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0 KB
  • 2021-05-28 发布

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 4 课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学目标】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 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 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2.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 的视运动;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3.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在活动 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 知道地球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东边早西边晚。 认识世界时区图,知道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取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 能够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 能够通过观察世界时区图,理解东西经和时区的概念,并用来计算不同地区 的时差。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世界时区图一张。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2 / 4 一、课件导入 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老师搜集了两个城市的一些照片与大家 共同分享。欣赏完后,请说一说是什么城市?(北京、乌鲁木齐)2.你们知道 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吗?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观察一下。我们还可 以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 球在不停的自转,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那这两个城市,每天迎来黎明的 时间先后一样吗?哪个城市会先迎来黎明呢? 二、模拟实验: 位置确定了,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了。教师指导六名学生手拉手、面朝外围 成一个圈模拟“地球”,其中两个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 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代表“太阳”。在自转的过程中,这两位同学看到太阳的时候 就喊一声“天亮啦”好吗?开始。(自西向动转两圈,自东向西转两圈。) 模拟实验记录单 模拟实验记录单 第_____小组 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 (用示意图画出来)(用示意图画出来) 我们组发现:_________先迎来黎明。我们组发现:_________先迎来黎明。 三、理解相对运动,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3 / 4 1.为了帮助我们研究,我们先来回忆与感受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运动现 象,看看有什么规律? (1)乘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的运动的?(向后运 动) 指名一学生回答。(人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 体向后退。)树、房子这些物体真的在向后运动吗? (2)如果看到车窗外的景物向前运动,你能判断我们乘坐的车向哪个方向 运动吗?(向后运动) 的确,当我们随同车一起运动的时候,会看到车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 这就是科学上所说的相对运动。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车外的景物的运动方 向,判断出车的运动方向。 (3)乘坐旋转木马,大转盘,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科学记录单二: 上面的几种运动现象,我们能得出的规律是: 4)推想:乘上转椅,看到周围的景物是在顺时针旋转,你的转椅应该往哪 个方向旋转?为什么?再请几位学生在转椅上体验。 (5)现在我们假想这是一把地球大转椅,我们每天看到地球周围有哪些星 体在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如何?(自东向西),由此,你们推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是怎样的?(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的其它星体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他们 相对运动的结果。而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自东向西运动的方向相反,是 自西向东。) 四、认识世界时区图: 1.确定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现在你们能判断北京和乌鲁木齐谁 先迎来黎明,再次让地球仪自转起来。 2.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几小时呢?也就是说,北京迎来黎 明了,乌鲁木齐要再过几小时才能迎来黎明呢?(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所以东方的北京比西面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3.这个问题我们请世界时区图来帮助我们解决。出示世界时区图。从图上 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的时间相差几小时? 4.介绍世界时区图:为什么世界时区图可以帮助我们算出各个地区迎来黎 明的时间相差了多少呢?(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副图呢?) 五、课堂总结: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4 / 4 总结地球运动的几个特点:运动方向和方式、周期、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 【板书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 自转证据:傅科摆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 小时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解决“苏州、乌鲁木齐、纽约这三个城市谁先迎来黎明”的问题为 主线,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大胆猜想、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相 结合验证猜想,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基本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找到问题的 答案。整节课我的思路非常清晰,把问题分步细致化,化抽象为具体,发挥动画、 实时视频、iPad 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在我的主导下,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的总结过程中也体 现出全班整体较好的掌握情况。 本课的遗憾之处在于学生分组实验的机会不多,大部分时间是在我的引导下 思考和集体实践,小组合作精神的培养有所欠缺。因为在准备时材料的限制,所 以课堂上的主要实验材料是一个大的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和相关贴纸,而我如果 更积极地去寻找更多的小地球仪和小型灯,那么就可以将演示部分和模拟实验部 分交由学生组内合作完成,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科学实验,以后再上这 一课时,我的设计会有更多学生小组合作和组间交流的元素,更多地让学生组内 动手实践,让学生积极动脑的同时更充分地发挥主体地位,这样将更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