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7 KB
  • 2021-05-26 发布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1)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附表1‎ ‎2017年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章节 第三单元 学时 一 年级 二年级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经历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对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从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建立角的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画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1.引导学生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图形 ‎  通过多媒体呈现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简单明了的、容易突出角的本质特征的物品或图形,如:剪刀、钟面、三角尺等,从上抽象出角的图形来,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开口方向可以是任意的。这些角既有静态的,如:三角尺;也有动态的,如:剪刀、钟面,感知动态角的存在。‎ ‎  (2)结合生活情境找一找角 ‎  通过白板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角,让学生体会到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除了在情境图上找角,还可以结合教室里的物体找一找角,如:桌角、墙角、窗角等。‎ ‎  (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 ‎    2.探究角的大小 ‎  (1)出示一个活动角,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想把角变大一些,应该怎么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角的开口张大了,角就大了。那想角小点呢?可以请学生上台操作试一试。知道角的大小跟角的开口度有关。‎ ‎(2)引导学生通过用橡皮泥、小棒做角,以及于展示台演示角的大小比较等一系列操作活动来帮助其对角的知识理解。‎ ‎3.将教学内容编成儿歌,配乐畅读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 一、情境导入 ‎(00’10”‎ ‎-04’10”)‎ ‎1、播放动画,初步感知动画中的图形 ‎(00’00”‎ ‎-01 ’25”)‎ 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知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播放《大耳朵图图》‎ 欣赏动画 学生对于动态的视频很感兴趣,开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找出截图中平面图形 ‎(01’26”‎ ‎-03’00”)‎ 通过从图片中找出认识的平面图形,既学生记忆中唤醒了旧知,又为后续学习做了铺垫 找出图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指出图片中的平面图形 在欣赏丰富多彩的画面中感受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这一理念,比直接出示图形更易让学生接受。‎ ‎3、平面图形分类 ‎(03’01”‎ ‎-03’56”)‎ 初步感知直线与曲线图形的区别。‎ 引导学生对已经熟悉的平面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感知直线与曲线的区别。‎ 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课件出示几种平面图形,这样学生分类时更具直观性,学生在视觉上加深了角的直与尖的印象。‎ 二、探索新知 ‎(04’11”‎ ‎-33 ’08”)‎ ‎1、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04’14”‎ ‎-04 ’55”)‎ 出示教材例1,让学生指出实物图片中的角 学生观察实物图片,找出并表述角 ‎①课件出示实物形象逼真 通过观察实物并从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眼球②白板勾画出角的轮廓,在学生脑海里建立角的形状。③白板将角从实物中移出,动态展示中便于学生观察,并抽象出角。‎ ‎2、摸一摸,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04’56”‎ ‎-08 ’34”)‎ 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感知角顶点的尖、边的直的特点。‎ ‎①让学生摸三角板,并引导学生阐述摸到的感觉②引导学生总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学生摸角,表述角的特征 ‎⑴小练笔 ‎(08’35”‎ ‎-10 ’42”)‎ 通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角的练习,加深对角的组成的理解。‎ 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如果是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如果不是,说明原因。‎ 学生判断,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并说出判断原因。‎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比较,结合白板的批注功能,让学生明确角的组成。‎ ‎⑵讲角的故事 ‎(10’43”‎ ‎-11 ’50”)‎ 激起学生对角的关注,激发学生对角的探究欲望 教师编制关于角的故事 听故事 ‎⑶欣赏生活中角并找周围的角 ‎(11’51”‎ ‎-14 ’04”)‎ 学生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角和找周围的角,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受数学的价值。‎ ‎①欣赏生活中角②让学生观察周围实物,找出角 学生欣赏并找角 ‎①配乐欣赏生活中的角,不仅给学生以美得享受,更让学生体会到角应用之广泛②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精神上稍微放松一下。‎ ‎3、比一比,感知角的大小 ‎(14’05”‎ ‎- 26’10”)‎ 让学生在做活动角、折角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动态的角,利用这些动态的角帮助学生理解角的特征及角的大小变化,体会到角的大小与所折的两边的长短无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形成对角全面而系统、正确的认识。‎ 丰富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逐步加深对角的认识,进而为角后续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①引导学生用橡皮泥和小棒做角②比一比,引导学生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③教师用活动角讲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④小组合作,比比谁做的角较大 ‎①学生动手操作,做角②观察实物投影仪,理解并概括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③操作活动角,概括出: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④小组合作比角的大小。 ‎ ‎①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个角的比较过程,再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更直观生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②通过白板闪烁显示,来凸显角的大小,更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角的大小的概念。③课件动态展示两角的比较方法,学生直接就能掌握了比较的方法。通过借助这些信息技术,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4、画一画,会用尺子画角 ‎(26’11”‎ ‎-33 ’08”)‎ 通过画角的操作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 ‎①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②学生板演③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学生画角,并交流画法 让学生知道画一个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④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三、练习巩固 ‎(33’09”‎ ‎-35 ’04”)‎ 通过练习,掌握角的相关知识 练习八第三题,判断图形中有几个角 观察交流汇报 白板展示出图形中角的位置,纠正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的不足。‎ 四、总结交流 ‎(35’05”‎ ‎-37 ’53”)‎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读儿歌等形式,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①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②儿歌: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 交流想法并配乐欣赏跟读儿歌 将所学内容编成儿歌,配上音乐,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印象深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轻松愉快地牢记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一节课的课尾不失为画龙点睛之笔!‎ 五、作业 ‎(37’54”‎ ‎-38 ’02”)‎ 适当的课后练习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练习八第1、2题 记录作业 白板出示作业,可以弥补低年级学生对老师口头布置的任务容易听错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