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4 KB
  • 2021-04-15 发布

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的教学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这是我们教师的困惑。认真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聆听了专家的报告,倾听了名师的现场教学,我体会很深。以下是我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新课程,体验教学目标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大纲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从知识、能力、情感三的方面来表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目标,它与以往的大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是有区别的。‎ 其次,学习新课程,品尝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觉得教师讲,学生听是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而新课程标准在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指导下,不再是师问生答的传统方式了。它主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课堂上要求教师尽可能的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这样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再次,学习新课程,品味“以人为本”思想。‎ 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是不是应多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主要思想。‎ 最后,学习新课程,挖掘新教材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堂美术课,老师可以设计出十几种教学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其实,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的学习让我们教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要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