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 MB
  • 2021-05-26 发布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三峡 (3)_鲁教版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欣赏 今日三峡(图片)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 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 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 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 《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同学们通过欣赏这神奇 的画面,我们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 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 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一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 今天,我们随着郦道元走进那迷人神往《三峡》, 我们将会感受她的瑰丽壮美的美景。 引言 教学目标: 学习抓特征写景的方法,探寻文章的主旨。 知识与技能 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培养自 己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字善长。其代表作《水经注》. 它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 特色的山水游记。更难能可贵的 是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字刻画山 水,描绘景物,文笔精妙,注的 本身不但单独成篇,而且各条注几 乎都是一篇绝妙的散文,被推崇为 游记文的开创者。其中最有名的 是《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描写, 把壮丽的河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使人油然产生向往之情。 作 者 介 绍 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意下列句子的节奏: ⒉自非/亭午夜分 ⒊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⒌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⒍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⒈自/三峡七百里中 ⒋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阙处 重岩叠嶂  襄陵  曦月 御 风 沿溯 素湍 绝巘 长啸 属引 涧   飞漱  quē zhàng xīxiāng sù tuān yǎn xiào zhǔ jiàn yù sh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 岸连山,略无阙处。 再读课文 重 岩 叠 嶂 , 隐 天 蔽 日 , 自 非 亭 午 夜 分 ,不 见 曦 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春 冬 之 时 , 则 素 湍 绿 潭 , 回 清 倒 影 , 绝巘多生怪柏, 悬 泉 瀑 布 , 飞 漱 其 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 至 晴 初 霜 旦 , 林 寒 涧 肃 , 常有高猿 长啸,属 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 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 3、沿溯阻绝 4、哀转久绝 5、 绝(山献)多生怪柏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或王命急宣 8、飞漱其间 9、至于夏水襄陵 10、属引凄异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 如果 断 停止 极(高) 即使 有时 冲荡 到了 连续不断 的确,实在 奔驰的马 快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的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 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阙:通“缺” 嶂:像屏 障一样的高山。亭午夜分: 正 午和半夜。 曦:阳光, 这是指太阳。 课文翻译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陵:山丘或大山。沿:顺 流而下。溯:逆流而上绝: 断 或:有时 不以:不如。 至于夏水襄陵。 课文翻译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春冬两季,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在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许多趣味。 潭:深水 绝巘:极高的 山峰。 清荣峻茂: 这里分别指水 清、树荣、山 高、草盛。 课文翻译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 课文翻译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合作讨论探究: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 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 光的? 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 春冬景色、秋天景象。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 写三峡的山和水的?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长) (多) (陡、高峻) (高峻、狭窄) 铺垫 → 夏水的迅猛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凶险)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对比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 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 度有何不同?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俯 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 瀑布,飞漱其间 仰 视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色彩艳丽 “清” “荣” “峻” “茂” 一字一景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 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 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晴初霜旦 林、涧、猿啸、回声 悲寂、凄凉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 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 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 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 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 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 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 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三 峡 先写山:连绵、高峻 后写水 夏:大水猛涨 江流湍急 春冬: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 哀猿凄清 雄壮美 清秀美 凄异美 小结 静 动 动静结合 正面描写与 侧面描写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 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 恙,当惊世界殊。-------毛泽 东《水调歌头 游泳》 拓展思路  扩展阅读 • 收集有关三峡的古诗词歌谣,培 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 思想感情。 • 补充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和余秋雨的《三峡》。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返回 两岸巨岩,倒影如墨 ;中间 江面,碎光荡漾 ;近处江面, 绿如翡翠 ;远方群山,如红宝 石闪光 ;有时,碧波雪浪,海 鸥翩飞;有时水天柔和,江船宁 静…… —— 刘白羽 《长江三峡》 返回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 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 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对此,一千五百年前的 逦道元说得最好: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水经注》) 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划过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 “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 章。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 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 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 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来,清醒的人 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余秋雨《三峡》 返回 (第一题必做,后三题任选一题) 一. 熟读成诵。 二. 从文中选你最欣赏的一节,改写为一段现代写 景文字。 三.喜欢绘画的同学可根据课文画一幅山水风光图。 四.借鉴本文写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借景抒情的 作文 • 200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