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6-04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复习《钟表的应用》教学反思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数学计划总结之复习《钟表的应用》教学反思 ‎ ‎  《认识钟表》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首先,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时针、分针,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接着分三步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步通过看钟面模型,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来认识时针、分针,达到初步认识钟面的目的;第二步通过归纳总结,来突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这个教学难点;第三步通过实践应用小明的一天、《找朋友》的游戏等认识整时和它的两种表示方法。为了巩固新知,我安排了动手操作环节,通过师生互动,尤其是学生动口说时刻动手拨指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后,结合学生日常的作息时间,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今天上完课,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再好的理论都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的。通过实际教学,我才发现现实效果与预先设想存在一定差距,有许多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 2.课堂管理有待于提高。由于不是本班学生,对每个学生并不了解,加之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没有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针对本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没有较好的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师生互动效果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有时还漏掉了一些小环节。 4.在拨钟和做练习时没有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缺少小组合作、同桌交流等活动。一个学生的答案并不代表全班学生的,尽可能让学生多说说自己不同的想法和不同意见。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