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50 KB
  • 2021-05-28 发布

2018-2019学年生物同步苏教版必修2阶段质量检测(一) 生物科学和我们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阶段质量检测(一) 生物科学和我们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 1.下列有关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 B.开发和保护国土资源 C.围湖造田,将草原开垦为耕地 D.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培育转基因作物 解析:选 C 围湖造田,将草原开垦为耕地,短期内能提高粮食产量,但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会破坏生态环境,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解决粮食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科学管理,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开发和保护国土资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 培育人类需要的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 2.下列关于推理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推理是根据现象提出合理假设的过程 B.通过推理所得结论必须是正确的 C.推理过程必须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 D.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可得出多种结论 解析:选 B 推理是对观察到的现象所作出的解释,即是一种合理的假设,由推理所 得到的推论既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等加以验证。 3.下表是科学家通过对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观察建立的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分 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工业化前 工业化后 浅色型 黑色型 浅色型 黑色型 95% 5% 5% 95% A.这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工业煤烟使浅色型变成黑色型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浅色型迁出增多,黑色型迁出减少 解析:选 C 工业化前和工业化后环境条件变化对桦尺蠖进行选择造成了桦尺蠖的浅 色型个体减少,黑色型个体增多,即自然选择的结果。 4.下列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①肌肉细胞 ②精细胞 ③卵原细胞 ④极体 ⑤次级精母细胞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解析:选 C 精细胞、极体、次级精母细胞均为减数分裂所产生,此前同源染色体已 分离,故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5.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 解析:选 C 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之前,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中;而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发生在由初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的两次分裂中。 6.对右图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B.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结束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D.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 解析:选 B 根据图中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特征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 一次分裂中期。其特点是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已 发生了交叉互换。 7.少数人的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或(b)YY,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a减Ⅰ分裂不分离,b减Ⅰ分裂不分离 B.a减Ⅱ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C.a减Ⅰ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D.a减Ⅱ分裂不分离,b减Ⅰ分裂不分离 解析:选 C 若精子中出现 XY,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造成 的;出现 YY,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相同染色体没有彼此分开造成的。 8.下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 DNA数目的变化, 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表示细胞核内 DNA数量的变化 B.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所在时期,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C.人体内 CE段、IJ段和 KL段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均为 23种 D.DE段和 LM段均发生着丝点分裂 解析:选 C 图中实线为 DNA数目的变化,虚线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男性体细胞中 染色体形态有 24种。 9.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 40 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 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甲 10 20 20 10 乙 10 20 20 0 丙 20 40 20 10 丁 20 40 40 0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选 B 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使染色体 数目暂时加倍,可知该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0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数 目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染色单体不分开,这时染色体数为 10条,染色单体 为 20 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 20条,无染色 单体。 10.下面为动物体内几种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细胞中有 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C.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D.①和④所示细胞的动物不可能是同一种动物 解析:选 C 图①②③④依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减Ⅰ中期、减Ⅱ中期和减Ⅱ后期。 图①中不存在染色单体,图①②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动物睾丸中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 进行减数分裂;图①和图④所示细胞的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 2N=4,故有可能是同一 种动物。 11.下图表示在不同有关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a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细胞数目不变 C.c发生细胞融合 D.d没有同源染色体 解析:选 C 根据坐标图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特点分析可知,a和 b表示减数分裂,a 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有染色单体;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后细胞数目会增加; c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发生细胞融合现象;d表示有丝分裂,该过程不同时期的细胞中都 有同源染色体。 12.下面的图示表示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据此判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受精卵――→ ① 囊胚――→ ② 原肠胚――→ ③ 幼体――→ ④ 性成熟个体 A.①②③过程所需营养物质完全来自于受精卵 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①②③过程 C.①②过程是胚胎发育,③④过程是胚后发育 D.①过程 DNA总量增加,有机物总量也增加 解析:选 A 蛙的受精卵在体外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全部由受精卵提供;细胞分 化过程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①②③过程是胚胎发育,④过程是胚后发育;①过程 DNA 总量增加,有机物总量减少。 二、非选择题(每空 1分,共 26分) 13.(7 分)科学的理论是通过科学思维过程得出的。下图表示用水蚤(一种水生小动物) 进行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结果表示,多数水蚤生活的温度为________。 (2)有些水蚤能在 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 28 ℃环境中生活,这表明了水蚤 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 (3)能在 20 ℃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而能在 28 ℃环境中生 存的个体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所以,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作用。 (4)将 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 28 ℃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将 28 ℃环 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 20 ℃环境中也使水蚤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 物体缺少________________的变异就要被环境淘汰。(2分) 解析: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才能被保留,否则会被淘汰,能在 20 ℃环境中生活的个体 是 20 ℃环境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在 28 ℃环境中生活的个体是 28 ℃环境中具有有 利变异的个体。 答案:(1)25 ℃ (2)差异 (3)适应 20 ℃环境 适应 28 ℃环境 选择 (4)适应环境 14.(10分)下图 1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部分图像,据图回答问题: 图 1 (1)按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像的编号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2 分);按顺序把有 关减数分裂图像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2分)。 (2)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 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像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 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分裂图像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分裂图像中,染色体数和 DNA分子数与如图 2所示,相同的是图______。(2 分) 图 2 解析: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可推知,图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 图②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图③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期;图⑤⑥均是有丝分裂后期,但图⑥的细胞膜凹陷,应在图⑤之后;图⑦表示有丝分裂 末期;图⑧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⑨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⑩表示减数第二 次分裂前期;图⑪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⑫表示有丝分裂前期。 答案:(1)⑫②⑤⑥⑦ ①③⑧⑩④⑨⑪ (2)2 4 (3)⑤⑥ (4)①③⑧ (5)④⑩ 15.(9分)下图 1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 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 及 DNA相关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 成比例。 (1) 图 2 中 含 有 同 源 染 色 体 的 时 期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2)图 1中含有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 1 所示细胞对应图 2 的时期是 ________,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图 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 C对应图 2中的 时期 11,那么图 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1)图 2 包括减数分裂过程、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1~4) 时期和有丝分裂(9~13)时期中含有同源染色体。a 点表示受精作用。(2)图 1为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 8个 DNA分子,共 16 条脱氧核苷酸链,此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3)图 2 中时期 6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因此图 1 细胞与之对应。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 可能为精细胞,也可能是卵细胞和极体。(4)图 2中时期 11是有丝分裂中期,说明 C是有丝 分裂中期,D是后期,由中期到后期数量发生减半的是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分子数。因此 图 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分子数。 答案:(1)1~4、9~13 受精作用 (2)16 0 (3)6 精细胞或卵细胞和极体 (4)每条 染色体上的 DNA分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