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50 KB
  • 2021-05-28 发布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课时双测过关(九)细胞膜的功能和组成成分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课时双测过关(九) 细胞膜的功能和组成成分 A 级——学考水平达标练 1.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糖类、核酸 B.磷脂、蛋白质 C.水、糖类 D.蛋白质、无机盐 解析:选 B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 富。 2.肝细胞和甲状腺细胞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 A.脂质不同 B.磷脂不同 C.蛋白质不同 D.水不同 解析:选 C 决定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的是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功 能差别较大,主要是由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引起的。 3.细胞膜上一般不含( ) A.胆固醇 B.磷脂 C.血红蛋白 D.糖蛋白 解析:选 C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最丰富)、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组成,胆固醇也是构 成细胞膜的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4.下列哪一组最可能是细胞膜的组成元素( ) A.C、H、O、N B.C、H、O、S C.C、H、O、N、P D.C、H、O、S、P 解析:选 C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 C、H、 O、N 等,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 C、H、O、N、P,所以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最可能为 C、H、 O、N、P。 5.高等植物细胞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相互连接以实现信息交流的( ) A.纺锤丝 B.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 C.微丝 D.胞间连丝 解析:选 D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以实现信息交流。 6.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②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 ③ 细胞内核酸等重要的成分不会流出细胞 ④环境中一切有害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 A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也可能进入 细胞,如重金属离子、病毒、病菌等。 7.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正常机体细 胞膜上的蛋白质( ) A.具有信息转换功能的受体蛋白 B.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蛋白 D.具有运输功能的载体蛋白 解析:选 B 细胞膜上行使多种功能的成分是蛋白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 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信息交流以及运输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起 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酶,而不是膜蛋白。 8.如图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 b 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B.图中乙表示靶细胞 C.图中 a 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解析:选 A 图示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间接传递方式。图中甲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 乙表示靶细胞,b 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 9.如图是细胞间的 3 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 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 B 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 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出图 B 所示信息交流方式的一个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C 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 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 (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 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交换和能量的转化,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 ________________有关。 解析:图 A、B、C 均属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图 A 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 液到达全身各处,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图 B 表示相邻两细胞 间直接通过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图 C 表示细胞间形成通道,细胞中的信号分子由通道 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 答案:(1)血液 受体 (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 和结合 (3)通道 胞间连丝 (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0.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 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1)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成分。 (3)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试管 2 支,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 2 mL 的细胞膜样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要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所以可利用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 应来检测,实验设计时,设置空白对照组,通过溶液的颜色反应来判断蛋白质的有无。 答案:(1)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 应 (5)向乙试管中滴加 2 mL 蒸馏水 向甲试管和乙试管中各滴加等量双缩脲试剂,振荡摇 匀,观察颜色变化 (6)甲试管中颜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液体无紫色反应 (7)细胞膜中含有 蛋白质成分 B 级——选考水平高分练 11.如图所示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细胞膜的哪一项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具有选择透过性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选 D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直接接触,并相互识别完成受精的过程中,两种细胞间 进行了充分的信息交流。 1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将 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细胞的细胞核会被染色,而活细胞的细胞核不着色。利 用 PI 鉴别细胞死活的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不同 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 PI 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的成分和含量不同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 PI 的进入 解析:选 D 活细胞的细胞膜可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水溶性染色 剂(PI)不是细胞所需物质,因而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及其他生物膜 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丧失,溶于水中的物质(如 PI)都可以通过,而使细胞核着色。 1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阿格雷与另一位科学家发现了细胞膜上专门供水分子 进出的通道,要想证实细胞膜上的水通道是否是蛋白质,一般情况下,最好用哪种同位素进 行标记( ) A.15N B.35S C.32P D.18O 解析:选 B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蛋白质,还含少量的糖类,脂质主要是磷脂, 因此细胞膜所含有的化学元素有 C、H、O、N、P、S 等,其中 S 仅存在于蛋白质中,因此可 利用 35S 标记蛋白质,研究其功能。 14.苋菜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都不会出现红色物质,但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 刻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 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沸水使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沸水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解析:选 D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是选择透过性,这是活细胞所特有的功能。通常情况下, 色素是细胞所需要的,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不会让其轻易透过的,所以在清水中,红色色素是 不会进入水中的。若放入沸水中,高温杀死了细胞,使细胞膜失去了活性,其功能丧失,物 质的出入失去了选择性,细胞内部的色素物质就可以不受限制地释放出来,故水变成红色。 15.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利用以下材料和用具,验证细胞膜具有控制物 质进出的功能。 (1)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红色月季花瓣、烧杯、玻璃铅笔、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 清水、量筒。 (2)方法步骤: ①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用玻璃铅笔标上 A、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等量的红色月季花瓣,分别放入 A、B 两只烧杯中。 ④经过相同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解释盐酸溶液中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完成该实验时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对照实验设计的步骤一般 有四步:第一步(步骤①):分组编号。即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用玻璃铅笔标上 A、B。 第二步(步骤②③):设置对照实验。向 A、B 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 和清水,再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色月季花瓣。第三步(步骤④):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注意要设置观察标准,即相同时间后观察花瓣、水的颜色变化。第四步:实验结论。结合实 验原理,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本实验的现象应为清水中花瓣仍为红色,水无色; 盐酸中花瓣褪色,溶液变红。在分析盐酸溶液中出现此种实验结果的原因时可从盐酸对细胞 膜选择透过性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2)②在 A、B 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和清水 (3)清水 中花瓣仍为红色,水无色;盐酸中花瓣褪色,溶液变红 (4)在酸性环境中,细胞膜和液泡膜 失去选择透过性,液泡中的大分子色素进入盐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