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MB
  • 2021-05-28 发布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作文常规文体高分技法 记叙文高分技法 Word版含解析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 1 - 专题二 常规文体高分技法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高考作文是在特定情境下为满足 特定的要求而写作。高考作文的两种常规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一个侧重感性,一个侧重 理性。适合不同类型的考生,既能完成对考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有效检测,更让考生经受了一 次富有人文关怀的人生历练。要掌握这两种常规文体的高分技法。 精练提分 1 记叙文高分技法 DAO TU CHONG WEN SUO YAO DIAN 导图重温·锁要点 - 2 - MING QUE KAO QING BU DUAN BAN 明确考情·补短板 在近几年高考中,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选择写记叙文。优秀记叙文在高考阅卷现场尤其 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综观这些高考优秀记叙文,呈现如下特点:①语言生动形象;②人物 丰满鲜活;③叙事波澜起伏;④情感真挚动人。与此相反,考生在写记叙文时也有很多失误, 主要表现为:①写人缺乏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以致人物显得干瘪;②叙述太过 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③表达方式太单调,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记叙文不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要有整体的布局和构思。为了适应考场作文的短时有效, 真正在短时间内把故事讲好,我们可以掌握以下几种常见的记叙文的叙事范式。 【二轮复习达标】 掌握记叙文写作高分技法。 ZHEN TI KAI LU DIAN MI JIN 真题开路·点迷津 (2020·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 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 700 字。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侧重考查记叙能力、形象思维水平。试题以“一条信息”为题,引 导考生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自己从“一条信息”中获得的感悟,受到的影响,学到的东西 等内容,从而深入思考信息时代如何面对、处理每天从手机、音视频和纸面、口头等方面, 纷至沓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汲取好营养,提高辨别力,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软环境。例 如,抗击疫情期间,老师的一条微信传递了温暖;小区电梯里的一张通知,启发自己意识到 防疫责任;一条信息化解了二人之间的误解;橱窗里宣传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了谣言 等。考生可以记叙真实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写成小说或散文。 【参考立意】 ①一条群发的抗疫消息饱含深切的爱;②父亲节的温暖问候;③抓一条信息打脸特朗普; ④一条信息把世界连为一体。 【范文展示】 一条信息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各项施工项目正在全速推 进中。但对于如今的火神山医院来说,最需要的还是大量板房设备安装工人,项目总负责人 - 3 - 正在全国召集,相信很快便会有工人到达现场参与建设……”(文章开篇引入新闻信息,扣紧 主题,并且所选信息贴近时事,可见作者对时事新闻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 毕业于职业中专的我,听到这个信息,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妻子看了看电视,又看了看 我,踌躇了一下对我说:“有望,你不能去。”“可是,那边需要我。”我眼神坚定地看着 她,妻子好像被我堵得说不出话了,不再看我。我知道她是在极力忍着眼中的泪水。过了良 久 , 她 说 : “ 那 你 去 吧 , 我 和 女 儿 等 你 回 家 。 ”“ 好 。 ”( 巧 妙 运 用 动 作 描 写 , “放”“看”“说”“忍”几个动词,描写出一个家庭丈夫的勇于担当与妻子的委曲求全。) 当晚我便驱车前往武汉。自武汉封城以来,外来人员一律不许进入,我说我是驰援火神 山的建筑工人并掏出了证件,他们二话不说便放了行;刚到工地,便找到了项目总负责人, 告诉他我是听到新闻来参与建设的。他立马笑逐颜开,我到现在还清晰记得他眼角晕开的笑 纹。于是我就直接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对于路程经过一带而过,但是可以看出路途不易,侧 面反映出此时武汉疫情的严重以及“我”的勇往直前;对于项目总负责人采用了神态描写, 呼应了开头,也侧面反映出技术人员的不足与“我”的“来之不易”。) 施工的这几天,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连轴转。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与几个工友约好每天 都由其中一个人去拿所有人的饭,一日三餐全部都在工地上解决。到了最后干脆水也不喝了, 把上厕所的时间省下来工作,对此所有人都是心照不宣。在我极度疲累的时候,妻子的电话 和信息总是给我带来最大的安慰,她会告诉我她与女儿过得怎么样。当知道她们都好时,我 就感觉我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支援武汉的同时也是在守护她们。(本段采用细节描写,一 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已然不易,他们却还在想着要如何节省时间,真实展现了火神山医院建设 工人工作的状态;与妻子的电话和信息再次点题。) 但有一天晚上,我没有接到妻子的电话,打过去也无人接听,我以为她们很早就睡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再打过去时,听到了妻子的哭声,她告诉我女儿发烧了,还没确诊是不是新 冠肺炎,那时我只觉得五雷轰顶,手紧紧地握着手机,隐约能听见妻子的抽泣声,四肢却没 有了力气,在工地上最难熬的时候都没有现在难受。我真的很想撂下所有的事马上回去,可 是刚跑到工地,看到工人大多已经开工,我犹豫了。最后我还是留在了武汉,不是我有多高 尚,是妻子告诉我女儿在迷迷糊糊中发了一条语音信息,“爸爸,加油”。(这一段着实让人 压抑,火神山医院即将竣工,“我”却得知女儿成为了疑似病例,绝望、无奈的情绪喷涌而 出;女儿的语音信息不仅点题,也成了让“我”安心留下、不留遗憾的支撑。) “本台播报:2020 年 2 月 2 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完工后,我立马回到了家, 但是需要隔离 14 天,其间得知女儿得的只是急性肠胃炎,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后 来我又收到了女儿录制的小视频信息。她说:“谢谢爸爸,你是我的希望,也是我的骄傲!”(又 一条新闻,呼应了开头,也点明了主旨。) GAO XIAO TU PO QIANG JI FA - 4 - 高效突破·强技法 [高分技法 1] 线串珍珠式 1.时间线索 选取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按时间顺序进行描述,其内容先后有序,结构层次井然, 形成完整的故事或情节。当然,技巧成熟也可以采用插叙或倒叙的叙述方式,优化叙述效果。 2.空间线索或场景、画面的依次转换 将几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地点或生活场景、画面按一定的思路依次串联,多侧面多角度地 反映主题。其中每一个地点、场景、画面都能独立支撑一个故事,但将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层 次组合好,能使主题表达更深刻。 3.情感线索 将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的不同情感,按照顺叙或倒叙的方式展现,以突出人物情感 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自然地引导读者感受与思考。 4.结构模式 【典题试做】 (2017·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 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 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范文解读】 成就那盘棋 江苏一考生 ①阳光普照,爷爷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斜躺在窗边的太师椅上。旁边的孙女不时去抓抓爷 爷的胡子,告诉爷爷些许趣事,便自顾自地去玩耍了。老爷子看着外面街道上的轿车一辆一 辆疾驰而过。 ②“丫头,过来,学学棋,陪爷爷杀一盘儿。” ③小丫头乐呵呵地跑过来,接下来却看着自己的棋子一个一个被吃掉,她表情开始沮丧 了。最后棋盘上只剩下了“车”,跑得很远的只有它!“车”却保护不了“老将”,最终她 败给了这个幸灾乐祸的老头儿。 - 5 - ④“爷爷,不行,重来……” ⑤“车可是有很大的用处哩,你没用好。”爷爷满脸慈祥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孙女,接着 说,“丫头,别窝火了,爷爷用板车带你去耍一会儿去?” ⑥小丫头对爷爷的突发奇想早已习以为常,十分赞同。 ⑦到了水泥地面,爷爷便拉着板车跑了起来,丫头在车上开怀大笑,如银铃一般清脆、 悦耳!爷爷脚步终于一点点慢了下来,下面就是气喘吁吁了。真的是岁月不饶人啊! ⑧一辆自行车此时超过了祖孙二人,丫头看愣了,那湛蓝色的车架、米白色的座椅,还 有那小巧可爱的铃铛,组合成一个优美的精灵,优雅地在地面舞动前行着。 ⑨几天后,“叮铃、叮铃……”悦耳的铃声响起,眨眼间,声音便已来到身前,那蓝白 相间略带几分优雅的精灵飘然而至,爷爷推着它,就仿佛搀扶着嫁进门的公主,满脸微笑和 幸福。 ⑩“丫头,上来!”爷爷笑容满面地命令着。丫头先是犹豫不决,而后满脸幸福地坐到 后面的车座上。丫头听到了爷爷骑车的均匀的呼吸声,感受到了他的欢喜…… ⑪丫头爱惜极了这个精灵,不轻易地骑它,常常将它锁在家里。 ⑫窗外,车来车往:窗内,丫头又陪着爷爷下棋。她的棋子又只剩下了“车”,爷爷止 住了笑,捏了捏丫头的小脸,朗声说道:“车是用来载人载物的,而不是留来欣赏的。要正 常使用它,让它也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否则,再厉害的车也保护不了老将,更挽救不了 棋局。你的车何尝不是如此呀……” ⑬多年后,丫头知道了爷爷的苦心,便也明白爷爷才是自己前行路上的车,无论是在上 学的路上,还是在生活的旅途中! ⑭工作后的第一天,丫头骑着自行车开始了新的生活,面对呼啸而过的汽车,她的嘴角 泛起了浅浅的微笑。 【名师点评】 1.学开头 开篇以场景描写入手,描绘出了一幅祥和、温馨的生活图景。“老爷子看着外面街道上 的轿车一辆一辆疾驰而过”,这句话暗中点题,颇为奇妙。 2.学描写 文中对丫头和爷爷的动作、表情、语言等细节刻画十分生动、自然。如第③段写丫头先 是“乐呵呵”地跑过来,再写她表情开始“沮丧”;第⑤段写爷爷“满脸慈祥”地看着心爱 的孙女,这些描写画面感强,语言生动有感染力,突出了人物形象,富有生活气息。 3.学修辞 在第⑧~⑪段,作者把自行车比作“精灵”,一方面写出了自行车在丫头眼中显现出来 的精美,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丫头对自行车的喜爱之情。 4.学深刻 - 6 - 第⑫段爷爷的话含意丰厚,能引发我们对生活的种种感悟,是本文最为深刻的地方。 【范文解构】 【应用解读】 本文属于典型的“线串珍珠”式结构,文章以“车”为线索,将祖孙二人的生活片断有 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作者先写祖孙下棋的情景,接着描写爷爷用板车带丫 头玩耍的场面,再叙写爷爷送丫头自行车的事情,最后又以丫头骑着自行车开始新生活作为 结局。文章以写老爷子看轿车从眼前疾驰而过起,以孙女骑自行车面对汽车微笑着终,一方 面表达出作者对自行车时代和谐宁静生活的眷恋,一方面表达生活的哲思。文章立意高远, 思想深刻,特别写孙女对爷爷话语的反思,给人以启迪,彰显出作者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 [高分技法 2] 画面组合式 1.特点 写人叙事中,不必交代完整的事件,“抓拍”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定镜头,加 以横向的剪辑,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示人物或故事情节,从而揭示某种主旨,能够收到化 平淡为神奇的构思效果。 2.使用注意事项 画面组合,要有感人的形象和艺术构图,画面感要强,应有向心力,即各个小部分的内 容取向应扣紧主旨。 3.结构模式 【典题试做】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范文解读】 - 7 - 皱纹中的智慧 江苏一考生 岁月的车轮在人生的道路上碾过,深深的皱纹诉说着爷爷的人生,体现着纯朴的智慧。 一、牛耕 “吆喝,吆喝……”爷爷沙哑的呼声在空旷的地里显得格外清晰。天上乌云开始汇聚, 要下雨了,我忙跑到田埂边。“爷爷,快回来!”“知道了,就这一块了,耕完再回去。” 话毕,又响起了吆喝声。天空果真飘起细密的雨。爷爷回来时身子已湿透,脚上沾满了泥。 “爷爷,你把牛卖了吧,这牛都老了,耕地太费力了,现在有机器,很方便啊。” 我望着爷爷,说出心里的想法。“小丫头,这牛耕虽然慢,但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法子, 适用啊。趁爷爷还有劲,多耕些地,比机器耕得细呀,也不伤地。”如今,村里只剩爷爷家 这一头牛了,也只剩爷爷一个人还在用牛耕地。望着屋外的雨,我明白了:智慧是一种历久 弥新的经验。烟雨朦胧中,一人一牛,多么和谐,多么自然。 二、珠算 “嘚咚、嘚咚……”爷爷撑着老花眼镜,拨弄着算盘,时不时地在小本子上记些什么。 “爷爷,你在算账啊,我帮你吧。”“小丫头,你能帮我什么,你会用这老算盘吗?”爷爷 笑着向我挑眉。“我用手机帮你算,你报数字就行,比你这快嘛,而且又准。”“哎,你就 不懂啦,你那新鲜玩意我这把年纪学不会了。这老算盘倒好用,爷爷教你算吧。”“不要, 我看着就晕了。”爷爷低下头去,眉头皱紧,自己又开拨。我偷偷地用手机计算,发现爷爷 的结果那么精准,丝毫不差。我明白了:智慧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能力。一人静坐,手指拨弄, 那般淡定,那么稳重。 三、戏曲 静夜,凉风习习,微弱的星光陪衬的皎月,洒下清辉。爷爷在门前的老槐树下,抽着旱 烟。“爷爷,夜晚天凉进屋睡吧。”“丫头,坐这儿,这点儿凉,爷爷还受得住。”“那您 讲故事给我听吧。”“故事都给你讲遍了,没了哟,爷爷唱歌吧。”爷爷清了清嗓子:“我 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转保定乾坤……”爷爷的歌声并不动听,却带着莫名的 心颤、悲凉。望着爷爷皱纹间的无限认真,我明白了:智慧是一种净化了的境界。一人一曲, 那般投入,那么自然,在月夜下格外协调。 【名师点评】 1.学开头 这篇文章开篇用肖像描写设置悬念,紧扣题目,妙趣横生。 2.学运用小标题 作者在文中设置了三个小标题,小标题“牛耕”,点明了事件,也表明作者善于在生活 中发现提炼写作素材。另外两个小标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爷爷的智慧,串起整篇文章。 3.学描写 - 8 - 文中大量运用细节描写手法来刻画爷爷的形象,如“拨弄”“开拨”等动作描写,符合 “珠算”事件的特征,祖孙之间的对话描写,形成对比,暗扣主题。 4.学人称转换 在行文中,文章时而站在爷爷的角度,时而站在“我”的角度。这种人称视角的转换, 很好地完成了对“爷爷”形象的塑造。 5.学点题 每段结尾处画线句由原来的叙述转入议论抒情,成为了文章的点睛之笔。 【范文解构】 【应用解读】 文章采用了“画面组合”式结构,作者精心剪辑爷爷智慧人生中的三个生活片段,抓拍 “特写镜头”,画面感强,有感人的形象,使文章意味十足,给文章增色不少。难能可贵的 是,三个小标题统领各层,连缀成文,内容取向扣紧主旨,是对爷爷“纯朴的智慧”的形象 再现。在平凡而智慧的生活片段描写中,传达了这样深刻的理念:智慧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经 验,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能力,是一种净化了的境界。 [高分技法 3] 情节突转式 当事件按照合乎逻辑的思路波澜不惊地向前发展,读者的心态已经平和自然甚至有了一 定心理预期的时候,故事突然峰回路转或急转直下,往往能够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给人惊 喜,给人震撼,给人叹息。情节突转,一波三折,往往扣人心弦,效果出人意料。 “波澜起伏”式结构常用 5 大模板变式 模板变式 方法要领 层层设 疑式 “设疑”又称“卖关子”,即文中设下疑团,借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俗地说,就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 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 巧合式 巧合式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使用时需要把条 件写足,巧合得真实,巧合得合情合理,让读者感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 情理之中。 抑扬交 错式 抑扬交错式就是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将生活素材抑扬交错地组 织在一起,通过前后材料的反差,突出表现对象的本质属性,鲜明刻画人 物性格,揭示主题的一种构思方法。抑扬法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二是 - 9 - 欲抑先扬。 故意延 宕式 一篇情节完整的故事,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构成。用“故 意延宕式”就是展开情节时,故意延缓情节的发展过程,从而使高潮的出 现产生更为强大的吸引力,也可以勾起读者关注情节结局的急切心情,增 强文章的艺术魅力。 情节突 转式 情节突转式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 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 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这种方法 一般用在文章结尾处,这种陡转应该是既出人意料,又要符合情理,水到 渠成,毫不牵强。 【典题试做】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 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 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 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 袭。 【范文解读】 一束花,改变了我 一考生 ①有那么一种花,它也许并不是最美的最香的,但它有着独特的花语,改变了我,使我 原本迷茫的心勇往直前。 ②踏着泥泞的小路,我挎着书包一路小跑,双脚不安分的抬起,小腿一勾,用力前冲, 一块无辜的石子便被我踢到了几丈之外。一系列动作完美无瑕,我自顾得意着,却丝毫没有 注意到,早晨妈妈刚给我刷的白净的鞋子早已泥泞不堪,书包也平添了几点豹纹。 ③就这样踩着一串泥泞的脚印飞奔着,路过邻家门前,眼一瞟,刚好瞥见邻家小妹妹正 缩在妈妈怀里撒娇,手中小心翼翼地捏着一束粉红色的小花。阿姨一手搂着小妹妹,一手攥 着花朵,生怕被风吹散了似的,满眼垂怜。我的目光又急速抽了回来,不屑一顾,自叹无聊 地甩了甩头走了。 ④刚踏进家门,就看见妈妈守候的身影,还未待妈妈开口,我便将斑斑点点的书包投向 沙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换好妈妈早已备好的鞋子,向家门外跑去。扔给妈妈一句:“妈, 我去玩了!”她抬起一半的胳膊忽然定格,只得合上张了一半的嘴,我也实在分不清她的目 - 10 - 光中是气愤,还是惊愕。 ⑤良久,我大汗淋漓地回到家,不待洗手就开始享用桌上为我留的热腾腾的饭菜。正当 我要抱怨饭菜不可口时,突然意识到偌大的房子里不见了妈妈的身影。 ⑥我顿时放下了筷子,冲向妈妈的房间,不由分说地撞开了房门。房间里,一切静悄悄 的,只听见一阵又一阵的叹息声,那么压抑,如一块钢铁压在了我的心口。我抬头,看见妈 妈正斜坐在床边上,背对着房门,手中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 ⑦听见门响,妈妈怔怔地转过身来,看见我尤为惊讶,飘忽的眼神中有那么一丝不安。 她与我对视了一秒钟,又急忙抽出手将手中的东西藏到了身后。 ⑧我立即露出了一抹贪婪的笑容,一个箭步扑向妈妈,扒开了她的双手,就在那小东西 露出头时,我呆住了。那是一朵花,一朵粉红色的花,在妈妈眼前高昂着头。根部悬着一张 可爱至极的卡片,乍一看便知出自邻家小妹妹之手:“阿姨,母亲节快乐!” ⑨母亲节,母亲节。 ⑩我两眼无神地看着妈妈,内疚充斥着我的大脑。望着尴尬的妈妈,我的眼眶湿润了, 泪水喷涌而出,我扑向妈妈的怀抱。 ⑪对不起,对不起。 ⑫如今的我,早已收敛了许多。往日留给妈妈一筐筐泥泞的衣服再也不是我的风格,不 知不觉我似乎能看懂妈妈的心,那颗永远为我的心。每日清晨都不难看到,一对亲密的母女 相拥着,嬉笑取乐。母亲慈爱的抚摩着女儿的头,目光中满是亲昵。女儿痴痴地望着母亲, 暗暗下定决心:妈妈,女儿以后定不会让您失望!继而搀起母亲的手,踱步向前。 ⑬那改变我的小家伙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康乃馨。 【名师点评】 1.学开篇点题 开头以“一种花”“改变了我”点题,简洁明快。 2.学对比 “我”不是没有注意到,弄脏的衣服、鞋子会给妈妈带来更重的负担;“我”不是不知 道,多陪伴一下妈妈会让她更开心。但是,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不屑一顾,文章前半 部分即让自己与小妹妹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事在对比中慢慢显出谜底。 3.学设置悬念 “我”明明看到了母亲的动作、神情,却选择视而不见,虽然作者此时一点都不想探究, 但是,在读者心中却留下了疑问:这位妈妈抬起一半的胳膊是想干什么?张了一半的嘴是想 说什么?文章继续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往下看。 4.学多角度刻画形象 “扔给妈妈一句……还是惊愕”“一阵又一阵的叹息声,那么压抑……手中似乎还拿着 什么东西”“眼神中有那么一丝不安……急忙抽出手将手中的东西藏到身后”等句子,描写 - 11 - 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神态,全方位地刻画了人物,使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5.学结尾 结尾呼应标题与开头,终于揭开文章谜底——这朵花即是代表母爱以及爱母亲的康乃馨, 以此为寓意,深化了文章主旨。 【范文解构】 一 束 花 , 改 变 了 我 — 开头 —第①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一束花,改变了我” 发展 — 第②~④段:以细节展现“我”与邻家妹妹形成对比, 以悬念突出“我”对母亲劳动、言行举止的忽略 发展 —第⑤~⑦段:悬念层层递进,将故事推向高潮 高潮 — 第⑧~⑫段:揭开第一重悬念,即母亲因今天是母亲节 而“我”丝毫没有印象产生的“怪异”举止,令“我” 愧疚,继而改过 结局 — 第⑬段:揭开题目以及首段的悬念,即花为康乃馨, 升华文章主旨 【应用解读】 文章不仅开篇设置悬念,还在第一个悬念并未解开的时候又另外设置新的悬念,一环扣 一环,然后一个一个揭开谜底,层层推进中,将一个简单的母女亲情故事,讲述得波澜起伏, 有滋有味。 RE TI JING LIAN DA TONG GUAN 热题精练·大通关 (2020·北京市高考语文冲刺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2019 年 10 月 1 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70 年的意义不是岁月的流逝,而是蜕变和发展。中国已从“站起来”到 “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历史巨变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 请你展开想象,以“我看祖国七十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有细节,有描写。不少于 700 字。 - 12 -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材料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的巨大变化,中国从“站起 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在祖国七十年的征程中,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历史巨 变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题目要求以“我看祖国七十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考生 可以写祖国七十年以来的巨大变化,也可以写人们为建设祖国怎样努力和奉献,写作时要抒 发真情实感,言之有物。 【参考立意】 ①祖国发生巨变;②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③我为祖国做贡献;④珍惜现在,不忘 过往。 【范文展示】 我看祖国七十年 建国已经七十年了,国家在七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外公说,想当年,他在家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七十年前,因为家里 穷,他八岁便到剧团当了学员。他连去学校上学都成为一种奢望,只能利用空余时间自学。 现如今,我已经十七岁了,不仅可以在学校里享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在课余学习自己喜欢 的钢琴、书法。 外婆说,想当年,家里没有自来水,食用水都要一担担挑回来放在水缸里,寒冬腊月也 得到河里洗衣服。那时都是烧煤炉,一不小心弄灭了,还得劈柴生火,弄得煤烟四起。即使 建国后,物资也十分匮乏,都是计划供应:买粮食要粮票,肉类要肉票,做衣服要布票,连 买豆腐都要豆腐票……现如今,家里水龙头一拧,清水哗哗来;超市里食物新鲜、货物齐全, 想买啥就买啥。 妈妈说,她们小时候住的是防震棚,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她和姨妈 就一个拿水缸,一个拿瓷盆,往外舀水。现如今,大家不仅有自己的卧室,还有书房、钢琴 房,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爸爸说,他小时候家徒四壁,一直到上初中,家里才有了固定电话,还激动得把电话号 码抄在小纸条上,每个同学发一张,恨不得昭告天下。现如今,宽带入户、家庭影院,连我 都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电话手表、点读机、电子书。 建国七十年,祖国沧海桑田;建国七十年,神州发生翻天变化。我们的国家从无到有, 从有到强,靠先辈们不懈奋斗铸就了今日的辉煌。“神十”飞天、“蛟龙”入海、“天眼” 探空、航母远航……一项项荣誉,一次次飞跃,让中国越发耀眼,让世界为之震惊。 在祖国建国七十年之际,我们更应珍惜现在,不忘过往,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为 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谱一曲酣畅淋漓的曲调,写一首激昂赞颂的诗篇! 【点评】 《我看祖国七十年》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文章以外公、外婆、妈妈、爸爸 的口吻,讲述了祖国七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人的讲述都能引发人们的共鸣。文章从 - 13 - 不同角度写出了祖国的变化,条理清晰,中心突出。最后,文章对祖国的变化进行了总结, 并表达了一代青年人的心声,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是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