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79 KB
  • 2021-05-27 发布

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评估卷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中评估卷(8K)教科版(无答案)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20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评估卷 五年级 科学 (时间: 40 分钟 ) 一、判断题:(14 分) 1.有时为了需要,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 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3.绿豆芽的根喜欢向水分多的地方生长。………………………………………………( ) 4.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 5.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的责任。……………………………………( ) 6.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 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 8.我们看到的彩虹是被太阳光分解后形成的光。………………………………………( ) 9.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10.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强。…………………………… ( ) 11.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每一组种子的数量至少要两粒。…………………… ( ) 12.在阳光下,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快。………………………………………( ) 13.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两个条件。……………………………………… ( ) 14.鸡能下蛋,所以鸡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 二、选择题:(40 分) 1.阳光下,某一物体的影子由长到短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早晨 B、上午 C、下午 2.在探究实验“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中,实验变量是( )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3.下面不在食物链中的是( ) A、蔷薇 B、瓢虫 C、花坛 4、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5.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 ) A、30 万千米 B、1.5 亿千米 C、384403 千米 6.以下没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 A、汽车后视镜 B、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 C、放大镜 7.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不受到阳 光照射,也加适量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我不知道 8.鱼必须在水中生活,一旦离开水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9.太阳能集热管多采用颜色较深的材料做成的,而太阳灶多采用颜色较浅 的材料做成的,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 ) A、吸收更多的热量 B、太阳能的集热管用颜色较深的材料做成为了更好地吸收热量 C、太阳灶用颜色较浅的材料做成为了更好地吸收热量 10.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 A、放大 B、缩小 C、不变 11.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使用哪种工具判断时间( ) A、日晷 B、地动仪 C、铜镜 12.下列选项中,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是( ) A、草、玉米、蝗虫、青蛙、蛇、小鸟、鹰、蟋蟀 B、阳光、空气、水、土壤、小石子、沙 C、阳光、空气、水、土壤、微生物、鱼、水草、螺蛳 13.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的关系 A、互惠互利 B、吃与被吃 C、相互竞争 14.下列颜色的纸袋,按吸热能力顺序由弱到强排列的是( ) A、黑色、红色、白色 B、红色、白色、黑色 C、白色、红色、黑色 15.在我们自制的生态瓶中,( )为水生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 B、水生植物 C、水中的泥土 16.下列动物的行为,不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 A、蜜蜂跳 8 字舞 B、大雁南飞 C、变色龙变色 17.大自然中有许多植物的种子成熟后都会落在泥土中,一般要等到来年的春天才会发芽,这 说明了种子发芽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大量的水分 C、漫长的时间 18.晴朗夏天,同学们测得操场上的温度比教学楼走廊的温度高,解释正确的是( ) A、操场上有光照,走廊上没光照 B、操场上光强,走廊上光弱 C、走廊比操场更通风 19.如右图,夜晚,小刚从①点径直走向②点的过程中,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一直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20.把生态瓶中的水减少很多,瓶中动物最有可能会( ) A、经常浮到水面 B、钻到水底不动 C、没有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46 分) 探究一:某同学在抓鼠妇(俗称西瓜虫)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花坛边黑暗潮湿的石块下 可以找到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妇。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鼠妇的分布呢,光 亮程度还是潮湿程度?为此,他进行了探究。他在一个长方形的铁盘上,布置了 A、B、C 三个 环境区域(如图),鼠妇可在三个区之间自由移动。然后在铁盘的中间区域放入 15 只鼠妇,每 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域中鼠妇的数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在探究什么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 A.位置 B.光照 C.湿度 (2)该同学用了 15 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 ) A.没有什么原因,随便拿的 B.为了防止偶然性,使结论更科学 (3)该同学在第 2 分钟统计数据时,发现鼠妇在三个区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结论:“该研 A 明亮区域 B 中间区域 C 黑暗区域 究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这个结论( ) A.科学 B.不科学 C.无法判断 (4)经过 10 分钟后,鼠妇全部集中在 C 区,说明( ) A.鼠妇会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 B.生活环境对动物没什么影响 C.生活环境决定动物的外形特征 (5)如果该同学想继续探究另一个因素是否影响对鼠妇的分布,那么 A 和 C 区域应该设 置怎样的环境? 探究二:凤仙花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凤仙花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为此,小芳和同伴展开了讨论…… (1)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探究活动正处在( )阶段 A.发现问题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2)他们选择的探究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A.光照 B.水分 C.适宜的温度 (3)他们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演示实验 (4)在这个实验中,小芳统计了全班同学的实验数据: 环境变化条件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明亮的环境 110 105 5 黑暗的环境 110 106 4 ①针对他们要探究的问题,经过实验,他们会获得( )的实验结论。 A.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种子会更快地发芽 B.实验中未发芽的种子是 9 粒 C.光照对种子发芽没有明显的影响 ②实验中有些种子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5)凤仙花丛中生活着许多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许多食物关系。 ①请选择图中的几种生物,写出凤仙花丛中的一条食物链。 ②以上生物中,是生产者的有( )和( )。 探究三:502 班研究小组的同学,先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封面上,过一会儿用温度计 测量光斑处的温度,接着再用相同的许多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墙面的同一处,过同样多的时间 再用温度计测量光斑的温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下图中,用带箭头的线“ ”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2)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封面上,像这样镜子越多,墙面上光斑处的温度( ) A.不变 B.越低 C.越高 (3)用相同的许多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墙面的同一处,这个实验装置与( )类似。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凹面镜 (4)把温度计放入白色和黑色纸套中,用许多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套上,我们会发现( ) A.黑色袋子中的温度计升温快 B.白色袋子中的温度计升温快 C.两只袋子中的温度计升温一样快 (5)在杭州地区,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都是和地面( )放置的,以提高升温效果。 A.水平 B.倾斜 C.垂直 (6)自制太阳能热水器里外都涂成黑色是因为( ) A.黑色发光能力强 B.黑色吸热能力强 C.黑色散热能力强 (7)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 A.方向相同 B.形状相同 C.长短相同 探究四: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一种让观众通过白色 屏幕观看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是十分受欢 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1)皮影戏中的白色幕布是影子形成条件中的( )。 A.光源 B.屏 C.遮挡物 (2)在进行皮影戏的过程中,要想影子变大,演艺人应该( )。 A.将皮影靠近光源 B.将皮影远离光影 C.将皮影做大 (3)影子产生的原因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4)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开着的电灯 小芳:用什么方法证明呢? 小章:把种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黑暗的环境,另一组放在明亮的环境,进行观察。 小芳:两个组的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