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6.00 KB
  • 2021-05-26 发布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测试(附教材解读和知识点总结)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 八年级历史下册土地改革同步测试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新中国成立后,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七的地主、富农占有全国土地的( ) A.百分之十 B.百分之五十以上 C.百分之三十以上 D.百分之九十 2.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 ) A.1950 年 B.1951 年 C.1952 年 D.1953 年 3.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有关土地改革的(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 4.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废除了( ) A.资本主义剥削土地制度 B.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私有制 D.封建剥削制度 5.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 A.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B.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地区还都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C.土地改革以前,广大农民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D.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6.有关土地改革错误的一项是( ) A.3 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 7 亿亩土地 B.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C.免除了农民每年向地主缴纳的三百多亿公斤粮食的地租 D.没收地主的土地,不分配给地主土地,消灭地主阶级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8.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 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2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 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 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极性高涨。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14000 万吨,比 1949 年增长 26.9%。 (1)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上面材料说明土地改革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你能说说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关系吗? (4)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句 话你如何理解? 10.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 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 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 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 农村的和谐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 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应该如何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发展? 3 附:参考答案 附:教材解读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1)新解放区没有实行土地改革 (2)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3)为了使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经济。 2、土地改革的开始: 时间:1950 年 标志: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土地改革的实施(在新解放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全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劳动, 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4、土地改革的完成: 到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知识点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5、结论: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 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拓展延伸 1、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赢得独立 1951 年 西藏和平解放:全国大陆实现统一 1952 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1953 年 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 2、巩固新中国的措施: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3、近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使人们冲破了封建思想束缚,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 土地改革,在经济上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4、名词解释: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指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制度。 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 在不同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到战国时期,正式确立,一直 延续了两千多年。 包含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根本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新生政权 6、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但是土地的私有性质没有改变。 7、封建土地制度并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它是由多项制度组成的。政治上的封建君主专制被辛亥革命所推翻, 而经济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则是伴随着 1952 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了。至此,反封建的任务彻底完成。 教材问题 P14 材料研读: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 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的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P16 课后活动 1.1√ 2√ 4√ 2.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什么变化? 农民分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