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8.50 KB
  • 2021-05-25 发布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1沁园春长沙青春万岁序诗六月我们看海去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沁园春·长沙 《青春万岁》序诗六月,我们看海去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橘子洲(  )  百舸(  )  寥廓(  )‎ 携来(  ) 浪遏(  ) 沁园春(  )‎ 方遒(  ) 璎珞(  )(  ) 絮叨(  )‎ 淡漠(  ) 峥嵘(  )(  )‎ ‎[答案] jú gě kuò xié è qìn qiú yīnɡ luò xù mò zhēng róng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尽 (2)曾 ‎(3)观 (4)壳 ‎[答案] (1)jìn/jǐn (2)céng/zēng (3)ɡuān/ɡuàn (4)ké/qiào ‎2.语境辨析法 ‎(5)他爷爷当(  )年在这个镇上开过当(  )铺。‎ ‎(6)失去了在全运会决赛阶段比赛中显山露(  )水的机会,鲁能球队93年龄段球员们在联赛中也无从露(  )脸,他们普遍对未来感觉一片茫然。‎ ‎[答案] (5)dāng/dàng (6)lù/lòu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答案] (1)竞/竟 (2)苍/沧 (3)侯/候 (4)遐/暇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寥廓·辽阔 ‎“寥廓”指高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侧重于立体的范围。如:视野寥廓、寥廓的天空。“辽阔”指辽远广阔,宽广空旷,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如:辽阔的土地、辽阔的海洋、幅员辽阔。两者都是形容词,都有“广阔”“空旷”的意思。‎ ‎(2)意气·义气 - 13 -‎ ‎“意气”可有三种理解: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意气高昂。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闹意气、意气用事。“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两者都是名词,都有“气概”的意思。‎ ‎(3)峥嵘岁月·蹉跎岁月 ‎“峥嵘岁月”指不寻常、不平凡的岁月,多指革命年代的艰苦生活,做名词。“蹉跎岁月”指白白地把时间耽误了,做动词。‎ ‎2.明确词义 ‎(1)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高采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风风火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2)评论天下大事。(3)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4)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5)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形容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的正误,并改正。‎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kē)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舸(ɡě),竟—竞,廖—寥。‎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________的日子。‎ ‎(2)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________,从来不________。‎ ‎(3)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________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A.遐想 兴致勃勃 冷漠 严肃 B.幻想 欢呼雀跃 淡漠 严峻 C.幻想 欢天喜地 冷淡 严肃 D.遐想 兴高采烈 淡漠 严峻 D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幻想:虚而不实的思想。第(1)处强调充满想象,应该用“遐想”。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欢天喜地:形容非常欢喜。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第(2)处第一空强调兴致高昂,情绪热烈,应该用“兴高采烈”。冷漠:冷淡,不关心。淡漠:没有热情,冷淡;记忆不真切,‎ - 13 -‎ 印象淡薄。冷淡:指冷落、怠慢、不亲热。第(2)处第二空强调对待浩大的世界从来不失去热情,应该用“淡漠”。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作风、态度等)严格认真。严峻:严厉,严肃,严重。第(3)处强调战斗严重,应该用“严峻”。]‎ ‎ [资料链接]‎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词作很多,其中《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采桑子·重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毛泽东多数诗词的特点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高度结合,从革命生活的大事中折射出斗志昂扬和意气风发的革命情怀。‎ 当代作家——王蒙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校园诗人——潘洗尘 潘洗尘,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2000年开始,陆续有诗作《饮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等入选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和大学语文教材。创办《诗歌EMS》周刊、《读诗》季刊等刊物。现为天问传播机构(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董事长,并担任国内多家诗歌刊物的主编。‎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青春万岁〉序诗》‎ - 13 -‎ ‎1953年,时年19岁的王蒙在共青团北京市东城区委当干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青年学生们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旧中国的土崩瓦解,新中国的百废俱兴、万象更新。大家都充满了希望、朝气、信念,相信从这一代人起将过一种全新的、无私的、非常光明的美满生活,需要清洗的只是旧社会残留下来的污垢,而且觉得这种情况未必比做几次大扫除更困难,这也是当时全社会的共识。王蒙的想法和同龄人一样,而且,他感觉到胜利的高潮不可能成为日常和永远,于是,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把这段历史时期和这段历史时期的少年、青年的心史记录下来。他于1953年秋天动笔,悄悄写了一年,完成初稿后他请父亲王锦第帮忙拿给北影厂的编剧潘之汀过目,潘称赞王蒙有了不起的才华,把小说推荐给中国青年出版社文艺室审读。‎ ‎1956年春天,正在改稿的王蒙参加全国第一次青年作者会议时结识了邵燕祥,他把起草的《青春万岁》的序诗请邵燕祥看,邵燕祥帮他进行了修改,并增添了“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等句。‎ ‎《六月,我们看海去》‎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给久锢的心灵打开了精神的枷锁,给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带来一片广阔的天地。潘洗尘创作的《六月,我们看海去》就是反映那个时代青年学子的心声的作品。‎ 词的相关知识 ‎1.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句式不齐,也称“乐府”“长短句”“曲子词”“诗余”。词从字数上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从风格上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曲)或一片。一首由两片构成的词,其下片的起句,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接两片的作用,称为“过片”或“过变”。‎ ‎2.词牌:也称“词调”“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律等。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 [文本鉴赏]‎ ‎《沁园春·长沙》‎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 13 -‎ ‎[答案] ①谁主沉浮 ②指点江山__激扬文字 ③情中显志__景中寓情 ‎《〈青春万岁〉序诗》‎ 这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饱满的激情、燃烧的信念、乐观豪迈的语言和明快优美的旋律,唱出了一个19岁青年学生对生活得无比热爱、对人生的无限憧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唱出了无数青年纯真、热烈的共同心声。‎ ‎[答案] ①月光下的欢舞 ②晨雪里的行军 ‎《六月,我们看海去》‎ 本诗以“看海”为线索,反映了青年学生多姿多彩、紧张快乐的生活。诗歌展示了青春生命力的旺盛、年轻人强烈的自信,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要去接受惊涛骇浪洗礼,让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思想在风浪中成熟的对青春和生命的渴望。‎ ‎[答案] ①对理想、未来的不倦追求 ②青春活力、自信、富有探索精神 - 13 -‎ 一、阅读《沁园春·长沙》,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词人在上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巍峨、博大、壮阔的秋景图。‎ ‎2.词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湘江秋景图?请在下面图表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 抓住典型意象 由点到面:山、林、江、舸、鹰、鱼、万物 选取四个角度 ‎(1)远眺:群山红遍林染如画(静)‎ ‎(2)近观:________________(动)‎ ‎(3)仰观:________________(动)‎ ‎(4)俯瞰:________________(动)‎ ‎[答案] (2)江中水碧百舸急驶 (3)长空雄鹰展翅高飞 (4)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3.上阕写景绚丽多彩,充满生机。其中用词精妙、传神,极富表现力。请结合上阕完成下表,体会加点词语的语言表现力。‎ 诗句 炼字鉴赏 万山红遍 ‎“万”字写出当地山峰之多 ‎(1)“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林尽染 ‎“层”表现树林之多 ‎“染”化静为动,增强了词的生动性 漫江碧透 ‎“漫”写出湘江水势之盛,似有满溢之感 ‎(2)“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舸争流 ‎“百”形容船只数量之多 ‎(3)“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鹰击长空 ‎“击”准确地形容出雄鹰在天空勇猛矫健、迅速有力地飞翔的雄姿 鱼翔浅底 ‎(4)“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写出了红的范围之广 (2)写出了江水碧绿清澈之状 (3)写出了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4)写出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的游动神态 ‎4.有人认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秋景时固然很成功,但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只有视觉描写,而没有听觉描写,从而使“图”中景物单一,你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我认为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既然词的上半部分主要是描写“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情景,就不能忽略对各种生命的声音的描写,因为声音能更好地突出“竞”字。如王维的《观猎》,一开始就写声音:“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先声夺人,突出了将军骁勇的形象。故此词中无声音描写应为一大憾事。‎ ‎(观点二)这首词不是没有声音,只有没有明写罢了。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句,我们可以想象红叶在秋风中的簌簌声。还有“百舸争流”“鹰击长空”中的“争”和“击”都暗写了声音,船桨声、船夫的号子声、鹰翅掠过长空的风声,我们都应该想象得出来。由此看来,毛泽东所写的声音耐人寻味。‎ 二、阅读《〈青春万岁〉序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人生的无限憧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示了新中国建国初期青年人特有的献身祖国、建设祖国的自豪与责任、豪情与壮志。‎ ‎6.分析诗意结构:第1节开头说“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第5节开头却说“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写从诗意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矛盾。开头写“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表现对新生活的无限渴望与向往;结尾写“所有的日子都去吧”,表示对过去的日子不留恋,同样表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这样写,从诗意上看,前呼后应,共同表现对未来新生活的呼唤;从结构上看,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三、阅读《六月,我们看海去》,回答下面的问题。‎ ‎7.诗歌中的意象“海”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海”的含义是丰富的,它象征着一个更为广阔的环境或开放的时代,‎ - 13 -‎ 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或理想。‎ ‎8.“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中的“脚步”“天空”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脚步”“天空”两个意象,形象地表达出了青年自信的特征。‎ ‎9.“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像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我们早已遗忘”写出了青年人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强调青年人“看海”、探海的执着。追求理想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种种风浪和困难,但为了实现理想,不会把这点困难放在心上,进而写出了青春的勃勃生机,也传达出一种探索精神。‎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沁园春·长沙》中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的、美好的。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里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 ‎2.写法指导 情景交融“五注意”‎ ‎(1)要有真情实感 要感染读者,情感必须真实。虚情假意,矫揉造作,诗文必定枯涩空洞,黯淡无光。‎ ‎(2)把握好抒情方向 写景时,无论是选择角度,确立侧重点,还是诗文的遣词造句,倾注的感情必须始终一致。‎ ‎(3)选择合适的景物载体 所选景物与所抒之情要有相似或相通之处,景物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外观形象上,还应蕴含在精神实质中。‎ ‎(4)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 为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要在具体描摹景物时,‎ - 13 -‎ 利用对比、衬托、象征、联想等表现手法,丰富景物的刻画点,拓宽景与情的沟通,加深景与情的融合。‎ ‎(5)注重炼字炼意 优美的写景往往是在语言的使用上下功夫,借助词语准确地写出景物的特征,营造绝妙意境。‎ ‎3.迁移运用 请用“夏夜”“星星”“灯火”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不少于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示例】 夜,慢慢地降临了,这是一个凉爽的雨后之夜。雨后的夏夜是浪漫温馨的。推开窗户,一阵泥土的芳香扑鼻而来,给人一种摆脱酷热后的舒心和惬意,随着云层的散去,顽皮的星星从深邃的夜空中探出小脑袋,惊奇地打量神州大地上的点点渔帆、万家灯火,此时此景,天上人间竟如此和谐静谧,使人不由得联想起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那童话般的世界来。‎ ‎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义不容辞的责任 ‎“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彰显的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而生发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体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意气风发敢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关注时局,关心国事,当是每一个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用角度】 可用于“青春”“理想”“志向”“责任”等相关写作话题。‎ ‎2.素材应用 无论“谁主沉浮”的忧思,还是“到中流击水”的行动,都体现了青年革命家毛泽东强烈的革命责任心与使命感,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我们都要具有责任感。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当下,关注时局,关心国事,‎ 仍然是我们每一个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讲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13 -‎ ‎ [群文阅读]‎ 导读:毛泽东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秋风秋雨,曾是苦难的时节。“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秋山秋水,曾是艰辛的征途。“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是啊,毛主席与秋天似乎格外有缘,他的诗兴秋来更易勃发。秋风雄劲,主席给予了太多的深沉感慨;秋日朗朗,主席给予了太多的激越情怀。‎ 感悟毛泽东诗词 ‎⊙汪建新 毛泽东诗词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毛泽东把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推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毛泽东自幼喜欢诗词,终生与诗词为伴,有着割舍不断的诗词情缘。读诗、学诗、赋诗、吟诗、解诗、论诗,对毛泽东而言,是情趣爱好,是生活方式,是政治工具,也是交往手段。他的一生完全可以说就是一个诗人的一生。‎ 毛泽东一生都在创作诗词,但有三个历史阶段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分别是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毛泽东所处的环境越险恶,经历越坎坷,承受压力越大,他的心情越不平静,他写诗填词的激情越高涨,优秀诗作越多。就总体而言,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比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要好,战争年代的作品比和平时期的作品要好,身处逆境时的作品比顺境时的作品要好。‎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毛泽东绝非为写诗而写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所说,毛泽东始终“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是毛泽东诗词感人肺腑的根本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畅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引用了两句毛泽东诗词,用“雄关漫道真如铁”来描述中国上百年的艰难奋斗,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展现民族振兴的壮阔现实,令人心潮澎湃。‎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巅峰之作,通篇气贯长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更是不同凡响。诗如其人,毛泽东笔下的“山”气魄宏大,正如《十六字令三首》所写:“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真乃“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天若要塌下来,有山来顶着撑着。共产党人为人清白、无私无畏、顶天立地、勇于担当的使命感、责任感、道义感骤涌笔端。‎ ‎“看万山红遍”“寥廓江天万里霜”“万木霜天红烂漫”“极目楚天舒”“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鲲鹏展翅九万里”,他视通万里,总是把自然场景写得壮阔无边。“阅尽人间春色”“往事越千年”“一从大地起风雷”,他思接千载。纵观古今,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穿越感。“今日向何方”“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 13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显示出毛泽东奋发有为、抢抓机遇的顽强意志和迫切心理。‎ ‎“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毛泽东一生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勤俭朴素、清正廉洁,堪为楷模,堪称典范。正因为如此,学习毛泽东诗词,能够充分领略毛泽东博大的胸襟魄力,崇高的精神境界,非凡的伟人气度和灿烂的人性光辉,使我们的人格意志变得更深邃、更坚毅、更广博,从中获得人生的大境界、大智慧、大方向。‎ 毛泽东诗词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当今时代依然彰显其光辉和魅力,是常读常新、常悟常新的传世经典。‎ ‎(有删改)‎ 秋来更当读毛诗 毛主席诗词,是可常读常新的,但秋来更当多诵读。‎ 因为毛主席与秋天似乎格外有缘,他的诗兴秋来更易勃发。“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他生前发表的28首诗词中,就有十来首诞生于秋天,也在秋天,他与世长辞……‎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郁达夫《故都的秋》),正当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自不例外,如何读而疗之?诵读主席诗词,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主席素来不喜言愁,其诗词中有愁字者仅仅五处:《五古·挽易昌陶》中“愁杀芳年友”,是哀同学之早亡;《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有“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是已被疏解之愁;《西江月·秋收起义》中“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是打破愁云。其有离愁别苦而情真意切者,唯存于赠杨开慧之词中,《虞美人·枕上》有“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贺新郎·别友》虽曾“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但终转为斩情诀别,“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但上述五者皆主席早年之作,此后不复言愁,盖性格使然也。‎ 性不言愁,是因为主席志向远大。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一唱雄鸡天下白”“换了人间”,这其间早已有他小小年纪对父亲的宣誓打底:“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诚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唯此之故,他“风物长宜放眼量”,发现“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执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又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万水千山只等闲”“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是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先烈“敢教日月换新天”,我辈该是“中华儿女多奇志”,毛主席的诗句影响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立志!‎ 性不言愁,是因为主席人脉深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恋情之感人肺腑,主席亦属罕见之人。与开慧分别,一番离愁情愫,只读得我们“热泪欲零还住”“过眼滔滔云共雾,‎ - 13 -‎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人间多情唯诗人,难怪他会浪漫地想象,她的牺牲,“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蝶恋花·答李淑一》)。毛主席同样重视友情,常和友人肝胆相照:“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从汀州向长沙路上他这样赞叹;初到陕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他相信“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他坦承丁玲的到来,竟有“保安人物一时新”之效应,因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罗荣桓元帅逝世,他恸问:“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至于柳亚子先生偶尔“牢骚太盛”,毛主席也诚挚地奉劝“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天若有情天亦老”,毛主席有眷眷恋情、拳拳友情,故能“唤起工农千百万”“狂飙为我从天落”“横扫千军如卷席”!‎ 性不言愁,也因为主席精于和自然互动。看到一只小小的青蛙,年轻的他就能托物言志道:“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看山,“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他想“倚天抽宝剑,将汝裁为三截”“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临水,他和孔子一样慨叹,“起宏图”要使“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江山养育了毛主席伟岸的身躯,滋润了他绚烂的诗笔。读他的诗,我们的心灵和美丽交融,我们的人生会因此变得更加豪迈。‎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少成若天生,习惯成自然,常找时间诵读毛主席诗词,你将会当时得利,终身受益。‎ 建议阅读篇目:‎ ‎《毛泽东诗词中的秋》(徐廷华)‎ ‎《毛泽东创造的“秋”意象不同凡响》(人民政协网)‎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梦》(张承源)‎ ‎ [诵国学经典]‎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明理知义]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成长启示] 这一句是孔子讲仁的反面,即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仅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 13 -‎ ‎[明理知义]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成长启示]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