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96 KB
- 2023-04-05 发布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3
(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B}}(总题数:40,score:80 分)
1.下列关于非处方药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
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 【B】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
助理医师处方,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的药品
• 【C】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
• 【D】非处方药是药品本质的属性
• 【E】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
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因此对其
安全性可以忽视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非处方药的概念。所谓
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
医师处方,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并能保
证安全的药品,不需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
介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
管理上的界定。其中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
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故本
题答案应选 B。
2.有关药物剂型中无菌制剂其分类方法是
• 【A】按给药途径分类
• 【B】按分散系统分类
• 【C】按制法分类
• 【D】按形态分类
• 【E】按药物种类分类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
有 4 种,分别是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
按制法分类、按形态分类。其中按制法分为浸出制剂
和无菌制剂。故本题答案应选 C。
3.制备难溶性药物溶液时,加入吐温的作用是
• 【A】助溶剂
• 【B】增溶剂
• 【C】潜溶剂
• 【D】乳化剂
• 【E】分散剂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增溶的概念和增溶剂的
种类。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下,在溶剂中(主要指水)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
的过程。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常用
的增溶剂多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类(吐
温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司盘类)等。故本题答
案应选 B。
4.下列溶剂属于极性溶剂的是
• 【A】聚乙二醇
• 【B】丙二醇
• 【C】二甲基亚砜
• 【D】液状石蜡
• 【E】乙醇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
按介电常数大小,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分为极性溶剂、
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常用水、甘油、
二甲基亚砜等;半极性溶剂常用乙醇、丙二醇和聚乙
二醇;非极性溶剂常用脂肪油、液状石蜡等。所以本
题答案应选择 C。
5.溶胶剂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
• 【B】双分子层结构
• 【C】丁铎尔现象
• 【D】界面动电现象
• 【E】聚结不稳定性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溶胶剂的构造与性
质。溶胶剂的光学性质表现为丁铎尔现象;在电场作
用下产生电位差,即界面动电现象;动力学性质表现
为布朗运动;溶胶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主要表现
为聚结不稳定性和动力不稳定性;溶胶剂的性质是由
于其具有双电层构造,而不是双分子层结构。所以本
题答案应选择 B。
6.混悬剂中增加分散介质黏度的附加剂是
• 【A】润湿剂
• 【B】反絮凝剂
• 【C】絮凝剂
• 【D】助悬剂
• 【E】稳定剂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
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
絮凝剂。助悬剂用以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降低药物
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所以本
题答案应选择 D。
7.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乳剂分层的原因是
• 【A】Zeta 电位降低
•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
•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 【E】乳化剂性质改变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乳剂不稳定现象分层的
原因。分层是指乳剂中油相密度小于水相,当油相以
微粒状态分散于水相后,形成均匀分散的乳剂。但乳
剂在放置过程中,由于密度差,造成分散相粒子上
浮,称为分层。乳剂分层后,经振摇仍能恢复均匀的
乳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B。
8.根据 Stockes 定律,与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成正比的
因素是
• 【A】混悬微粒的粒度
• 【B】混悬微粒半径的平方
• 【C】混悬微粒的密度
• 【D】分散介质的黏度
• 【E】混悬微粒的直径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混悬微粒沉降。根
据 Stockes 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混悬微粒的半
径平方成正比,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与
分散介质的黏度成反比。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B。
9.流通蒸汽灭菌法的温度为
• 【A】121℃
• 【B】115℃
• 【C】80℃
• 【D】100℃
• 【E】180℃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流通蒸汽灭菌法的特
点。流通蒸汽灭菌法系指在常压下,采用 100℃流通
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D。
10.无菌区对洁净度的要求是
• 【A】大于 10 万级
• 【B】10 万级
• 【C】大于 1 万级
• 【D】1 万级
• 【E】100 级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洁净室的设计。通常可
分为一般生产区、控制区、洁净区和无菌区。根据
GMP 设计要求,无菌区的洁净度要求为 100 级。所以
本题答案应选择 E。
11.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耐热性
• 【B】不溶于水
• 【C】不挥发性
• 【D】可被强酸、强碱破坏
• 【E】易被吸附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热原的性质。热原是微
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耐热性可被高温破坏;本身不
挥发,但在蒸馏时往往可随水蒸气雾滴带入蒸馏水;
热原能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破坏;由
于磷脂结构上连接有多糖,热原能溶于水。故答案应
选择 B。
12.维生素 C 注射液中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 【A】抗氧剂
• 【B】pH 调节剂
• 【C】金属络合剂
• 【D】等渗调节剂
• 【E】抑菌剂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维生素 C 注射液处方中
各附加剂的作用。维生素 C 注射液用碳酸氢钠调节
pH 成偏碱性,以避免氧化,并增强本品的稳定性。
故本题答案选择 B。
13.制备注射剂应加入的等渗调节剂是
• 【A】碳酸氢钠
• 【B】辛酸钠
• 【C】焦亚硫酸钠
• 【D】枸橼酸钠
• 【E】葡萄糖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注射剂厂用的等渗
调节剂。常用的等渗调节剂有氯化钠、葡萄糖、甘
油。本题答案应选 E。
14.主要用于片剂的填充剂的是
• 【A】羧甲基淀粉钠
• 【B】硬脂酸镁
• 【C】淀粉
• 【D】乙基纤维素
• 【E】交联聚维酮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片剂常用的填充剂。填
充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
便于压片;常用的填充剂有淀粉类、糖类、纤维素类
和无机盐类等,如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可压性
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甘露醇。所以答案应
选择 C。
15.下列包糖衣的工序正确的是
• 【A】粉衣层-隔离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 【B】隔离层-粉衣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 【C】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 【D】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 【E】粉衣层-色糖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打光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包糖衣的工艺过
程。包糖衣的过程是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
衣层、打光。所以答案应选择 D。
16.以下为胃溶型薄膜包衣材料的是
•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B】乙基纤维素
• 【C】醋酸纤维素
• 【D】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 【E】丙烯酸树脂Ⅱ号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常用的胃溶型薄膜
包衣材料。胃溶型薄膜包衣材料即在胃中能溶解的一
些高分子材料,适用于一般的片剂薄膜包衣。包括羟
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
酸树脂Ⅵ号(Eudragit E)、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所以答案应选择 A。
17.下列要求在 21℃的水中 3 分钟即可崩解分散的片
剂是
• 【A】泡腾片
• 【B】薄膜衣片
• 【C】舌下片
• 【D】分散片
• 【E】溶液片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分散片的概念。分散片
是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在 21℃±1℃的
水中 3 分钟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 180μm 孔径的筛
网),可口服或加水分散后饮用,也可咀嚼或含服,
其中所含的药物主要是难溶性的,也可以是易溶性
的。所以答案应选择 D。
18.造成黏冲的原因不恰当的是
• 【A】颗粒含水量过多
• 【B】压力不够
• 【C】冲模表面粗糙
• 【D】润滑剂使用不当
• 【E】环境湿度过大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片剂中造成黏冲的
原因。造成黏冲的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
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
或刻字粗糙不光等。所以答案应选择 B。
19.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明胶是
• 【A】成型材料
• 【B】增塑剂
• 【C】增稠剂
• 【D】保湿剂
• 【E】遮光剂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空胶囊的组成。明
胶是空胶囊的主要囊材,还可加入增塑剂、增稠剂、
着色剂、防腐剂等。所以答案应选择 A。
20.下列关于软胶囊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软胶囊的囊壳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
所构成的,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对软胶囊剂的制
备及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 【B】软胶囊的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
• 【C】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
填充于软胶囊中
• 【D】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
和固体物均可填充
• 【E】液体药物若含水 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和
小分子有机物也可填充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影响软胶囊成型的
因素。由于软胶囊是软质囊材包裹液态物料,需考虑
囊壁组成的影响和所包药物与附加剂的影响,液体药
物若含水 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
如乙醇、酮、酸、酯等能使囊材软化或溶解,因此均
不宜制成软胶囊。所以答案应选择为 E。
21.PVA 是常用的成膜材料,PVA05-88 是指
• 【A】相对分子质量是 500~8800
• 【B】相对分子质量是 8800,醇解度是 50%
• 【C】平均聚合度是 500~600,醇解度是 88%
• 【D】平均聚合度是 86~90,醇解度是 50%
• 【E】以上均不正确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常用成膜材料聚乙
烯醇(PVA)。其聚合度和醇解度不同则有不同的规格
和性质。国内采用的 PVA 有 05-88 和 17-88 等规格,
平均聚合度分别为 500~600 和 1700~1800,以
“05”和“17”表示;两者醇解度均为 88%±2%,以
“88”表示。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C。
22.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
• 【A】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
检查-包装储存
• 【B】物料前处理-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
检查-包装储存
• 【C】物料前处理-混合-过筛-粉碎-分剂量-质量
检查-包装储存
• 【D】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分剂量-混合-质量
检查-包装储存
• 【E】物料前处理-粉碎-分剂量-过筛-混合-质量
检查-包装储存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散剂制备的工艺过程。
答案应选择 A。
23.有关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不正确的是
• 【A】干燥失重
• 【B】融变时限
• 【C】溶化性
• 【D】主药含量
• 【E】卫生学检查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
目。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除主药含量外,在药典中
还规定了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和卫生
学检查。所以答案应选择为 B。
24.贵重物料的粉碎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研钵
• 【B】球磨机
• 【C】冲击式粉碎机
• 【D】流能磨
• 【E】胶体磨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粉碎常用设备的适用情
况。球磨机由于密闭操作,适用于贵重物料的粉碎。
所以答案应选择 B。
25.常用于 W/O 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的是
• 【A】硬脂酸三乙醇胺
• 【B】羊毛脂
• 【C】硬脂酸钙
• 【D】吐温类
• 【E】月桂醇硫酸钠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乳剂型基质常用的乳化
剂。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类、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
酸酯类、多元醇酯、聚氧乙烯醚类。其中用于 O/W 型
乳化剂有一价皂(如硬脂酸钠、硬脂酸三乙醇胺)、脂
肪醇硫酸酯类(如月桂醇硫酸钠)、多元醇酯类、聚氧
乙烯醚类,二价皂(如硬脂酸钙)为 W/O 型乳化剂。所
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C。
26.下列是软膏油脂类基质的是
• 【A】甘油明胶
• 【B】卡波姆
• 【C】甲基纤维素
• 【D】硅酮
• 【E】西黄蓍胶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软膏剂基质的种类。软
膏剂常用的基质有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和乳剂型
基质三大类。水溶性基质包括甘油明胶、纤维素衍生
物类、聚乙二醇类。硅酮属油脂性基质。所以本题答
案应选择 D。
27.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均匀细腻,无粗糙感
• 【B】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
互溶性的
• 【C】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
• 【D】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 【E】无刺激性、过敏性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软膏剂的质量要求。软
膏剂是用于皮肤或黏膜的半固体制剂,起局部作用或
吸收发挥全身作用。软膏剂的作用发挥好坏与其质量
有密切关系。软膏剂的质量要求应该均匀、细腻、无
粗糙感;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性质稳定,不酸
败,保持固有疗效;无刺激性,符合卫生学要求。药
物在软膏剂中可以是可溶性的(溶于水相或溶于油
相),也可以是不溶性药物,以极细微粒分散于基质
中,并非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性的。故本题答案应
选择 B。
28.下列关于半合成脂肪酸脂作为栓剂的基质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是目前取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
• 【B】系由脂肪酸经部分氢化再与甘油酯化而得
的三酯、二酯、一酯的混合物
• 【C】化学性质稳定
• 【D】具有适宜的熔点,易酸败
• 【E】国内已投产的有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
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桐油酯等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半合成脂肪酸脂基质的
特点及性质。半合成脂肪酸酯系由脂肪酸经部分氢化
再与甘油酯化而得的三酯、二酯、一酯的混合物,化
学性质稳定,具有适宜的熔点,不易酸败,目前为取
代天然油脂的较理想的栓剂基质。所以本题答案应选
择 D。
29.混悬型气雾剂为
• 【A】一相气雾剂
• 【B】二相气雾剂
• 【C】三相气雾剂
• 【D】喷雾剂
• 【E】吸入粉雾剂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气雾剂的分类。按
相的组成分二相气雾剂、三相气雾剂。溶液型气雾剂
为二相气雾剂,混悬型和乳剂型气雾剂为三相气雾
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C。
30.气雾剂的抛射剂是
• 【A】氟氯烷烃类
• 【B】氮酮
• 【C】卡波姆
• 【D】泊洛沙姆
• 【E】聚维酮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气雾剂的抛射剂种
类。抛射剂一般可分为氟氯烷烃、碳氢化合物和压缩
气体三类。
31.以下影响药材的浸出因素不正确的是
• 【A】浸出溶剂
• 【B】药材的粉碎粒度
• 【C】浸出温度
• 【D】浓度梯度
• 【E】浸出容器的大小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材浸出过程的因
素。影响药材浸出的因素包括浸出溶剂、药材的粉碎
粒度、浸出温度、浓度梯度、浸出压力等,浸出容器
的大小不是影响因素。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E。
32.浸出制剂不包括
• 【A】汤剂
• 【B】搽剂
• 【C】流浸膏剂
• 【D】煎膏剂
• 【E】酊剂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的浸出制剂。常用
的浸出制剂包括汤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
剂、煎膏剂、颗粒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B。
33.丙二醇作为液体药剂附加剂的作用为
• 【A】极性溶剂
• 【B】非极性溶剂
• 【C】防腐剂
• 【D】矫味剂
• 【E】半极性溶剂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常
用溶剂按介电常数的大小分为极性溶剂、半极性溶
剂、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常用有水、甘油、二甲基
亚砜;半极性溶剂有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非极
性溶剂有脂肪油、液状石蜡。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E。
34.下列有关影响增溶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 【A】增溶剂的种类
• 【B】增溶剂的用量
• 【C】增溶剂的加入顺序
• 【D】药物的性质
• 【E】溶剂化作用和水合作用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影响增溶的因素。
有增溶剂的种类、药物的性质、加入顺序、增溶剂的
用量。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E。
35.下列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 【A】司盘 80
• 【B】卵磷脂
• 【C】吐温 80
• 【D】十二烷基磺酸钠
• 【E】苯扎溴铵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表面活性剂的种
类。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和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卵磷
脂是天然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为阳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司盘 80 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
二烷基磺酸钠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以本题答案
应选择 D。
36.在表面活性剂中,一般毒性最小的是
• 【A】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B】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C】氨基酸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D】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E】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表面活性剂的生物
学性质。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而言,阳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最小。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E。
37.适合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范围是
• 【A】7~9
• 【B】1~3
• 【C】3~6
• 【D】8~18
• 【E】15~18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与其应用性质的关系。适合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
的 HLB 值为 7~9。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A。
38.吐温 80 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机制是
• 【A】形成乳剂
• 【B】形成胶束
• 【C】改变吐温 80 的昙点
• 【D】改变吐温 80 的 Krafft 点
• 【E】形成络合物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表面活性剂增溶作
用的机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 CMC 值后,一
些难溶性物质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显著增加,形
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作用称为增溶。所以本题答案
应选择 B。
39.使微粒 Zata 电位增加的电解质为
• 【A】稳定剂
• 【B】助悬剂
• 【C】润湿剂
• 【D】反絮凝剂
• 【E】絮凝剂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
定性。助悬剂用以增加分散媒的黏度,降低药物微粒
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向微粒体系
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微粒的 ζ 电位降低至
一定程度(控制在 20~25mV)使产生絮凝,加入的电
解质称为絮凝剂。加入电解质使 ζ 电位增加,防止
发生絮凝,起这种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使微
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
的附加剂为润湿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D。
40.含毒剧药物酊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 【A】1g
• 【B】2g
• 【C】5g
• 【D】10g
• 【E】20g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酊剂的概念和特点。酊
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
液体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含毒剧药物酊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10g。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D。
二、{{B}}{{/B}}(总题数:3,score:20 分)
维生素 C 注射液(抗坏血酸)
• 【A】维生素 C 104g
• 【B】碳酸氢钠 49g
• 【C】亚硫酸氢钠 2g
• 【D】依地酸二钠 0.05g
• 【E】注射用水加到 1000ml
【score:8.01】
(1).抗氧剂【score:2.67】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pH 调节剂【score:2.67】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金属络合剂【score:2.67】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维生素 C 注射液的处方
分析及制备工艺。维生素 C 注射液属不稳定药物注射
液,极易氧化,故在制备过程中需采取抗氧化措施,
包括加抗氧剂(NaHSO3)、调节 pH 至 6.0~6.2、加金
属离子络合剂(EDTA-2Na)、充惰性气体(CO2)。故本
题答案选择 C、B、D。
• 【A】HLB
• 【B】昙点
• 【C】Krafft 点
• 【D】CMC
• 【E】m.p.
【score:6 分】
(1).亲水亲油平衡值【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临界胶束浓度【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表面活性剂溶解度下降,出现混浊时的温度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及应用中名词缩写表示的意义。昙点是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的特征值,为表面活性剂溶解度下降,出现混浊
时的温度;HLB 为亲水亲油平衡值;CMC 为临界胶束
浓度。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A、D、B。
• 【A】溶出原理
• 【B】扩散原理
• 【C】溶蚀与扩散相结合原理
• 【D】渗透泵原理
• 【E】离子交换作用原理
【score:6 分】
(1).制成包衣片【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与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盐【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采用膨胀型控释骨架【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缓控释制剂释药的
原理。制成包衣片利用扩散原理;与高分子化合物形
成盐利用溶出原理;采用膨胀型控释骨架利用溶蚀与
扩散相结合原理。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B、A、C。