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1-06-18 发布

他是如何凭借公文“七要”,从科员写到“要职”?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他是如何凭借公文“七要”,从科员写 到“要职”? “文章之作,其道多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拿得起笔杆 子越来越成为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的核心能力,材料写作的 过程并不是单一的文字堆砌,而是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统 筹能力、宏观分析能力、驾驭全局能力、见微知著能力的 综合全面反映。这就好比盖房子,要明晰房子的用途,要 有好的框架设计,要有足够多的建筑材料,最后还要给房 子粉刷漂亮、取个好名。笔者进入体制内十余年,从普通 的科员一路提拔到重要岗位,每一次仕途的进步,都或多 或少得益于自己的能公文写作能力,而每到一个新的平台 又会以新的格局和视野去提升本领,最终进入了职业发展 的正向循环“快车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 识器”,笔者潜心总结、深度复盘,终成这卷公文写作的 “小曲”,从“会意、结构、标题、开头、行文、格式、 素材”等七个方面展开,对公文“七要”知无不言言无不 尽,以飨同道。 一、会意要全面细致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写材料的第一步也 是整个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领会好意图,这就如 同航海的罗盘,指定了整个写作的大方向,如果方向错了, 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上的用功努力也都只是徒劳。这里所 言的写作意图,是根据不同公文种类和应用场景而定的, 有时是领导的思想意图、有时是会议的主旨意图、有时是 政策文件的导向意图等等。 笔者曾经带过一个名校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他有深厚的 文学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也曾在“大刊”上发稿数篇。 有才之人难免有几分恃才傲物之气,这个年轻人来到秘书 组后,一心想写“成名稿”。一次一把手安排写一个“文 化产业”方向的讲话稿,我便把机会给了这个年轻人,并 再三嘱咐一定要当好领导的“尾巴”,调研活动和各种座 谈中领导的讲话要反复体会,动笔前要详细地与领导确认 写作意图,年轻人胸有成竹地答应一定能出漂亮的稿子。 几天后,一把手把我叫到办公室年轻人写的稿子拿给我看, 一边询问年轻人的情况,并有些生气地说以后不要让他跟 会议了,看过稿子后我恍然大悟领导生气的原因。原来, 年轻人跟领导开了一个座谈会觉得无聊,便开始在酒店里 “闭门造车”,领导意会他这个稿子重点要围绕“文化产 业”服务基层百姓,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上,而年轻人 用华丽的辞藻引经据典,大书特书“文化产业升级”“文 化城市”等概念,与领导意图南辕北辙,最终成了一次失 败的写作经历。 越是写得多、写得久,越能深刻领悟“会意确为行文第一 要紧之事”,领会意图要全面细致,其最关键的是要能够 “同感共情、声临其境”,在脑海中大胆进行“身份带 入”,把自己摆到发文者与收文者的具体位置上去思考、 去谋划,领会意图越到位,材料精准度也就越到位。 二、结构要层次清晰 写材料如同排兵布阵,起承转合之间最讲究章法结构。早 在我们读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苦口婆心地念叨:议论 文的基本结构层次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 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长大一些才了解到这是典 型的“what-why-how”结构式思考模型。材料结构有一 些基本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 对比式、归纳式、证明式等。要求文章要有清晰的结构, 一方面体现写作者对所言之事是否有清晰的逻辑思考,另 一方面让读者更全面系统地接收到文章所要传递的信息, 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值得加以注意和练习。 初上写材料“贼船”的新人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结构混 乱。除了极少数调研报告和经验材料类文体,我们日常公 文写作中运用较多都是“纵式分层结构”,而很多新人写 惯了“散文”,把“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混为一谈, 较差重叠运用,显得文章很混乱。例如笔者曾读过一篇关 于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其主要旨在表现旅游产业对经 济的带动作用,该文作者写道当地旅游名胜时本该一笔带 过,可能由于自己较为熟悉,形成了“颅内高潮”,导致 瞬间“文思如尿崩”,把写作对象的一切属性或一切方面 不管有无需要都长篇大论,像摆“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一 列举,在文章的体例上,出现了一个近乎畸形的大肚子, 使人读后,感觉混乱不堪,得不到要领,如坠雾里云烟。 笔者建议如果要端“写材料”这个饭碗,应当学习一点“哲 学”“逻辑学”“思考技术”等,如《金字塔原理》、李 忠秋老师的《结构化思维》,能写出一篇结构清晰、节奏 事宜的好材料,相信这样的人综合表达能力一定会很强。 三、标题要新颖深刻 题好文一半。公文写作中提及的标题分为材料本身的标题 和层次标题。笔者与多数写手交流后发现,大多数人的写 作习惯先把各级标题大致取好,然后再围绕标题展开写作。 这个过程像极了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根据地”。的确,有 了好标题的引导,整份材料就像有了骨架,有了定海神针。 相较于整体已被大致框定的“主标题”和“副标题”,各 层级的“小标题”或“段首句”更为重要,也是大家施展 拳脚的“舞台”。一般而言,标题有单层次标题和复合层 次标题两种形式。单层次标题是由单独一句话组成的标题, 句中没有标点符号,常为陈述句。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明显”就是单标题。复合层次标题是由至少两句话组成的 标题,有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之分,有时用标点符号隔开, 也可以是整句。如“以考勤监督为突破口,企业作风建设 明显加强”,“把人才培养作为长期常抓的重点工作来 做”。都为复合式标题。 笔者认为,取好以一系列好的层次标题,关键在于“提炼 角度”、“展开方式”和“表述句式”。提炼角度,大家 可以尝试围绕“问题”、“问题+措施”、“措施+效 果”、“效果+意义”等方面进行归纳提炼;展开方式, 大家可以尝试从“工作内容”、“落实方法”、“措施步 骤”、“监督检查”、“评价考核”等方面具体展开;表 述句式,主要靠大家平时的学习积累、阅读总结、举一反 三,只要注意通顺统一、准确到位即可。具体什么算是好 的标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公文中恰当地使用小标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突 出重要内容,增强文章主旨,还可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 性,使其条理清楚,易于阅读理解。 四、开头要提笔入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不但反映在“新媒体” 领域从“版面阅读”走向“分屏阅读”,在机关事务中也 集中体现为多如牛毛的文电材料。一份夜以继日、苦心孤 诣而成的材料,如果最终命运只是被“一扫而过”,长此 以往会让人心生失落、热情大减。那些被领导会反复研读 甚至留备份查阅的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呢?我想它们一大共 性特点应该是:都有一个专业规范而富有内容的开头。 开门见山,提笔入题,是公文开头的基本写法。由于公文 的文种、行文对象、所谈问题有所不同,公文导语的写法 也有所不同。比较常用的几分为:(1)“依据式”,即开 头点出根据 xx 规定或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提出 XX 意见如 下,这类导语严谨规范,特别要注意规定引用的出处、描 述的准确性,意见的概括性等;(2)“目的意义式”,即 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什么意义,现开展什么工作,具 体安排如下,这类导语要注意目的和意义是否能够高度凝 练到统领全篇,而领导往往最在意这些细微处所体现的写 作专业性。(3)“原因问题式”,即阐述某客观现象、问 题,综合归纳原因,根据原因提出下一步具体工作要求, 这类导语要注意把握描述的尺度和剖析的程度,某些文章 开篇就带有批判性的味道,而失去了公文的指导性原则, 让人不愿继续往下读。 常言道写文章应该讲究“豹头,猪肚,凤尾”,公文写作 也不例外,开头是公文的脸面,通过开头带给读者的第一 印象决定了这篇文章是给作者长脸还是丢脸,其重要性不 言而喻。 五、行文要朴实精确 反复研学习主席讲话,不难发现,主席讲话的风格非常坦 率,引经据典,没有那些大话、官话、空话、虚话,让普 通老百姓都能一听就懂,这也是我们文字工作者努力的方 向——用朴实而精确。正文主体的表述应当既要有思想有 观点,又应有具体做法实例或指导意见,既要对上级电文 进行综合阐述,又应有本级层面的实际说明,最好还要有 一些必要的数字期限要求等。朴实是指在词句斟酌上应该 摒弃生僻和多义的表述,多用行业常规术语与生活用语, 让人看得懂、听得明白。精确是指在表述上忌用语模棱两 可,“大致”、“可能”、“也许”、“应该”等表述具 有严重的干扰作用,容易引起误解。举个例子:如在对下 提要求、讲措施时,只要把握好“干什么,为什么干,怎 么干,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干的好坏如何衡量”这些 中心标准,大体上不会跑偏。正文的几部分都是紧紧围绕 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的,这就要求各部分之间要 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 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有人说正文部分最好写但最不容易出彩,其实不然。笔者 认为这部分人在主体行文部分一定是擅长“拿来主义”的, 喜欢“夺人之美”的。他们习惯性把上级文电中的主体部 分复制粘贴,再稍微做调整添加,看起来也是像模像样。 但这样做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也不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 笔者建议可以在表述方式与论述形式上做文章,如变对比 论述为正面引论,变分散论述为集中讨论等;也可以重点 针对上级提出的原则性、概括性、普遍性观点展开转述, 结合本级实际进行具体分析,但不能照抄照搬。 只有变堆砌为推敲,变复制为改写,变模仿为创造,精雕 细琢、匠心独运才能真正把公文的主体行文写好。至于写 作灵感,大多都经苦思后,到了适当的时机便突然涌现。 这个过程非一日之功,需要在每一次写作中言之有物地真 正去“讲好道理、讲好情况、讲好问题、讲好措施”,最 终才能行云流水、文采飞扬。 六、格式要循规蹈矩 笔者在写到公文格式时,有种不得不写但又不知从何写起 之感。诚然,公文的格式就如同交通规则,平日里觉得稀 松平常,但当你触犯它时,就会带来大的麻烦。无论新手 还是老人,对待公文格式都应该报以尊敬的态度。“眉 首”、“主体”、“版记”是否都符合国家规范?“间隔 线”、“反线”是否运用得当?“用纸”、“排版”、“装 订”、“印刷”是否按照国家标准?每个细节都值得反复 校对,因为对于公文写作而言,笔者始终认为不出错比出 彩更重要。 “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谈写作》中曾对如何 写好文章有过这样的论述:“写文章要惨淡经营。在平时 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惨淡经营的,将结构,将节奏,字斟 句酌,再三推敲,加心加意,一丝不苟。只有这样经过长 期的惨淡经营的基础上,才能信手拈来。拿书法和绘画来 打比方。书法必须先写正楷,横平竖直,点画分明。然后 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任意发挥。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浮躁浅 薄,急于求成,这样的书法只能是鬼画符。”可以看到, 作为当代大家对于写文章的细微处都是如履薄冰,更何况 我们这些也许终身不能入行的“凡夫俗子”? 七、素材要博观约取 “书到用时方恨少”,写材料掉头发的“峰值体验”想必 也出现在实在想不出从何而写和接下来怎么写的时刻。写 材料必须要大量的各类素材、资料,这就要靠平时有意识 地进行积累。注重积累名言警句和名作佳篇,注重积累中 央精神和政策法规,注重积累领导讲话和思想火花,注重 积累同类材料和框架模板……每一名笔杆子都有必要根据 自己的写作习惯建立一个“写作素材库”,就如同蓄水池 一般,平时大量“注入”各类有用资源,定期进行分类整 理,写到“抓耳挠腮”之时,便可以从容点开,优雅选取。 “笔杆子家园”公文写作平台就是一个这样的巨大的“写 作素材库”和“资源蓄水池”,它汇聚全国各地党政军民 学的“材料”资源,编辑处理后发布于网络平台,让更多 的笔杆子“互帮互助互学”,真正实现“写材料”善假于 物和善假于人,是每一名笔杆子都值得入驻的家园。 “人无常师,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文无定法。”每个人 对于写材料都有各自不同的体悟,没份材料由不同的人来 写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古人讲的“定体则无,大体则 有”,笔者斗胆与各位分享的写好材料“七要”,绝非武 林绝学,只可作茶余饭后之偶谈,难登大雅之堂。最后, 衷心祝愿各位笔杆之友,平时多用心,写时少掉发,以文 辅政,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