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2021-05-27 发布

湘教版初中地理试用八年级下册课件-《中国区域差异》拓展知识2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中国区域差异》拓展知识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界限:东部季风区——400mm 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3000m 等高线——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青藏高寒区 自然 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 以东,内蒙古高原以 南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 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 一线以北 青藏高原 自 然 因 素 地 貌 二、三级阶梯上,三 大平原、两大高原, 低地、丘陵、盆地海 拔较低 海拔较高,差别显著,二 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 海拔高,一级阶梯, 有世界高大山地 气 候 季风影响显著,降水 多,集中在 5-9 月 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大风天气多 高寒,空气稀薄,太 阳辐射强,风力大 植 被 森林为主,部分为森 林草原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 草原 荒漠、草原与高山草 甸灌丛 土 壤 多为林下发育,淋溶 作用强 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 分含量高 土层薄,发育差 河 流 多外流河、多大河, 以雨水补给为主 多内流河,短小,雨水、 冰雪融水补给 多为内流河,东南部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 源地 人类 影响 广泛、深刻,主要农 耕区 影响小,只在有水的地方 有人类活动,有绿洲农业、 牧场 微弱,原始自然状态 保存较完整,以畜牧 业为主 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地区 分界 地形 温度 景观 土壤 农作物 耕作制度 (活动 积温) 带 东北温 带湿润 半湿润 区 3200 4500 7500 山环水 绕 平原广 布 寒温 带 中温 带 针叶林、 针阔混 交林 肥沃 黑土 春小麦、大 豆、甜菜 一年一熟 华北暖 温带湿 润半湿 润地区 大平原 大高原 暖温 带 落叶阔 叶林 黄土 广布 冬小麦、棉 花、花生 一年两熟 或两年三 熟(旱地) 华中亚 热带湿 润地区 山地丘 陵 亚热 带 常绿阔 叶林 贫瘠 红壤 水稻、油菜 一年两熟 到三熟 (水田) 华南热 带湿润 地区 低山丘 陵 热带 季雨林 砖红 壤 水稻和热带 经济作物 一年三熟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地区 分界 地形 气候带 河流 景观 农 业 内蒙古温带草原 地区(东部) 贺兰山, 相当于 200mm 年 等降水量 线 宽阔平坦的 高原 温带半干旱 区 多内 流河 旱生 草原 旱 作 农 业 西北温带及暖温 带荒漠地区(西 部) 山地与盆地 相间分布 温带、暖温 带干旱区 多季 节性 河流 荒漠 草原 绿 洲 农 业 4、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表现 原因 水 平 分 异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 冷干旱;植被自东南向 西北出现山地森林-高 山草甸-高山草原-高 山荒漠 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 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 部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夏半年有来自印 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进入。 垂 直 分 异 随海拔升高自然景观发 生明显变化;从高原边 缘至内部,垂直变化由 繁及简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 化大; 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 化小 5、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地带 范围 地位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东部 12 个 沿海 的省 级行 政单 位 基础设施 最好,城 市化、科 技水平最 高 主要农业基地、 工业区,交通尤 其海运便利,经 济国际化程度 高 能源、原材料不足, 北方缺水,江河下 游洪涝多 发挥沿海的区 位优势,发展第 三产业和集约 化农业,发挥技 术创新的优势, 产品向高、精、 尖方向发展 中部 9 个省 级行 政区 位于中国 腹地,担 负承东启 西的作用 能源和矿产资 源丰富,农林牧 产品重要产区, 有色金属和重 工业发达,交通 运输以铁路和 内河航运为主 山西煤炭外运不 足,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严重,东北林 区过度砍伐,黄河 下游的地上河危 害、长江中游的洪 涝问题,长城沿线 的风沙问题 发挥能源优势, 建设全国的能 源和原材料基 地,建设农产品 的生产、流通和 加工基地,加强 东西交通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 建设 西部 10 个 位于西部 有 70%国境 工农业基础薄弱, 改善农业生态 省级 行政 区 边远地 区,少数 民族聚居 区 线,利于边境贸 易,能源、矿产 和旅游资源前 景可观,西南水 力资源丰富 交通落后,科技文 化不发达,西北地 区荒漠化严重,生 态恶化 环境,稳定粮田 面积,提高单 产,开发能源、 矿产成为中国 动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