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1 KB
  • 2021-05-28 发布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数据收集整理6-人教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收据收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3 页例 1、例 2。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的基础上学习的,一年级的分类与 整理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教学 的重点还是在于分类。本单元教材依托学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 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 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习 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二是重点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 记录数据的优点,并且注重了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现了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教学时注意:一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让 学生感受统计的价值。二是设计合适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三是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握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 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 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 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 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二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 还需要注意兴趣的调动和课堂的组织。 课标解读: 统计是对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分析、解释、标书等活动。 因此,其过程可以概括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正是 基于这种认识,《标准(2011)》对“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调 整,提出在第一学段要“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 收集数据的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 数据的结果”。 教学目标: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使学生学会用 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学会分类的基础上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 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 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 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4、让学生感受家乡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理解数据统计的必要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 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法: 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 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呈现生活情景,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 二、探索感知,获取新知 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课桌套,有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好呢? (1)学生发表意见。 (2)全班进行调查。 (3)师把统计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4)如果我们班订做课桌套,选什么颜色呢?全校选这种颜色合适吗?为什 么? 2、两个旅游地点,该到哪去旅游呢? (1)播放课件,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录。 (2)进行记录方法的比较,体会“正”字记录的优点。 (3)介绍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4)选择到哪去旅游好呢? 3、有两个人有事未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票,结果会怎样? 4、介绍数据收集、整理,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调查本班最喜欢的小礼物,用“正”字记录,填出统计表,并试着说一说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 )的有( )人。 (3)我最喜欢( ),喜欢这个礼物的有( )人。 (4)如果老师要准备礼物,应该准备( )份。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那些事请会用到数据的收集、整理。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