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64 KB
  • 2021-05-28 发布

【语文】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1)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通过书写汉字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终形成了千古传承、精妙绝伦的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是文化自信中具有典型特征的重要内容。‎ 中国书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中,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附着在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血脉中,每一种字体的演变发展都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连,烙上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记。如甲骨文与殷商社会崇拜鬼神的文化信仰有关,金文与西周礼乐文化相联,隶书的成熟与汉代社会的繁荣发展相关等。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经典都建立在深刻理解前代和当时的文化精神的基础之上,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王羲之取法前代名家张芝、钟繇,并深刻把握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精神,融汇儒、道两家思想,推陈出新而创造出的中国书法经典。历代书法家对于文化精神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传统儒、释、道等各家思想的吸收和借鉴,儒家的中和、道家的空灵、佛家的圆融等,都被书法家融化到笔墨和线条中,形成中国书法独有的精神气韵。二是历代书法家在书写诗词歌赋和尺牍信札时,渗透了对书写内容和文学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彰显着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始终标示着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保持着独立的民族特色,熊秉明称其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因为是书写的艺术化实践,所以最能表现人的心灵和思想,是心迹的流淌,正如林语堂所言:“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我们从王羲之的《兰亭序》中能够感受到魏晋名士雅集的逍遥和追求自然的风度,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能够感受到忠臣烈士的铁骨铮铮和面对国耻家仇的义愤填膺。中国历代书法经典无不隐含着中国文人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些情感因为共通的、高尚的思想指向而成为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民族品格。也正是因为这种民族品格的存在,中国书法才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很少受到外域文化的干扰,始终保持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中国书法少有舶来品的气味,也基本.上没有发生精神内核的变异,从这个意义上看,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反映中国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中国书法在对外传播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理解并接受。书法具有广泛亲合力和感召力,易于被喜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沿线国家理解和接受,早在唐代,中国书法就已经受到高丽、日本等国人民的喜爱,如《欧阳询传》载:“尺牍所传,人以为法。高丽尝遣使求之。”《柳公权传》亦载:“外夷入贡者,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各国遣唐使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格外关注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很早就对朝鲜、日本产生影响,甚 至影响到他们的文字。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当代书法要想继续助力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还需将创作的视域置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摘编自吕文明《书法文化传承与中国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能够表现国人的情感和文化。‎ B.每一种字体的演变与发展都与文化背景相依相伴,甲骨文、金文、隶书无一例外。‎ C.林语堂认为书法是书写的艺术化实践,只有书法才能表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D.中国书法具有广泛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早在唐代就被高丽和日本等国喜爱并接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分别从文化积淀、品格精神及对外传播等三个角度解读中国书法。‎ B.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论述了历史上的中国书法,同时也思考书法的当代价值。‎ C.文章援引林语堂、熊秉明等人的语句作为事实论据,论据经典权威,论证充分而有力。‎ D.文章两次例举《兰亭序》,分别论证了中国书法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彰显民族品格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创作者对前代和当时的文化精神有了深刻理解,他就能够创作出反映时代的经典作品。‎ B.对于书法创作者和研究者,书法的魅力不仅在于方法技艺,更在于代代传承的文化精神。‎ C.共通且高尚的民族品格使得中国书法未曾受到外来的干扰,成为中国文化极典型的代表。‎ D.当前,我国的书法艺术既需继承更要创新,创作也应有国际视野,中西合璧,风格多样。‎ ‎【答案】1.C 2.D 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只有书法才能表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错误,原文第三段为“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说的是“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是从观者的角度来说的不确定的推测,而非“只有书法才能表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的创作角度和太过绝对的结论。‎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两次例举《兰亭序》,分别论证了中国书法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彰显民族品格的观点”错误,第二次举例《兰亭序》是为了证明“书法因为是书写的艺术化实践,所以最能表现人的心灵和思想,是心迹的流淌”,而不是“彰显民族品格”。‎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A项,“对前代和当时的文化精神有了深刻理解,他就能够创作出反映时代的经典作品”太过绝对,原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经典都建立在深刻理解前代和当时的文化精神的基础之上”,理解文化精神是基础,但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C项,“共通且高尚的民族品格使得中国书法未曾受到外来的干扰”表述不当,原文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民族品格的存在,中国书法才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很少受到外域文化的干扰”,是“很少受到”而不是“未曾受到”。‎ D项,“我国的书法艺术既需继承更要创新,创作也应有国际视野,中西合璧,风格多样”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当代书法要想继续助力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还需将创作的视域置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可见,并非要“中西合璧”,而是要具有时代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强调的都是中国特色。‎ 故选B。‎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Nature 发表长篇综述论文,明确指出:近40年来,中国启动了包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16项投资巨大、影响深远的生态修复工程。截至2016年,这16项工程调动了5亿劳动力,在约6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投资了3700多亿美元。这一努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且成就巨大。2000-2017年,中国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来进行绿地恢复,实现了大地“由黄变绿”,贡献了全球25%的绿色增加量;对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7项指标,每一项都表现出趋好势头,‎ 特别是在土地退化修复方面,提升最为显著。2000-2015 年,中国土地净恢复面积占全球的18.24%,位列世界第一,对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方案和模式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 ‎(摘编自《大国治沙:中国方案与全球范式》)‎ 材料二:‎ 现代力学研究表明,沙子颗粒之间极为松散,并无作用力存在。而土壤微粒之间存在着作用力,能够在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整体架构。简单来说,土壤的这一力学特性,能够使土壤微粒之间存在一种名为“万向结合约束”的特定约束。从某种意义而言,沙子其实也是一种土壤,只不过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有科学家大胆设想,如果也赋予沙子颗粒这种“万向结合约束”的作用力,是否就可以把沙化土地重新变成具有调节与修复能力的土壤,并在沙地上打造出全新的绿洲呢?最终,有研究团队从自然界中提取了一种植物纤维黏合剂,从而开启了一段“化沙为土”的神奇之旅。‎ 在利用这种神奇的黏合剂进行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人们只需要将沙子与黏合剂相互混合,再灌入一定量的水,沙子旋即便拥有了“万向结合约束”的作用力,仅仅数分钟后,原本黄色的沙子就会在黏合剂的作用下逐渐变为深褐色。非但其外观与自然土壤无异,还同时具备了类似于土壤的养分和水分涵养性。此时,再抓取一把混合了黏合剂的沙子,手上的沙子就不再会松散垮塌。这种神奇黏合剂有望助力沙漠变绿洲。‎ ‎(摘编自沈臻懿《科技防沙治沙路》)‎ 材料三:‎ 蚂蚁金服在2016年8月底推出蚂蚁森林的公益项目。简单来说,就是手机用户的部分减排行为可以换算成“能量值”,能量值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蚂蚁金服就替用户在中国北方的荒漠化地区种下一棵真树。截至2017年8月底,蚂蚁森林用户超过2.3亿,累计减排122万吨,累计种下1025万棵树,种植总面积超过16万亩。蒙族汉子孟克巴图学会用两种方式种同一片林:在雅布赖山脚下,他和其他四位牧民一起种植着蚂蚁森林的梭梭树;在手机里,他每天在蚂蚁森林里收能量。张喜旺种植和守护着蚂蚁森林48号的沙柳。他说,以前内蒙古库布其的风沙很大,每年会有四五十次沙尘暴。而现在,一年沙尘暴的次数只有两三次,降水量也比之前明显增加。‎ Digital Globe公司的卫星曾经拍摄到一张阿拉善地区的图片,能看见蚂蚁森林刚种下的一行行梭梭苗,像一条条细弱却清晰的斜线。这些“斜线”终将会长大,让黄黑色的荒漠化土地恢复绿色。‎ ‎(摘编自陈颖《2.3亿人在手机里种树1025 万棵真树卫星可见》)‎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79—2016年,我国启动了平原绿化、天然林资源保护、沿海防护林等16项重点国家生态工程。‎ B.我国16项生态修复工程时间跨度大,地域覆盖面广,人力物力投入空前,多措并举,影响深远。‎ C.中国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来恢复绿地,绿地增加量达25%,实现了中华大地的“由黄变绿”。‎ D.中国为遏制全球土地退化作出了杰出贡献,2000 年以来的十多年间,土地净恢复面积居世界第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借助“万向结合约束”的作用力,把沙化土地重新变成具有调节与修复能力的土壤,有望实现沙漠变绿洲的目标。‎ B.化沙为土的神奇黏合剂外观与自然土壤无异,同时还具备了类似于土壤的养分和水分涵养性,使沙子不会松散垮塌。‎ C.受惠于蚂蚁森林的公益项目,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沙尘暴次数大幅减少,降水量明显增加,这些使土地荒漠化得到逆转。‎ D.蚂蚁森林项目通过“能量值”换真树的方式,鼓励用户的减排行为,将减排节能、公益捐助和治沙种树合理结合了起来。‎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治沙造林取得的经验。‎ ‎【答案】4.C 5.B ‎ ‎6.①从国家角度看,国家大规模启动生态修复工程,对治沙造林有巨大的效果。②从科技角度看,利用科技研发神奇黏合剂,对治沙造林有一定效果。③从个人角度看,个人坚持减排行为,对治沙造林有一定帮助。‎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C项,“中国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来恢复绿地,绿地增加量达25%”错误,并非中国绿地增加量达25% ,而是全球绿色增加量达25%‎ ‎ ,因为原文说,“贡献了全球25%的绿色增加量”。‎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 B项,“化沙为土的神奇黏合剂外观与自然土壤无异”错误,应该是黄色的沙子在黏合剂的作用下逐渐变为深褐色,“其外观与自然土壤无异”,而非“黏合剂外观与自然土壤无异”。‎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考生需审好题,带着问题筛选答案,本题答案应该在全部材料中找。明确每则材料的侧重点,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注意观点性的句子,材料中有直接照搬,如果材料中没有明确观点性的句子,考生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即可。‎ ‎①依据材料一所说,“近40年来,中国启动了包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16项投资巨大、影响深远的生态修复工程……这一努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且成就巨大”,以及“2000-2017年,中国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来进行绿地恢复,实现了大地‘由黄变绿’,贡献了全球25%的绿色增加量……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方案和模式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可知国家大规模启动生态修复工程,对治沙造林有很好的效果。②依据材料二“在利用这种神奇的黏合剂进行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人们只需要将沙子与黏合剂相互混合,再灌入一定量的水,沙子旋即便拥有了‘万向结合约束’的作用力,仅仅数分钟后,原本黄色的沙子就会在黏合剂的作用下逐渐变为深褐色。非但其外观与自然土壤无异,还同时具备了类似于土壤的养分和水分涵养性……这种神奇黏合剂有望助力沙漠变绿洲”可知,利用科技防沙治沙,对治沙造林有一定效果。③材料三提到了“蚂蚁森林的公益项目”,依据里面说到的“减排行为可以换算成‘能量值’,能量值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蚂蚁金服就替用户在中国北方的荒漠化地区种下一棵真树”以及“蚂蚁森林刚种下的一行行梭梭苗,像一条条细弱却清晰的斜线。这些‘斜线’终将会长大,让黄黑色的荒漠化土地恢复绿色”,可知个人坚持减排行为,对治沙造林有一定帮助。‎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一般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胡杨林 巴图尔 ‎①春天就像一匹活蹦乱跳的小马驹,踏着冬天的脊梁一路狂奔而来。沉睡的大地和万物开始复苏,冰雪消融,溪水潺潺,钻出地面的小草和呢喃的燕子,拉开了春天的大幕。然后,小马驹跑过的地方渐渐地绿纱荡漾,梨花白桃花红,蝶舞蜂飞,春天就回来了。‎ ‎②羊在胡杨林里低着头吃着草,它们没有时间抬头观赏灿烂的春色,不关心花儿红不红白不白,只要草儿长得肥长得嫩,没什么可以打扰它们集中精力吃草的兴致。牧羊人买买提把那件老羊皮皮袄往地上一铺,就躺在沙丘上晒太阳。初春的天气还是有一点儿凉,晒晒太阳是这个季节最好的享受。春天的羊群不需要过多的管理,这是羊长膘的季节,再过几天就是母羊产羔期了,多吃一点儿就多长一点儿膘,有了好的体魄才会生出健康的小羊羔。羊也知道天暖草肥时是最佳的生产期,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羊是没时间乱跑的,都专心地吃草长膘。‎ ‎③买买提眼睛看着熟悉的胡杨林,一股无边无际的孤寂油然而生。他躺在沙丘上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也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调。他不想继续陷入孤独绝望的境地。人的一辈子就是这样,不管什么事都得有人做,就说放羊这活儿吧,一百个人当中也找不到一个人愿意干的,可他买买提就喜欢这样的牧羊生活,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人管没人问,就像被遗忘的人。他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被遗忘了就没人拿他说事儿了。这样的生活看起来很枯燥,甚至是渗透着浓浓的苦涩,可是他并不觉得苦并不觉得涩,就喜欢没事的时候傻傻地想傻傻地笑。至于别人眼里的花花世界,好像跟他没有一点儿关系,就像低头吃草的羊群一样,它们只关心草儿肥不肥,其他都不是它们关心的事。‎ ‎④村里有人说他脑子是一根筋,是“五毛钱一个鸡蛋,一块钱俩不卖”的主儿。可是在他心里,胡杨林里的乐趣实在太多了:你永远不知道放个响屁有多可乐,当然你也不知道一群蚂蚁每天忙忙碌碌在干什么。买买提正想着,一只蜥蜴从沙丘上滚了下来。他一下就坐起来,而且立即决定,不能轻易就放它走了。他捡了一根小木棍,和那只小蜥蜴斗智斗勇。小蜥蜴往哪边走都受到小木棍的阻挠,它刚逃出一两米,就被拨拉回来了。到后来,小蜥蜴的尾巴被买买提捏住了,挣脱了几次都无济于事。小蜥蜴很无奈,只好使出最后的逃生招数——自断其尾,而且那根断了的小尾巴,在地上不停地扭动着。就在买买提愣神的时候,小蜥蜴趁机逃跑了。他觉得天下万物就是这么神奇,有些事情是你永远也想象不到的。一只小蜥蜴为了逃生自断其尾,看似很神奇,其实是它与生俱来的本事。不想死就得有活下去的办法,动物如此,人也如此。‎ ‎⑤“我没有伤害你的意思,只是想和你玩一会儿。”买买提望着一眨眼就不见的小蜥蜴消失的方向说,“我是个很无聊的人,请你不要记恨在心里。生命就一次,我们都好好地活着。”‎ ‎⑥胡杨林里能开花能结果的植被不多。说老实话,在这个干旱少雨的胡杨林里,能活着已经很不错了,开花结果都是奢侈的。粉红的红柳花算是最妖艳的,一开就是一串一串的,而且是一堆就是一大片,看上去就很扎眼。有了红柳花的衬托,胡杨林就显得不那么单调了。胡杨林里的花儿不多,可还是有蝴蝶飞来飞去。虽然它们的羽翅不是那么漂亮,可在胡杨林里它们就像穿着白色羽纱的仙女。在买买提心里,蝴蝶是上天派来的仙女,很高傲很美丽。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从不伸手逮一只。他觉得逮在手里就是一种罪过,是对美丽的亵渎。野蜂也来凑热闹,成群结队地来,见到花儿就一窝蜂地扑过去,采了蜜又嗡嗡地飞走了。春天的胡杨林其实是很美丽的,虽然绿色感觉有点儿“缺血”,但是植物们还是很努力地把一身绿色献给了春天。枯枝败叶被新长出来的绿叶掩盖,买买提心里也就不那么凄惨了。‎ ‎⑦布谷鸟从早上起来就在胡杨林里叫。买买提很喜欢布谷鸟的叫声,就像民间高手用自己独特方式演绎着春天的故事。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买买提说:“在这个季节里,就是一块石头也能发芽。”他的话不是很夸张,如果石头有种子,一定会发芽的。布谷鸟的叫声是一种爱的呼唤,它在呼唤春天,也在呼唤它的雌性伙伴。只要它们找到心仪的伙伴,一切甜蜜的爱情,就会在胡杨林里发芽结果。‎ ‎⑧买买提站起来伸着脖子眺望着,试图让视线穿过密密匝匝的胡杨林,看看布谷鸟是否找到了伴侣。那时,漫过他眼睛的不仅是荡漾的春色,还有懒洋洋的困意。‎ ‎(选自《小小说选刊》)‎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首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丰富、充满活力的春回大地图。‎ B.买买提追求自由单纯、自然质朴的生活状态,喜欢把自己放在与他人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C.春天专心吃草的羊群,妖艳的红柳花,成群结队的野蜂等,展现了胡杨林里万物努力生长的姿态。‎ D.“枯枝败叶被新长出来的绿叶掩盖,买买提心里也就不那么凄惨了。”写出他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 ‎8.请简要分析第④段中小蜥蜴断尾逃生这一情节作用? ‎ ‎9.作为一篇“散文化”小说,本文的“散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 ‎【答案】7.B 8.①塑造人物,写出买买提乐于在胡杨林中寻找乐趣,在自然中获取生命觉悟的形象;②铺垫情节,为下文买买提发出对生命的感悟作铺垫;③暗示主题,赞扬强大的生命力,凸显珍惜生命的感受。 ‎ ‎9.①淡化情节。没有紧凑的情节,少有冲突和悬念,呈现牧羊人日常生活的状态;②没有着力塑造人物形象,而是借助牧羊人买买提的视角描写春天胡杨林里的生命;③营造意境。借 环境、景物的描写营造了诗意的意境;④语言优美。小说语言流畅自然,清新优美。⑤注重抒写情感,表现了买买提的情绪变化。‎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B项,“喜欢把自己放在与他人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乐趣”错,不是在与他人生活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乐趣,而是在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把握作者创作意图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 第④段写小蜥蜴断尾逃生的情节,从塑造人物看,“可是在他心里,胡杨林里的乐趣实在太多了”“他捡了一根小木棍,和那只小蜥蜴斗智斗勇……而且那根断了的小尾巴,在地上不停地扭动着。就在买买提愣神的时候,小蜥蜴趁机逃跑了”从买买提与小蜥蜴斗智斗勇的情节中我们感受到买买提在自然中寻找的乐趣,这一情节有塑造人物的作用;从情节结构看,“他觉得天下万物就是这么神奇,有些事情是你永远也想象不到的。一只小蜥蜴为了逃生自断其尾,看似很神奇,其实是它与生俱来的本事。不想死就得有活下去的办法,动物如此,人也如此”这些关于生命的感悟就是小蜥蜴段尾的情节下生发的,这一情节有为下文抒发感慨作铺垫的作用;从揭示主题看,“一只小蜥蜴为了逃生自断其尾,看似很神奇,其实是它与生俱来的本事。不想死就得有活下去的办法,动物如此,人也如此”“生命就一次,我们都好好地活着”这种对于生命力的赞美和珍惜生命的感受也是在小蜥蜴段尾情节后表现出来的,这一情节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能力。解答时,紧扣题目强调的“散文化”这一关键词,联系情节内容和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即可。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对学生文本阅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本的细读、深读能力要求更高。‎ 从情节看,本文主要笔墨用于展现牧羊人日常生活的状态,描绘胡杨林的春天,羊群悠然的 吃草,牧羊人买买提躺在沙丘上自由自在地欣赏春色、感受自然,还细致的描写胡杨林里各色的自然生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冲突和悬念,结构散化。‎ 从塑造人物看,小说围绕买买提这一人物来写,没有设置丰富、曲折的情节内容,而是以他的视角来描绘胡杨林的生命,羊、蜥蜴、红柳花、蝴蝶、布谷鸟等,人物塑造形象性不强,显得散化。‎ 从意境看,小说第一段“春天就像一匹活蹦乱跳的小马驹,踏着冬天的脊梁一路狂奔而来。沉睡的大地和万物开始复苏,冰雪消融,溪水潺潺,钻出地面的小草和呢喃的燕子,拉开了春天的大幕。然后,小马驹跑过的地方渐渐地绿纱荡漾,梨花白桃花红,蝶舞蜂飞,春天就回来了”和第六段“胡杨林里能开花能结果的植被不多。说老实话,在这个干旱少雨的胡杨林里,能活着已经很不错了,开花结果都是奢侈的……胡杨林里的花儿不多,可还是有蝴蝶飞来飞去。虽然它们的羽翅不是那么漂亮,可在胡杨林里它们就像穿着白色羽纱的仙女”用来大段的环境和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具有散文化特点。‎ 从语言看,“野蜂也来凑热闹,成群结队地来,见到花儿就一窝蜂地扑过去,采了蜜又嗡嗡地飞走了。春天的胡杨林其实是很美丽的,虽然绿色感觉有点儿“缺血”,但是植物们还是很努力地把一身绿色献给了春天”“布谷鸟的叫声是一种爱的呼唤,它在呼唤春天,也在呼唤它的雌性伙伴。只要它们找到心仪的伙伴,一切甜蜜的爱情,就会在胡杨林里发芽结果”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胡杨林的春天,描绘充满生命力的自然物,使小说语言优美、雅致,有散文化的韵味。‎ 从抒情方式看,“买买提眼睛看着熟悉的胡杨林,一股无边无际的孤寂油然而生”“他躺在沙丘上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也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调。他不想继续陷入孤独绝望的境地”“他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被遗忘了就没人拿他说事儿了。这样的生活看起来很枯燥,甚至是渗透着浓浓的苦涩,可是他并不觉得苦并不觉得涩,就喜欢没事的时候傻傻地想傻傻地笑”“买买提很喜欢布谷鸟的叫声,就像民间高手用自己独特方式演绎着春天的故事”这些句子直接抒发买买提的内心感受,不含蓄,不隐晦,而是注重抒发人物的感情变化,具有散文化特点。‎ ‎【点睛】对散文化小说的阅读,既要立足文体(小说),又要对其特质(散文化)有所关照。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对文本的阅读上。既要做整体把握阅读训练,如勾画核心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又要做文本局部的精读或深读训练,如局部文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意,以及该文字与上下文的关联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禹字子文,河内轵人也。禹为儿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卜者爱之,又奇其面貌 ‎,谓禹父:“是儿多知,可令学经。”及禹壮,至长安学,从沛郡施讎受《易》,琅琊王阳、胶东庸生问《论语》,既皆明习,有徒众,举为郡文学。初元中,立皇太子,而博士郑宽中以《尚书》授太子,荐言禹善《论语》。诏令禹授太子《论语》,由是迁光禄大夫。元帝崩,成帝即位,征禹,以师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给事中,领尚书事。是时,帝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辅政专权,禹与并领尚书。禹内不自安,数病上书乞骸骨。上报曰:“君以道德为师,故委国政,君何疑之?忽忘雅素,欲避流言?君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孳孳,无违朕意。”加赐黄金百斤,侍医视疾,使者临问。禹惶恐,复起视事,河平四年,代王商为丞相,封安昌侯。为相六岁,鸿嘉元年致仕。赐安车驷马,黄金百斤,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望,见礼如丞相。禹成就子弟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马,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悌多智,二人异行。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崇每候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子弟相娱。禹将崇入后堂饮食,优人筦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而宣之来也,禹见之于便坐,讲论经义,日晏赐食,不过一肉卮酒相对。宣未尝得至后堂。及两人皆闻知,各自得也。初,禹为师,以上难数对己问经,为《论语章句》献之。始鲁扶卿及夏侯胜、王阳、萧望之、韦玄成皆说《论语》,篇第或异。禹先事王阳,后从庸生,采获所安,最后出而尊贵。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余家浸微。‎ ‎(节选自《汉书·张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禹为儿/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 B.禹为儿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 C.禹为儿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 D.禹为儿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文学,汉武帝时设置的各郡国学校官职,专门负责所辖地域的教育行政事务。‎ B.关内侯,爵位名,常封给文职官员,有封号还有封国。苏武也曾被封为关内侯。‎ C.乞骸骨,官员辞职请求回家安度晚年,与告老、乞身、移病等都有辞官的意思。‎ D.安车,供年老的高官及贵妇乘用的车辆。高官告老多赐乘安车,礼尊者用驷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禹少而聪敏。他在集市上观察学习,能够知晓蓍草呈现出的卦象,说出自己的见解,得到卜相者喜爱与赞赏。‎ B.张禹备受尊崇。他被成帝召为太子老师专门讲授《论语》,后又因道德高尚被委以国政,寄以厚望,一路升迁。‎ C.张禹知人善察。他以不同的方式与学生交往,为戴崇置酒设乐而对位列三公的彭宣敬而远之,此举两人均认同。‎ D.‎ 张禹经学有成。他的著作《论语章句》取众家之长,广受推崇,解决了难以面授皇帝经学的难题,流传于后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望,见礼如丞相。‎ ‎(2)由是学者多从张氏,余家浸微。‎ ‎【答案】10.A 11.B 12.B ‎ ‎13.(1)退休后回到家中,每当初一、十五时就以列侯的身份参加朝见,觐见礼节按照丞相的礼仪。‎ ‎(2)因此学者大多师从张氏,其他家学说渐渐式微。‎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句意为:张禹还是小孩时,屡次随家里人至市上,总喜欢在占卜、看相摊前观看。久之,很知一些分别蓍草布列卦意,不时从旁参言。‎ ‎“数”修饰“随家至市”,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C;‎ ‎“喜”作“观于卜相者前”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常封给文职官员,有封号还有封国”错误,关内侯是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仅低于彻侯(即列侯,亦称通侯)。有其号,但无封国。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他被成帝召为太子老师专门讲授《论语》”错误,原文“初元中,立皇太子,而博 士郑宽中以《尚书》授太子,荐言禹善《论语》。诏令禹授太子《论语》,由是迁光禄大夫。元帝崩,成帝即位,征禹,以师赐爵关内侯”可见,他是被元帝召为成帝的老师,而不是“他被成帝召为太子老师”。‎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关键词为:‎ ‎(1)罢:罢官,此处指退休;就:到;第:宅邸,指家中;朝:朝见;朔望:每月初一、十五;如:按照。‎ ‎(2)由是:因此;从:师从,跟从……学习;浸:渐渐;微:衰微、式微。‎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张禹字子文,河内轵县人。张禹还是小孩时,屡次随家里人至市上,总喜欢在占卜、看相摊前观看。久之,很知一些分别蓍草布列卦意,不时从旁参言。占卜者喜欢他,又认为他相貌不凡,对张禹父亲说:“这个孩子聪明,可以让他学习经术。”等张禹长大,到长安学习,从沛郡施讎学习《易经》,从琅笽王阳、胶东庸生问《论语》,不久都通晓熟悉,有了徒弟,被推荐为郡文学。初元年间,立皇太子,而博士郑宽中把《尚书》教授给太子,推荐说张禹擅长《论语》。朝廷下诏让张禹教授太子《论语》,因此升迁为光禄大夫。元帝驾崩,成帝即位,征召张禹、郑宽中,都因是皇上的师傅,赐爵关内侯,俸禄中二千石,加官给事中,统领尚书事。此时,成帝舅父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辅政专权,而张禹与王凤并领尚书事,内心不安,屡以病上书请求退职,想退避王凤。皇上回答说:“你因道德好而为师,所以委以国政。你怎么怀疑而多次请求退职,忽视师傅故旧之恩,想回避流言?我没听说过有诋毁的话语,你还是安心专意地总揽事务,勤勉而为,不要违背我的意思。”加赐黄金百斤,侍医看病 ,使者到家问候。张禹惶恐,又起来治事,河平四年(前25)代王商做丞相,封安昌 侯。做了六年宰相,鸿嘉元年退休。赐给他安车驷马,黄金百斤,退休后回到家中,每当初一、十五时就以列侯的身份参加朝见,觐见礼节一切按照丞相的规制。张禹的成就突出的弟子,有淮阳彭宣,官至大司空;有沛郡戴崇,官至少府九卿。彭宣为人恭顺俭朴有法度,而戴崇性和乐多智,二人品行不同。张禹心里喜欢戴崇,敬重彭宣而疏远他。戴崇每次侍候张禹,常责老师应置酒设乐同弟子一起快乐。张禹扶着戴崇入后堂饮酒,优令奏乐铿锵,极尽欢乐,深夜乃止。而彭宣来的时候,张禹于便处接待,谈论经义,白天请他吃饭,不过是一碗肉一杯酒相待。彭宣未能到后堂。两人都知道这些,但各自以为得宜。当初,张禹作老师,因为皇上难以多次向自己询问经书,作了一部《论语章句》献给皇帝。当初鲁扶卿及夏侯胜、王阳、萧望之、韦玄成都讲解《论语》,篇章顺序有些不同,张禹先侍奉王阳,后跟从庸生,收集其精心之作,最后出师却变得更尊贵。诸多儒生为此编了个口诀说:“想要钻研《论语》,就要念张禹的文章。”因此学者大多师从张氏,其他家学说渐渐式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黄庭坚①‎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②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徽宗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因文获罪,被除名,羁管宜州。崇宁四年重阳登宜州城楼。②戏马台,为项羽所筑,刘裕被晋安帝封宋公,于重阳日置酒戏马台大宴群僚。‎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作开篇,诸将侃侃而谈,诗人悄然独立,两幅图景一热一冷鲜明对比,颇有韵味。‎ B.词中运用“戏马台”之典,既切中重阳宴集之题,又含不尽之意,表达含蓄深婉。‎ C.古人吟咏重九之作常写登高望远、饮酒赏花,此词借古开新,以花自嘲,意趣横生。‎ D.全词描写倚楼远眺、戏马台、白发簪花等景物,铺排渲染,言辞通俗活泼不乏典雅。‎ ‎15.“休休”与“羞羞”两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4.D 15.①“休休”即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表达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万事皆休的虚无感。②“羞羞”,诗人运用拟人修辞,自嘲欲戴花儿解愁而难以排解的无奈。‎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全词……景物,铺排渲染”错,词中没有景物描写铺排渲染手法。‎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思想感情的能力,注意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还要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休休”,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呢!“休休”一词的理解要结合原句,“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休休”一词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万事皆休的虚无感。“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意思是,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羞羞”运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词人老兴勃发,插花于头,而花却笑他偌大年纪还要簪花自娱。流露出欲戴花儿解愁而难以排解的无奈。‎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人们忘却战败历史,频繁迎神赛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特点。‎ ‎(3)《离骚》中屈原以荷叶荷花做衣裙来表达自己内心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2)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3)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佛狸”“芰”“祠”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展翅搏击在九万里高空的大鹏是一种境界,奋飞于榆树、檀树以致蓬蒿间的蝉、学鸠、斥鴳更是一种境界,前者明显要比后者宏大。前往郊野是一种境界,前往百里千里外又是另外一种境界,前者明显比后者要短浅。朝生暮死的蝉,跟那以五百年为春秋的冥灵,以及以八千岁为春秋的大樁,无疑是 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普通人的寿命跟七八百岁的彭祖相比,又 呢?庄子用一系列的事物 我们,人生在世,应当有高远的追求。那些才智胜任一官之职、行为合乎一乡之人、品德合乎一国之君、能力取得一国信任的人,不过是达到了人生的一种小境界而已;那不为赞誉或者指责所动,在人世间不曾追求什么的宋荣子,以及驾风而行,不曾迫切追求福祉的列御寇,其实也没有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是那不偏执自我,不 追求事功和名声的至人、神人或圣人。( ),就是人生在世,应当有宏大的志向,应当不断向上追求,正所谓“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展翅搏击在九万里高空的大鹏是一种境界, 奋飞于榆树、檀树以致蓬蒿间的蝉、学鸠、斥鴳更是一种境界,后者明显要比前者宏大。‎ B.展翅搏击在九万里高空的大鹏是一种境界,奋飞于榆树、檀树以致蓬蒿间的蝉、学鸠、斥鴳是一种境界,前者明显要比后者宏大。‎ C.展翅搏击在九万里高空的大鹏是一种境界,奋飞于榆树、檀树乃至蓬蒿间的蝉、学鸠、斥鴳是一种境界,前者明显要比后者宏大。‎ D.展翅搏击在九万里高空的大鹏是一种境界,奋飞于榆树、檀树乃至蓬蒿间的蝉、学鸠、斥鴳更是一种境界,前者明显要比后者宏大。‎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可比拟 何足挂齿 启示 汲汲 B.不可比拟 何足道哉 启发 营营 C.不可同日而语 何足挂齿 启发 汲汲 D.不可同日而语 何足道哉 启示 营营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庄子的观点,把这样一种人生当成最高境界的人生,甚或他的思想精髓我们应当接受 B.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庄子的观点,把这样一种人生当成最高境界的人生,但是他的思想精髓我们应当接受 C.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庄子的观点,但是把这样一种人生当成最高境界的人生,他的思想精髓我们应当接受 D.‎ 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庄子的观点,他的思想精髓我们应当接受,因此要把这样一种人生当成最高境界的人生 ‎【答案】17.C 18.C 19.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 划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更是一种境界”不合逻辑,应为“是一种境界”,排除AD;“以致”用词不当,应为“乃至”,排除B。‎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 不可比拟:没有可以相比的。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此处说的是寿命的长短差距大,应选“不可同日而语”。‎ 何足挂齿:哪里值得一提,即不值一提。何足道哉:意思是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在本语段中“哉”与“呢”重复。应选“何足挂齿”。‎ 启发:通过事例引起联想而领悟。启示:启发、指示,让人有所领悟。此处是说庄子用一系列事物引起我们的联想,应选“启发”。‎ 汲汲:形容急切的样子,表示急于得到的意思。营营:指追求奔逐。此处强调追求事功和名声时的急切,应选“汲汲”。‎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根据后文对理想的追求,可知应是接受思想精髓在后,排除D;1、2句与3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应为转折关系,排除AC。‎ 故选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年,纸质阅读率增长 放缓,新媒体阅读迅速发展。____________,如消遣化、功利化等。但这些问题不影响阅读的推广。更何况,新媒体并非只提供供人消遣的快餐化信息,___________,这些信息的思想与价值将通过更多传播平台被人们知晓。___________,一种由年轻人向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涉及的趋势。只要社会各方面因势利导,新媒体阅读定会焕发独有魅力。‎ ‎【答案】 (1)虽然新媒体阅读存在很多弊端 (2)也会提供纸质信息如名著等 (3)新媒体阅读已呈一种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注意字数限制,表达应简洁。一般考生可以从句式、内容两方面考虑。整个文段的主题是探讨“新媒体阅读”。‎ 第一处由后文“但这些问题不影响阅读的推广”可知句式应为“虽然……”,主体是“新媒体阅读”,再结合“消遣化、功利化”可以判断内容应是其不足之处,综合起来可填:虽然新媒体阅读存在很多弊端。‎ 第二处由“新媒体并非只提供供人消遣的快餐化信息”可知句式可以是“也会提供……”,内容上由“近年,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新媒体阅读迅速发展”可知文段将“新媒体阅读”与传统的“纸质阅读”进行对比,所以这里可以填“也会提供纸质信息如名著等”。‎ 第三处由句子结构可知此处应是观点性句子,逗号后面是对观点的详细解说。并且这个观点是针对“新媒体阅读”的。所以“新媒体阅读”做主语。由“一种由年轻人向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涉及的趋势”可知这里的宾语应是“趋势”。综合起来可填:新媒体阅读已呈一种趋势。‎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7月1日‎,具备年产1亿剂量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能力的研发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综合体在武汉落成。该项目将为实现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科学研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保障。项目主要难点在于防止洁净区有害物质外泄,因此,项目的建筑围护结构采用不锈钢板自动轨道焊接,确保所有穿墙的管道、电线管等缝隙都严格密封。通风采用全新风直排系统,新风通过七级过滤净化、加热、加湿、制冷,确保空气洁净并恒温、恒湿。排风采用三级高效过滤系统,确保排放到室外的气体安全无污染。‎ ‎【答案】具备大剂量生产能力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7月1日在武汉落成,该项目将为实现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科学研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保障。‎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本则新闻共五句话。第一句介绍主要事件,“研发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综合体在武汉落成”,可压缩成“冠疫苗生产车间在武汉落成”,时间是“‎7月1日”,重要特点是“具备年产1亿剂量”,据此整合成“具备大剂量生产能力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7月1日在武汉落成”。第二句话介绍项目意义,这个信息很重要,可以直接用原文“该项目将为实现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科学研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保障”。第三、四、五句介绍项目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是新闻主体部分,不需要压缩这些细节信息。据此整理答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弗洛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成熟的爱是善于给予爱 弗洛姆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中提到,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可见,成熟的爱是善于给予爱。‎ 善于给予爱,善于爱你那终日操劳的父母。那个在夜里悄悄起身为你掖好被角的人,那个你埋怨无数次却仍对你笑逐颜开的人,那个你表面厌烦实则万万离不开的人。你,善于爱他们么?有没有同行时自然地接过他们手中的重物,有没有他们烦恼时贴心地询问、安慰,抑或只是每次回家时轻声的问候?小事啊,可你做到了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成熟的人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因为他们善于给予爱,他们深信周国平的一句话:“一人个不管长到多大,失去了父母,他就是孤儿。”所以,成熟的爱是善于给予爱,爱你的父母。‎ 善于给予爱,善于爱你那不曾弃你而去的朋友们。那些快乐时与你一起分享的人,那些伤心时轻拍你肩膀的人,那些敢于用逆耳之言使你清醒的人。你,善于爱他们吗?是否不遗余力地帮他们化解过面临的尴尬,是否为他们的乐事发自心底地开怀大笑,是否在他迷茫困惑时给他们坚实的依靠?同样是小事啊,但你做到了吗?看看洪秀全,不难发现:一个人的 失败,首先是从朋友的离心开始的。所以成熟的人深知朋友的重要,他们不会学洪秀全,他们善于给予朋友爱。那么,成熟的爱便是善于给予爱,爱自己的朋友。‎ 善于给予爱,善于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些你不曾谋面的人们,那些与你擦肩而过的人们,那些你素不相识的人们。你,想过去爱他们么?你想过为陌生人“遥指杏花村”吗?你想过为迎面走来的人侧身让过一条小路吗?或只是不乱扔垃圾以免祸害他人呢?依然是小事啊!的确,他们或许从没为你做过什么,但是,得到后才去付出,就不能算是纯粹的爱,不能算是成熟的爱。不求回报地给予爱,“鸟巢一代”、“海宝一代”无疑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因此,成熟的爱是善于给予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善于给予爱,而不只是能够爱。我们从小便习惯了被爱,被父母,被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在成长的路途中,我们或许有过偶尔的对他们的爱,但这并不是成熟的标志。当我们善于给予爱,习惯给予爱的时候,我们便成熟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等确定材料中的最佳立意。第一则材料中提到了两种爱,一种是天真的、孩童式的爱,关键句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强调的是爱是索取;第二种爱是成熟的爱,关键句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强调的是爱是给予,爱是如其所是,如所从来。第二则材料中则强调是一种更深沉的爱,对国家的爱。综合两则材料,可知,此次作文应该是以“爱”为话题来立意,而且强调爱的真谛:爱是给予,不是索取;我们应该在各种考验下,冷静反思自己、总结成长。我们不能只是向对方“索求爱”,而是要 “给予爱”,因为爱是相互的。可以结合各种爱来写即可,如亲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等。‎ 立意:‎ 爱是相互的 成熟的爱是善于给予爱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爱给予,不是索取 爱是如其所是,如所从来 爱,让人生完美,让世界浪漫 作文素材:‎ ‎1.有一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有一种付出,是世间最真诚的付出;有一种关怀,是世间最永久的关怀,这便是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母亲的爱是无声的;母亲的爱是细腻的;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母亲的爱是恒久的。人世间再也无物与之相比。‎ ‎2.志同道合,其爱弥笃(李清照和赵明诚)宋朝年间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和金石家赵明诚,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他们共同鉴赏字画、勘校古籍,写诗作词一唱一和,恩爱无比。为了收集资料,夫妻俩节衣缩食。赵明诚把做太守的俸禄节省下来,两人经常外出购买名人 字画和钟鼎彝器、碑碣石鼓等文物。回来后夫妇共同编写目录,切磋研究。赵明诚在爱妻李清照支持和帮助下。写出了一部30卷的《金石录》。赵明诚不幸英年早逝,李清照非常悲痛。《金石录》印行时,她写了篇《后序》。今天只要读一读后序,仍然会被他们夫妇的恩爱所感动。‎ ‎3.爱应一视同仁(钱梦龙偏爱差生故事)有一次,上海闻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应邀到江苏省某县文化馆小剧场上示范课,观众席上坐着两三百名前来观摩的老师。上课时,钱老师忽然发现了被藏在侧幕后“旁听”的几个“差生”, 他当即热情地将他们请到台中心显要位置上来,有的孩子感动得流下眼泪。上第二节课时,钱梦龙老师特意让一挂泪出场的女生回答问题,并热情夸奖她很聪明,该生泪痕未干的脸上绽开了笑意。‎ ‎4.爱应博大,兼及社会(陈嘉庚捐资助学)陈嘉庚先生相继捐了巨额资金,在国内兴办各类学校。他有个儿子曾向他的公司借了50万元钱。陈嘉庚查账时发现,回家警示儿子说:“你父亲的钱是用来办学的,不是给你借的!”有人对此事觉得不能理解,陈嘉庚笑着解释说:“人谁不爱其子,惟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必损其志,愚而多财必益其过,实乃害之,非爱之也。”‎ ‎5.爱国是一种伟大的情怀(韩美林难舍祖国)曾被美国民人誉为“中国的毕加索”的我国杰出画家韩美林,在纽约等二十多个城市巡回展出自己的作品之后,有些好心的朋友曾表示希望这位才华出众的画家能留在美国工作。并告诉他,凭他的艺才成就,很快就能成为百万富翁。然而,韩美林谢绝了这些朋左的热情挽留,毅然回到祖国。韩美林为什么要毅然归来呢?他说:“祖国是我的母亲,我是祖国的儿子。尽管她还很穷,但我舍不得离开她,因为我爱她。尽管她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通过改革开放的富国强民的政策,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以一个繁荣昌盛的引国风范再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文结构:议论文的作文结构有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三种,本次作文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首先开篇引材料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成熟的爱是善于给予爱。接着从三个方面提出分论点:善于给予爱,善于爱你那终日操劳的父母;善于给予爱,善于爱你那不曾弃你而去的朋友们;善于给予爱,善于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回扣论点,发起号召,收束全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