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0 KB
- 2021-05-26 发布
31 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让学生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
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
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
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
愚蠢。
2.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
二、检查课内字词、进行正音
渔( )锡( ) 撬( )魔( )耸( ) 桅( )
唆( )吻( )
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
四、范读课文
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 )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部分( )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部分( )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
1 、 渔 夫 第 四 次 撒 网 的 动 作 描 写
( )——( )——( )——( )——( )——
(
)——( )——( )
2 、 魔 鬼 的 心 理 活 动 描 写 :( ) ——
( ) —— ( ) ——
( )……
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魔 鬼 告 诉 渔 夫 “ 非 死 不 可 时 ” 渔 夫 的 心 理 活 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魔 鬼 的 外 貌 描 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1 、 归 纳 本 文 的 寓 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分 析 渔 夫 同 魔 鬼 的 对 话 描 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准备“正义战胜邪恶”的有关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即渔夫与魔鬼的对话描写——两次
正面交锋
三、要求学生从概括形象入手,归结寓意。
通过提问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概括形象。
提问:a、渔夫天真地想说服魔鬼放弃杀人念头,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b、渔夫用什么方法最后战胜了魔鬼?表现了渔夫的什么品
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c、魔鬼错把渔夫当作所罗门时而向他哀告,而当知道渔夫
并不是所罗门时却凶想毕露,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d、魔鬼再次求绕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总结寓意:
学 生 讨 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理解: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
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
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四、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类似的事例。
五、分组进行故事比赛
要求:1、在关键处有细节描写;2、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讲述后
进行评议。
六、分角色朗读渔夫和魔鬼的对话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