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0 KB
  • 2021-05-27 发布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教学反思参考1)陶罐和铁罐

  • 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这节课去年谷老师上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借鉴。所以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原有的 教学思路,进行了适当的个性化修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点落实到位: 首先,这篇课文的段落比较多,学生不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所以,我就尝试让学生 将整个故事分成两个场景,并找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这样课文的重点内容即对话部分学 生也能一下子就找到。在设计中,我自己心里并没有底,令我欣喜的是,孩子在初读之后就 能找出故事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又通过默读课文找出了相应的自然段。这样就理清了脉 络,有利于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的把握。 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品读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从而了解人物神态和性格。紧紧抓住“奚 落”这个词语,让学生从铁罐对陶罐的明知故问中,悟出这就是铁罐“奚落”陶罐,词语的 意思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并且通过品读,学生还知道了铁罐奚落陶罐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 点也迎刃而解。 不过,由于自身经验及准备不足,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遗憾: 首先,学生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可能是因为下午学生比较容易犯困,也可能由 于自己也有些紧张,一直绷得比较紧,从而影响了学生,总之感觉学生的情绪不如平时高涨, 有些孩子始终不敢举手,我也没有及时启发、引导,课堂气氛不是很热烈。 其次,指导朗读形式单一,流于形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是指导朗读的重点。理 想的状态是学生能够表现出人物对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而且每次对话都有所区别。应该让个 别学生进行演练,从而有目的的进行指导,逐渐提高要求,增加梯度。但是我基本上都让学 生齐读,这样看不出梯度的变化,只是泛泛而读。 总之,每一次公开课都是自我历练、不断提升的过程,就像这篇课文的最后,我送给孩 子们的几句话: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期待着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能够在互相学习中有更加 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