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0 KB
- 2021-05-28 发布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细胞周期和高等植
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建议用时:35 分钟)
[合格基础练]
1.下列有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琼脂块大小模拟细胞大小
B.细胞边长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
C.琼脂块的体积越小,NaOH 在其内的扩散速率越快
D.NaOH 扩散的体积与琼脂块的体积比最大的是最小的琼脂块
C [NaOH 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NaOH 扩散的体积
与琼脂块体积的比值最大的是最小的琼脂块。]
2.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相对越低
B.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相对越低
C.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
D.细胞核中的 DNA 不会随细胞体积增大而增加
B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相对越低。]
3.下列选项中,细胞的染色体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叶肉细胞 B.根尖分生区细胞
C.人的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
B [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4.如图表示一个细胞一次分裂的细胞周期。假如以具有放射性的核苷酸培养这
个细胞,这些核苷酸进入染色体的位点是( )
A.W B.X
C.Y D.以上全有
A [细胞周期中间期进行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消耗核苷酸,从图中分
析 W 为分裂间期,所以这些核苷酸进入染色体的位点是 W。]
5.科学家用 32P 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
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e 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 阶段结束时 DNA 含量增加一倍
C.cd 阶段完成与 DNA 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 cd+de)等于 17.3 h
B [图示 ab、cd、ef 为细胞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c、de
为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 DNA
分子加倍。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期和分裂间期,为 de+ef(或 bc+cd)等于 17.3 h。]
6.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分子的复制、着丝点的分裂、纺锤体的形成
及消失依次发生在( )
A.间期、前期、中期、间期 B.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间期、后期、前期、后期 D.间期、后期、前期、末期
D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后
期,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前期,纺锤体的消失发生在末期,D 项正确。]
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各组成成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
的是( )
A.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
B.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C.DNA 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与 DNA 分子数目
B [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为子染色体,细
胞中无染色单体,即染色体数目不等于染色单体数目。前、中期中,染色单体数
目为染色体数的 2 倍。所以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一定不相等。]
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间期,每个染色体复制,DNA 含量加倍
B.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 含量也加倍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D.在分裂末期,细胞内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
B [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
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该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但 DNA 含量未变。]
9.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 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
C [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量加倍,而
染色单体数量为 0,DNA 数量与染色体数相等。]
10.如图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_(用字母表
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________个 DNA 分子。
(4) 染 色 体 数 目 加 倍 发 生 在 图 ________ 所 示 时 期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 B 所处时期的最明显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6)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 1∶1 的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植物 BCAD (2)分裂间 (3)4 (4)A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5)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6)A、D
11.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和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结构
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 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期,此时
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 段表示细胞
分 裂 进 入 ________ 期 , 此 时 期 染 色 体 变 化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 A 可以看出,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
________,所以细胞有丝分裂对于生物保持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3)图 B 表示的细胞处于________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
每条染色体含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共含________个 DNA 分子。
[解析] (1)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后期,染色体数目随着丝点分裂而加倍,并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de 段细胞分裂进入末期,此时染色体逐渐变为
染色质状态。
(2)从图 A 中可看出,有丝分裂不改变染色体的数目,即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
不发生改变。因此对于生物体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有积极意义。
(3)图 B 细胞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
4 个着丝点,即含有 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 2 条姐妹染色单体、2 个 DNA
分子。
[答案] (1)后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
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末 变为染色质状态
(2)染色体 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3)有丝分裂中 4 2 8
12.下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条。
(2) 图 乙 为 细 胞 有 丝 分 裂 的 ________ 期 图 像 。 该 时 期 的 主 要 特 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②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之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________ , 其 遗 传 信 息 完 全 相 同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
[解析] 图乙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该时期中着丝点分开后,染色体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共有 8 条。由于两条姐妹染色单
体上的两个 DNA 分子是由同一个 DNA 分子复制而来,所以两者的遗传信息是一
样的。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的 e~f,而图丙可以表示 DNA 复制结
束之后着丝点分开之前的一段,即 c~e 段。
[答案] (1)8 (2)后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
胞两极
(3)⑥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分离后形成的 (4)e~f c~e
[等级过关练]
13.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 NaOH 溶液浸泡不同边长
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
中 x 为 NaOH 扩散的深度,y 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x,因变量为 y
B.x 的值随 y 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 扩散的体积为(y-x)3
D.y 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
D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y 表示细胞大小,x 表示
细胞运输物质的量,故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y,因变量为 x;从实验的结果来说,细
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NaOH 扩散的体
积为 y3-(y-2x)3。]
1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细胞内中心粒数目由 1→2→1
B.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由 46→92→46
C.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由 46→92→46
D.细胞内 DNA 数目由 46→92→96
C [人体细胞内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构成,有丝分裂时中心粒数目由
2→4→2,A 错误;DNA 完成复制后,染色单体才形成,而着丝点一旦断裂,染
色单体数将变为 0,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由 0→92→0,B 错误;人属于二倍体生
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由 46→92→46,C 正确;人体细胞内 DNA 包括
核 DNA 和质 DNA,其中核 DNA 数目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 46→92→46,D 错误。]
15.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2 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 1 图 2
A.图 1 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分子复制
B.图 1 中 DE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C.图 2 中细胞处于图 1 中的 DE 段
D.图 2 中细胞含 8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8 条染色单体
D [注意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图 1 中 AB 段对应细胞分裂间
期的 DNA 复制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上的 DNA 含
量减半,图 1 中 DE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图 2 中细胞处于分裂期后期,
与图 1 中的 DE 段对应;图 2 中细胞已经没有染色单体。]
16.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
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DNA 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 DNA 合
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
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
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1 点即可)。
[解析] (1)DNA 合成可逆抑制剂能抑制 DNA 的复制,DNA 复制发生在细胞
分裂的间期,因此,加入 DNA 合成可逆抑制剂会使细胞停滞在细胞周期的间期(或
S 期),而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受影响。
(2)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不会将
细胞分裂阻断在间期。
(3)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
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答案] (1)分裂 间(或答:S) (2)不会
(3)完成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