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0 KB
  • 2021-05-28 发布

初中优秀作文:读《西游记》有感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初一作文训练:以“读《西游记》有感”为话题 1. 可以另拟题目。 2. 体裁为“读后感”。 3. 字数 600 以上。 范文展示: 我读《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为去西天 取经,一路上与妖魔鬼怪做斗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 初读《西游记》,唯读其人物的神奇,情节的曲折,尤其是各路神仙妖精 与师徒四人玩“不同的过程,永恒的结局”的游戏,也可以说只是在看热闹。今 年暑假,再读《西游记》,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么浅薄,也不再只是钦佩某个人或 某项本领了,而是有了另类的人生感悟。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艰辛,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多次被捉住,但从未放弃逃生,他们这种执著,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记得一次我和父母去登山,我兴奋极了,信誓旦旦地说要登上山顶,体 验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感。但当我登到一多半路程的时候,就 登不动了。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我的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早已不听使唤了。我 抬头望了望山顶,决定放弃。但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我最终登上了山顶。站在 山顶,享受着凉风的微抚,从心底感到痛快。再举目远眺,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无 限风光在险峰”。于是,我感慨,如果我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目标,那么也就放弃 了如此美好的人间仙境。我们只有像唐僧师徒一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会实 现目标,成就大事业。 我们的求学之路又何尝不是荆棘丛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呢!如今的 我们,正坐在九年级的教室中,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中考,每天在题 海中遨游,与书山为伴。每天晚上看着家人熟睡的情景,我也曾多次想过放弃。 但一想到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这光环背后的汗水和泪水,我们想要有这样的 光环不经历痛苦与磨难,又怎么可能呢?想到这,我再次放弃偷懒的念头,投入 到学习中去。 《西游记》这颗历史上耀眼灿烂的明珠,正闪烁着那金色的光,为后代们 照亮通往成功的路。品读经典,感悟经过时间考验的人生真谛,去感知前人留下 的智慧,让经典的价值充分显现,让经典走进我们的人生。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这三个字从我很小开始便耳熟能详,小时候多以看电视剧为 主,兴奋的同时去想象着那令人向往的神魔世界。现在长大一些了,试着去静下 心来读原著。文字虽然要比动画世界枯燥,但却能展现一个更具魅力的世界。现 如今的我们早已没有兴趣去辨别那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是真是假,但西游记中 唐僧师徒四人那种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本书主要讲了唐僧携三个徒弟在十四年的时间里,历尽千辛万苦,九九 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书中的主角之一孙悟空,因他的胆识过人和聪明才智,理所当然成了读 者们广为赞赏的对象。都说“一本书往往能反映社会”,如果将《西游记》中的 人物带到社会中,那么孙悟空就是永远走在社会顶端的领导人物。他用他的胆识 和不服输的勇气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迎来成功的曙光。而八戒则像一个 寻常之人,老实,诚恳,却也自私,懒惰。而沙僧,虽总是默默无闻,毫不起眼, 就是说话也带着一种恭敬的态度,但却憨厚勤恳,忠于师父,总怀揣着一种干劲。 我认为他好像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不指望自己有上层人物的精明,智慧,也不指 望自己有什么大成就,只是坚守本分,忠于上层,心甘情愿去低着头,勤勤恳恳 干一辈子。 我读西游记,赞赏的不是悟空的精明,而是沙僧的诚稳。社会上不需要 那么多的孙悟空,反而需要有人去做沙僧,在不起眼的地方默默挑起沉重的担子,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向前走,不求什么过多的回报,只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 贡献。这样的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沙僧的存在也寄托了作者的美 好心愿。 作者吴承恩所处的明代是一个混乱的时期:皇帝昏庸;官吏腐败,兵不打仗, 农民服役而不耕作……这大概就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人们没有坚守本分,不做 该做的事,导致社会混乱。我想吴承恩在这个时代写下巨著《西游记》,不光是 为了批判社会的黑暗,还通过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只有如沙僧一样,一心做好 分内该做的事,不过分追求利益,愿意为社会的前进贡献一份力量,人人如此, 社会才会迎来美好的未来。 我们是学生,学习是我们当前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尽力做好学业上的事情, 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希望,将来成为社会栋梁,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读《西游记》有感 一天,闲着无聊的我在书柜中随意翻找着,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了中国四大 名着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便拿出来随手翻翻。谁想到这 一翻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里面那精彩的故事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西游记》是一本科幻小说,主要记叙了孙悟空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 一难,终于取回佛教真经的故事。 在《西游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不仅武功 盖世,能腾云驾雾,来去无踪,我最敬佩的还是他知恩图报,宽宏大量的高尚品 质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想孙悟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五百 年前他大闹天空后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唐三藏只是撕去了符咒,让孙悟空 重获自由罢了。就这点微不足道的恩情,他竟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在护送唐僧 西天取经的途中,他斩妖除魔,明察秋毫,为了唐僧有时竟舍命相救,这是多么 可贵的精神啊!而我呢?整天在家“呼风唤雨”,爸妈给我的恩情,我又是怎么 回报的呢?有时爸妈稍微批评我几句,我就生气顶嘴,和孙悟空比起来差太远了。 想到这我就惭愧的低下了头,同时对孙悟空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敬佩不已,我暗 暗发誓要向他学习! 孙悟空知恩图报的精神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他宽宏大量的精神更是 至高无尚的。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在取经途中,孙悟空多次为师父排忧 解难,唐僧却毫不领情,直说孙悟空无故伤人性命,多次把他逐出师门,但孙悟 空不计前嫌,一次次宽容师父,定要坚守在师父身边。就拿“三打白骨精”那回 来讲吧。白骨精三次化作人形来迷惑唐僧,唐僧是肉眼凡胎,不知她是妖精。对 于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不禁勃然大怒:“你这泼猴,多次伤人性命,既然你无 心向善,有意作恶,今后我不再是你师父,你也不再是我的徒儿,你走吧!”说 完,便头也不回德上马离开了。孙悟空被逼无奈,虽然回了花果山,但他没有因 此怨恨唐僧,当他听到师父有难之时,毅然挺身而出,把“快下锅”的师父救了 上来,这才化险为夷。孙悟空可真是宽宏大量啊!再想想自己,小肚鸡肠,一点 也不能包容别人,稍有不慎就对他人指手画脚或生气离开。记得上次前排的同学 向我借块橡皮用用,我犹豫再三才把刚买的新橡皮递给他。谁知他没有接稳,橡 皮掉在地上弄脏了。我大发雷霆,对他又吼又叫,还小题大作的叫他赔。现在想 起来真是后悔莫及,为了一块小小橡皮就断送了我们的友谊,真是太不应该了! 读完《西游记》,我明白了要有一颗感恩宽容的心,学会感恩一切,包容一 切。如果人人都是如此,世界便会永久和平美好。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孙悟空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我利 用课外时间阅读了这本图书,受益非浅。 我知道的不仅仅是那几个汉字,而是它的作者吴承恩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的 真正含义。 一、要有团队精神。我们如果具备这种精神,肯定是战无不胜。因为我们的 团队现在成绩落后别的团队,但我们不相互埋怨指责而是相互鼓励相互加油。《西 游记》里的孙悟空找铁扇公主借扇子,孙悟空第一次借到的是假扇子,回来灭火 没想到火反而越来越大,悟空也差点被烧成饼子了。八戒、沙僧和师傅不但没说 他、指责他,而是说再去借一次,最后终于错到了扇子。 二、要有勇气。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气,还有智慧。我们只要有了勇气、智慧, 做什么事都会成功。例如本来你害怕做这件事,你鼓起了勇气,就不害怕了,加 上你的智慧,想尽办法消灭敌人,这样不就成功了吗?在故事里悟空靠勇气打了 头阵,然后用自己的智慧偷到了紫金铃降伏了妖怪。 三、要有顽强的毅力。比如你可能要失败了,如果你有毅力,不垂头丧气而 是继续抵抗,就会有反败为胜的希望。《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三人都被妖怪关 起来了。到了夜晚,悟空解了绳子逃跑了。最终他早到了救苦天尊收怪物。唐僧 四人又踏上西行之路。这件事说明了只要有毅力就有希望。 四、要诚实。在这个故事里我知道的最大的一个益点就是要诚实。在《西游 记》里沙僧就是因为从不撒谎得到了唐僧的信任。看来,只要你诚实别人就都会 帮助你,所以诚实对我们来说不但很重要而且是千金难买的。 五、勤学苦练。孙悟空原来本是一只猴子,后来变成了人人知晓的齐天大圣, 最后成顶天立地的斗战胜佛。这中间有什么奥秘吗?这中间其实没什么奥秘。是 因为悟空的勤学苦练才使它从猴子变成了斗战胜佛。你们可能会问孙悟空不就是 学了艺和打妖怪,哪儿有勤学苦练了?书上写了孙悟空学艺的时候很聪明。聪明 是天生的吗?不是,联盟是经过勤学苦练换来的。在保护唐僧西行的途中它不停 地吸取经验教训,要想吸取经验教训他也要下功夫。所以我说悟空在勤学苦练。 看来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让自己从一般的人变成伟人。 六、善待别人。我们都要善等别人,不要对别人使用暴力。别人不小心把你 拌了一跤,别人说对不起。这时如果你还他一拳,这叫暴力。说声没关系叫善待 人。故事里的沙僧就善待别人。六耳猕猴变成悟空的时候,沙僧差点和真悟空打 了起来。后来经过观音解说,他才知道上了当,沙僧不但没有防止妖怪变成他的 模样伤害师傅,还跟他一起并肩做战消灭妖怪。看来我们随时都要善待别人,这 样别人才会善待自己。 七、要乐于助人。前不久胡主席发表的八荣八耻里面的第二条:以服务人民 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其中的服务人民意思就是乐于助人。在《西游记》里悟 空就非常乐于助人,本生可以不管那些和尚,不帮他们解脱困境。可是悟空起了 善心,帮助这些和尚,打败了羊力、虎力、鹿力三个无恶不作的妖怪。乐于助人 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给它发扬光大,而不应该毁灭它。你如果帮助了别 人,别人同样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也会帮助你。这不就是一举两得吗? 《西游记》使我懂得了很多知识,更使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我希望大家也 能像我一样认真阅读本书!! 《西游记》读后感 当我第三次读完这本重重的《西游记》时,心里有了不少的感触。 第一次时,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很会打架,会变许多样子;唐僧很无能; 猪八戒像一只懒“虫”;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第二次,我就觉得 孙悟空很可爱;唐僧非常的傻;猪八戒是一只傻呆呆的东西;而沙和尚则是一个 忠心耿耿的徒弟吧。而这一次,觉得孙悟空非常的机灵,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别 是对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朴实而又显得仁慈;猪八戒傻得可爱;沙和尚则 给人一种忠诚而又老实的印象。在《西游记》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验,最后, 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取得了真经。当然,在故事中诉说了许许多多的磨 难,我就不多说了。 《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 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 是归你所有的!当我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故事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 故事中倔强正直、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和正 直单纯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 取经的神话故事。这一路上,他们翻火焰山、打白骨精,历经了千难万险,战胜 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到了真经成了仙。这本书通过这些故事, 体现出孙悟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了我们正义是一 定会战胜邪恶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绝对 不能气馁,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懒做也是不行的,只 有机智灵敏、英勇果断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在学习时,或者在生活中不应该遇到 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挫折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动动脑筋,努力一把,咬咬 牙不就过去了吗?一旦战胜了困难和挫折,那胜利还会远吗? 《西游记》读后感 光阴在点滴中沉浸,凝聚了那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故事,那艺术殿堂中熠 熠生辉的明珠,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西游记的故事深入人心,被他们 津津乐道;甚至梨园子弟们演绎,成为人们心目中永不退色的鲜明画卷。几百年 后的今天,唐僧师徒四人那跋山涉水不畏艰险的精神仍鼓舞着千千万万人们,向 着胜利勇往直前。那么为何它又有如此魅力呢? 我认为其中自然有他的奥秘。于是在冬日的午后,一壶清茶伴我开始了 与西游记的邂逅。。。。。。 “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为陛下取得真经……”他,便是 一心向善的唐僧,漫漫取经路上,甚至连卑贱如草芥者都不忍伤害;也许只是善 良,所以他博施济众,尊重卑微,在这钢筋水泥的都市中,又有谁会留意路旁一 株葱葱绿草,“脚”下留情呢?但他无时无刻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无论是在颠簸的马背还是半夜三更;他的心中始终树立着信念,始终都不 忘自己面对天下苍生当年许下的承诺,难道那些半途而废者不感到相形见绌吗? 他又视美色如粪土,无论前面是高官厚禄的诱惑还是妖精的威逼。他始终面不改 色,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难道不是应为他像千百年来的文人 志士一般,守卫了自己的气节吗。然而有时他却因为自己的太过心慈面软而变为 了迂腐,甚至善恶不分!他不分青红皂白,屡屡听信猪八戒挑拨离间,一次次误 会了法力高强,忠心耿耿的孙悟空;却正中了妖精们的圈套。直到自己身陷囹圉 时才“早知今日悔不当初”。然而却又一次次不撞南墙不回头,唉,真是令人为 他拘一把同情泪,然而他亦是团队的“主心骨”,作为一个领导者,自己则贤愚 混淆,更甚者颠倒黑白,这又何尝不是太过“心慈手软”的缘故。 令我感动的另一个人物非被毛主席誉为“金猴奋起千钓棒,玉宇澄清那 万里埃”的悟空莫属,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曾一度令人闻风丧胆,但 最终应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与目中无人而被如来压于五指山下,孟子说:“天降大 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五百年是对他的磨砺,不禁一番风彻骨,哪得 梅花扑鼻香?这五百年不但是对他以前惟我独尊、狂妄不羁的威慑;这五百年的 修行即使必然也是未然,这既对是对他的一次重新定位,也是对他做出一番成就 的基础,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若是没有这五百年来的沉淀与积累,又何 来以后的战斗圣佛。又有谁知道在这背后付出了多少泪水,汗水甚至血水呢? 火眼金睛的他每次都识破了妖精的阴谋诡计,为了唐僧的安危,上刀山 下火海也在所不惜;即使被八戒挑拨的师傅责骂,悟空永远忠心耿耿。在危难关 头仍然为了唐僧而不顾一切,无论妖精布下的天罗地网是多么狡诈,他总能化险 为夷。 我静静合上了书,这一切仿佛在眼前浮现:菩萨心肠的唐僧,神通广大 的孙悟空,搬弄是非的八戒,少言寡语的悟净;他们各有千秋,也许,只有互相 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的组织才是成功的,这也是《西游记》给我所上的一课吧。 那桌上的香茗依旧散发着点点醇香。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大的成就,这本书讲了唐僧与孙悟空、 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的一个过程,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了真经。 一路上风风雨雨,经过了八十一次磨难,文中说出了四个人物不同的性 格特点: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天不怕地不怕的美猴王,响当当的齐天大 圣;猪八戒以前是个天蓬元帅,被贬到人间,成为了猪头人身的和尚,但他也以 身殉职,尽心尽责的保护唐僧;沙和尚是个一心善良的人,从不向唐僧反驳,忠 心耿耿的人;唐僧作为这三个人的师父,一心向佛,一心向善,是个菩萨心肠的 人。四个人各有不同的性格,各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四个人物中,我最 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任劳任怨,一直保护唐僧一路取经成功,孙悟空 在有些地方表现出一副猴样,也是一只机智、好动、活泼、勇敢、是非分明的猴 子。能看出,这猴子“临危不惧”,什么事都敢去闯一闯,拼一拼,就在天宫也 敢肆无忌惮的大闹一通,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显得嚣张,但在四天取经的路上, 他作为其他两人的大师兄,也要做出一个模范样,要照顾好师父,保佑着师父去 西天拿到真经,是个好的徒弟,出色的师兄!所以,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他—— 孙悟空。 师徒四人之所以取经成功,是因为他们有一股忍耐、执着、坚持、顽强 的精神,就像黄蘖所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付出,哪来的 收获?唐僧他们是有着坚强的意志,才能取经成功!如果没有坚持,就会半途而 废,那么真经也不再他们手上。这也应了一句古话:万事开头难。已经选择了这 件事,就不要放弃,一直努力拼命做下去,最终才能成功。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 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做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 能保持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 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的!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看,看看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是不是有一些事情 因为半途而废而结束呢?那么,从现在开始,做事要一气呵成,才可以成功。 只有机智灵敏、善于动脑的人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在平时的学习中,或 者在生活中不应该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挫折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咬紧 牙关,一拼就过去了,迎接你的就是成功,挑战胜了困难和挫折,就离胜利不远 了!记住: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读《西游记》有感 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这本书记载了唐僧四师徒上西天取经的过程, 内容生动有趣,十分引人入胜,令人百看不厌。 很久以前,海外东胜神洲有个傲来小国,海中屹立着一座花果山,山顶上那 一块巨大的仙石千百年来吸收日月精华,渐渐有了灵气。有一天,山顶上发出天 崩地裂的一声巨响,石头裂开了,蹦出一只石猴,它向菩提老祖学了许多本领, 并取名孙悟空。之后,孙悟空遇见唐三藏,三藏收留了他,接续收留了猪八戒、 沙悟净和西海龙王三太子。取经路途遥远、魔障重重,但师徒四人团结互助,并 肩作战,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灵山,修成正果。 西天之路,长途漫漫。要的是那份执着,要的是那份勇敢,要的是那份团结。 我反复诵读着《西游记》,忽然,几年前的一件小事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七 岁时,妈妈教我做饭。起初,我连靠近锅子的胆子都没有,在妈妈的耐心辅导下, 我终于做出了第一道菜,却是糊的。妈妈鼓励我不要放弃,我鼓起勇气又试着炒 了几次,但还是失败了。这时,我失去了信心,对妈妈说:“妈妈,我是炒不好 饭了,我们别学了。”妈妈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对我说:“你怎么能遇到这么小 的困难就放弃了呢?你不是经常看西游记的吗?唐僧四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 难都没有放弃去西天取经,难道你才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想放弃、退缩了吗?你看 了许多次西游记,却没有学习到唐僧四师徒知难而进的精神。”听完妈妈的话, 我茅塞顿开,认真地重新再炒了一遍菜,果然,菜没有糊掉,我和妈妈开心地笑 了起来。确实,比起唐僧四师徒,我不得不低下头来。《西游记》不仅是一本闻 名中外的名著,还是一本教育之书。说起西游记,就不得不提起那个神通广大, 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美猴王孙悟空。他每天手不离那根万能的如意金箍棒;他一个 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他吹一根毫毛能变成千上万只猴子……在西游记里,他享 尽了威风,显尽了英姿,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在现实生活里,科学家的发明、 创造一点也不逊色于孙悟空的百变神通,它们造福了人民,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 便。 现在,我们的思想不应该再停留在《西游记》精彩的故事中,停留在猴王的 百般神奇中,而是应该努力学习,为社会作贡献。因为,这个世界才是我们发展 的方向,才是我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