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5 KB
  • 2021-05-25 发布

2020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年度工作报告供参考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20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年度工作报告供参考 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是全员、全过程的教育。XXXX 大学历来重 视科学道德培养和学风建设工作,2019 年 X 月至 2020 年 X 月,XXXX 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技三会”精神、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道德和科研 诚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 目标要求,结合新中国成立 XX 周年、五四运动 XXX 周年纪念活动, 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倡导“学在师大”的思想观念,深入推 进学风建设活动的开展,巩固宣讲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优化学术环境, 努力在全学校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勇攀 高峰的科研和学习氛围,引领学生在发奋学习的同时注重自身道德素 质的培养和提升。 一、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集中宣讲,形成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常态化 新学期入学教育开始,学校通过开展系列讲座,组织收看报告会 等形式大力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的常态化。 校长 XXX 在 2019 年新生开学典礼上为新生讲授了题为“抵御诱 惑,锤炼意志,肩负使命”的思政课,劝诫和教育新生“不仅要观察 世界,也要观察自己;不仅要研究世界,也要研究自己;不仅要把握 世界,更要把握自己。”校领导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 等深入院系,在各院系入学教育上进一步开展了相关 教育。此外学校还通过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展览、学术报告会、 名人讲座等形式,把培养勤奋求学、诚信科研的道德品质,学习科学 家精神融入全校师生日常的学习工作过程当中,使同学们和老师们在 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中感受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并内化于心。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 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 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XX、XX、XX、 XX、XX 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2019 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 教育报告会于 2019 年 XX 月 XX 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XXXX 余 XX 师 大师生在校内 XX 个会场集体在线收看学 xxx 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2019 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参加观看的师生受到很 大的启发,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完善体系,促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全面化。 科学道德的培育和良好的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XXXX 大学 进行了综合设计和全面安排,既考虑到学风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在以 学生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的同时重视教师能力道德的培养提高,又注重 推进培养机制和教学方案的改革,健全学风建设的制度体系。学校在 2019 年、2020 年完善并公布了《XXXX 大学学生表彰奖励办法》、《XXXX 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办法》、《XXXX 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等规章 制度,从制度上为培养诚信、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 围提供支持。组织本科生学习《XXXX 大学本科生手册》,组织研究 生学习《XXXX 大学研究生手册》,强化学生的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 的意识,明确学术行为的“基准线”和“高压线”,让学生清楚了解 什么“可为”和什么“不可为”。 学校在各项学风建设活动中始终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 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采取行动加入学风建设活动,深化学生 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为主要目的。针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在 开学伊始,开展 2019 年新进教职工入职培训,帮助新进教职工尽快 适应学校工作,同时提醒大家要远离“红线”,以德立身、以德立学、 以德施教;组织教师参与学术论坛活动,为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促进 自我发展搭建平台;举办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鼓励教师勇于 探索,积极投身科研;以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及纪念日为契机,集中表 彰优秀教师,对先进教职工的教学成果和先进事迹给予肯定和认可, 同时倡导广大教职工向榜样学习,牢记立身树人的使命,塑造职业道 德。 (三)创新媒介,打造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现代化。 学校紧紧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时代特征,创新活动开展方式,充分 利用新媒体例如微信微博等更加贴近学生的媒介途径开展科学道德 和良好学风的教育活动。例如通过“XXXX 大学”“ECNU 学工在线” “ECNU 青年”“XXXX 大学学生会”“XXXX 大学研究生会”等等校级 层面的官方账号或网站,以及各个院系的官方账号等传递学术信息, 宣扬诚信科研精神,组织宣传学风建设活动,动员师生共同参与科学 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工作。通过“XXXX 大学研究生教育”等校级微 信平台将选课信息及授课情况推送给广大在校师生,新媒体与学风建 设活动的融合扩大了教育活动的覆盖范围,加强了宣传教育的力度, 使见贤思齐,勤奋求学的意识从线下渲染到线上,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四)加强监督,实现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长效化。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为了切实把学校学风建设的各项规定 落到实处,巩固学风建设的工作成果,XXXX 大学持续开展学风督察, 同时组织开展进行了学风建设调查、学风督查以及学风交流座谈会等 活动,以实现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长效化。 2019 年全年,学校持续开展学风督查活动,例如为了落实“食 物饮料不进班”,早上和下午在教室门口安排检查。各院系也在认真 贯彻落实学校有关学术道德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本院系 学风情况的自我审查工作。 2019 年 X 月 X 日至 XXXX 年 X 月 XX 日,共有 XX 位学生受到违纪 处分。XXX 等 XX 位同学因考试违纪而受到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 看等处分。其中受严重警告处分 X 人、受记过处分 XX 人、受留校察 看处分 X 人。另有张明辉等 XX 位同学等因其他原因而受到处分,其 中受警告处分 X 人、严重警告处分 X 人、受记过处分 X 人、受留校察 看处分 X 人、开除学籍处分 X 人。 (五)落实基层,推动院系品牌项目与特色活动的体系化。 在学校的大力引导下,各院系也积极开展了学风建设工作。例如 光华书院第二课堂培养计划通过书院的学友计划、学业导师、学科竞 赛、双创工作等有效地促进了书院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和学业帮 扶;心理与认知学院撰写《心理学专业(大类)本科人才培养调研报 告》,考察我校和六所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心理学系(院、部),一方 面力求全貌展现国内外一流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情况,并尝试找出我校 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模式、方案、制度、实施等方面 给出建议;计算机软件与科学学院继续坚持“多措并举促进优良学风, 德业双修育卓越人才”,在本科学风建设工作上做出了不少的成果。 除此之外,院系还陆续开展了诚信教育,组织学生讨论学习科学道德 和学风建设的意义价值,就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开展了演讲比赛和辩 论活动,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活动的形式来宣扬学习科学家 精神和引领学习风气等等。 通过开展上述工作,学校一直以来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成果 得到了巩固,校园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 高,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不少丰硕的教 学成果和先进事迹,学校学术环境良好,科研创新热情不断高涨。当 前,“学在师大,不忘初心”“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 德为耻”等意识已经深入人心,XXXX 大学在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 目标上又迈进了一步。 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在 2020 年秋季学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中,XXXX 大学将 在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之上,总结经验和问题,继续坚持以培育“勤 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为宗旨,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为 工作的重点内容,从学校、学生、教师、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更加多方 位、多渠道的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道德的教育改革方案,以推进本校 的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的建设工作。主要设想和建议如下: (一)强化核心价值引领,持续建立健全督察机制。 在学校层次上,强化核心价值引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统筹 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并与各院系相关人员协调联动,保证学风建设 工作有序展开和顺利进行;支持院系开展具有自身特色与品牌效应的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生活精品项目。 持续建立健全督察机制,落实《关于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的通 知》相关要求,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 建为目标,齐抓共管,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安排辅导员作为学 风督查员,做好自查、督查;在非督查时间段,由教务处、学生工作 部组织工作组进行学风抽查、记录。督查和抽查结果在学校学生工作 例会和教学工作会上通报。 (二)贯彻意识形态教育,持续发挥校园榜样效用。 在学生层次上,在全体学生中进一步开展国家意识、法治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 神教育,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教育。继续做好以“融入教育、规则教育、奋斗教育”为主 题的新生入学教育,围绕“五育并举”、“六个下功夫”的育人目标 和要求,开展奋斗(学风)系列讲座,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校园环境, 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夯实学风基础。 努力培养学生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树立学生 标兵的榜样示范作用。鼓励我校优秀学生不断勤学奋进,鼓励全体学 生勇于创新,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为实现青春的价值而不懈奋斗。 (三)强化师风师德建设,持续落实导师引导作用。 在教师层次上,坚持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以教育教学能力为重要基础,全面提 高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以管理综合改革为关键突破,释放 教师队伍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针对新教工、新晋导师、博士后群体 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岗前培训,注重对新教师学术道德、科学诚信的教 育宣讲。为全校教师印发《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科学道德与学风 建设宣讲参考大纲》等,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 的科学道德水平与学风素质建设。 加强对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人员的宣讲教育,结合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评审和实施过程 中的关键环节,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评审专家、项目申请人、项目 承担人的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教育。 (四)完善校园学术生态,持续夯实德育环境支撑。 在环境方面,学校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时刻强化诚信教育,努力 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继续深化学风建设内涵,正确处理好 “爱在师大”与“学在师大”的思想引领侧重,强化“学在师大”的 舆论导引,持续培育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优良学风,为“学”在 师大提供完善的环境支撑。 组织开展学术环境建设情况评估,精准聚焦我国科学道德和学风 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举措。对学风调查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积 极认真的核实和思考,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结合“树一流学风, 育一流人才”、“深化‘四史’学习,不忘初心使命”等主题活动,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优化学术环境,营造良好科研 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