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18 发布

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学期计划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学期计划 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学期计划 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学期计划 ‎ XX年栗子中心校 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学期计划 XX年是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是课堂教学质量效益提高之年。本期我校根据县镇教育管理中心和学校领导的总体布置,结合县教科所的工作要点开展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工作,特指定XX年秋学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科研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结合丰都教科所XX年度工作要点》,深入贯彻栗子教管中心科研工作要点的精神。以强化学校教师的素质为前提,以深入学生教师调研指导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认真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职责,使全校的科研工作和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力争实现以下阅读目标: (一)、通过1—2个研究周期,建立和完善“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模式中“五环节阅读法”的分项研究,使其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产生显著的作用。 (二)、努力实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增量扩容、凸现能力”的主要研究目标,力争使小学、的课内外阅读量150万字(课标对小学、初中、高中课内外阅读总量的目标分别是155、278、184万字。)。 (三)、对各阅读能力层级的发展方法实施攻坚研究,开设好、上好层级目标课,编写好阅读能力层级校本教材,使学生的应试性阅读能力和运用性阅读能力产生质的跨越。 (四)、通过研究,着实促进学生相关学业及综合水平显著发展。 (五)、通过研究,使教师在阅读教学的理论、模式、方法等方面实现较大程度的专业发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模式、各阅读能力层级教学的专题研究中有个性化突破,形成相应的特色成果。 (六)、在完成方案计划研究内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校研究优势,力争在某一领域板块显现研究强势,打造一批特色科研品牌和特色科研学校。 三、关于课题模式的创设与运用 本课题采用“一主一翼”的框架来构建起整个研究体系,“一主”就是课题模式的创设与运用,“一翼”就是自主推荐课的开设与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课题模式的创设与运用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该项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创设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如何使模式在教学的运用中做到方便、简捷、高效 和易于推广。 我们的假设是,首先建立起“带疑初读、置疑探读、释疑导读、发展扩读、能力测读”的“五环节阅读法”教学模式。五环节的操作范式是: 带疑初读---- 1、教师出示本课重点学习目标,简要介绍课文相关信息。 2、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解决知识认知问题。 3、完成对课文初步的整体感知,写出课文内容概要和对主旨的理解。 4、运用读书笔记法对关键字词句段讲话圈点批注,找出自己欣赏的句段和有疑问的句段。 5、就课文整体阅读后的问题进行梳理,准备好需要提出的主要问题。 以上时间共为15分钟。 6、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 实施要点: 1、因为课文篇幅的不同,该环节的完成时间为5—10分钟。如课文篇幅太长,可将该环节移到课前的其他时间。 2、以个体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题梳理,准备好组内提炼出的主要问题。 3、对篇幅较长的古代诗歌和文言文,可先由教师进行整体感知的指导,再让学生分段完成该环节。 4、对学困生应有不同要求,并为其指定帮扶同伴。 置疑探读----- 1、由小组发言人提出组内准备好的问题,每组提出的问题不超过两个,后面的组不提出重复的问题。整个提问时间为10--15分钟。 2、各小组交叉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讨论探讨问题。问题的讨论应逐一进行,允许没有讨论结果,但老师应记好每个问题的讨论情况。该步骤完成时间为10分钟。 实施要点: 1、必须进行异质分组,各组的学习能力水平应基本均衡。 2、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具体明确,紧扣文本,紧扣单元目标和教师对该课文提出的目标,逐步提高提问质量。对不恰当的问题老师应及时调控。 3、问题的提出应兼顾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突出工具性。 4、应对学生阐述问题的质量提出明确要求,经过必要的训练,逐步达到明白、准确、简洁,声音洪亮的目标。 5、教师在置疑探读活动中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 释疑导读---- 1、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问题进行释疑导读,对有问题的观点给于矫正,对模糊的问题加以阐明,对有争议的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