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4-04-19 发布

语文(心得)之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语文论文之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 ‎ ‎  第一,确定初读的基础性地位,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强化初读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整体感悟、积累与运用。一般而言,初读环节要抓好两件事。‎ ‎  首先,在初读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当前的阅读教学,初读环节往往被忽视,许多教师往往表现很浮躁,仅仅让学生粗粗读一两遍,就进入讲解阶段,直奔“考点”而去,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再次呼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抓好初读,事半功倍。抓好初读,方法有很多,如可以通过审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领悟课文,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把不懂的字词、语句、问题加上相关记号或记录下来。‎ ‎  其次,培养学生的“思路意识”,引导学生把课文思路梳理清楚。“思路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但却是很有用的策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初读时训练学生的“思路意识”‎ ‎。如以记叙手法为主的课文,常按时间的变化、空间的转换、事情的发展顺序、事物的几个方面等为行文思路;以说明手法为主的课文,常按总分关系为行文思路: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再总。‎ ‎  第二,在精读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说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品味、鉴赏语言文字之美及运用之妙(怎么说的,效果如何)。语文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去读懂,而不是听懂、看懂或靠老师讲懂,这应当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  至于精读的主要任务,在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基本信息(说了什么)的基础上,更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之美及运用之妙。当前的小语阅读教学,最容易忽视这一点。许多教师只是满足于使学生明白“课文说了什么”,有何“微言大义”(深刻思想),忽视了“如何说”“说的效果怎样”的教学,这是不符合语文阅读教学要求的。如果没有后者,语文课就很容易上成思想品德课或其他学科课(历史、科学等),失去了语文本该有的“味道”。事实上,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中都提出了相关要求,如“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等。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就是引导学生体味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我们一般可以从音韵、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人手进行操作,抓住语文教学的实质与本体,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 ‎  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可以百花齐放,不拘形式,但一般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即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式地学习语文,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二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三是要符合语文学科特点,有语文特性。四是要符合学生实际,学生的年龄、能力、心理发展水平等是选择方法的重要基础。五是要符合教师个性风格,力戒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