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0 KB
  • 2021-05-27 发布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3 画杨桃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画杨桃》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认真研读教材,我认为文章中“我”的绘画作品、学生的嘲笑是引子,是 铺垫,要着力表现的是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在老师的教诲过程中,我、同学都 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另外,文章巧妙地运用多种表达手段,如多处对比、人物 对话、多种标点、情感留白等,真实地再现了绘画课上发生的场景,展示了人 物内心发展变化的历程,诠释了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所以本课设计不仅要 突出读的指导,还要注重文本的补白,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杨桃的图片资料,了解作者。(师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教诲、叮嘱”等词语的意思。会认 14 个生 字,会写 9 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3.明白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所不同,必须实事求是地看问 题。 学习重点 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杨桃的图片资料和临摹技巧方面的知识。(师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 分钟) 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水果。(板书:杨桃) 谁能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杨桃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2.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学生谈论关于杨桃的知识。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汇报、交流。 (3)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进入情景。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用时:10 分钟)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 流利。 2.思考:课文围绕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用时:15 分钟)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对学生难认的字音示范读。 (2)出示本课生词:要求、叮嘱、审视、半晌、熟悉、哈哈大笑、一端、 轮流…… (3)理解词语(审视、严肃等)。 2.指名说一说课文围绕杨桃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用时:10 分钟) 对于一些笔画简单、容易记忆的生字,让学生自己分析,练习书写;对于 一些难写的字,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1.“图”:全包围结构,“国”字框要写匀称、工整。 2.“摆”“课”“哈”“抢”“嘻”都是左窄右宽,左边约占三分之一。 3.“交”要和“文”字区分。 教学反思 不同的课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样找到最适合本课的个性化的教学方 法,而又符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基本规律是最需要思考的。《画 杨桃》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所有的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思、说得到 解决,没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节细部,但课文的语言、内涵、重点还 是清晰的,整节课始终回荡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部分。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明白课文所讲的道理,学会实事求是地思考,处理问题。 学习重点 联系全文内容,感悟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 学会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复习导入(用时:5 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先来听写本课生字 词,看谁最棒。 2.温故知新,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预设生回答: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而引发 的事情。) 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用时:25 分钟)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 2.找出动作描写的句子,体现了“我”什么样的态度? 3.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这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 2~18 自然段。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提出的问题,然后在班级进行汇报。 3.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第 2~18 自然段。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组内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1.学生读第 1 自然段。 2.学生找出动作描写的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 觉得画得很准确。) 动作描写体现出了“我”的一丝不苟。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 2~18 自然段。 1.默读课文,交流并提出问题。 (1)“我”是如何画杨桃的? (2)同学们面对“我”的画是怎样的态度,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画出关于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学习后汇报。 (1)学生结合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 得很准确。”进行体会,得出答案: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2)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出同学们当时的态度变化:由“嘲 笑”到“不好意思”。 (3)通过对老师的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可以看出老师是一个做事认 真、实事求是的人。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 2~18 自然段。 三、学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用时:10 分钟) 1.引导学生理解第 13~15 段省略号所表达的意思。 2.引导学生分小组自由诵读最后一段。 3.引导学生讲述: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出示课件。 4.教师小结:同学们,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 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会让我们受用终生的。 教学反思 教学《画杨桃》一课时,由于缺乏教学的灵活性,导致教学过程不是很流畅, 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灵活性,深入地研 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着重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多动 脑、多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