历史(心得)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初2021-06-04 15:23:566页
-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 专项2021-06-04 15:21:528页
- 2020年初中班主任年终总结2021-06-04 15:19:424页
- 抗击疫情现代诗初中生作品三篇(一)2021-06-04 15:12:424页
- 化学(心得)之初中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2021-06-04 14:49: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