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4.50 KB
  • 2021-06-02 发布

三年级数学《认识1分钟、1小时》教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 认识1分钟、1小时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2页绿点和73页绿点,自主练习5、6和课外实践。‎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钟面,进一步巩固认读钟表以及写时刻的方法。‎ ‎2.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各种丰富活动来体验1分钟有多长,初步建立“分”的时间概念。‎ ‎3.借助已知事件的时间,通过推理想象出1小时有多长,初步建立“时”的时间概念。‎ ‎4.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爱惜时间与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能知道1分钟有多长,知道1小时有多长。‎ 教具、学具: ‎ 教具准备:钟表、课件、题卡。‎ 学生准备:课下收集的电视节目单。‎ 一、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时间的知识,那下面两个钟面的时间你能读出来吗?‎ ‎ ‎ 预设1:联欢会开始的时间是8时30分。‎ 预设2:第一个节目开始时刻是8时31分。‎ 谈话:那你能把这两个时间写下来吗?‎ 预设1:8时30分、8时31分 预设2: 8:30 8:31‎ 谈话:对,这两种写法都对,第二种写法读作8时30分,和8时31分,读法是一样的。这两种写法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那下面这两个时刻你能写出来吗?‎ ‎ ‎ 预设:第七个节目开始时刻是9时15分或者9:15。‎ ‎ 第20个节目开始时刻是10时15分或者10:15。‎ ‎2.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联欢会开始的时间和第一个节目演出的时间,那你知道联欢会开始的时刻与第一个节目演出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吗?那你知道第七个节目开始时刻与第20个节目开始时刻相差多少时间吗?‎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时、分、秒(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学习第一个绿点问题“联欢会开始的时刻与第一个节目演出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吗?”感受并体验1分钟有多长。‎ 出示探究提示:‎ ‎1.通过对钟面的认识,解决相差多少时间。小组进行讨论。‎ ‎2.感知1分钟有多长?播放1分钟长的音乐课件。‎ ‎3.体验1分钟有多长。‎ 学生先感受,然后进行体验,再说一说1分钟都能做些什么事。‎ ‎(二) 学习第二个绿点问题“第七个节目开始时刻与第20个节目开始时刻相差多少时间吗?”想象并推理1小时有多长?‎ ‎1.通过对钟面的认识解决相差多少时间。小组进行讨论。‎ ‎2.通过已有生活经验,推理1小时有多长。‎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解决第一个绿点问题。‎ ‎1.小组汇报,解决8时30分与8时31分相差多少时间。‎ 预设:联欢会开始的时刻与第1个节目开始时刻相差1分钟。‎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从8时30分到8时31分,分针只走了1个小格,一个小格是1分钟,所以相差1分钟。‎ 教师追问:同学们同意吗?‎ 学生回答:同意。‎ 教师提问:那你知道1分钟有多长吗?‎ ‎2.感受1分钟有多长。‎ ‎(1)从钟面上观察1分钟时多长。‎ 谈话:如果从钟面来看的话,你认为1分钟是多长呢?‎ 预设:1分钟是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 ‎(2)出示动画,感受1分钟有多长。‎ 出示课件,仔细观察并感受一下1分钟有多长。‎ ‎(3)拿出题卡,体验1分钟有多长。‎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题卡,每人一张,每个组的题目不相同。有口算题,有画画的,有写字的。教师继续出示刚才的动画,看学生在1分钟内能完成多少。‎ 谈话:1分钟结束了,你都完成了多少呢?‎ 预设:‎ 我做了8道题。‎ 我写了67个字。‎ 我还没有画完。 ‎ 谈话:1分钟之内我们做了一些事情,当然有的事情也没有完成。1分钟不长也不短,但是如果你不抓紧时间,1分钟就很快溜走了,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要珍惜时间。‎ 是的,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爱惜时间,有一句话叫做珍惜时间就是珍爱生命,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解决第二个绿点问题。‎ ‎1.小组汇报,解决9时15分与10时15分相差多少时间。‎ 预设:9时15分与10时15分相差1小时。‎ 教师提问:为什么?‎ 预设:‎ ‎(1)时针走了一大格,正好是1小时。‎ ‎(2)分针从3走到3,正好转了一圈,是60个小格,也是1小时。‎ 教师提问:1小时有多长呢?‎ ‎2.想象推理1小时有多长。‎ 预设:我认为1小时大概是演两个新闻联播的时间。‎ 教师追问:为什么呢?‎ 预设1:因为新闻联播的时间是30分钟,在钟面上是一半,还差一半,所以是2个新闻联播的时间。‎ 预设2:我认为是《大风车》的时间再加上20分钟就是1小时。因为我看到《大风车》的播放时间是40分钟,40分钟再加上20分钟就是1小时了。‎ ‎ 预设3:我认为1小时是我们上1节课的时间再加上2个课间的时间。‎ 提问:说说你的理由?‎ 我们1节课是40分钟,下课休息时间是10分钟,2个下课休息时间就是20分钟,40分钟再加20分钟就是1个小时。‎ ‎3.小结 同学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通过我们日常熟悉的节目推理出了1个小时大概是多长时间,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每一个小时的时间。‎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这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1分钟有多长时间,并且感受和体验了1分钟可以做好多事情,知道有的事情在1分钟内能做好多,而有的事情还做不完。另外通过举例,推理想象知道了1小时大概有多长时间。有人说1分钟很短,1小时很长,我不赞成这个观点,1件简单的事情也许1分钟就可以做完,但是如果你拖拖踏踏,也许你1个小时也完不成这件简单的事。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珍惜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情。‎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课本自主练习第5题。‎ (1) 课件出示第5题。学生先独立审题,然后把每一个时刻读一读。‎ (2) 分别找出每一个时间段的时刻,找不同的学生来说一说。‎ (3) 按不同的时间段,独立把颜色涂上。‎ (4) 最后看一看每个小组涂的颜色是不是一致。个别订正。‎ ‎2.自主练习第6题。‎ (1)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6题,先独立读题。‎ (2) 让学生把两个钟面上的时间读出来。‎ ‎(3)理解左图“再过多长时间分针能赶上时针”、“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刻形成直角”这两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明白第一句话就是使两个指针重合。‎ ‎(4)小组可以利用手中的钟表拨一拨,然后再小组汇报结果。‎ ‎3.课外实践。‎ ‎(1)这是一道课外实践题目,可以事先做好量表,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去实践。‎ ‎1分钟你能走多少步?‎ 估一估1分钟走多少步?‎ 半分钟走的步数再乘2‎ ‎2分钟走的步数再除以2‎ 思考:上面三个结果你认为哪个最准确?‎ ‎(2)学生完成表格,思考问题。‎ ‎(3)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哪种方法最简单,哪种方法可能更准确一些。‎ ‎【设计意图】:本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又能初步了解估测的算法。课本上呈现的3种测方法,分别是:;①估一估1分钟走的步数;②‎ 测半分钟走的步数,再乘2③测 2分钟走的步数,再除以2。对于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感悟第一种方法省事,但可能不够准确;第三种方法费事,但可能更准确一些。‎ 板书设计:‎ 认识1分钟、1小时 ‎1分钟有多长? 1小时有多长?‎ 设计说明:‎ 1.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 ‎(1)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本节课是探究1分钟有多长,1小时有多长这两个问题。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采用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1分钟、1小时有多长。通过一系列的动手,动眼,以及动耳,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去学习,更加深学生的兴趣。‎ ‎(2)利用大量数学生活经验,促进时间概念的初步形成。在体验1分钟有多长时,运用了列算式、写汉字、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同样的1分钟还可以做什么事情,促进对1分钟有多长形成表象。在认识1小时有多长时,利用新闻联播的时间是30分钟,大风车的时间是40分钟来推理1小时有多长,这些大量的生活经验促进了这两个知识的学习。‎ ‎2.使用建议。‎ 在使用本教案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前做好课件,搜集好材料.‎ ‎3.需破解的问题.‎ 在体验感受1小时有多长时,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