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 MB
  • 2021-05-28 发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月下独酌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月下独酌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艺术特色 。 2.体会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效果 。 3.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 诗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坚持正直品质的风格。 初读诗文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 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 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作诗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 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 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 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 孤独、愤懑,以酒消愁,写下了本文。 解题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 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 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 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 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 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悟诗 花丛美酒独自一人, 场面冷清。 忽发奇想 邀月共酌, 场面热闹。 月远影随 内心仍然, 孤独寂寞。 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 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 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暂时将就情绪激昂, 及时行乐。 既歌且舞莫名凄凉 与寂寞。 醒欢醉散忘却烦恼, 自得其乐。 真诚相约 点尽孤寂, 书穷悲凉。 意象分析 “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许多意义: • “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 念家乡”“渴盼团圆”。 在这首诗中“月”的意象含义应该是什么? 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诗文分析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志向? “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 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 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 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 高洁志愿。 诗歌主旨 主题:诗人对世俗厌倦、对现实失望,虽有 远大抱负却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 苦心情溢于言表。全诗以乐写愁,以热闹写 寂,以群写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艺术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