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9 KB
  • 2021-05-28 发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ɡ) 妖娆.(ráo) 佝.偻(ɡǒu) 亵渎.(dú) B. 惊骇.(hài) 游弋.(yì) 宽宥.(yǒu) 麾.下(huī) C. 恣.雎(zì) 嗤.笑(chī) 栈.桥(zhàn) 箴.言(zhēn) D. 停滞.(chì) 豢.养(huàn) 绾.发(wǎn) 箪.食(dān)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A 项,佝偻(ɡǒu)- (ɡōu);B 项,宽宥(yǒu)-(yòu);C 项,正确;D 项,停滞(chì)-(zhì)。据 此,答案为 C。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逞能 撮弄 盘缠 三顾茅芦 B. 恪守 尴尬 盲从 附庸风雅 C. 拮据 应酬 戮破 前仆后继 D. 秘决 尴尬 困厄 李代桃僵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字形的识记。A 项,“三顾茅芦”应写作“三 顾茅庐”;B 项,正确;C 项,“戮破”应写作“戳破”;D 项,“秘 决”应写作“秘诀”。据此,答案为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厦门市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B. 对这次集体活动,班主任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纪律。 C. 经过办案人员艰苦卓绝的工作,这件蹊跷的案子终于水落石出....。 D. 狂热的球迷们歇斯底里....地在场外为自己喜爱的队员呐喊加油。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 相得益彰:互相配合、 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 郑重其事: 指对某事持慎重、严肃、认真的态度。使用正确。C 水落石出:本指 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与语境相 合,使用正确。D 歇斯底里: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举止失常。适 用对象错误。据此,答案为 D。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 了。 B.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 题。 C.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 标本。 D.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 语感能力。A 项,搭配不当,“信心”与“果断”不能搭配;B 项, 语意重复,“谈论”和“热议”语义重复,删去“谈论”;D 项,成 分残缺,主语残缺,去掉“在”。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只不过你我未处 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 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 B. ②①⑥③⑤④ C. ⑥②①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读全句段,可知⑥表达了一种观点是总起句,可作为 第一句;②结合上句的意思,引出分析,可作为第二句,而后从两方 面进行,从“固然”和“更”可辨析①在③前;⑤④句以名言为证然 后引出结论,所以⑤在④前。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⑥②①③⑤④。 6.古诗文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行人莫问当年事》) (3)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6)《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到乡翻似烂柯人 (2). 行人莫问当年事 (3). 边秋一雁声 (4). 人迹板桥霜 (5). 长风破浪会有时 (6). 直挂云帆济沧海 (7). 先天下之忧而忧 (8). 后天下之 乐而乐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 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 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 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 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柯、雁、济、沧”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睛】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 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 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 案。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 地爆响。他从门缝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 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性 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 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 也道我们会干事。” (1)选段出自哪部名著中的哪个故事情节? (2)选文涉及哪几个主要人物? 【答案】(1)《水浒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林冲 陆谦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名著阅读。(1)根据文本中的“山神庙” “草料场”“花枪”等信息可知,这段文字写的故事是“林教头风雪 山神庙”,这个故事出自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所著(据传)的《水浒传》 中的第一章。(2)这一故事讲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 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 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 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 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 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据此, 这段文字涉及的主要人物是林冲和陆谦两个人。其他的人物则是次要 人物。 8.综合性学习。 5 月 18 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 新华书店庆祝 80 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 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 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 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 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 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 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 70 年代末,中 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 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 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 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 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 了哪些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 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 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 (1)①陪伴儿童成长;②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 知识的需求;③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 (2). (2)示例一:栏目二: 读人•风流人物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名人故事,学习其精神品质。 (3). 示例二:栏目二:读情•有情时光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情 感类美文,体会人间美好情感。 (4). (3)示例:亲,来这里坐坐 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 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 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三个材料 可概括一个主要意思,然后用通顺的词语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 语意。如第一个,陪伴了一个人的成长;第二个,说得是新华书店对 于当下中学生的作用;第三个讲的是,新华书店在当下社会中的时代 作用。(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 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 不能是空洞的口号。(3)此题解答,内容以鼓励为主,按要求运用 合适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排比等。 阅读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戏题盘石 王 维 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释】①可怜:可爱。 9. 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10.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答案】9. 在清澈的泉水边上,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着。 春风习习,碧绿的垂柳飞舞在岸边的巨石之旁,不时拂过高高举起的 酒杯。 10. 三、四两句诗歌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反问说如果 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 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 于山间盘石的自得意趣。 【解析】 【9 题详解】 本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能力。要注意调动想象,结合诗歌内 容来描写。注意诗中的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这些景物不能落下, 要发挥想象,把画面描绘出来即可。 【10 题详解】 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若道春风不解意,何 因吹送落花来”,诗人反问若春风不善解人意,怎么会送来落花呢? 实际上就是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就综合 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 点睛: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 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 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 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 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 似相公者!”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 (2)月色入户. (3)是.日更定矣 (4)上下一.白 12. 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C. 念无与为乐者.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D. 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13. 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_____)(只填序号)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5. 请比较两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 【答案】11. (1) (高兴的样子) (2) (门) (3) (这) (4) (全) 12. D 13. ① 14. (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不 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15. 相同点:为了突出景物特点(【甲】文月明,【乙】文雪大),两 文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描写手法。不同点:【甲】文运用了虚实结合 的描写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解析】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 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 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一”是“全”;“户”是古今异 义词,“门”的意思。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 项中“而”分别为“表 顺承”和“表转折”;B 项中的“焉”的意思分别为“怎么”和“离 开”;C 项中的“者”分别是“的人”和“表停顿、判断,无实义”; D 项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故选 D。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 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 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可依 据句意,修饰语与中心语,主谓之间要句读即可作答。正确的句读是: 湖中/人鸟声/俱绝。故答案为①。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 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 特殊句式。(1)句中的“但、闲人、耳”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 中的“莫、痴、更”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景物描写的理解。认真阅读画线的语句,从采用的 方法、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异同。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抓住景物 的特点进行描写,甲文写的是月光,突出其明朗的特点;乙文写的是 白雪,突出其大的特点。两文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甲文借助景 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乙文则通过写雪景,表达了作者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 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两文在写景上也有不同:甲文画线 句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写法,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方法;乙文画线句子 则采用的是点面结合,运用客观地描写事物情态的白描手法。据此分 析概括作答。 【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 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 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 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 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 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参考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 (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 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 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 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 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 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崇祯五年(公元 1632 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 三天的大雪,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 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 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 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 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 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他们)拉着我一同 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 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 着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值”是当前社会热词,人们关注和重视外貌,喜欢用各种方 式提升自己的“颜值”。甚至有不少毕业生因为即将面试而走进整形 医院,希望通过整容为面试吃一颗“定心丸”。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拥有让人赏心悦目的容颜,确实更容易给 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增加一份竞争的筹码。但是,任何整容手段都 会有风险,美貌也有保质期,稍有不慎,美容不成反毁容;更何况, 再美的容貌也有老去的一天。 一个人一生最可靠的颜值并不是皮相上的外在之美,而是因奋斗 产生的内在之美,比如丰富的知识,美好的性情,出众的气质等。 奋斗增添丰富的知识,奋斗的人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不断丰富 自己的知识积累,增长自身才干,能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在激情奋 斗中绽放青春光芒,这才是美的源泉,与其冒着巨大风险去动刀,不 如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读书、思考、实践。 奋斗塑造美好的性情。奋斗的人,最开心,俗话说“相由心生”, 内在善良温暖的人必然眉眼柔和,内心坚定乐观的人必然经常喜在眉 梢,而内心忧郁自寻烦恼的人往往愁眉苦脸。你也许不能决定五官的 组合,但能决定五官组合而成的表情;你也许无法决定五官的形状, 却可以决定五官呈现的柔和度。 奋斗形成出众的气质。中国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 也说过,“学问改变气质”。对生活乐观、对未来有信心,就是最好 的美容。即使相貌不济也不必自卑,相反,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就会 让自己的眉宇间散发出生动、智慧的神采,继而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奋斗才是最可靠的“颜值”。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只有努力掌握 创新创业的本领,提升内在的核心竞争力,自信地融入时代发展的滚 滚大潮中,才能划出最美丽的弧线。 (选自《湖北日报》,有删改) 16. 请结合本文拟写一个标题,要求能够体现全文的主要观点。 17. 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不少毕业生因为即将面试而走进整形医院,是希望通过整形为面 试增加一份竞争的筹码。 B. 作者不赞成整容是因为他认为任何整容手段都会有很大风险,而 且整容也无法改变五官呈现的柔和度。 C. 作者认为与其整容,不如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读书、思考、实践, 最好的美容就是对生活乐观,对未来有信心。 D. 邓稼先年轻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于艰苦的“两弹一星” 研制工作。他的青春是奋斗的,也是美丽的。 18. 作者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才能真正提高“颜值”? 【答案】16. 示例:奋斗(才)是最可靠的“颜值”。 17. B 18. ①增添丰富的知识;②塑造美好的性情;③形成(培养)出众的气 质。 【解析】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拟写标题和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首先由网络热 词“颜值”引出本文论证的话题,接着分析一个人真正的美不在于“颜 值”,而在于奋斗,作者用奋斗增添丰富的知识,奋斗塑造美好的性 情,奋斗形成出众的气质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点明中心论点: 奋斗才是最可靠的“颜值”。根据题目的要求,可根据文章的中心论 点提炼或概括文章的标题。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是一道选择题,从文 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做出正 确的选择。B 项,错误点有两处:一是“很大”与文意不符,也不符 合生活常理;二是“整容也无法改变五官呈现的柔和度”也不符合文 意。据此,答案为 B。 【1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归纳能力。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是: 奋斗是最可靠的“颜值”,提高“颜值”的方式是通过“奋斗”得来 的,文章中的三个分论点“奋斗增添丰富的知识、奋斗塑造美好的性 情、奋斗形成出众的气质”正是作者所讲的提高“颜值”有途径。据 此理解可作答。 【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 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 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 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 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 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 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 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 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 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 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 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 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 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 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 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 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 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 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 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 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 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 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 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 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 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 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 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 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 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 2016 年 5 月《长春日报》) 19. 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0. 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1)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 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 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 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2)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 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 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21. 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22. 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23. 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9. 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②从容安排身后事。③在村 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④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⑤领着 孙女看自家的土地。 20. (1)①“镌刻”原指雕刻。②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 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都是 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 21. ①交代文中的主要人物。②点明文章的主旨。 22. ①年纪大但身体硬朗。②热爱乡村生活。③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 度。 23. 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②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 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③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 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故乡和土 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解析】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文章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的基础上,找准事件,采用“人+事”的方法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作答。 可依据文章的 4~8 段的“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 “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我 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有了小孙女, 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爷领着孙女,骄傲地 走在自家的土地上”这些语句依次概括即可。 【20 题详解】 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 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义。“镌 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的关系密切。(2) 本题考查句子含意的理解。结合文中爷爷与孙女的话,可以看出爷爷 认为故乡的一切都是孩子的,他希望在城里居住的孙女能感受到他留 守乡村,留守在土地边的那种自豪和对土地的眷恋之情,而这种情感 是丰富的,所以说是“广袤而丰盈”的。据此理解作答。 【21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标题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 作用,主要有:①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②设置 悬念;③指明文章线索;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⑤推动故事 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等。本文的标题“留守乡村的 爷爷”,既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人物——爷爷,又点明其“留守”的快 乐与意义,即点明了文章主旨。据此理解作答。 【22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 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 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第①段可 见,他“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从第②段内容“前不久, 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可见他热爱乡村生活; 从第⑤⑧段内容,可以看出他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据此理解概括 作答。 【2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分析。从文中爷爷带孙女参观 故乡时所说的话,可以看出爷爷为女儿种树的目的,不仅是当成一件 出生的礼物;更重要的是希望用树将城里的孙女与故乡联系到一起, 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依托。文中也有表述的句子 “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 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据此理解整理作答。 【点睛】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 征。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等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文章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方面 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议论语句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作文 24.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吃”组成的汉语词汇不胜枚举。 如:吃苦、吃亏、吃醋、吃透、吃得开、吃小灶、吃独食、吃老本、 吃后悔药、靠山吃山等。“吃”,可谓意蕴无穷。相信这些词语一定 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 题目一: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词语做 标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 文章。 《没有________,哪有________》 【答案】没有努力,哪有收获 收获,一个富有多种色彩的词语。它可能包含了农民伯伯辛勤的 汗水和喜悦的笑容,它也可能包含了学生在书桌上留下的字迹和在考 试后兴奋的心情。而这些成功的背后,都隐含着什么呢?其实,想要 取得成功,或是收获成果,我们都必须在之前用汗水和泪水,甚至还 要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取心中渴求已久的,为之而疯狂的理想。 经过一个紧张的复习阶段,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在考试前的最 后一个晚上我在书桌前,堆积了厚厚一叠如小山一般的提纲和习题。 我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把以前做过的题目再审核巩固一下。我 望着这一张张皱巴巴,布满时有潦草时有整齐的字体,心里顿时似乎 深有感悟——没想到,我在整个学期的学习中,竟然已经做了上千道 的题目,虽然其中有家长和老师督促下才完成的,有自己在桌前苦思 冥想才解出来的难题,还有的,就是自己先前不会,在老师的指导中 完成的。啊,一个学期的总结就在眼前,一个学期的努力也摆在眼前, 而更多的摆在我面前的,就是一个学期的希望。我从思考中醒悟过来, 拿出一本本子对照着错题奋笔疾书,准备做这最后的努力。 第二天,期末考式在紧张而有序中进行着,面对中一道道陌生却 似曾相识的题目,我埋头思考,大脑中充满了数字和运算符号。就像 攻克敌军的堡垒,我一道道都发动自己最高的潜能来完成。 考试时间真是太短暂了,还没有检查完,铃声就像上帝宣判人一 样,宣布考试结束,我怀着似有忐忑,似有高兴的心情走出了考场。 望着同学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开始担心起来:这次考试大家都 发挥不佳,我可能也是一样。 考试成绩出来以后,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星期的努力没有 白费,取得了好成绩。我终于在期末考试证明了自己——我成功了! 我收获了自己甘甜的果实。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对于自己的理想,那一 个人不需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呢?所以,有时候失败也是一种激 励,激励你想着理想迈进,激励你向着收获迈进,激励你向着成功迈 进。付出努力可能没有收获,但是不付出艰辛,我们永远也尝不到自 己种的甘甜果实!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要从阅读 材料给出的十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作文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 最有话说,最有感悟的词语作为写作的中心。假如我们选择了“吃苦” 这个词语,我们可以通过记叙自己吃苦的事情,表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也可以以“吃苦”为论题,论述吃苦的意义,写一篇议论文。写记叙 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描写及人物刻画方法的恰当运用;写议论 文的时候,一定注意论证方法的恰当的运用。(2)这是一道半命题 作文,题目是“没有_____,哪有______”。命题者提供的题干是一 组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补题的内容之间一定要有这种关系。如:“没 有爱,哪有家”“没有磨难,哪有成功”等。总之,文题具有很强的 主观性,引导考生用心品味自然、人生、社会,抒写独特的体验与感 悟。这个题目可叙可议,选材可来源于日常生活,感悟一个哲理,“没 有理解,哪有和谐”;也可关注自身成长,抒发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 启示,如“没有自信,哪有成功”;还可取材自然风物,抒写自己独 特的心灵体验,如“没有观察,哪有发现”;也可关注社会生活与发 展,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与感悟,如“没有尊严,哪有幸福” 等。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表达自己感悟或见解。作文时,最好能综 合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 【点睛】(1)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要抓住题目 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其 次要立意深刻。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 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第三,选材要精当。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 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 力。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结构文章时,注意内容上起、承、转、合,最好能写出文章的“波澜”; 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事情揭示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 示。语言上,要准确通顺,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2)半命题作文 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 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 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②化 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 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 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 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