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6-18 发布

美术计划总结之信息技术《设计我们班的课程表》教学反思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美术计划总结之信息技术《设计我们班的课程表》教学反思 ‎ ‎  一、           思效—自我评价 ‎  课前,我在设计课的时候没有认识到问题,等讲课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讲授新课的时间太短了,而且速度过快,完全注重了自我,脱离了学生,学生几乎是在老师的紧追不舍下忙着听完这不超过五分钟的新知讲授,然后便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地、慢慢地输入文字。现在回想一下,真是漏洞百出。‎ ‎  二、           思得—总结经验 ‎  在杨老师的点拨下,让我认识到了信息技术课也是需要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而我之前的想法只是通过老师的演示操作,学生可以熟练并且顺利的操作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即可。对于这节课来说,我自认为教学设计挖掘不深,设计不够艺术,时间分配不合理,而且重点脱离本课主题。‎ ‎  三、           思失—及时补救 ‎  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对课程表输入文字时,针对同样学科的课程输入,有没有更好更快的方法。这个问题我没有给学生去发现的机会,而是自己将问题主动说出来并演示出来。待学生制作完成课程表,要求学生打印自己的课表时,一个女同学好奇地问:“老师,它从哪出来的啊?”而我没有多想,直接笑着对她说:“从打印机里出来,打印机不在这里,所以你看不到。”其实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灵活地问学生:“有没有同学知道我们打印的文档应该从哪里打印出来?”我想这个问题,学生应该可以回答。但是往往事情己经发生了,才意识到出了问题,希望自己今后在教学中会灵活一些。‎ ‎  四、           思改—得出新法 ‎  信息技术课虽然是一门实践课,但是它也等同于其他各学科,不单单局限于实践操作,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技巧,举一反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用来形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认为更加形象。‎ ‎  五、           思疑—提升自我 ‎  作为一名跨学科教师,理想是一专多能,优教优质。但如何能将两门学科有效的联系在一起,用英语的教学思路与手段带动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值得我认真研究思考的。上课前仅有一个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如果老师过份注重自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岂不是出现了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局面。教学贵在得法,在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自己还要多努力一些,争取找到适合自己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