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00 KB
  • 2021-05-26 发布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基础精华练新人教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精华练:第5部分 写作 (2)‎ 一、夯基训练 ‎1.(2013年江西省宜春市段考)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漫画大师丰子恺曾挥毫画了幅《卖羊图》:农人牵着两只羊,到羊肉馆去卖。一位农民看了连连摇头,笑着说: “多画了一条绳子。”丰子恺仔细看看自己的画:两条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丰子恺叹服。‎ 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牵头羊”的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导引】 ‎ 一、审读材料,回溯因果,发散思维寻找多向立意。‎ 新材料作文题,一般包括文题材料和作文要求,有时还会有主旨揭示、立意限制等内容。不管怎样,认真审读材料是准确立意的前提。此则作文材料的立意,可运用因果分析法。由文题材料,可生发如下思考:丰子恺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农民为什么明白牵头羊的道理?牵住头羊就能控制羊群说明了什么?漫画大师为何竟不如农民……经过一番推敲和梳理后,便能形成如下立意:‎ ‎①从丰子恺的角度,可确立“创作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等观点。 ‎ ‎②从农民的角度,可确立“实践出真知”“智慧来源于生活”“把握规律,才能运用规律”等观点。‎ ‎③从头羊的角度,可确立“‘牵好头羊’是事情成功的关键”“做事情应抓住关键因素”等观点。‎ ‎④从群羊的角度,可确立“步调一致,铸就成功” “做事应有主见,不要随波逐流”等观点。‎ ‎⑤总览故事,还可确立“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观点。‎ 二、明确要求,甄别含义,聚敛思维确定恰当观点。‎ 确立多个立意角度后,还必须聚敛思维,根据文题要求,读出命题隐含的立意方向或旨意。‎ ‎“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牵头羊’的现象”,便是命题者的立意方向。命题者要求就“牵头羊”的现象联系现实,感悟生活,因此立意只能从“头羊” “群羊”的层面切入。据此,可以剔除上述①、②、⑤三个角度;留下③、④两个角度。‎ 在这里,还要明确“牵头羊”与“领头羊”在概念上的差异,因为“头羊”不完全等同于“领头羊”。清楚了这点,立意才可能准确。由此可以谈“牵头羊”的方法、价值,“牵头羊”与“牵群羊”的关系,反弹琵琶谈“群羊”跟随“头羊”的盲目,应为此材料作文较恰当的立意。‎ ‎2.(2013年日照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的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导引】‎ 本次作文形式是“材料+命题”。材料共两段文字,第一段表现出“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这样一种普遍现象,第二段强调“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其实”两字构成转折,突出强调后者。前者是“做自己”的必要性,后者提示“做自己”的内涵。阐述“做自己”的必要性、重要性、如何“做自己”或“做怎样的自己”,视为立意深刻,只谈“如何做自己”或“做怎样的自己”视为符合题意,只谈“做自己”的必要性(材料的第一段)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3.(2013年深圳市模拟) “但是”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转折连词。人生、社会、自然当中也有许多的“但是”。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以“但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由“引入语” “提示语” “话题” “注意事项”四部分组成。‎ ‎“引入语”告诉考生,要由现代汉语中的转折连词“但是”联想到“人生、社会、自然”中的“但是”。‎ ‎“提示语”中“联系生活体验”暗示考生可以写记叙、抒情类文章, “联系生活认识”暗示考生可以写议论、说理类文章。‎ ‎“话题”是 “但是”,对取材的范围有提示性作用,学生可以从自我人生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的方方面面,来广泛地谈“但是”。‎ 这个话题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有无限广阔的辐射空间,写这类角度开阔的题最忌讳空泛,应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立意,以小见大。‎ ‎(1)拟题、立意可以有“但是”出现,例如:‎ 人生:生活苦多,但是甘瓜抱苦蒂;结果令人艳羡,但是过程充满艰辛;失败令人沮丧,但是成功孕育其中;人耽于享乐,但是乐极生悲;生命长度有限,但是可以增加厚度;忠言逆耳,但是促人进步;坚定,但是不要固执;勇敢,但是不要鲁莽;忍让,但是不要软弱;自信,但是不要自负;自谦,但是不要自卑;自强,但是不要自傲;自由,但是不要放纵……‎ 社会:维纳斯断臂,但是催生想象;国家不幸,但是诗坛有幸;追求物质,但是精神不能空虚;时尚阅读流行,但是不要丢了经典阅读……‎ 自然:罂粟花美丽,但是隐藏罪恶果实;莲花出于淤泥,但是本质高洁;昙花生命短暂,但是美冠群芳;山顶难攀,但是风光最美……‎ ‎(2)也可以没有“但是”出现,而内容彰显“但是”的内蕴,例如:‎ ‎“北雁南飞”“枯木逢春”彰显“但是”内蕴。白居易由“居庙堂”到“沦落天涯”;辛稼轩由“醉里看剑”到“怕上层楼”;李易安“雁过也,正伤心”觉“物是人非”彰显“但是”内蕴。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时期而走向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曾与人类和谐相处的自然频发灾害对人类疯狂报复;想要治病救人的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哈佛骄子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畔的陋衣简食;攻读法律的比尔·盖茨选择了退学创业;贵族公子释迦牟尼选择了漂泊彻悟,普度众生;同样彰显“但是”内蕴。‎ 值得注意的是, “但是”是转折,必然涉及“虽然”。可以以“但是”为主,但不能只字不提“但是”的另一面。‎ ‎4.(2013年苏州市高三调研)“难”这个字,读nán的时候,意思往往与“易”相对。做起来费事叫“难”,使人感到困难叫“难”,不容易、不大可能也叫“难”。和“难”相关的词语有很多,比如,难处、难度、难题、难点、难免、难为、难保、难怪…… ‎ 请以“难”(nán)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导引】‎ ‎(一)对“难”的字义理解 ‎“难”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在解读时,要注意“难”字在现实生活中有两个重要内涵: ①不容易;②不好。‎ 请注意:“难”是关键词。在具体的行文操作中要特别注意“难”字在文章中的具体解释。即便用“难”组词,也要将重心放在“难”上。‎ ‎1.对“难”的内涵“不容易”的理解。‎ 提示语中“做起来费事,使人感到困难,不大可能等”都可以归结为“不容易”这一内涵。做起来费事,重心在“费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成的,这一表述突出强调其“复杂性”、“艰巨性”;使人感到困难,重心在“困难”,仍然是突出强调“不容易”这一层面;不大可能,重心在“可能性很小,甚至没有”,更是强调“不容易”。面对这样费事之“难”事,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做呢?这就涉及“难”的意义,思维到此,文章就深入了一层,就可以看出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思想深度了。此后,面对如此“费事”之难事的态度也可以明确了,是“接受挑战”还是“逃避现实”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难处、难度、难题、难点、难免、难为、难过、难解、难堪、难保…”均在此内涵范围内。‎ ‎2.对“难”的内涵“不好”的理解。‎ 这种内涵在提示语中表现得不明显(或没有体现)。“难听”、“难看”等属于此种内涵, 重心在“不好”,即“不好听、不好看”。考生如以此切入来写,应当允许。但写好不易:面 对这样“不好(听、看)”,要不要探究一下为什么不好(听、看)?这样就可以在这个层面深入挖掘了(为什么);接着,既然不好(听、看)之后如何改进呢?‎ ‎3.关于“难”(nán)与“难”(nàn)。‎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困难”与“灾难”之间,两者可以互为因果,以灾难来写困难或者由困难而成灾难,并且以“难”(nán)表述重心,视为切题。单纯写“难”(nàn),视为偏题。‎ ‎(二)对“难”的内容分析 对“难”做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等)、哲学、审美等层面的解读,均视为切题。在生活方面,比如不向困难低头、挑战难度;在哲学方面,比如与“易”的辩证思考,以“易”写“难”、以“难”写“易”、表面写“易”实则写“难”等,通过对比或者辩证思维突出“难”的主题的,视为切题,而单纯写“易”则视为偏题;在审美上,比如感觉上的难看、难听、难过等,在美学的基础上做事实或者价值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入思考,视为切题。‎ ‎1.因个人(自我、内心)而“难”(感到为难,觉得艰难):‎ 个人的学业、事业上的困难处境,情感纠结,人生选择的为难,命途的艰难感慨等等。‎ 示例:两难抉择:生死(义)、荣辱、进退、勇畏、忠孝,忘却与铭记,个人与国家,权利与义务等。如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出入”之难,一边是仕途官场,圣君贤相的政治抱负,一边是故园山水心中桃源,因“难”而成就思想的蜕变,成就人生的不朽。‎ 为什么层面:人生之路总是波折坎坷,而人生的众多欲求往往无法克制,在客观的现实世界中也很难得到满足。这便造成了人生存的种种艰难处境。‎ 怎么样层面:消极——因“难”而自怜忧叹,怨天尤人,或自欺自娱甚或堕落沉沦……‎ 积极——理性的审视人生与自我生存的状态,以对自我负责任的态度去深刻反思,并积极应对,解决人生的难题…… ‎ ‎2.因他人而“难”:‎ 主要从处理人际关系之难的角度去思考,父母与子女(养育与理解之难),师生(教育之难),同学同事(相处之难),领导与百姓(服务与监督之难),穷二代与富二代(因差距与歧视而“难”)……‎ 为什么层面:现今社会、背景、人际关系的复杂;权利、欲望,金钱、地位,竞争、压力造成的人与人的隔阂与差距;多数现代人心智的不成熟,缺乏良好的自我掌控能力和沟通能力,甚至导致精神危机。‎ 怎么样层面:直面现状,理性正视。平静、宽容的应对交际之难,不盲目,不冲动,多一些理解与信任,多一些自强与独立。知难而慎思,知难而后勇。‎ ‎3.因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百姓,历史文化,道德精神)而“难”:‎ 示例:老百姓看病难(医保),出行难(春运买票),办事难(上头没人),维权难(不懂法),衣食住行,生活样样都难,越活越难,不活也难。‎ 扶起一个跌倒的老人有那么难吗?调查清楚,说清事情的真相有那么难吗?承认错误,担起责任,给公众一个交代有那么难吗?少一些“三公”消费,多买几辆校车有那么难吗?‎ 为什么层面:民众心理,政府策略,舆论环境等多方面形成的难堪,困难的局面。‎ 怎么样层面:有难不避,知难而进,析难之因,解难之事。不隐瞒,不回避,以一个领导者的使命感关心民生之“难”;不沉默,不折腾,以一个公民的道德心与责任感,关注现实之“难”。‎ ‎“难”的写作难点在于:①人人有话说,如何才能说得有意义。②大家知道写“难”,但如何写出个性化的真道理。③偌大的命题,如何精巧地切入和表现。④要谨防掉进“浅薄”和“平庸”的陷阱。‎ ‎“难”,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二、能力提升 ‎5.(2012年湖南长郡模拟)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寂静的夜晚,大理石地板对英雄雕像说:“瞧你多么风光,人们在你面前顶礼膜拜;而我却被人们踩在脚下,默默无闻。”雕像说:“当初你忍受不了工匠的雕刻,就只能做一块地板。” ‎ 请根据你的理解,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 本作文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没有话题核心词,话题隐藏在材料之中,需要考生仔细琢磨,认真提炼。所给材料有两个重要的对象:大理石地板和英雄雕像。相互对举,互为呼应。大理石地板仍然是地板的原因在于它缺少了“雕刻”的重要一环,而英雄雕像成为“英雄”的原因在于它经受了“雕刻”之苦。这就告诉人们一个朴实的道理:成功的获得必须学会“忍受”,学会付出,不经艰难困苦,哪来玉汝于成?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香如故?如果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考察的就是过程与结果(量变与质变、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人们究竟顶礼膜拜英雄石像什么呢?那是人们看到的是雕像背后附着的意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但单就雕像的答话中,不难理解材料隐藏的寓意:在忍受(一种主观行为)工匠的雕刻(一种来自外界力量的改变)的过程中,雕像慢慢地有了质的飞跃。显然,这里人们顶礼膜拜的是雕像身上的精神内核——“逆境”中拼搏奋斗的精神。‎ 本文,不大适合反向立意,如果站在大理石地板的角度大谈“平凡就是伟大”的道理是不得要领的。因为,从对话的材料来看,雕像的话有导向作用。 “当初你忍受不了工匠的雕刻,就只能做一块地板”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阐释了伟大来源于忍受痛苦、接受磨砺的道理。‎ 我们是石头,生活是大师 长郡考生 当罗丹用他丰富的艺术思维和艺术手法雕刻出一尊尊震撼世界的雕塑时,全世界都为其倾倒。但人们往往只看到展出时的无限荣光,却很少深味在雕刻过程中所蕴含的意味。‎ 其实我们本就如那一块块浑然天成的顽石,没经历过世面,躺在深山中,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我们被命运之神选中,被带到这个光怪陆离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不,是每块石头,都对这个新世界充满渴望。我们希望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某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被重新丢回大山。命运之神眷顾我们的渴望,于是把我们带到了雕刻大师的面前。他叫生活。‎ 我们挨着一刀又一刀的刻画,而每一刀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忍受着痛苦,同时强烈地质问生活:“为什么你带给我们这么多伤痛?”而生活总是默默不语,仍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磨着。有的石头受不住了,于是离开了自己所渴望的世界;而其余的,在一次次的打击折磨后,仍然咬紧了牙,倔强地对着生活展示自己无穷无尽的耐力。而生活只是微笑了一下,又继续长年累月地砍着,直到完工的那一天。‎ 直到那一天,雕塑们发现自己突然变得光彩夺目,焕然一新,被世界所景仰。这时他们才发现, 自己身上那些成百上千甚至上万道伤痕正是他们清晰而又极富表现力的轮廓。于是他们懂得了生活的深意:要想出众,你只能多受几百几千几万刀的折磨。只有这样才能雕琢出你的光彩!‎ 回首历史的长河,那一个个光彩夺目的雕像都是这样打磨出来的:生活用失意打磨李白,用苦难打磨杜甫,用颠沛流离、用蛮荒的寒风打磨苏轼,把他们打磨成“诗仙”、“诗圣”、“诗神”。越是生活的宠儿,它刀刻的次数就越多,它夺去史铁生的双腿,夺去贝多芬的双耳,夺取海伦·凯勒的双眼……对于霍金,这位近代科学界的奇人,生活更是苛刻,只留给他一颗智慧的大脑和两根能够活动的手指,让它去指引科学的方向。‎ 他们,是生活打磨的雕像,将永远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 所以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我们是石头,生活便是大师,我们不能责怪大师的残酷。只有你经受过非同一般的打击折磨,你才会有鲜明的个性与卓越的精神。而那些经受不住生活敲打的人们,只能一辈子瞻仰别人的光芒。‎ ‎【优秀理由】 切题,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是本篇作文在众多同类主题的文章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文章紧扣材料,提炼出“我们是石头,生活是大师”的主题,并直接用这个比喻命题,新颖别致。全文紧扣这个比喻,主体用寓言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石头变为雕像的雕刻过程,想象丰富。更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寓言上,而是由点及面,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用简洁的语言列举了七位古今中外的成功的例子,极有说服力地证明观点,点面结合,令人信服。结构上作者以这个精妙的比喻贯穿全文,前后呼应,圆转自然,可以说,在极大程度上这个比喻成就了本文。另外语言生动形象,整散结合,自然流畅,也是本文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