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6-18 发布

语文(心得)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语文论文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己走进了千家万户。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开发和利用好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倍受学校和教师所关注。一开始,我们对“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这一命题还不太理解,在网络教室里上一堂语文课,怎么去上?算信息技术课,还是算语文课?这和以前的多媒体技术演示课件的教学形式有区别吗?经过查阅资料和学习新课程标准,从理论上对这一命题有了新的认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与文本融为一体,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可在登录英特网的计算机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他们面前展开的将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他们可以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自己探索,解惑创新;合作研讨,共享成功。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操作,发挥不同的作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学习的主题进行设定,对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对学生的探索过程进行了解,适时加以引导,帮助释疑解难,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  进行整合,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相结合”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而且教师越主导,学生就越被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受到抑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又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实际上,建构主义提倡的以学为主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一、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  当耳边响起轻快的音乐,我们会情不自禁在内心跟着打节拍,甚至手舞足蹈,这是由于外在条件的刺激。很多课文的学习我们都追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引发更深刻的思考和体会,这就需要创设一个相关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这样的情境靠谁来创设呢?当然得由老师来完成。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从不同感官刺激学生,激励学生在学习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建构新的知识意义,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  如教学《北京》一课,一上课,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从中央电视台剪录的有关北京的录像。“你从片中看到了哪些有关北京的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万里长城。”“我看到了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我看到了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和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首都北京。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描绘。‎ ‎  二、依托Internet,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  网络教学使得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向知识的探索者的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避免了以往课堂上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无事可干或者尚未掌握前一部分知识的学生又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Internet为学生创设一种资源丰富、信息共享、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从而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因此,依托Internet资源的共享性和公开性,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更加促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 ‎  不过,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垃圾也很多,反动的黄色的信息都有,因此,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需要的网站和信息资源,老师应事先浏览并仔细挑选,再引导学生上网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这样,既节省上网时间,又能避免学生无目的的网上“冲浪”,或在网络中迷失方向,甚至造成负面的影响。在设计教学《荷花》一课的教学过程时,我安排让学生上网收集和下载有关荷花的资料和图象,欣赏有关荷花的图文。于是,我在课前浏览了大量相关的网站,挑选了“荷花世界”及“戴斌杰荷花展”等网站,以及相关的网页“荷轩”与“荷花纵览”、“诗风诗韵”等。上课时我有针对性给孩子们提供了事先准备好的网站,让孩子们“直奔”目的地,避免在网络上“绕道而行”或“误入歧途”。这节课课堂气氛浓烈,学生从网络上获取资料和应用资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宽了知识面,学习效果相当好。‎ ‎  三、做好课堂教学设计,促进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设计,除了要注意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材三大要素外,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作用下的教学媒体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精心创设学习情景,突出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  在进行《荷花》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从情感、阅读、操作三方面为这节课定下了学习目标,又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1、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突出荷花这个主题。2、组织上网浏览、欣赏各式各样的荷花,了解更多的荷花品种,感受荷花的美,加深对荷花的印象和认识。3、结合新课读练,让学生有感情地演读,发挥学生的想象,抒发学生的情感。4、上网浏览有关荷花的诗文,下载有关图片,制作读书卡片,充分感受荷花的美。5、通过小组交流和协作学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上课时,我依照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在每个学习环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的知识范围得到拓展,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