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3.50 KB
  • 2021-06-03 发布

语文卷·2019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2018-03)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9 届高二下期入学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将试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宋代诗人可以从 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这座山峰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 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 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 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这样宋人就很难 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宋人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 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 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 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 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 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 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 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 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 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 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 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 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 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 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正如钱钟书所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 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 远影响。‎ ‎(摘编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反映生活几乎无所不包,宋人只能在唐人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处挖掘。 B.宋诗选材趋向平民化,不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 C.宋诗在艺术上的任何创新都是模仿唐诗、对唐诗风格进行陌生化的结果。 D.宋诗追求平淡,在丰神情韵的唐诗之外创造了古典诗歌的又一美学范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宋诗的艺术成就,重点论述了宋代诗人超越唐诗独树一帜的表现。 B.对于宋诗的艺术风格,文章从两个层面展开论证并指出其与唐诗的不同。 C.文章在论述中多次运用对比,展示了宋人不落窠臼、锐意求新的创新精神。 D.文章先简述宋人面临的困境,再逐层论述其创新,最后总结宋诗的成就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宋人对唐诗不是既学习继承又开拓创新,宋诗无法取得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地位。 B.宋诗在艺术上的创新成果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明确的参照对象,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C.开拓新领域、选择新角度、追求陌生化等等,都是创新之道,宋诗如此,其它领域亦 然。‎ D.宋诗整体风格趋同而许多诗人风格各异,可见追求整体的统一并不妨碍个体各展所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鸡 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 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 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 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 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 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 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 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 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 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 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 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 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 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 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 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 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 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 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 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 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 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 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 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 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 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 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 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 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 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 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 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 ‎ 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 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 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 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 了出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更加 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 B.本文语言轻松诙谐、简洁自然,记叙了两个不同生活轨迹人物的琐碎故事,写出了市 井百姓生活的原味,反映出人物最真实的心理和脾性。 C.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 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D.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 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5.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 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 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 有的甚至从而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 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 单了。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 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 ‎ 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而且还有其更高 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进步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 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 用”,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教育能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 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 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 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在 1 月 3 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 90 后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 最后却演变成为撕书直播。‎ 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 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读书无用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 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 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 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 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 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也要学, 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大,波澜壮阔、不 可名状。‎ 所以,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 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 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 “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 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 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 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 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 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 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 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 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 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 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 B.外国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 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C.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 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D.“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因 为这些地方 20 世纪 80 年代曾出过大学生。‎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 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 B.材料二用两个 90 后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 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 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 独钟”,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 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 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四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 10--13 题 王僧虔,金紫光禄大夫僧绰弟也。僧虔少时,群从并会,客有相之云:“僧虔仕当 至公,余人莫及。”及僧虔弱.冠.,雅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 敬,方当器雅过之。”为太子舍人,退默少交接。吴郡顾宝先卓越多奇,自以伎能,僧 虔乃作飞.白.以示之。宝先曰:“下官今为飞白屈矣。”孝武初,出为武陵太守,携诸子 侄。时兄僧绰为人所害,兄子俭中涂得病,僧虔为废寝食,同行客慰喻之。僧虔曰:“亡 兄之胤,不宜忽诸,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由 来多不居宪台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僧虔为此宜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 耳。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转会稽太守。中.书.舍.人.阮 佃夫家在东,请 假归,客劝僧虔以佃夫要幸,宜加礼接。僧虔曰:“我立身有素,岂能 曲意此辈,彼若见恶,当拂衣去耳。”佃夫使御史中丞孙复奏僧虔,坐免官。寻以白.衣.‎ 领侍中。元徽中,为吏部尚书,寻加散骑常侍,转右仆射。升明二年,为尚书令。时齐 高帝辅政,朝廷礼乐多违正典,僧虔上表请正声乐,高帝乃使侍中萧惠基调正清商音律。 齐受命,文惠太子镇雍州,有盗发古冢者,云是楚王冢,大获宝物,有得十余简以示僧 虔,云是科斗书《考工记》,《周官》所阙文也。武帝即位,以风疾欲陈解,迁侍中、 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及此授,僧虔谓兄子俭曰:“汝任重于朝,我若复此授, 一门有二台司,危矣。”乃固辞,上优而许之。客问其故,僧虔曰:“吾荣位已过,无 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贻官谤邪?”俭既为朝宰,起长梁斋,制度小过,僧虔视之不 悦,竟不入户。俭即日毁之。俭每觐见,辄勖以前言往行、忠贞止足之道。永明三年薨, 时年六十。追赠司空,侍中如故。谥简穆。‎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僧 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耳/‎ B. 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僧 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耳/‎ C. 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僧 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耳/‎ D. 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僧 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弱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冠礼在宗 庙里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B. 飞白,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它的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 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也叫飞白书。‎ C. 中书舍人,古代官职名。舍人起初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南朝时中书舍人掌起草诏 令,参预机密,权势日重,甚至专断朝政。‎ D. 白衣,是古代平民服,因此白衣多指平民。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 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和足下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王僧虔长于书法,广受称赞。宋文帝赞扬王僧虔题在扇子上的字写得比王子敬好,王 僧虔所做的飞白也使吴郡狂人顾宝先折服。‎ B. 王僧虔兄长去世,代育其孤。他不仅在王俭生病时尽心尽力照顾他,而且经常用前人 的优秀言行、忠贞知足的道理勉励他。‎ C. 王僧虔博览文史,重视礼乐。他能辨识出古墓中出土的竹简是《周官》缺少的部分, 还建议朝廷礼乐采用符合正典的音乐。‎ D. 王僧虔行事低调,屈己自容。他和王俭身居高位,王僧虔辞官以回避皇帝的猜忌。王 俭为他所修的房子规格稍过,他竟然不愿进门。‎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孝武帝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 ‎(2)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若见恶,当拂衣去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①上秋天远,白帝城②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②白帝城: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 东白帝山上,东临巫山县。‎ ‎14.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 系非同寻常。‎ B.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既是情景交融之佳句,又 深得虚实结合之妙处。‎ C.颈联“青枫江上”紧扣王少府贬长沙,“白帝城边”紧扣李少府贬峡中,“秋天远” “古木疏”意境高远雄浑。‎ D.尾联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指在圣明的时代,会多多沐浴皇恩,点明 两位友人的处境不久即会改变。‎ E.中间两联在写法上有独到之处,连用了四个地名,体现诗人的情真意切,诗歌气势健 拔,意境更为开阔。‎ ‎15.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了哪些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个 道理。‎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 杂,实在难以入耳。‎ ‎(3)同为赤壁怀古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在杜牧的《赤壁》中, 却用了“ , ”,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黑板上的粉笔字迹或许终将褪去,但对听闻过这段留言的人来说,那透过文字震撼人 心的力量永远不会消散,对知识的信仰将历.久.弥.坚.。‎ ‎②当下,多边主义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保护主义言论甚.嚣.尘.上.,其行动也日渐增多,‎ 有些人指责全球化带来的副作用造成了国际金融危机。‎ ‎③数百名巴西民众聚集在马拉卡纳球场,高呼口号,批评政府慷.慨.解.囊.举办世界杯、奥 运会等体育比赛,却不关心如何改善贫民的生活。‎ ‎④刘汉民老人苦.心.孤.诣.创研象形字书体 20 多年,他已成功创作出十二生肖、福禄寿喜等 ‎100 余幅作品,得到了国内外书法界的认可。‎ ‎⑤中国经济记者了解到,有关部委及各地正在抓紧开展建立征管协作机制、确定具体 适用税额等前期准备工作,环保税开征一.触.即.发.。‎ ‎⑥海南侨乡儋州中和镇群众开展庆元宵舞龙舞狮巡游活动,龙.飞.凤.舞.闹元宵,一系列民 俗表演,把中和故城的龙年新春闹得异常欢腾。‎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③⑤⑥ D. 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虽然班主任在开班会时再三要求同学们爱护教室环境,但是随手乱扔垃圾、人走关灯、 在课桌上任意刻画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B. 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对某些大公司售后服务的“双重”标准提出质疑,这让那 些公司陷入了巨大的舆论危机。‎ C. 中华民族是最爱惜生命的民族,无论是先哲的“未知生焉知死”还是老百姓“好死不 如赖活着”都体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 D. “阳光体育工作”自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各类学校纷纷行动起来,集思广益,因地制 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他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一幅字寄给老师,并附言:区区草字,敬请恩师笑纳。‎ B.王教授和我莅临贵公司,谈些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见解,不当之处,诚请指正。 C.你送给我的那把茶壶非常精致,我一直当宝贝惠存着,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D 高考后,对于我的择业决定,远在他乡的父亲来信说:“此事望你钧裁。”‎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① ,地球上南极和北极就有大面积的冰川,在其他地区只有高 海拔的山上,因极寒才能形成冰川。在南极及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冰川是发育在一 片大陆上的,② ,而在其它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 ‎ 川为山岳冰川。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③ 。 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不能并行的。发达国家发展经济是先污染后治 理,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也一定要先污染后治理。只要发展经济,就一定有环境污染。 所以牺牲环境,就一定能发展经济。显而易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①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不一定要先污染后治理。‎ ‎② 。‎ ‎③ 。‎ 四、写作(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长辈常说:“零零后的世界我们不懂。”2018 年,零零后逐渐步入成年,回视他们 的成长,伴随他们成长的热词有:成人礼、天宫一号、王者荣耀、感动中国人物、QQ 空间、 抗战胜利 70 周年、二孩政策、选秀、搜题软件、阿尔法狗、诗词大会、金砖会议。‎ 作为零零后的你,请从上述热词中选择两三个,写一篇文章让长辈更好地了解你们 这一代。‎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