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58 KB
  • 2021-06-03 发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一、时、分、秒 第1 课时 秒的认识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新春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像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时,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提问: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1)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1)谈话: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3)谈话:比一比,让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4)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提问:(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数字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交流: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谈话: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交流: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4页“做一做”第1题。‎ ‎(1)分别用15秒进行下面的活动,记录结果。‎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2)补充: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活动。‎ 谈话: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长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谈话: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五、课外作业 ‎1.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2.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 小方家的钟1时敲1下,2时敲2下……12时敲12下,每到半时敲1下。有一次,小方先听到钟敲1下,过了半小时又听到钟敲1下,又过半小时听到钟又敲1下,你知道这时是几时吗?‎ ‎【答案】 1时30分 第2 课时 时间的计算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感受时间的长短,学习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 难点: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一、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3)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2时=(  )分 谈话:1时等于多少分?那2时呢?‎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反馈:‎ ‎(1)60+60=120分。‎ ‎(2)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教师小结。‎ ‎2.完成课本第4页“例1”下方“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 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 (10个1=1个10)‎ ‎60分=1时 (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出示“例2”的情境图。‎ 谈话:请仔细观察图,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提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1)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2)45-30=15,是15分钟。‎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 ‎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多学一点本领。‎ 五、课外作业 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 小东每上一层楼需要10秒,他从一楼上到八楼,需要多长时间?合几分几秒?‎ ‎【答案】 10×(8-1)=70(秒)‎ ‎70秒=1分10秒 答:需要70秒,合1分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