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00 KB
  • 2021-05-28 发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提分必背1必须掌握的8类文化常识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一、必须掌握的 8 类文化常识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 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 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 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 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 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 欧阳修为欧阳永叔。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 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 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王 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 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 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 故而人称王临川。 【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 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 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 故称。 【称爵名】 《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 省称。 【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 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 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 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 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 人)、不谷(不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二)古代官职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 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 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 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 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 为虚衔。 【太傅】 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 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 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 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 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 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 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 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 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 为“枢臣”。 【军机章京】 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 “小军机”。 【御史】 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 诸事。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 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 密”。 【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 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 议大夫等。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 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 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 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 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 务。 【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 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尹】 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 又为古代官衔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 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 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 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节度使】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 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末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 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 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都督】 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 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 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 “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 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 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 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 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 头。 【提辖】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 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 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 由南麓登。”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 来。”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 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辖六部: 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 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 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 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 【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 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 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拜:授予官职。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 鲁传》) 除:任命,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授给、给予官职。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消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 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放逐。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贬官,降职。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表辞职退休的词语 乞骸骨:年老人请求辞职退休。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三)历法常识 【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 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 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二十四节气】 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 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 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 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 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初阳】 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 阳”。《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 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社日】 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初七】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 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下九】 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 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六十甲子”依次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 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l.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 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等。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 指公元 1627 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 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纪月法】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 一月。 (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 月。 【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2)干支纪日法。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四月辛巳”指农历四 月十三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 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 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 后一天叫晦。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 坐日观亭。” 【纪时法】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 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 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 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 纪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 纪时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纪时 23~ 1 点 1~ 3 点 3~ 5 点 5~ 7 点 7~ 9 点 9~ 11点 11~ 13点 13~ 15点 15~ 17点 17~ 19点 19~ 21点 21~ 23点 【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 五夜。 夜间时辰 五更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一鼓 甲夜 19~21 点 人定 二更二鼓 乙夜 21~23 点 夜半 三更三鼓 丙夜 23~1 点 鸡鸣 四更四鼓 丁夜 1~3 点 平旦 五更五鼓 戊夜 3~5 点 (四)地理常识 【地区名】 1.江表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2.江东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壁之战》) 3.关中 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 秦论》) 4.山东 指崤(Xiáo)山以东的地区: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货殖列传》) 5.河北与河南 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6.中国 指中原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7.三江 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政区名】 1.九州 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一般地说,“九 州”泛指中国: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2.八州与八荒 泛指中国: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3.郡 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4.国 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时 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 5.道 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 6.路 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四十 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省 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 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洪秀全 《原道醒世训》) 8.县 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海瑞传》) 【山川、关隘名】 1.江 指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2.河 指黄河: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3.崤 指崤山:崤有二陵焉。(《左传》) 4.函 指函谷关: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5.岱 指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6.五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7.四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 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9.大泽 指云梦、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10.五湖 一般指具区、洮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滆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 洞庭湖。 【别称】 1.南京 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桂枝香·金陵怀古》)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 2.杭州 又称临安、浅塘、武林等: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3.福州 又称三山: 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 4.镇江 又称京口: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南录〉后序》) 5.开封 又称东京: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 6.扬州 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慢·淮左名都》) 7.苏州 又称姑苏、吴郡: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8.武汉 又称夏口、江夏: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 9.北京 旧称燕京、大都、北平。 【其他】 1.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 晋阳和京都长安。 2.两都 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3.三辅 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ínɡ yì)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 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五)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 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 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 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 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 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科举。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 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 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 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 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 名叫解(jiè)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 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 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 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 “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 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 “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 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 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 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东汉时 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 Q 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 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 种特殊文体。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 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数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文章内容空 洞,形式死板。 【古代学校】 (1)古代学校有”庠(xiánɡ)”“序”“太学”。“庠”和“序”是地方学校:又嘱学使 俾入邑庠。(《促织》)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 衡传》) (3)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 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 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明清科举简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六)风俗礼仪 【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 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 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 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 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 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 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 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 啖之。重耳下令在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 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 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 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 “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 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 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 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 成的桥上相会。 【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 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 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 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 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 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 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 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 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 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 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 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 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 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 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生辰八字】 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 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 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 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 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 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 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 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 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 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 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 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 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 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 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 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 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 子为“朝”。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 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 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 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 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 载:“子路拱而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6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 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 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 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 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 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 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 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 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 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 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 【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 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 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 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 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率军队 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 这些活动叫“斋戒”。 【虚左】 古代坐车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有“虚左以 待”一语。 【再拜】 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 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 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 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7 【六礼】 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 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 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 老、故、逝、终等。 (七)宗法常识 【宗法】 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 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 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宗子】 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 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 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 又叫“宗主”。 【庶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 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众子】 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妻)所生的庶子。 【亲戚】 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 对儿女也可以称“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后者如《左传·隐 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 “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 “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 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 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六亲】 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 婚媾、姻娅;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 等等。 【三党】 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 【考妣】 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8 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昭穆】 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 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 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丧服】 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 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 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期功】 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分别为九个月和五个 月。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七庙】 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 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太庙】 天子的祖庙,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三纲】 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 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 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五常】 (1)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 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 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故又叫“大伦”。如《论语·微子》:“长幼之节, 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2)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3)指仁、义、礼、智、信。 【五教】 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 共(恭)、子孝。 【七出】 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 窃盗。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 礼教。 【三从四德】 “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 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 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如《左传·文公十 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次 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 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9 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裁 谁堪伯仲间!” (八)刑罚常识 【髡(kūn)】 髡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黥(qínɡ)】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刻犯人额颊 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 凿其额,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劓(yì)】 劓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这种刑罚大约起于商代。《史 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笞】 笞刑也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 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杖】 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 沿用到清代。 【刖(yuè)】刖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 一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 【膑(bìn)】 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 即指膑刑。 【宫】 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黥、劓、笞、杖、刖、 膑、宫这几种刑罚比较起来,一个比一个残忍。黥刑最轻,宫刑最重。) 【大辟】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秋、战国等时期,为 死刑的通称。 【炮烙】 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 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汤镬】 汤镬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 【车裂】 车裂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 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 而死的。 【凌迟】 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立凌迟一条。宋代 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 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 【腰斩】 腰斩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史记·商君列传》:“不 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弃市】 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 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0 都用弃市。 【枭首】 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