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9 MB
  • 2021-05-28 发布

广西柳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柳州市 2021 届语文第一次模拟题参考答案 1. B(A.“源头”错,班固认为《周易》是“六经”之首;C.“建立上下、尊卑的思想以达成 社会和谐的理想”,内容出自第 5 段,非此目的;D.“明四时之序”错,应为“上下、尊卑之序”) 2. B(文本层进式主体结构分析:第 4 段以“人道仿效、顺从天道是促成人事的先决条件。如 何仿效、顺从天道?”承上启下,体现了第 4 段是第 3 段的更进一层思考;第 5 段“《汉书》不但强 调天人、物我的和谐,而且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较 3、4 段,5 段表意更进一层;“首先”“其 次”“再次”在此仅表示写作顺序。B 项“都是”出错,文章还引用了《四库全书》以及孔颖达的“疏”) 3. A(“人与他人”应为“人与自然”) 4. D(陈星弼和团队研究的是如何节省电能) 5. C(Jamal 教授以“出色”“单枪匹马”“在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从侧面高度评价了陈星 弼的出色与不易) 6. ①“科教兴国”的坚定信念,心怀复兴、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进一步突破”功率器件 极限的梦想,为陈星弼研究提供源源不竭、执著追求的内在驱动力;②勤勉钻研、严谨求精、不畏 困难的科研精神促使陈星弼克服条件的艰苦,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取得出色的成就。(每点 3 分, 共 6 分) 7.D(表现了姥爷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与眷恋) 8.①小说开端向读者展示了多重人物关系,观念的碰撞、行为的不同,写出了姥姥的与众不同 与不被理解,突出表现姥姥对剪纸的痴迷热爱,情节上对比冲突,为下文发展做铺垫;②姥爷“憋 了一肚子火气”从地里赶回,见到姥姥专注剪纸又“扑哧乐了”,人物前后情绪的对比变化,使行文 有了波澜,节奏张弛有度,也体现了姥爷认知上的日渐转变;③姥爷开头评价姥姥是“拙婆娘”,最 后夸奖姥姥“你还忒巧”,在前后对比照应中,姥爷完成认知转变,形象塑造丰满,情节由冲突走向 和解,结构完整圆和,同时表现了姥姥剪纸手艺的精湛。(每点 2 分,共 6 分) 9.①开始,姥爷不理解姥姥的爱好,心窗紧闭,时常争吵;②一日,城里来人评价姥姥的手艺 是“非遗”并要买下剪纸,姥爷对剪纸价值有了新认知,开始包容姥姥,心窗渐渐打开;③姥爷得 肺癌后,不能下地干活,他从姥姥的剪纸中得到慰藉,习惯并喜欢上了剪纸,并对姥姥心生歉疚, 围绕剪纸两人有了交流,心窗打开;④当老两口平生第一次一块笑出声来,当姥爷临终前要求姥姥 给他捎带上“田野农耕图”时,他已经完全接纳了剪纸,心窗完全敞开。(每点 2 分,共 6 分。按先 后顺序对三点得满分,顺序错扣 1 分) 10. B(意思为“宰相是代替天来治理天下的,有了当宰相的人才后,才能任职,不能用它来奖 赏功劳。难道说国家的败亡,不是由官员的不称职和奸邪所致的吗?”) 11. B(“农部”应为“户部”) 12. D(“建议诛杀”是安禄山讨伐奚及契丹失败时候的事) 13. (1)天下之士定会刻意进修自守,刑政自然清正,这是有关国家兴衰的大事。(“修饰”1 分,判断句式 1 分,大意 3 分) (2)按照以往的习惯,公卿都把笏插在衣带里,然后骑马。(“故事”1 分,“搢笏”1 分,大意 3 分) 14.C(“直接说明”错,应该是“委婉表达” ) 15.①对朋友的劝慰之情,借“试玉”“辨材”来劝说朋友人才是要经受时间考验的;②对现实 的不满之情,借“周公流言”“王莽谦恭”的典故表达对当局朝政的不满和对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 ③对真理的坚定信念,诗人坚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澄清事实、辨明真伪的一天,自己与友人的 被贬之冤也会昭明。(每点 2 分,共 6 分) 16.(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每空 1 分,共 6 分) 17.A (注意“向往”、“坚守”的逻辑顺序及前后句的衔接) 18.D (“屡战屡败”修饰“民族耻辱”;“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与前一 句“坚持走……道路”相合;“弱肉强食”与“强盗逻辑”的感情色彩一致;“一以贯之”指用一个 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此处指态度的始终如一 ) 19.C(全句主语为“中国人民”,主语相同关联词在后;“侵略、凌辱、掠夺”在时间先后与程 度轻重上呈递进关系) 20.①停止生长和分裂功能 ②开始消耗能量储备 ③制造生物燃料(每空 2 分,共 6 分) 21.示例:①《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发布,②提出新时代中国铁路发展目标, ③目标分两阶段推进,④2035 年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⑤2050 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 铁路强国。(每点 1 分,共 5 分)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情境分析:①多则材料,构建“离乡”与“归乡”话题,引导学生书写家乡之变,抒发热爱家 乡、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②主题限定,“归来时,我心安处无乡愁”涉及三个关键词,“归来”“心 安”“乡愁”,但“归来”的前提假设是“离开”,因此梳理主题,其实就是梳理两组关系,“离开” 与“归来”,“心安”与“心愁”,明了了它们的内在逻辑,则行文逻辑与主旨也明确了;③任务驱 动,要求采用书信体,有明确角色定位、对象定位、任务定位、文体定位与内容定位,写作时须综 合完成任务。 参考译文: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时就会写文章。十三岁时带着他写的字去谒见广州刺史王 方庆,王方庆看了感叹说“:这孩子前程不可限量。”当时张说贬谪岭南,见到他后对他极好。后 来考中进士,调任校书郎。升为左拾遗。后来玄宗即位,张九龄上疏说:“臣认为选部的法则,其 弊病在于不变。如今若在刺史、县令中详细核查,在管内每年当选者,另考核其才能品德,可入等 级的,送到台里再加选择,以所用人的多少来评定州县的好坏,那州县就会慎重对待所荐举的人。 可任官的人才多了,吏部也可顺利完成任务,不会有那么多的庸人了。所以说,用人不可以不排列 其才能的高下。才能分出了等级,就不会盲目用人,那天下之士定会刻意进修自守,刑政自然清正, 这是有关国家兴衰的大事。”不久调任为左补阙。张九龄颇能鉴别人才,吏部考试时,张九龄常与 右拾遗赵冬曦一同参与评定,当时称他们考核为“详平”。当初,张说主管集贤院,曾推荐张九龄 可任顾问。张说死,天子想起张说说的话,召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主管集贤院的工作。 那时要赐渤海诏书,而能写这样诏书的人找不到,于是召张九龄起草,渤海之事也就办成了。升张 九龄为工部侍郎,管理草拟制诰事。张九龄因文雅而受到皇帝的赏识。那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皀因斩 杀可突干有功,皇帝打算任张守皀为侍中。张九龄劝谏:“宰相是代替天来治理天下的,有了当宰 相的人才后,才能任职,不能用它来奖赏功劳。难道说国家的败亡,不是由官员的不称职和奸邪所 致的吗?”此议就作罢。张九龄一向体弱,但很有风姿。以往的习惯,公卿都把笏插在衣带里,然 后骑马。张九龄则常让别人代他拿着,特制一个笏袋。以后,朝臣们的笏也都装在笏袋里了。以后 皇帝每用一新人,都要问:“他的风度能与九龄相比吗?”张九龄与严挺之、袁仁敬、梁升卿、卢 怡等人友善。世人都称道他们的交往能始终如一。到他任相位时,能不避权贵而直言,保持大臣的 节度。张九龄有所议论时,必认真剖析得失。安禄山最初以范阳偏校的身份入朝奏事,态度颇骄慢。 张九龄对裴光庭说:“将来扰乱幽州的,必定是这个胡儿。”及至讨伐奚及契丹失败,张守王圭把 安禄山执送京师。张九龄在文件上批道:“过去穰苴出师,斩杀误期的庄贾,孙武训练士兵,斩杀 不听令的宫嫔。张守王圭行令军中,安禄山不宜免死。”皇帝不同意,竟赦了安禄山。皇帝后来避 难到蜀,思念到张九龄的忠心,为之落泪。病死,终年六十八岁。追赠荆州大都督,赐谥为“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