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2.68 KB
  • 2021-05-27 发布

【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可再编辑】200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试卷第 1页,总 10页 2007 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 ި엸ɼ绀B.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C.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小苏打 ި엸ɼD.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都是铁的合金 2. 香香 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 与和谐社会”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 B.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C.水中 ɼ엸 、 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D.含汞、镉、铅的电池会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的统一回 收处理 3. 为了净化四川灾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常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 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应选 用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4.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分子个数可能发生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 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图是 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酶起催化作用 B.是物理变化 C.是化学变化 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6.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制取氧气 B. 过滤 C. 加入药品 试卷第 2页,总 10页 D. 除去 ɼ 中的 ɼ7.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的石油气可以装入 香Ǥ香 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8. 用氯化钠配制 香香 溶质质量分数为 香Ǥ质量 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 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 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⑤①②④ D.③②④① 9. 世界卫生组织 ܹ 将某氧化物 列为 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 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 与 的质量 比为 ǣ , 的化学式为( ) A. ɼ B. ɼ绀 C. D. ި10. 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 ɼ香 与 ި엸香 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A. B. C. D. 11. 香香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向世界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 精神.为儿童安全考虑,有一种“福娃”的外用材料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 的聚酯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羊毛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这种“福娃”不宜用碱性强的洗涤剂清洗 C.聚酯纤维是天然材料 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聚酯纤维 12. 根据维生素 ɼ 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 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 ɼ 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 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试卷第 3页,总 10页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13. 如图表示 、 ި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香 ɼ 时, 的溶解度大于 ި 的溶解度 B. 点表示 ɼ 时 、 ި 的溶解度相等 C. ި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 大 D.阴影处 、 ި 均为饱和溶液 14.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加热试管里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在试管口部有液滴 出现 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 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5.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 ) A.铁的年产量比铜高 B.铁桶不能用来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C.铁的硬度比铜大 D.相同条件下,铁比铜更易被腐蚀 16.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17. 如图,是某同学鉴别 ިɼ 、 ިɼ绀 、 ɼ绀 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 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稀硫酸 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18. 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式叫“热水浴”.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三脚架上应该垫上石棉网 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和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C.如果试管中为饱和的石灰水,加热后试管中出现浑浊 试卷第 4页,总 10页 D.如果试管中盛有硬度较大的硬水,长时间加热不会有任何变化 19. 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 相同的离子): 、 ɼ 、 、 ި 、 。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 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 色澄清溶液,此溶质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和 ɼ 来自同一工厂 B. ɼ 和 来自同一工厂 C. 和 来自同一工厂 D. 和 来自同一工厂 20. 已知钠、钾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将一定质 量的钠、钾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纯水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 엸 表示钠与水反应的图象,曲线 表示钾与水反应的图象 B.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大于钾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相等 D.反应后 ި엸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满分 21 分) 21. 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 (1)能导电的是________含有单质的是________,含有机物的是________,燃 烧时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 (2)该铅笔中④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铝,将一小片该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 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2.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__种元素. 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________周期.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3.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 (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2)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4.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 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①空气中的 ި 在放电条 件下与 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 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香 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 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________. 试卷第 5页,总 10页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ɼ .排水收集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其中氮元素的化合 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不变 .仅升高 ɼ .仅降低 .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4)“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 25.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 香 ɼ ,红磷着火点为 香 ɼ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 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 下同)________;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 事实是________。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 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 的绿色化追求。 26. 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我市 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________,海水经________结晶可获得粗盐. (2)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再进行如 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①过滤;②加过量的 ި엸 溶液;③加适量 的盐酸;④加过量的 ި엸ɼ 溶液;⑤加过量的 엸ɼ绀 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 是________. (3)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提取 的过程中,试剂 最好选用________(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 虑),试剂 选用________.电解无水 ɼ绀 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 ________能. (4)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人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加 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8 小题,满分 39 分) 27. 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自 质 年汤姆生发 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 质 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 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 得多的高速运动的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①大多数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数 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现象一:________. (2)现象二:________. 试卷第 6页,总 10页 (3)现象三:________. 28. 某兴趣小组围绕着“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进行探究,记录的现象和数据 如下表所示: 体积分 数 量 香 香 香 香 香 ǣ香 香 香 质香空气体积 分数 量 质 质香 香 香 ǣ香 香 香 香 香 香点燃时现 象 不燃 不 爆 弱爆 炸 强爆 炸 强爆 炸 强爆 炸 强爆 炸 强爆 炸 弱爆 炸 安静 燃 烧 安静 燃 烧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教材“单元探究活动”中提到: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点燃,如果发 出“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纯净.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氢气已纯净” 的真实含义是什么?________. (3)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主要是甲烷气体燃烧爆炸).你认为采取 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瓦斯爆炸事故?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29. 过去教材中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装置如图 所示,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 香Ͳ 氧气大约需 香 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 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 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 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 都有哪些?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30. 根据下图装置填空 ɼ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 ________(填序号). (3)若用 装置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则 装置应如何改进? ________. 31. 国家环保总局规定从 香香 年 月 日起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 围.某中学九年级 、 两个班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 使用的试剂如图所示. 实验后分别集中到各班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班的废液进行检测, 结果如下表. (1)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废液中的成分,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2)据悉,目前南京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各类废 试卷第 7页,总 10页 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 班的废液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 会造成什么危害? (3)你建议如何处理这些废液? 废液来源 检测方法与结果 推断废液成分(填物质的化学式,酚酞和水不填) 班 观察废液呈无色 废液中含有________ 班 观察废液呈红色 废液中没有________,含有________ 32. 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 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 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 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 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 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 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 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 离子较多,使酚酞试 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 一离子变少, 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________.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 ________.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 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 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 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请你写出 其中一种.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与结论 33.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 物主要是尿素 ɼި 。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 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 香 。 (1) 香 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 ǣ %,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 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3)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若每天只摄取白面,计算每 天至少应摄入多少克白面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 食物 白面 鸡蛋 瘦猪肉 牛奶 蛋白质含量 香 % % 香 % % 试卷第 8页,总 10页 34.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 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示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 验室中取 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香量 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的反应是: ި엸ɼ ɼ绀 ި엸ɼ ި엸ɼ绀 ,然后发生的反应是: ި엸ɼ ɼ绀 ި엸ɼ绀 ɼ .在上述过 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 所示. (1)请你根据图 提供的信息,在图 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 ɼ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注意标明二氧化碳、盐酸质量的相应数值). (2)计算出 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试卷第 9页,总 1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07 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 1.C 2.C 3.C 4.,C,D 5.B 6.B,D 7.A 8.B 9.B 10.B 11.B,D 12.D 13.B 14.B,C 15.B,D 16.D 17.A,C 18.D 19.C 20.A,B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满分 21 分) 21.①或④,①或④,②或③或⑤,①或②或③或⑤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绀 ǣɼ绀 绀ɼ绀 22. , , ɼ绀 , ɼ绀23.分解 ɼ绀 ɼ绀 ɼ绀24.③ 、 ި 香 ި ި , 生成的硝酸盐可作氮肥 25.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 ③④,②④ 乙 26.氯化钠,蒸发 ②⑤④①③ 熟石灰,稀盐酸,电能,化学能 ި엸ɼ绀 ި 香 ɼ香 ި엸ɼ ިɼ绀 , ި엸ɼ香 ި엸ɼ香 ɼ香 三、解答题(共 8 小题,满分 39 分) 27.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2)一小部分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故填:原子核带正电, 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有极少数 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的质量比 粒子大很多;被弹回 的很少,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 故填:金原子核质量比 粒子大很多,且体积很小,所以当 粒子正碰到金原子 核被弹了回来,且是很少被弹回金原子核质量比 粒子大很多,当 粒子正碰到 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28.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约为 香量 香量 此时,氢气的体积分数已超出了爆炸上限,可以安全地点燃 经常通风,避免明火 29.解:由题意,比较可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用时间多, 收集二氧化锰困难,正确的氧气不纯,污染环境;而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 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优点有很多,如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反 应速率快;便于回收二氧化锰;制得的氧气纯净(或无污染). 故答为:(1)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 (2)反应速率快 (3)便于回收二氧化锰 试卷第 10页,总 10页 (4)制得的氧气纯净(或无污染) 30.酒精灯,长颈漏斗 , 取下塞子,导管伸到试管底部药品上方 31. 【答案】 班 ި엸ɼ绀 、 ɼ엸ɼ绀 、 ɼ绀 班 ɼ绀 ; ި엸ɼ绀 、 ɼ엸ɼ绀 、 ި엸 、 ɼ엸 (2)因 班废水显酸性,铸铁水管中的铁易与酸反应而腐蚀,故答案为:废 液会腐蚀铸铁水管,污染水. ,, 32.解:由题意可知:“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 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 消失了”.所以:(1)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通过做重复实验; (2) 离子使酚酞试液变红,而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 离子,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滴加植物油的目的: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排 除干扰; (4)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 离子较多,使酚酞试 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 离子变少, 酚酞试液又变无色”.所以设计实验:说明酚酞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 故答为:(1)做重复实验 (2)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 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 (4)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与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 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 酞溶液.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 冷却.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 消失(或消失),自然 冷却的红色消失. 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 而减小有关(或无 关) 33.(1)解: 香 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香 ǣ 香香 % 答: 香 尿素中含氮元素 。 (2)解:设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 , 由题意可得 ǣ % , Ǥ , 答: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 Ǥ 。 (3)解:设每人每天至少应摄入白面的质量为 , 由题意可得 香 % Ǥ , , 答:每人每天至少应摄入白面的质量为 。 34.变化曲线,如图,盐酸数值 ǣ , ɼ 的数值 香Ǥ 该样品中含碳酸钠 Ǥ ,含氯化钠 香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