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0 KB
  • 2021-05-26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2部分第5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单元高效整合学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一、晚清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 表现举例 军事侵略 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政治 侵略 割占土地 ‎《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 获取特权 ‎《南京条约》附件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 以华制华 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如慈禧太后、袁世凯等 经济 侵略 开埠通商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约》: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天津;《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 获取特权 ‎《南京条约》:中英两国议定关税;《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等 战争赔款 ‎《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北京条约》赔款英法各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款白银二亿两;《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镇压革命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 思想渗透 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日本全面侵华时推行奴化教育 ‎[针对训练]‎ ‎1.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辛丑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南京条约》签订后 B [材料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起了这样的作用,故B项正确。]‎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的抗争与探索的特征(1840-1911年)‎ 时段 项目  ‎ ‎19世纪70年代之前 ‎19世纪70年代之后 史实 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的抵抗、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等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新政立宪 领导阶级 主体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基本是旧式斗争,地主阶级的探索最终失败 现代化色彩明显,程度渐深,大部分活动都有新的目标和手段,占领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 性质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当时还未产生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但爱国官兵的抗战不再是单纯的维护清朝统治,已是捍卫民族权益的爱国主义抗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具有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双重属性 整体特征 ‎(1)探索具有广泛性:在民族危机面前,各阶级在反对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有一致性 ‎(2)探索具有方向性:都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3)探索具有层次性:现代化探索由浅入深,从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 ‎(4)探索具有继承性:与学习西方内容的层次性相关,从林则徐、洋务派到早期维新派,前后相继 ‎(5)抗争具有阶段性:从旧式斗争到新式斗争;反侵略反封建两大任务在《辛丑条约》前一般分开进行,之后结合在一起 ‎[针对训练]‎ ‎2.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  )‎ A.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反封建反侵略 C.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 D.反对外来侵略 D [林则徐并不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林则徐本身即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故B、C两项错误;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生活在列强入侵中国的时期,都有反对外来侵略的要求,故D项正确。]‎ 近代西方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 西方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 发展进程 西方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 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 领导力量 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一开始时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 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 资金来源 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 工业 化的次序 西方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 中国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而民族工业始终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较小,工业结构极不合理 ‎[针对训练]‎ ‎3.(2019·潍坊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下,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层出不穷,蒸汽机应运而生。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1825年,使用机车的第一条铁路通车。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冶铁业和采矿业迅速发展,煤炭也成为铁路建设的必需品。同时催生了新的城镇,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材料二 1881年,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因怕反对派反对,以驴马拖载,第二年才敢用机车牵引。1887年,唐胥铁路扩展至阎庄,旋由海军衙门奏准,从阎庄延伸至大沽北岸,再由大沽拓展至天津,1888年9月建成通车。李鸿章、奕等人又从加强京师防务出发,要求将铁路伸向北京,此议一出,立即遭到反对派反对。后经激烈斗争,1889年8月,光绪皇帝依据慈禧太后的意见,肯定了修路决策,使铁路之争宣告结束。甲午战后,铁路对加强国防惠及工商的巨大作用已被社会广泛接受,清廷为抵制侵略、挽救危机,企图独立发展铁路事业。对此,列强难以容忍,它们乘清廷战后财政竭蹶之机,纷纷争当债权人,并在中国争相修建铁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英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小问,可结合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铁路的修建来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中的“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冶铁业和采矿业迅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城镇,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等信息、组织答案。第(2)问主要考查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可结合材料二中的“1881年,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怕反对派反对,以驴马拖载”“清廷为抵制侵略、挽救危机,企图独立发展铁路事业”“列强……纷纷争当债权人”等信息概括。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外国势力的干预和守旧势力的破坏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1)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蒸汽机、蒸汽机车的发明及铁路的修建。‎ 影响: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特点:起步晚;发展艰难;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大;受外国资本控制;铁路发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3)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外国资本的掠夺;封建思想和守旧观念的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