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6.61 KB
  • 2021-05-28 发布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复习目标 1 流畅背诵《黄河颂》 2 识记并理解课文的文学常识和词语,课文的 重要内容 3 学习并运用有关抒情的知识 经典原声 diān pī qì pò kuáng lán zhuó liú 巅 劈 气魄 狂澜 浊流 wǎn zhuǎn píng zhàng bǔ yù bǎng yàng hào hào dàng dàng 宛转 屏障 哺育 榜样 浩浩荡荡 4、内容梳理 huánɡ kē zhàn ɡū lu hān quán suō pénɡpài zhuì chù là wūyè jǔ jué lí ba 3.重点词语 4、内容梳理 1 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揣摩景物描写(22自然段) 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修辞和写法?从哪些角度写的?给 人什么感受? 视觉:宝石的比喻,写出了夜之深、景之美,星空的灿烂美丽。 巨人、一口井的比喻,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的艰难处境。 听觉:山中“不可捉摸的声响”,比喻排比修辞,以动衬静的写法,写出了夜半深山 的静谧,瑰丽的山色夜景。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夜不能寐,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 景致,细听耳边的声音,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和豪迈,这正是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 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生动体现啊! 《土地的誓言》 3.重点词语 4、内容梳理 学会抒情 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抒情指 在文中自然真挚的表露作者的 喜怒哀乐思想感情。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抒情, 二是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指写作时不借助别的事物, 直截了当的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 倾吐出来。 间接抒情?指作者的感情同写人、叙 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 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间接抒情分类 1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2寓情于“议” 3寓情于事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 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 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2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 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 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 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 和耻辱。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 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 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 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 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 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3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 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4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 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 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 神的儿子。 直接抒情太多显得空荡,借景,借事,借物抒情,抒情就有了载体,这也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也很多,可以学会以下几点: 1 细节显示抒情 写作时应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以及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作 具体的摹绘。运用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 “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动人艺术效果。 2 形象寄托情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就用代表性的形象暗示思念家乡的情感。此夜曲中 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树——行旅之人的思亲、思乡之情。 3 修辞传达感情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 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土地的誓言》中排比,呼告修辞的运用,表达情感真挚。 4 多用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中适当使用,景物环境描写,抒发情感,显得作文十分高档。 间接抒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