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4-01-20 发布

语文(心得)之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语文论文之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 ‎ ‎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邹今 ‎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从而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  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欲望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程度如何,有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启迪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觉地参与学习。‎ ‎  1、         因文而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千课一法,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是造成学生厌学,学生主体地位丧失的直接原因。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因文而异、因需要制宜,灵活运用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感。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这样,学生在读、背、画、唱、演中不仅被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情感的体会。‎ ‎  2、         精心创设情境:‎ ‎  在语文教学中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儿童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要善于通过问题设计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情境,做到“疑”中求“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创造性的释疑。如我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时,在学习新课前安排了学生质疑,学生开始提的问题多为“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怎样数星星”这样的表层问题,而经过深入思考后,孩子们则进一步提出了“张衡后来是否数清了星星”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以这一问题为突破口,请学生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张衡成为天文学家后通过天文望远镜最终把星星数清楚了;也有的说,宇宙广阔无边,他永远也数不清楚等。学生的想象力这一较有深度的问题而得到激发,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  二、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  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为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  1、         民主平等:‎ ‎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尽管学生们年龄小,但教与学也应是平等、协调、和风细雨式的。师生、师生之间应该是伙伴型关系,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激励学生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勇于提出不同的想法。学生置身于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民主化教学,仍然是一种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孩子们的意见与我们教学的意图相差甚远的时候,老师可以用发表不同意见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正题。如当学生的问题提得不着边际时,就可以说:“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当对课文的总结性谈话无法集中到一点上时,老师可以说:“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有与大家不同的意见,大家看对不对。”在平等的讨论中,师生达成共识,比之教师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强迫学生接受要好多了。‎ ‎  2、         团结协作:‎ ‎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班以六人小组为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在学友发表见解时 ‎,要求同组其他学生认真听取,并帮助修正,形成小组意见。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例如在上口语交际课《我们身边的垃圾》时,我让学生们以六人小组讨论两个问题:“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学生们把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和组员们共享,讨论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在处理垃圾这个问题上,孩子们更是七嘴八舌,争论不休。除了说出在生活中常见的回收,循环再用等处理方法,孩子们还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有的说自己以后要发明一种机器令到垃圾可以变成粮食,有的说要把垃圾做成玩具给小朋友们玩。由此可见,思维只有在碰撞中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在合作学习的平等氛围中,学生们学习的内驱力会不断得到激发,在争辩中,他们逐渐学会鸣别人所不鸣,为别人所不为,这样一来,教向学才真实有效地发生了转化。‎ ‎  三、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方式 ‎  “评价”是“自主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是学习主体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知。在小学教学评价中要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以往的评价方式多以教师的评价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口,才知道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不能自己肯定自己,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完全发挥。因此,我认为,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评价方式就一定要进行大胆改革,学生应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课堂上可以较多采用自评和互评这两种评价方式,使评价成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 ‎  1、         自我评价:‎ ‎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外,还应教会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方法选择与掌握情况进行反省,检查自己通过努力有油有实现学习目标。自我评价是发展学习独立性的先决条件。所谓学习独立性,就是无依赖地自我学习,自我产生学习动机,自我探索学习方法,自我发掘学习潜能,从而独立地自我实现学习目标。为此,教师必须把自我评价落到实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我修订学习目标,自我调整学习过程,自我改善学习方法,自我发掘学习潜能,使自主学习更有效。自评内容可以有:在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哪些地方你最满意或是不太满意?我在写字教学中,就经常喜欢让学生在练写完一个生字后进行一下简单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评价前会仔细地将自己写的字与课本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再向全班同学评价自己这个字写得怎样。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后有反思的过程,从而清楚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  2、         互相评价:‎ ‎  生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重在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学生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 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过程成为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畅所欲言,以求学习主体创新潜能的开发和独立个性的升华。如第二册课本《松鼠与松果》一文中,有三个疑问句“……小松鼠怎么办?小小松鼠怎么办?小小小松鼠怎么办?”有个孩子在读这句话时,同组的孩子指出他读得不够好,但讲不出原因来。这时,我便做了一次范读,孩子们一下就体会出了这三句话的递进关系,他们知道要读好这三个问句,语气应该一次比一次严肃和担忧。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互评这种评价方式十分能表达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见解。‎ ‎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这句话正好说明了一个道理:方法比知识重要。与其把知识强塞给学生,不如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语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维,主动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学生只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