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7 MB
- 2023-07-09 发布
专题六 遗传规律与生物变异
【2015年奉贤一模】
23.某种哺乳动物的血型系统中,有复等位基因12个,分别是A1、A2、A3 ┈┈ A12,其中A1与A2共显性,其余相互之间完全显性,则在群体中有多少种基因型和表现型( )
A.66 13 B.66 12 C.78 12 D.78 13
【答案】D
29.灰身长翅AB//ab雌果蝇与相同基因型的雄果蝇交配,已知连锁基因A、B之间的交换值为10%,则它们后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是( )
A.20.25% B.22.5% C.20% D.16%
【答案】B
(四)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9分)
假设有一个方形保护区,边长为1000米,如图1,如果家猫由边界深入保护区100米捕食,就会使森林中的鸟类不能成功地保护它们的幼雏,因此保护区仅有640000平方米适于鸟类繁育。若该保护区被一条宽10米、南北向的公路和一条也是10米宽、东西向的铁路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四个区域,如图2,这样家猫可以像沿着边缘一样,沿着公路和铁路进入森林捕食。
45.被公路和铁路占去2%土地后,适于鸟类繁育的保护区面积是 平方米。
46.下列对于被公路和铁路造成隔离状态的保护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2分)
A.边界长度与原保护区相近 B.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会降低
C.种间斗争会加剧 D.物种的迁移可能受限制
47.若原保护区的A物种的不同种群被分割到甲、丁两地,分别进化为B、C两个物种。进化的前提条
件是物种具有 的特性,形成两种进化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而 使不同种群间停止了 ,最终形成新物种。
48. 假设该保护区的某鸟类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aa占20%,5年后,该种群AA为48%,aa为25%,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并说明理由: 。
【答案】45.348100 46.BCD (2分)
47.突变(变异) 环境的选择作用 地理隔离 基因交流
48.是 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七)回答有关遗传病及其预防问题(12分)
Ⅰ、下图为一家族的遗传图谱:甲病(用基因D、d表示)和乙病(用基因F、f表示)这两种疾病都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经诊断,发现甲病为结节性硬化症,又称Bournerille病,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大多表现为癫痫、智能减退和特殊面痣三大特征。
62.通过家族遗传图谱可推知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 (染色体和显隐性)遗传病。
63.Ⅱ3的基因型为 ,其致病基因来源是 。
64.据Ⅱ4和Ⅱ5的情况推测,他们的女儿III8的基因型有 种可能。
65.若Ⅲ一4与Ⅲ一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
Ⅱ、ABO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受控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基因。对该家族部分成员进行ABO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凝集,“—”不凝集):
标准
血清
个体
I1
I2
Ⅱ2
Ⅱ3
Ⅲ3
Ⅲ4
A型
—
—
+
—
—
+
B型
+
—
—
+
—
—
66.仅考虑第9号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Ⅲ一3的基因型为 ,已知Ⅱ3和Ⅱ2再生一个与Ⅲ3相同表现型孩子的概率为5%,则两人再生一个A型血且不患结节性硬化症的孩子的概率为 。
67.为减少遗传病的发生,首先要禁止近亲结婚,那么图中Ⅲ4的旁系血亲有 。
Ⅲ、除禁止近亲结婚以外,产前诊断可预防遗传病的患儿出生。其中的羊水检查是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下图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
68.从物理性质来看,培养动物细胞常用的是 培养基,与植物和微生物的培养基不同,该培养基中除了碳源、氮源等五大营养素外,还必须加入 。
69.对胎儿脱落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有丝分裂 (时期)的细胞,主要
观察染色体的 。
【答案】6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63.DdXfY ; 甲病致病基因来自I2,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1。
64.4 65.5/12 66.di//di; 15% 67.Ⅱ1、4、6、Ⅲ1、2、3、5、6、7、8
68.液体 血清 69.中期 形态和数目
【2015年黄浦区一模】
23.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A
图13
24.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
概率为
【答案】B
25.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是( )
图14
B
A.图A中发病率调查和图B中遗传方式的调查,都应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
B.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C.图示中有关遗传病均不能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产前诊断
D.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成年人发病率显著增加
【答案】D
26.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B.1/16 C.4/81 D.1/8
【答案】B
(七)人类遗传病(9分)
下图是某家系有关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的遗传系谱,已知系谱中11号个体带有乙病基因。据图分析回答:
图23
64.甲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 (包括染色体和显隐性),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
65.甲病经临床医学诊断确认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系谱图中相关的证据是
。
66.根据医学诊断结果,如果17号个体与一正常男子(其父为乙病患者)结婚,则他们所生后代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是 ,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只患乙病的孩子,则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答案】
64.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或伴X染色体隐性(2分,答全给分) 常染色体隐性
65.母亲患甲病,儿子都患甲病;父亲不患甲病,女儿也不患甲病(2分)
66.3/80 (2分) 9/16(2分)
【2015年金山区一模】
图9
10.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答案】C
11.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色;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开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答案】B
16. 物种丰富度所表示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类型 B.一定空间范围内物种的数量
C.群落中物种个体的大小 D.群落中某一物种的数量
【答案】B
18.图12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a表示同源段易位,b表示异源段易位 ②c属于基因突变
③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 ④a至d中能够遗传的是c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25.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且2Pq >p2=q2,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 3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
① ② ③ ④
A. ②→③→④ B.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答案】B
(四)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1分)
甲品系
有同体色交配偏好
第一期
果蝇原品系
喂养麦芽糖食物一组
八代或更长时间后
乙箱
乙品系
有同体色交配偏好
乙箱
喂淀粉类食物一组
甲箱
甲箱
图23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图23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45.第一期时前,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一个 。
46.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
47.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 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
48.果蝇由原品系向甲、乙两类品系变化的现象,进化学上称为 。
49.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
50.科学家对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Ee]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在第十代时,甲箱中A、
E基因频率分别为61%与65%;乙箱A、E基因频率分别为95%与65%。则甲、乙两箱果蝇中的Ee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 %;[Aa]等位基因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 箱。
51.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中, 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长期生存。生境多样性是 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保护生境,减缓荒漠化进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答案】45.种群 46.食物
47.物种(或遗传);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或遗传;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
48.适应辐射
49.两箱分养造成基因隔离而不能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基因突变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选择,导致各箱中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形成体色的很大差异,进而导致果蝇之间交配选择发生偏好,形成生殖隔离(2分)
50.45.5 % 乙箱 51.遗传 生态系统
(八)遗传与变异(10分)
图27表示遗传病家系图。请根据具体病例分析回答:
1 2 3 4
1 2 3 4 5
1 2 3 4
Ⅲ
Ⅰ
Ⅱ
67.设Ⅱ1、Ⅲ2为甲病患者,其余均正常。则甲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遗传病;Ⅰ2参与受精并形成Ⅱ2的正常精子占总精子的概率是 。
图27
68.设第Ⅱ代中仅Ⅱ3为红绿色盲(b基因控制)患者。则图中一定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是 ;Ⅲ3的基因型为 。
69.若上题假设成立,且Ⅲ2患有甲病,Ⅲ3不携带甲病基因,则Ⅲ3生一与Ⅲ2表现型相同的孩子的概率为 ;所生孩子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正常的概率为 。
70.设Ⅱ5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Ⅱ4正常,则他们的儿子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若Ⅱ4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且其双亲中只有一方患有此病,Ⅱ5正常,则他们的女儿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
【答案】67.常 隐 1/4 68.Ⅰ4、Ⅲ1和Ⅲ2 XBXB或XBXb
69.0 0 3/4 70.0 1/2
【2015年静安区一模】
14.母亲A型血、正常色觉,父亲B型血、红绿色盲,女儿O型血、红绿色盲,则已出生的儿子是B型血、正常色觉的几率是( )
A.1/16 B.1/8 C.1/4 D.1/2
【答案】B
19.甲图为W家族的甲病遗传情况;L家族的母亲患乙病,父、女子健康,一家三口的相关等位基因的凝胶电泳情况如乙图,且双方家族均不含对方的致病基因。若W家族的4号成员与L家族的女儿婚配,子代带两种病基因的几率是( )
乙图
L家族
母
父
女儿
1
2
3
4
W家族
甲病
甲图
A.1/12
B.1/8
C.1/6
D.1/4
【答案】A
28.某昆虫的鞘翅色斑遗传由4种复等位基因(TA、TB、TC、t)控制,TA、TB、TC对t均为显性,TA、TB、TC之间为共显性,这些基因均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该昆虫种群的表现型种类与基因型种类分别为( )
A.3种;4种 B.6种;7种
C.7种;10种 D.8种;16种
【答案】C
29.玉米有3对基因与株高有关,且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各基因均以累加效应决定株高;已知AABBCC株高为180厘米,aabbcc株高为120厘米。现有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玉米杂交,子代中表现型种类与最大高度分别是( )
A.3种;160厘米 B.4种;170厘米
C.5种;160厘米 D.6种;170厘米
【答案】B
30.基因型为AaEeTt某雌性昆虫(见右下图),产生配子AET的几率为5%,则交换值为( )
A.5%
e
E
T
E
t
A
a
e
B.10%
C.20%
D.25%
【答案】C
(九)遗传规律(11分)
果蝇的变异类型较丰富,已发现其眼色(A、a)、体色(E、e)、肢形(T、t)、后胸形态(F、f)的四类性状由X、二号、三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控制。
为了解控制这些性状基因的关系,研究人员做如下实验与结果记录:
组别
亲本
子一代表型与比例
一组
白眼♀×红眼♂
红眼♀ ♂白眼
1 : 1
二组
红眼灰体色♀×白眼灰体色♂
红眼灰体色♀ 红眼黑体色♀ 红眼灰体色♂ 红眼黑体色♂
3 : 1 : 3 : 1
三组
异常胸♀×正常胸♂
正常胸♀ 正常胸♂
1 : 1
四组
正常胸长肢♀×异常胸短肢♂
正常胸长肢♀ 正常胸长肢♂ 异常胸长肢♀ 异常胸长肢♂
1 : 1 : 1 : 1
五组
灰体色长肢♀×黑体色短肢♂
灰体色长肢♀ 灰体色长肢♂ 黑体色长肢♀ 黑体色长肢♂
4 : 4 : 1 : 1
灰体色短肢♀ 灰体色短肢♂ 黑体色短肢♀ 黑体色短肢♂
1 : 1 : 4 : 4
综合四组实验,回答:
82.写出第一组双亲的基因型:
83.写出第二组母本的基因型:
84.若体色基因位于三号染色体上,则后胸形态的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上。
85.写出第五组亲本的基因型: ;
第五组子一代灰体色长肢的雌果蝇与黑体色长肢雄果蝇交配,所生后代果蝇中,灰体色果蝇出现的几率是 ;黑体色长肢纯合体果蝇出现的几率是
【答案】
82. XaXa XAY (1分)
83.EeXAXA(2分)
84.2 (2分)
85.ET//et(2分) 1/2(50%)(2分) 5%(2分)
【2015年浦东新区一模】
22.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B.1/16 C.4/81 D.1/8
【答案】B
图14
25.图14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答案】B
28.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图16,若WPWs与W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
图16
A.3种,2: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
【答案】A
29.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性状。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Aa和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l,再自交得到F2,下列F2中表现45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C
(四)回答下列有关进化的问题(10分)
现在种植的普通小麦是由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三种野生植物经过远缘杂交,历经9000
图26
①
拟斯卑尔脱山羊草
普通小麦
一粒小麦
杂种F1
③
②
14
14
7
7
7
7
二粒小麦
粗山羊草
28
14
14
7
杂种F2
7
14
④
42
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种植而形成的。图25为小麦进化历程示意图,图26为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其中①—④表示不同的育种过程。一粒小麦的产量低,二粒小麦的产量比一粒小麦高,但其面粉不能发面;普通小麦产量高,且其面粉可以发面。
图25
45.图26中一粒小麦是____倍体生物,普通小麦是_____倍体生物。
46.导致过程②和④发生的自然环境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7.据图26分析,一粒小麦、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原因是 。(2分)
48.据图26分析,普通小麦的面粉可以发面其基因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
49.杂种F2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由一粒小麦进化到普通小麦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外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45.二 六
46.环境温度骤变
47.物种 它们之间杂交不育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2分) 48.粗山羊草
49.它是异源三倍体,联会紊乱
50.染色体畸变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2015年普陀区一模】
19.用两种燕麦杂交,一种是白颖,一种是黑颖。F1全部为黑颖,F1自交得F2,F2为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则亲本燕麦的基因型是( )
A.AA × aa B.AABB × aabb C.AAbb × aaBB D.AaBb × aabb
【答案】B
20.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是(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C.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答案】B
?
Ⅰ
Ⅱ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1.如图显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B、b)在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系谱,其中Ⅱ9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Ⅲ11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Ⅱ6和Ⅰ1
C.若Ⅲ14为女性,其基因型为BB或Bb
D.若Ⅲ14为女性,Ⅲ13与Ⅲ14结婚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12
【答案】A
22.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亲本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数量
绿茎尖果×绿茎钝果
红茎尖果
红茎尖果271 红茎钝果90
绿茎尖果211 绿茎钝果72
A.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
B.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C.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D.荞麦的绿茎与红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答案】D
30.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后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下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下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另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答案】D
(五)回答下列遗传规律的相关问题(14分)
豌豆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两种。研究发现,皱粒豌豆的形状是由于编码淀粉分支酶(合成淀粉所需的酶)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导致。
52.孟德尔用纯种圆粒和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中同时出现圆粒和皱粒豌豆的现象称为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53.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如果其控制合成的肽链反而变短了,其原因可能是该基因转录的mRNA上 。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基因b没有。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
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实验二:品系甲×品系乙→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
54.根据实验 ,可判断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 。
55.实验一F2中任取一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其基因型可能为 。若欲进一步判定其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 。
56.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杂种植株占比为 。
57.让实验二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全部自交,单株收获F2植株上的种子并进行统计,发现所结种子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占比为 。假设每株F2植株所结的种子数量相等,则全部F2植株上收获的这批种子中,能产生豌豆素的种子占比为 。
Ⅲ
Ⅰ
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正常男女
甲病男女
乙病男女
两病兼患
男女
58.下图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3和Ⅱ8无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分)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Ⅲ10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
C.若Ⅲ9和Ⅲ12近亲结婚,子女的患病率高达17/24
D.Ⅲ11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答案】52.性状分离 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53.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54.二 两 AABB和aabb
55.AABB和AABb 让其自交,观察后代产生豌豆素的情况
56.7 10/13 57.7/13 5/52 58.D (2分)
【2015年青浦区一模】
7.关于下列实验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经图①所示操作后,显微镜可见细胞内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B.若要看清图②中处于分生区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C.图③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增多
D.图④是利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此样方内该植物种群密度为3株/m2
【答案】A
19.假如有10个基因型为AaBbCcDd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已知四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那么,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最多分别是( )
A.2种和1种 B.16种和10种
C.16种和16种 D.16种和8种
【答案】B
22.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
A.0.64和0.36 B.0.50和0.50
C.0.36和0.64 D.0.82和0.18
【答案】C
(七)分析有关遗传方面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59.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 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60.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 。
61.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若某婴儿已确诊为苯丙酮尿症患者,你认为有效的食疗措施是 。
62.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正常男女
苯丙酮尿症男女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男女
1
2
1
2
3
4
1
2
3
4
5
Ⅰ
Ⅱ
Ⅲ
①Ⅲ4的基因型是 ;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②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 (填“父亲”或“母亲”),理由是 。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 (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 。
【答案】59.替换(或改变) 60.CAG
61.在满足对苯丙氨酸需要的前提下,减少苯丙氨酸供给(控制食用含苯丙氨酸较多的食物)
62.①BbXDXd 或BbXDXD 100%
②母亲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1分),Ⅲ5(XdXdY)的父亲(XDY)正常,其两条含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只能都来自母亲(1分) ③女孩 1/6
(八)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问题(9分)
下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3.种群1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_________。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多样性。
64.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________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________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_______发生改变。
65.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_________。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__________。
66.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_________,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__________作用。
【答案】63.基因库 遗传 64.基因突变 提供原材料 基因频率
65.基因交流 地理(生殖)隔离 66.1 选择
【2015年崇明一模】
0 25 50 75 100
双胞胎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
a
b
15.右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不可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的发病概率比异卵双胞胎高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不一定患病
【答案】B
1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可能再发生变异 B.表现型不再受环境的影响
C.丰富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答案】C
19.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21.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漠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答案】C
1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女性患病
男性患病
3
4
6
2
5
23.下图为某种单基因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假如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发生,1号传给6号的染色体条数最少和最多分别是( )
A.1、22 B.1、23
C.0、22 D.0、46
【答案】B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甲
乙
2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小球的黑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
②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的值可以不同
④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是模拟
等位基因的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25.在一个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自花传粉植物的种群中,亲代中红花(AA)个体:粉红花个体(Aa):白花个体,则亲代中A的基因频率和F1中粉红花(Aa)的频率分别是( )
A.55%和49.5% B.45%和49.5% C.45%和25% D.55%和25%
【答案】D
29.某种观赏植物(2N=18)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纯合蓝色植株与纯合红色植株杂交,F1均为蓝色;F1自交,F2为。现有两亲本植株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图所示,则双亲的表现型及子代表现型的比例是( )
A.蓝色×紫色
B.蓝色×紫色
C.蓝色×蓝色
D.蓝色×蓝色
【答案】A
(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8分)。
下图1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 相似度;图2表示非洲猴进化基本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32.四个物种起源相同,是由共同的祖先通过 等变异,经过长期 逐渐形成的。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物种是 ,两者的DNA 差异至少经历了约 万年的累积(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判断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 。
33.一个非洲猴种群的个体间存在形态、生理等特征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图2中的X、Y、Z表示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X是指 。
A.突变 B.选择 C.适应辐射 D.隔离
【答案】31.种群 3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大猩猩和黑猩猩 11 产生了生殖隔离 33.遗传多样性 A
(七)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I
II
III
1
2
3
4
8
9
10
5
6
7
11
12
13
正常男性.女性
患甲病的男性.女性
患乙病的男性.女性
两病皆患的男性.女性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II7没有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II10同时患有甲病(Aa)和乙病(Bb)。
61.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B和b的传递遵循 定律。
62.如果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独立遗传,则III9号患病类型是 。若只考虑甲病,则III9的基因型是 。
63.如果甲病致病基因与乙病致病基因连锁, III10的基因型是 。下图中,染色体上的横线分别代表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位置,则在III10的精子形成过程中,若仅考虑染色体行为,可能出现的细胞类型有 (多选)。
64.已知II3和II4的基因型分别为XABY和XABXab,生出与III10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5%,则他们生出与III8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 。
65.III10是A型血。在一次工伤事故中大失血需要输血,母亲体弱不能供血,只有III8能给他应急供血。经血型鉴定III8、III9和III10的血型各不相同,父亲血型与III9相同,则父亲和母亲的血型分别是 。
【答案】61.X连锁隐性遗传 基因的分离
6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AA或Aa 63.XAbY BDEF(2分)
64.20%(2分) 65.B型和A型(顺序不能颠倒)
【2015年嘉定一模】
15.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C.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中,两个桶中的小球数量不一定相同
D.还原性糖的鉴定中可用甘蔗汁代替梨汁做实验材料
【答案】C
26.图8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8中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图8中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8中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8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答案】C
27.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B.4:4:1
C.1:2:0 D.1:2:1
【答案】B
图9
28.图9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II4为患者。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若该病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最可能是白化病
B.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I1、I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C.为防止出现患儿,可通过遗传咨询选择生女孩
D.若I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I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个致病基因
【答案】D
29.自然状况下,鸡有时因激素的变化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ZW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A.1∶0 B.1∶1
C.2∶1 D.3∶1
【答案】C
30.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图10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非条纹对条纹镶嵌显性
B.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C.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D.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D
(二)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10分)
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但分布地区和喜食竹子方面又同小熊猫相似,科学家利用DNA—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并绘制如图13。图13
36.棕熊、马来熊、眼睛熊之间的性状差异体现了(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型多样性
37.DNA—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测定不同物种DNA片段中核苷酸的差异率,据图判断大熊猫与马来熊的差异率 (大于/等于/小于)大熊猫与小熊猫的差异率。
38.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大熊猫和小熊猫属于两个物种的标志是 。现代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多选)
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C.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E.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F.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9.大熊猫属于珍惜濒危动物,如不加以保护,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灭绝,因此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以保护,其中在四川成都建立人工繁殖基地属于 (就地/迁地/离体)保护。就物种本身而言,导致其灭绝的内在原因可能是 。
【答案】36.B(2分) 37.小于 38.生殖隔离 A B E(2分)
39. 迁地 对原有环境高度适应,导致基因库变小,环境发生突然变化后,对新环境适应度降到零(2分)
(八)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侏儒症是由一种基因疾病引起的,会导致短小的身材和骨骼不成比例的生长。但也可能由于个体发育过程中,垂体周围组织有各种病变包括肿瘤等导致的。
A女士是一个先天性侏儒症患者,未婚。据调查,其父亲、母亲均正常。A女士的哥哥和妹妹B以及他们的配偶均正常,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两家的子女中,只有A女士的哥哥家有一女儿C为该病的患者。
65.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生物体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66.先天性侏儒症(基因Aa)的遗传方式是 。A女士的哥哥的基因型为 。
67.关于女儿C患病的原因可能性最低的是
A.母亲的卵原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父亲的精原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C.C的垂体周围组织产生病变 D.C的下丘脑某些细胞异常
68.经过基因检测,发现B女士携带红绿色盲基因b,若同时考虑先天性侏儒症和红绿色盲两种遗传病,B女士正常的女儿与一个只有红绿色盲基因家族的正常男性结婚,生出一个不患病但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孩子的概率为 。这个孩子体细胞中的基因及其中染色体上的位置正确的是 。
69.若已知A女士兄妹三人的血型互不相同,A女士本人的血型为O型。则他们的父母关于ABO血型的基因型组合是 。
70.为保证A女士的哥哥家能够生下一个健康的后代,你认为他们夫妇是否需要遗传咨询,原因是: 。
【答案】65.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或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
66.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或Aa
67. B(2分) 68.1/48(2分) D (2分)
69.IAi×IBi
70.需要,因为他们生育过有遗传病的孩子,且家族中有遗传病史(或有旁系亲属患有遗传病)。(2分)
【2015年松江一模】
5.请指出下列哪一项不是数量性状( )
A.人的高矮 B.成熟豌豆的株高
C.玉米的穗长 D.奶牛的泌乳量
【答案】B
20.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为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繁殖能力,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3/4 B.8/9 C.1/9 D.1/16
【答案】B
21.右图示意一个植物群落,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的树种,每个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现对该植物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随机取样、样方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大是调查结果可靠的基本保证
B.树木A与B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主要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
C.树木D与F之间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若,则D=0.32
【答案】D
25.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
A.B型,IBIB B.B型,IBi C.AB型,IAIB D.O型,ii
【答案】B
26.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右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
B.Ⅲ—1基因型为XA1 Y的概率是1/4
C.Ⅲ—2基因型为XA1 X A2的概率是1/8
D.Ⅳ—1基因型为XA1 X A1概率是1/8
【答案】D
27.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答案】B
29.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花色越深。现有两种纯合的中红花植株杂交,产生F1代全为中红花。F1自交产生的F2代,统计花色的植株数量如下表。如将F1进行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 )
A.深红:中红:白花 1:2:1
B.深红:红色:中红1:4:1
C.中红:淡红:白花1:2:1
D.深红:红:中红:淡红:白1:2:4:2:1
【答案】C
(六)请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56.相对于达尔文的学说而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经由个体水平深入到了___________ 水平。
57.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
58.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中, 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
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
59.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是 。(多选)
A.自然选择学说不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B.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D.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没有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6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答案】56.分子 57.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
58.遗传多样性 生境 59.BCD(2分) 60.ABC(2分)
(七)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9分)
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6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或_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
6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6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 ,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________。
6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61.EeBb ;eeBb(注:两空可颠倒);eeBb 62.1/2
63.40%;48%;60% 64.I.灰体∶黑檀体=3∶1 II.灰体∶黑檀体=4∶1
【2015年杨浦一模】
20.图1表示某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2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说明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图中可以说明基因C与基因b连锁
C.若图1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若b1链的(A+T+C)/ b2链的(A+T+G)=0.3,则b1为RNA链
【答案】D
21.2对等位基因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B控制的性状受基因A的抑制,即基因A不存在时B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则AaBb与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 )
A.15:1 B.13:3 C.12:4 D.9:7
【答案】B
26.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有红色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有白色基因b(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该植物作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红色与白色比为1:1
B.以该植物作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红色与白色比为1:1
C.以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红色与白色比为1:1
D.以该植物作父本进行测交,后代出现小部分红色,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B
28.已知基因型为BbVv的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如右图所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10%。基因型均为BbVv的雌雄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 )
A.20%
B.40%
C.50%
D.70%
【答案】C
(八)回答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问题。(12分)
一个常规饲养的某种动物M,种群中个体均为黑毛。该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M出现无毛性状,无毛M既有雌性也有雄性。(有毛与无毛基因用A、a表示)
66.为确定无毛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可选择交配的M的亲本组合:__________________,从结果说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如果已知无毛基因为显性,有毛雌性M与偶然出现的无毛雄性M交配产仔多次,后代中无毛均为雌性,有毛均为雄性,此结果与题干中“无毛M既有雌性也有雄性”的结果是否矛盾,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如果选择6组M交配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交配组合编号
1
2
3
4
5
6
交配组合
♀
无毛
有毛
有毛
无毛
无毛
有毛
♂
有毛
无毛
有毛
无毛
有毛
无毛
产仔次数
6
6
17
4
6
6
子代小鼠数量(只)
有毛
(♀+♂)
12
(6+6)
27
(14+13)
110
(56+54)
0
13
(6+7)
40
(21+19)
无毛
(♀+♂)
9
(3+3)
20
(10+10)
29
(14+15)
11
(6+5)
0
0
由上表判断,无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9.研究发现,无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请用表中数据联系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说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与无毛基因相关的一密码子中的一个碱基被另一种碱基替代了,该突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如果上述第2组M继续交配产仔,发现后代中出现一只白毛雄性个体,该雄性个体与第2组的子代有毛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雌性均为白毛,雄性均为黑毛。则白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上述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无毛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毛与白毛基因用B.b表示)
72.选择第1组组合继续交配多产仔,子代出现了卷毛个体。已知卷毛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选择第1组组合的子代中卷毛个体与直毛个体交配多产仔,后代中没有出现卷毛,结果是直毛为3/4,无毛为1/4。判断控制有毛.无毛与直毛.卷毛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6.无毛(♀)×无毛(♂) 多交配产仔几次,如果全部是无毛,则无毛基因是隐性基因;如果出现有毛后代,则无毛基因为显性基因
67.不矛盾,此为遗传,题干中为变异(基因突变)
68.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69.表中第4组亲本均为无毛性状,第3组亲本均为有毛性状,第4组亲本平均产仔数量明显低于第3组亲本。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功能下降,则细胞代谢下降,影响小鼠生长发育,导致产仔量下降。
70.翻译的氨基酸仍然是同种,不影响蛋白质的表达;或者翻译的是另一种氨基酸,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或者翻译的是另一种氨基酸,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或者替代的密码是终止码而提前终止翻译
71.伴X显性遗传 白毛雌性:黑毛雄性:无毛雌性:无毛雄性=3:3:1:1 aaXBXb和aaXbY
72.基因的自由组合或者基因的连锁和交换 因为交配后代没有出现卷毛,说明直毛个体的基因型为纯合显性基因,雌雄个体均只能产生两种配子,不能判断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分)
【2015年闸北一模】
6.下列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体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该病毒的细胞膜中可能存在磷元素
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
D.该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答案】C
12.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
B.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进化为新的物种
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少于隐性基因
【答案】D
2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答案】C
23.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一定是由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
D.三倍体无籽西瓜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答案】A
24.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并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甲所示)。根据电泳所得到的不同带谱,可将这些DNA片段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1号为纯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B.2号为杂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C.3号为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D.4号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答案】C
29.下列关于血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人类控制ABO血型系统的血型遗传有三种复等位基因
②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抗A凝集素,血清中含有B凝集原
③能使A型血的红细胞凝集的血液一定不是AB型
④ABO血型系统分类的标准是血清中的凝集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30.测定某生物三对基因Aa,Bb,D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时,可进行测交。对某个体AaBbDd
进行测交时发现它可产生如下8种配子及比例为:ABD:aBD:ABd:aBd:AbD:abD:Abd:abd=4:1:4:1:1:4:1:4。根据这个结果,可判断连锁的基因为( )
A.A与B B.A与D C.B与D D.A、B、D
【答案】A
(四)回答遗传规律及遗传病的问题。(11分)
某校高一同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某些遗传病的调查。调查中发现一男生(9号个体)患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咨询中知道其同胞妹妹(10号个体)患白化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他们对该家族进一步调查,得到的家族系谱图如下。
48.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5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9.若12号个体与9号个体结婚,请预测他们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如果不考虑白化病,他们________(填“能”/“不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孩。
50.根据婚姻法,12号个体与9号个体结婚,属于近亲婚配。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科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于是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
51.由图甲中F1的表现型可知,果蝇眼形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5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5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可能位于________,也可能位于________。
54.为对53题中的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让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选取其后代中棒眼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XBY或XBYB)交配。结果预测:若子代出现棒眼个体(XbY),则说明控制圆、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
;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说明控制圆、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8.AaXBXb 1/6 49.1/18 能
50.因为双方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几率大大增加。
51.圆眼 52.常
53.X染色体的Ⅱ区段 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顺序可颠倒)
54.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Ⅱ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顺序不可颠倒)
(九)回答有关遗传信息及其表达问题。(9分)
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72.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____,这种突变________(填“能”/“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73.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碱基数远少于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74.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________。
75.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_________,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76.有人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72. CTCTGA(TGA) 不能
73.BC(2分)
74.受体
75.5/16 aaBb、Aabb、aabb
76.自然选择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