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6 MB
- 2021-05-31 发布
1
、岩石变化的原因:冷和热的作用使岩石破碎
(热胀冷缩)
、流水的作用使岩石更圆润,体积更小、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
2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3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新鲜土壤:
1
、土壤是湿润的。(土壤中水分)
2
、土壤中有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草根和小虫)
3
、土壤中有许多捻不碎的小石子和沙粒。
实验
干燥并粉碎的土壤:
实验
干燥并粉碎的土壤:
1
、土壤的颗粒不一样大。
2
、有小石子、大小不同
的沙粒。
3
、还有粉末状的微粒。
(
岩石中的矿物
风化
而成的
)
实验
花岗岩
石英风化
花岗岩
长石风化
土壤沉积实验:
1
、取晾干的土壤一部分放入水中观察。
2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
注意事项:
1
、土块要轻放;
2
、搅拌要彻底;
3
、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应该保持不动。
实验
土壤沉积实验:
1
、土壤里有颗粒大小不同的沙。
2
、有动植物的腐烂物。
3
、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
4
、在水中静置后会分层。
大小不同的颗粒轻重也不一样。
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的残体。
土壤中有小石子、沙和黏土,动植物的残留物,还有什么?
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
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
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1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的水分中还含有氮、磷、钾等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
3
、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
、土壤是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场所。
5
、土壤提供了动物的食物。
6
、动植物残体增加了土壤中的腐殖质。
7
、动物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8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依次为:砂砾、沙、粉砂、黏土。
9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关文档
- 拱墅区科学中考模拟卷含答案2021-05-31 14:09:3314页
- 科学技术局2020年工作计划范文2021-05-31 14:08:013页
-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功和机械能第52021-05-31 14:03:4140页
- 医学考试-中医内科学(痹证)-试卷12021-05-31 13:33:3717页
- 语文(心得)之解读新课标,让识字教学科2021-05-31 13:32:556页
-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5章科学进步无止2021-05-31 12:57:4113页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地理信息科学2021-05-31 12:40:0717页
- 医学考试-眼科学主治医师-眼外伤、2021-05-31 12:24:3018页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2021-05-31 11:20:393页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食物链2021-05-31 10:43:4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