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0 KB
  • 2021-05-27 发布

部编版下册语文三年级下册7鹿角和鹿腿(推荐阅读)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 7 课 科利亚的木匣(xiá)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埋木匣 四年前 5 岁 步子小 量了十步 挖木匣 四年后 9 岁 步子大了一倍 量了五步 2.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原文: 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shǔ shù),只会数到十。他从家门口向前 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 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 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科 利亚和妈妈、奶奶决定离开村子,到喀(kā)山城去躲避。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 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科利亚 只会数到十,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他的木匣。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在那儿住了差不多四年。科 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 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回到了故乡。他们家的房子还在, 屋里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 妈妈说:“不用难过,我们还有一些东西埋在地下哩。” 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她高兴地说:“算术真有 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 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小伙伴们围上来,都朝着科利亚笑:“你的算术不管事啦!也许,法西斯把你 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 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们 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 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 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 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参考答案: 1.略。 2.短文通过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周围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争论的故事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兄弟俩为什么争论?结果呢?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原文: 今天,盛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 “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兄弟俩很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 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 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 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有个老人经过这里,兄弟俩就找他 评理。老人觉得他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就建议说:“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 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可是,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 影无踪了。”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参考答案: 1.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充饥,为如何吃大雁而争论不休并找一位老人评理,结果大雁飞走了。 2.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